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日本还有人主张第三种方案,他们以为时机尚不成熟,主张日本静待其变,不要主动出击,大力发展经贸,趁机抢占民用市场。一句话,待价而沽。
这种想法不是不好,却被否决了。中国正把目标从大陆转向海洋,大力发展海军,在东南亚呈咄咄逼人之势。如果日本动手晚了,而中国先动手,恐怕就没有日本的份了。
山本五十六在军部不是主流,但担任了海军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的山本,意见也很受重视,代表了日本军部中稳妥的一派——把命脉系于中国,是极不妥当的。在可能的情况下,日本应避免与美国交战,稳步扩张,占领东南亚。
换句话说,他们支持日本政府的设想,即“进攻东南亚,与英法交战,但避免与美国开战”。
正文 第119章[全]
日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把注意力从北方转向西南,来势咄咄逼人。7月与英国、缅滇签署条约,重新划定了中缅边界。现在又在与法国、越南积极谈判,试图划定中越边界线。
当时,无法阻止中国出售战机给德国,又迫切需要战机的英国,急切想与中国达成协议——以文物换武器。在此条件下签署的条约,自是大大有利于中国。
重新划定的边界线,中国不仅收回了满清“永租”出去的领土——包括片古岗地区(片马、古浪、岗房)、南畹三角地区、孟养土司控制地区,还把缅北重镇葡萄地区也划归中国所有。自然,江心坡等地区,也就划归了中国。
老实说,江心坡地区和孟养土司控制地区,只是中国的藩属,当地土司长期接受中国的册封,依据已经不是很充分了。葡萄地区则是地地道道的缅北重镇了。
然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在中国困难的时候,英国不断蚕食,侵占中国领土,反之中国自也如此。
这样一来,中国领土扩大了六七万平方公里,与印度阿萨姆省直接接壤了。
面对中国的威胁利诱,英国大使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不过,说是“丧权辱国”,损失的也是缅滇。对中国民众而言,中国已经扩张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早不是我与日本签订《青岛条约》赔款的时候了。大家觉得这只是个平等条约而已,不算什么。
有的报刊公开认为,缅滇(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唐绍仪应该都收回来。“()”里的曾字是我加的。民众虽多付之为笑谈,却也以为,未尝不可。
7月,中国要求与法国维希政府,及越南政府进行划界谈判。中国的调子很高,为了避免边境纠纷,睦邻友好,中国愿意与越南、法国,就边界问题展开谈判。在这种情况下,谈判当然也不会是什么公平的了。法国断然拒绝。
唐绍仪口口声声说:“愿意与法国保持友好关系,签订一个合理的条约”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法国不愿意与中国友好,那就是法国不识时务,那中国也不会客气的。
于是,配合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8月7日中国在北部湾举行了“居心叵测”的演习,并在演习中使用了错误的地图,登陆了永租给越南的京族三岛,并登陆了白龙尾岛。
错误是错误,但中国登陆了,再想让中国下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中国正在两岛上修建海军基地,以控制北部湾。
面对法国的强烈抗议和各国的压力,中国声称,该地本来就是中国领土。中越边界未定,中国又提出了各种证据,这就是边界纠纷了。随后,中国又宣布要在广西举行军事演习,法国和越南被迫同意开始划界谈判。
这才有晚些时候,中法越三国共同举行的边境谈判。显然,国内外对法国的前景,并不看好。
各国对中国的行为,谈不上喜欢,一个庞然大物把注意力从陆地转移到海洋,在当地有着利益的国家,自是警惕心大起。
对美国大使马克谟的询问,唐绍仪明确指出,“中国对东南亚没有企图,但在边界等问题上,应该保证中国的合理权益。”
这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边界总是要划的,中国要求划界,也不能说不对,只是时机的选择,就显得居心不良了。但谁都会选择有利时机,开始谈判的。
不过,日本人以己度人,判断“中国要求划界,是寻求借口,企图在东南亚扩展势力”,也是很合理的推论。
众所周知,边界划定是最容易发生纠纷,进而导致战争的敏感问题。英国人虽然损失不小,但谈判结束后,也是如释重负,松了口儿气。
日本人野心勃勃,行动却很谨慎。柿子要挑软的捏。日本没有直接针对英国,而是先对法属印度支那动手,试探各国的反映。
日本人是下定决心,不惜一战了。然而,军事行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往往要经过无数次的权衡。战争毕竟是最后手段,能够用谈判取得的利益,谁也不想开战。
8月,日本人也试图与法国,就印支问题进行谈判。
日本外长松冈向法国驻东京大使亨利提出在印度支那建立军事基地和特殊权益问题。亨利犹豫不决,松冈扬言,维希若不迅速答应下来,日本将诉诸武力。
维希政府的处境很是困难,法国北部还被德军占领中,也没有能力单独与日本开战。其外交部长保罗·博杜安提议,拒绝日本的最后通牒,同时表示愿意同日本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博杜安还通过法国驻华盛顿大使圣…康坦伯爵,将松冈的要求告知美国政府,请求美国政府支持。随后,美国政府给予明确的答复,暂时不能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但是,国务院确也指示美驻东京大使格鲁通知松冈,美国政府对日本提出的要求感到非常不安。
面对美国的压力,松冈表示,日本的外交备忘录不能看作是最后通牒,这意味着日本同意继续谈判。
博杜安认为,法国必须向日本作一些让步,因为在他看来,印度支那本身没有力量抵御日本的进攻。尽管如此,他并不打算接受日本所坚持的各项要求。
……
日本与法国之间的外交交涉,牵涉面很广。我就简单说描述一下。
凡事有赞成的就有反对的。博杜安主张对日本让步,魏刚将军和殖民地事务的官员都反对这一主张,印支总督也是如此。但法国无力抵抗日本,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日法的谈判,不是取决于法国,而是由其它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态度决定的。
美国正在为英国提供武器、飞机什么的,不仅拒绝了军事支援,也拒绝对法国出售武器。国务卿赫尔激烈反对给日本在印度支那的特权。但是,他除了提抗议和采取一些经济上的报复手段之外,不愿采取进一步行动。
英国自顾不暇,正在与德国空战中,也管不得许多。
德国袖手旁观,无意采取具体行动。
中国更不用说,还支持泰国趁火打劫,对湄公河位于泰国一侧的岛屿主权,提出要求。
最后,博杜安还是说服了法国内阁,作出让步。
9月初,亨利与松冈在东京互换照会。
法国承认日本在远东的经济和政治上地位,并同意给予日本优于其他国家在印度支那享有的经济特权。法日双方达成谅解,日本所要的军事特权,由日本军方与驻印支的法军军方,继续谈判。
反过来,日本尊重法国在远东的权利和利益,尤其是尊重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主权和印度支那的领土完整。
兵不血刃,日本就在印支获得了军事基地和经济特权,却没有让日本满足。与此相反,日本似乎更贪婪了。
日本的政策,在这里有些混乱,是继续要挟,以谋求掌控东南亚;还是直接动用武力进攻东南亚。日本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进攻,有可能发生与美国的战争;不进攻,英国依仗着美国,靠威胁利诱,多半不会取得实效,还会暴露日本的意图。
日本人是很独特的民族,往好了说,可以说他要强;往坏了说,就得说他便执。
就像华盛顿限制海军条约,日本仅排在美国和英国之后,一般一般世界第三。换个国家都会觉得高兴,这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承认自己的实力了。世界第三强国,怎么也是件可以自豪一下的事。
但日本人不行,日本人觉得,这是对它的侮辱,堂堂“大”日本帝国怎么能排在世界第三?!说日本人“不自量力”,都是在夸他了。
小小的日本,大大的理想。日本人胸怀大志,想要“征服世界”。中国已经不现实了,但东南亚还是有机会的。日本此时全无后顾之忧,在东南亚占据压倒性优势,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中国,却也不反对日本扩张。形势?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 第一部分 序章第2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19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三国的关系 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存在国
- 最新章:第14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 14 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 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 1644 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
- 最新章:第210章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刘勇 编著 内容简介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
- 最新章:第219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