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日本面临的形势,与另一个世界有着巨大差异。
日本的军需资源大部分由中国提供,即便开战,资源补给也不会受阻。日本的生产力远不及美国,约为其的六分之一,但有中国的支持就大为不同了——中国与美国的生产力所差无几。
日本与中国关系良好,没有后顾之忧,也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一心一意向南发展。而美国的海军实力占优,却面临着两洋作战——美德没有宣战,但美舰队已在与德潜艇作战中。这么看的话,日本在太平洋上,还占是据优势的。
因此,日本的态度更为激进。
然对中国的依赖,也产生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故日本政府的政策有些摇摆不定。首相近卫有些犹豫。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日本早就把美国当作第一大敌,却也深怀畏惧。
41年6月,东京,内阁会议。
此次会议的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应对赫尔备忘录,确定对美国的最后方针。日本向南扩张,必然会与美国发生冲突,这是个问题。
首相近卫跪坐在上首,看看内阁成员都到齐了,就宣布会议开始。
首先发言的就是陆相东条英机。
“美国的要求真是太无礼了,赫尔这是想把日本变成美国的卫星国,要把日本永远限制在二流国家行列,这是对日本的侮辱,大日本百万皇军是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屈辱的。
……”
东条叫嚣着对美国的战争。
其他内阁成员没有理会东条的煽动。
自二十年代后期开始,海军陆续成立了海军情报局等一系列机构,逐步架空了陆军。特别是陆军在三十年代的不谨慎行为,更是失去了天皇的支持。在日本,陆军只依靠着昔日的容光过日子,已经沦为海军的附庸。就是这一年多来,陆军在法属印支表现不错,才又恢复点儿元气。东条必然会支持开战的,这既是他本人的愿望,也兼顾了陆军的利益。
屋里只有东条一个人的独脚戏,就显的有些单调。
外相丰田也是支持战争,但他向来主张与中国搞好关系,便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对美国作战的话,我们要不要与中国勾通?否则,中国不提供支持,怎么办?”
这是很实际的问题,中国与英法关系很差,对日本与英法方面的纷争,素来竭力直接日本。但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很暧昧。即使中日有盟约存在,日本在对美作战中,也未必会得到支持。就是支持了,支持力度也是个疑问。
中国的用心很明显,中国希望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形成均势,以确保中国的利益不受侵害。不论是日本独霸太平洋,还是美国全面压制日本都不符合中国利益。
如果日本对美国开战,就会把美国势力赶出东南亚,甚至东太平洋,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很难设想中国会如何反应。
要知道,中国可是为美国菲律宾驻军的安全,作了保证的。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是绝不会留下菲律宾的空军的。
海相米内与山本五十六是同学,对其一向信服。有事情都会与山本商量后,再决定。每次内阁会议后,米内都会一五一十地告诉山本,好像山本倒是米内的上司,而不是下属。
米内直接表示了否决,“不行,不能通知中国!
海军有确切的消息,中国已经在预备对苏联的战争了。在太平洋的政策,必会趋于保守,以避免后顾之忧。中国绝对不会支持日本对美国宣战的……”
米内不由想起了山本对他说的话,“中国是日本的盟友,但中国不会愿意让日本真正强大起来。在东南亚有泰国和菲律宾在,日本在此的势力,就会四分五裂,无法形成拳头。日本在这一海域,对美国成压倒性优势,美国就会更依赖中国。而美国与泰国又会牵制日本,避免日本对中国造成威胁……
美国明白这一点,也乐得如此,才对我国摆出如此强硬的姿态,以压制我国。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日本的崛起必经一战,现在是极好的时机。”
米内直接引用了山本五十六的话,回答丰田,“中国在开战之前,是绝对不会支持我们的。但一旦战争开始,情况就大为改观了。
胜利者不受谴责,这是其一;
我提个问题,我国与美国谁更强大?”
米内环顾一周,没有人回答,“当然是美国更强大,美国的生产力是我国的六倍以上,经济实力更是远远超过我国。
这个,我们清楚,美国人清楚,中国人也清楚。
中国希望在太平洋上维持均衡,就一定得支持我们。如果我们一败涂地,中国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的——美国已宣布支持苏联了。”
米内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还是用山本的话,作了个总结,“时机千载难逢,值得一赌!”
在座的阁员一听这话,忍不住笑了——米内不是个赌徒,山本才是,大家都知道这是谁的话。
此后的气氛就热烈起来,从财长开始,各自提出疑问,米内一一作了解答。
首相近卫始终没有发言,他正在想着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要不要辞职。
近卫是日本极著名的华族,历史可以追溯到大化革新时期的藤原氏,藤原氏后来分为南、北、广、京四个支系,其中北家最为鼎盛。北家分化为九条、鹰司、近卫等5个家族,轮流出任摄政、关白(相当于宰相)之职,被时人称为“五摄家”,近卫家族是“五摄家”中地位最高的。近卫文麿就是出身于这样显赫的名门豪族,本人是世袭公爵。
但是,明智维新以后,华族逐渐没落了,近卫家也是如此。这也养成了近卫文麿谨慎的性格。
老实说,近卫文麿是支持扩张的,日本在荷属东印度和法属印支等地的扩张中,近卫都是积极支持的。不过,对美国开战,实在有些冒险。如果中国断然拒绝支持日本,那他……
把日本的命运,包括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纸漏洞百出、虚无缥缈的盟约上,近卫文麿怎么也接受不了。
于是,在众人叽叽喳喳一会儿,近卫文麿的耐心终于消耗殆尽,他用力咳嗽几声,示意我是首相,我是老大,我有话要说……
待屋里安静下来以后,近卫说道:“如果中国拒绝支持,到时候,我们采取什么措施?”
近卫不耐烦,米内更不耐烦,心说,‘啰唆什么,赶快开打得了,读者都不耐烦了!’但不解释清楚,还不行。
首相近卫若是觉得不好,一撂挑子,战事还得拖一阵儿。于是,米内就长话短说。
他分别了出了几个可能性:中国对日本宣战,不可能;中国完全断绝支援,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多日本姿态低一点儿,也就解决了;只要中国不完全断绝,就好办……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米内简短洁说,但也说了好大一会儿,保守估计也要有半个小时。这才算让近卫把心放在肚子里,同意向美国开战。
这种事情,落实很简单,最难的是下决心。
决心已定,就会迅速实施。
近卫前去皇宫把结果通报给天皇,裕仁正等着呢。日本的政治结构很特殊,说是君主立宪制,天皇却有很大的权威,也有相当的实权。由于历史原因,天皇很少做决定,但决定以后,就难以推翻了。
像这样的事,海军、陆军和内阁一致决定,裕仁也不会反对,或者说反对无效。但裕仁也不会直接表示赞同,那样的话,他就要为此负责任的。而裕仁是绝对不愿意负责的。
也就是说,近卫的通报是个过场,但在政治上,过程很重要,不能忽视。
日本举国上下已本军事化了,即已决心进攻美国,整个国家机器就迅速的运转起来。
美国和英联邦国家自腾出手来,就开始对东南亚,及太平洋的防御,做了积极准备。谁也不希望战争,但总要为战争做好准备。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国的战斗力正不断的加强中。像澳大利亚,已经武装十几个师,总兵力超过三十几万,还不罢休,仍在继续。日本当然不能让各国继续武装。
回复赫尔备忘录,这事好办。既然准备开战,就要麻痹美国。日本的态度不能突然转变,但可以与美国,保持交涉,避免引起美国的警觉,以达成突然袭击的效果。尽可能一战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菲律宾空军部队和英国远东舰队。确保日本在太平洋上的绝对优势。
我知道赫尔备忘录的全文以后,常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美国是不是有意结束与日本的交涉,想干脆解决日本的威胁。
毕竟,赫尔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应该清楚日本是不可能从东印度和印支撤军的。以日本贫乏的资源,要它从这里撤军,不会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 第一部分 序章第2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19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三国的关系 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存在国
- 最新章:第14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 14 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 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 1644 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
- 最新章:第210章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刘勇 编著 内容简介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
- 最新章:第219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