石原急的直咧嘴,周的口才,他是领教过的,说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就是说上一下午也没什么希奇的。但他哪里有这么些工夫,耽搁在这上面。禁运武器的议案给日本的压力非常之大,他的压力可想而知。明知道,自己表现的过于急躁,不利于谈判,却也毫无办法。现在是日本着急,好在来的时候,日本已经做了让步的准备。
于是,石原找了个话缝,先把周的要求满口答应下来,说报告上去,一定会给予满意答复云云,再把话题引到今天的重点上来。
周少川是中国董总理的女婿,自己在调查局里也是排在前几位的人物,他的话很有权威性,石原迫切需要知道他的意见,以汇报给国内。几天下来,连中国的态度都没有搞清楚,国内已有人指责石原无能,办事不利了。如果情况再继续,国内换人的话,这无能的帽子就别想摘下去了。
石原就苦笑着说,“少川兄,你就别痘圈子了,我这里都急的火上房了,乁就给我个明白话,也好让我交差不是……”
石原这是在打感情牌了。
周少川温和地笑笑,“我也不是想为难你,但这回的事,你们做的很不地道。老爷子是个好面子的人,亲自给美国人打了保票的。你们说不算就不算了,连个招呼也不打,就直接打上菲律宾,事情不好办呀!如果老爷子不点头,谁也没办法的……”
……
周少川花了好一段时间述说事情难办,看把石原忽悠的差不多了,才提出了几条办法。
周的话很婉转的,但主要意思就三条:
第一,日本进攻菲律宾,是有难处(石原连连点头,“难处很大滴!”)中国的担保也不能就这么算了。由中国出面,联系美国,把驻菲律宾的美军和美侨撤到中国来。对于美军,在战争结束前,是不能离开中国回国参战的。
这一条,石原答应的很痛快,可以谈判。能与美国谈判,正合日本的心意。日本也不希望,与美国死磕到底。日本的想法是与美国打成焦灼,再和美国谈条件。即使损失一些儿,只要东印度、印支和缅甸能保住,日本人也就满足了——这是日本开战前的打算,但以日本的贪恋,吃下去的再吐出来,可不容易。
如果美国不同意谈判——多半不会同意,日本在占领菲律并后,也要保证把美军、美侨等人,平安送往中国。
石原想了想,估计没问题。
第二,既然反对派议员提出了中日贸易,就加大筹码。也就是说,增加日本在中国的武器装备采购订单。这一条虽然不在道理上占优势,但量大的话,效果也很显著。
石原知道,日本有意增加在华的武器采购订单,这也算花钱买平安了。中国产品的质量不错,要比国产货不少,也不损失什么。石原答应的也很爽快。
第三条就难办了。周少川提出的打感情牌,是很有效的手段。石原也同意这一点。关键是周提出的东西,日本是没有办法答应,或者说,无论如何也不想同意的。
周少川提出,日本归还台湾和库页岛给中国,以争取中国民众的支持。周明确指出,如此一来,中国民众必会倾向于日本,禁运议案就绝对不会通过。
石原像手里拿着个火碳,接也不是,丢也不是。支支吾吾半天,石原推说做不了主,需要时间联系国内,才能够给以答复。
周少川早知如是,也不在意,平淡地提醒了句,时间紧迫,一旦议案通过了,就不好办了。
这话周少川说的随和,石原却怎么听,都像是威胁。不过,形势比人强,石原边表示感激,边连声说,一定尽快,一定尽快!
PS:有点事,晚了点...
正文 第125章[全]
石原看的很准,消息也很灵通,在在驻菲美军和军火采购的问题上,日本是预备要答应的。没有丝毫疑义,内阁就一致通过了这两项要求。
相对而言,驻菲美军要麻烦一些儿,但日本同意就这一进行交涉。美军在菲律宾驻扎有八九万人,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如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菲律宾,也是件不错的事——当然,这只是个别人的YY。
众所周知,美国刚刚对日本宣战,绝对不会轻易投降。要不然,从总统到驻菲美军,都没法对国内民众交代的。罗斯福必定下令严防死守,美军也会拼死一战。
因此,中国方面提出的这个要求,驻菲美军的撤离基本可以忽略,核心意思就是要求日本到时候完完整整地交出美军俘虏和美国侨民。
这一条件是苛刻了点儿,但如果能够平息中国董的不满,日本人也准备答应了。毕竟是日本率先破坏了中国的承诺。
军火采购更不是问题,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海了去,不差这一批。
而且日本现在也是需要大量武器弹药的。可以预测,这一需求,只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多。暂时用不了许多的话,也可以先行预订——军火生产也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话,单纯是增加了提前预计的问题。
实在不行,可以直接订购大批新式飞机,这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惟有关于台湾和北库页岛问题,是个大麻烦。的确,拥有荷属东印度群岛以后,两地提供物资原料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
以石油为例子,荷属东印度每年产量已经增加到七百多万吨,不仅能完全满足日本自己的需要,还可以对外出口几十万吨。两地不到三十万吨的石油产量,对日本没什么决定意义。
台湾所处的位置,是很关键——那是对中国而言。中国有了台湾,就有了重要的安全通道,可以把南海和北海连成一片,使中国海域联成一体。对日本来讲,有了台湾,可以保护东南亚…日本的航道。但也就这么多了。
实际上,这毫无意义。
如果中国对日本宣战,日本面对中美两国的夹击,必败无疑。有没有台湾,都是一样一样一样滴!否则,中国掌握了台湾,也就是给日本带来些许不便而已。
说白了,台湾几是个“鸡肋”,再富饶,再重要,也比不上中国的意义重大。但是,台湾是日本扩张的起点,也是日本扩张的第一个高潮,纪念意义很大滴!很多日本人都怀有台湾情节,从上一次“天皇的决断”,就可以看出台湾在日本人心中的意义。
然而,中国人的台湾情节也很重的。在历次重要的中日谈判中,台湾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提出来,近年来已经影响到了中日关系。可以说,中方提出台湾与北库页岛问题,是意料之中,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断然拒绝,中国方面一怒之下,是有八九会通过武器禁运议案的。真是绝对不得,更答应不得——如此之大的一个黑锅,近卫是绝对不会自己背的。
照例,日本首相近卫召开了内阁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日内阁成员得知消息以后,屋里就“嗡”的一下,像飞起了一屋子的苍蝇,这事再有心理准备,知道中国多半会提出来,也接受不了。
东条英机气愤已极地一拍桌子,大喝道:“这是讹诈!这是趁火打劫!”
此话说出了在座所有内阁成员们的心声,却没有人附和东条。东京守备部队在“二二六”兵变后,就已换成海军陆战队了——陆军的地位可以想象。
再说,谁不知道中国是趁火打劫,现在关键是怎么办,没有与美国开战的时候,日本自会断然拒绝。上一会就是如此,现在嚒,谁敢呀?
中国都不用对日本宣战,只要对日本实行武器禁运,日本的底气就不足了,多半连东南亚都保不齐。如果中国更进一步,对日实行贸易禁运,日本就得一败涂地。
内阁会议史无前例的沉闷,天大一个黑锅摆在众人面前,谁也不想开口。众所周知,中国是趁火打劫的高手。日本的形势如此不利,怎么看,结果也不会乐观的。日内阁成员都深明法律,知道自己“有权保持沉默”,一个个鼻观口口观心,好似入了定——这一招就是有名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日本,政治家是一份危险的职业。如果丢掉台湾,不仅前途暗淡,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的。像日置益签署了一个《青岛条约》,多少年都不敢回国。最后在“二二六”也难逃一刀之灾,险些一命呜呼。
别人可以装聋作哑,外长丰田却逃不掉。在近卫的询问下,丰田吭呲半天,憋出了一个字——“拖!”
“拖”,是个好办法。古人云,“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都是“拖”的妙处。
但近卫却险些没把鼻子给气歪了,十分不满的“哼”了一声。
“拖”也需要条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 第一部分 序章第2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19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三国的关系 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存在国
- 最新章:第14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 14 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 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 1644 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
- 最新章:第210章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刘勇 编著 内容简介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
- 最新章:第219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