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想起绝大多数美国人士要求“不要导致战争”……
罗斯福摇摇头,感叹道:“我怀疑,即使日本人攻击了我国的舰船,他们也不会考虑战争。”
无意之中,罗斯福准确预言了一个事实。在另一段历史中,日本飞机于37年底,明目张胆地袭击并击沉了停泊在南京附近江面上的美国炮艇“帕奈号”和美孚石油公司的3艘油轮,日本也只是歉意赔偿了事,不要说战争,美国连制裁也没有过。
“……”
赫尔无言以对。
在英法美日中五国会谈中,日本答应限制在荷属东印度驻扎海军,,不扩建该地的海军基地,承诺不干涉各国商船通行……美国民众就满足了。
罗斯福唯一的成果就是,秘密派代表去伦敦举行英美参议人员会谈。双方达成非正式协议,约定“一旦与日本发生战争,就采取联合行动的。英国将其亚洲主要舰队部署在新加坡,美国则驻扎在珍珠港,双方的海军都可在对方的领海中自由行动”。
由日本,罗斯福又想到了另一个亚洲国家——态度暧昧的中国。
“科德尔,你怎么看待中国?”
赫尔想了想,“中国……”他犹豫一下,才继续说道:“中国与日本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约定,或者说秘密条约。”
“哦?”罗斯福不由得打了个冷战,但他马上就镇静自若了,平静地问:“为何这么说?”
罗斯福知道,赫尔对中国的感觉向来不是很好,但作出如此判断,却还是头一次,如果中日之间有……
赫尔了解罗斯福在忧虑什么,欧洲有德国,太平洋有日本,但前者海军实力有限,后者的战争潜力不足,虽然有些儿麻烦,美国却终会取胜。最恶劣的情况,也只是选择与苏联结盟。不过,这是不包括中国的情况下。否则的话,就胜负难测了。
中国有六亿三千万人口,是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国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机械化部队,世界第四大海军舰队,纯以战争潜力而言,只怕中国还在美国之上。如果……
赫尔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想法抛开。
“中国并没有履行条约的意图。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但是,在日本和美国之间,中国始终无意于显露倾向性。
在过去的三十年代里,中国与日本关系更形密切。中国为日本提供了贷款,中国企业参与了对日本的投资,中国为日本提供了几乎全部战略资源……可以说,日本扩充军备,武装备战,中国功不可没。”
赫尔看了眼罗斯福,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两人都清楚,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如果日本能够削弱美国,中国想必是愿意见到的,况且中国能从中获取到许多利益。
远了不说,起码在美英法对日德的战争中,会削弱参战各国的力量。
到时候,中国就能够轻而易举,大大地恢复在传统势力范围(东南亚)的影响力。加之,战争会使参战国退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民用市场,此中利益无可估量。
因此,中国不仅源源不断地为日本提供物资,也在为德国提供物资。
“对于日本在东印度的行动,中国即使不知情,也是有所预计的。
但是,考虑到战后格局,中国是不会希望让日本在西太平洋一家独大。中国期望在西太平洋拥有发言权。
这几年来,中国不断扩充海军,便证明了这一点。这还导致中日关系一度紧张。”
中国在近几年间,不断建造航空母舰、潜艇和辅助舰艇。每年都有大量新战舰服役,这迅速在其邻国日本引起了警惕。
明智的日本人都清楚,如果想战胜美国,依靠现有成熟的装备体系是不可能的。两国在工业上,在经济累积上,存在太大差距。只有使用新式武器装备,出奇不意,才能使日本占据优势,进而打败美国,称霸太平洋。
身为海军次长的山本五十六十分重视航空母舰的发展。因此,中日同盟限制了中国海军的战列舰吨位,却没有限制航空母舰,一向被其认为是一大败笔。但中国有苏联的牵制,一直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陆军。
在30年之前,中国海军舰艇老化十分严重,多为超期服役。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被重视。32年以后,中国全面更新海空军装备,就引起了日本的警觉。
不过,到36年底为止,中国只有两艘航空母舰和三艘战列舰,同时还有一艘航空母舰在建,既没有超出中日盟约约定,也没有超出华盛顿条约的限制,日本也无话可说。
但37年中国有一艘航空母舰(包括了与航母配合的辅助舰艇)服役,38年中国有两艘航空母舰(同上,造航母一定会造辅助舰艇,就不说了)服役,同时还有两艘航空母舰在建造,分别在去年(39年)和今年服役。另外,在去年还有计划建造一艘航空母舰,这就大大超出了日本的承受限度,日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威胁。
日本对此提出了抗议,双方进行了多轮会谈,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海军拥有十艘战列舰,六艘航空母舰,同时还二艘战列舰和二艘航空母舰在建造中,41年即可服役。
这么说来,到41年为止,中日两国都会拥有八艘航空母舰,中国航空母舰可搭载的飞机比日本的多一半,但这是日本所不知道的;而战列舰,中国才三艘,日本则有十二艘,相差悬殊。
对巨舰大炮派来说,中国海军连日本海军一半战斗力都没有,中国自然不能够同意日本的限制要求。
何况,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增加,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海军,为远洋商船保驾护航。中国远洋船舶增多,也就意味着与各国纠纷的增加。没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别国就不会瞧得起你,在远航中就会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中国海军在38年组织远洋舰队,做环球航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实说,日本也不是很重视航空母舰的。山本五十六并不是日本海军中的主流,反而巨舰大炮论更为日本海军所倾睐。然而,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好。日本不重视航空母舰,但他一看到中国发展航空母舰,他就难受了。觉得这也是个好东西,不能让中国发展。
中日关系比较复杂,两国之间秘密结盟,但两国间还有个台湾和北库页岛的问题存在,所以讨论来讨论去,也无法达成共识。间中,双方还发生了两国海军舰队的短暂对峙,在两国国内都引起强烈反响,美英等国也都保持了高度关注。各国使节穿梭往来,试图挑拨中日关系。因为种种原因,这就徒劳无功了。
此事还在日本国内引发了骚乱,日本迅速平息了骚乱,保护华侨的安全。华侨无论是生活在日属东印度群岛,还是生活在日本的,都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有几个人受了轻伤,但没有重伤和死亡出现。
中日双方都清楚现实,无意使对抗升级。很快,在双方短暂协商以后,指挥对峙的当事人都被“处理”了——“处理”加上引号,是说处理只是个形式,没有人会刻意打压自己的士气。一句话,不鼓励,也不惩罚,冷处理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骚乱的迅速平息,日本政府下了很大力气。一方面,日本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中国,另一方面,29年台湾农民由于日本商社的压榨,组织了蔗糖协会,与日商社发生了很大冲突。消息传出以后,在中国国内引起很大不满,随后的中日贸易谈判没有取得实效,中国却强烈要求在台湾设立代表处。日本断然拒绝,却也不得不答应中国在台湾设立了一批民间的观察机构。
两国海军对峙,在日本国内还引起了一阵微弱的战争叫嚣。
因中日盟约的存在,及日本国策由大陆转向海洋,随之而来陆军裁减,海军扩张等等因素,使日本陆军与国防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日本就算与苏联合作,也没有三五分胜利的把握。而且,中国如今的国土过于辽阔,工业区分布很广,很难对中国的战争潜力造成沉重打击。除了疯狂的偏执患者,没有人会在意这样的意见。
这里面的一切,赫尔和罗斯福也只是清楚个大概,但足以让他们判断出中日间存在矛盾——这很正常,没有矛盾才是不正常的。
赫尔考虑了一下中日的分歧,才接着说:“中国试图扩大在太平洋上的影响力,日本则想独霸西太平洋,甚至整个太平洋,这两者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不过,中国的主要目标在大陆,第一敌人是俄罗斯;日本主要目标在太平洋,第一敌国是我国。在没有达到目的前,两国基本不会翻脸。”
赫尔遗憾的耸耸肩膀,摊开手,做了个无可奈何的姿势
小说推荐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 第一部分 序章第2节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三国的相互关系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19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三国的关系 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存在国
- 最新章:第14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导 言这一卷和下一卷都用于讲述明史。这一卷讲述的是政治史,从 14 世纪中叶结束元代对中国的统治的那些叛乱—1368 年建立的明王朝即兴于其中的一个叛乱—讲起,一直讲到南明,即明王朝的最后残余部分于 1662年在缅甸被消灭时为止。那时距满清王朝于 1644 年在北京宣布受夭之命完成征服中国之时差不多
- 最新章:第210章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刘勇 编著 内容简介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
- 最新章:第219章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作者:荡寇入关与出关楔子雨亭是一个大学生,高中的时候学的是文科,中国的文科其实也很轻松,至少在雨亭看来是这样的。当别人都在死记硬背的时候,他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他只是觉得背书太累了,不如看书,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自己也没多大压力。老天还是不长眼,高考中居然获得了
- 最新章:第14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