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的爱》第33章


他连夺位的念头都不敢有,因他被看得太紧,一点点的言行有失,都会被杀头或赐一杯毒酒,对于此生的命运,他早已接受,并且不肯因之坠落一点点品德操守。
他便这样,偏安一隅,寂静,然而高傲地生存。
皇宫发生这样的大事,他们是向太后请罪来的,因为皇帝让赵王代理国事,八贤王辅佐,他们让太后受如此惊吓,真的是难辞其咎。
太后问栾钦谋反事,因一切还在查证之中,并没有确切的结论,太后很不满意,不快地让他们平身,那是向他们施压,赵王很害怕,八贤王很惭愧。
太后问询朝政,赵王说了几句,东一头,西一头,抓不住重点,太后微微不耐烦,瞧向八贤王,八贤王就在一旁补充。他说得条理清晰,删繁就简。然后谨慎言道,前方来报,皇上因路途辛劳,又兼天连降大雨,稍染风寒,军队现交由赵摄将军之子赵阔指挥。
太后关心皇帝的病,夏意也关心,但是——赵括,赵奢之子赵括!如半空一个霹雳,将她整个人震呆在那里!
她的心提到嗓子尖,若依战国史,赵括会令全军覆没的,皇帝怎么办?
“太后——”她道。
太后看她,被她的紧张神色惊到。
“我有一事须提醒皇上,需修紧急书信一封——”
太后以为是皇帝身体将养之事,因道,你写吧,正好交贤王即刻办了。
夏意回身只一会儿就回来,将信呈给太后。
许是她写得太快了,太后狐疑瞧她一眼,将信展开来看。“勿用赵括领兵,否则全军覆没!!!”
太后惊呆了。因蓼国早已普及简体楷书,她的字太后如今也认得,虽然认为她“括”字写错了。
“到底怎么回事?”太后语气严肃了,那不能不严肃,妖言祸国也是有可能的。
夏意难言。因这个架空的朝代很多史实都已更改,渑池会盟已成那个样子,也许长平之战不会发生呢?只好道:“这是我的预感。”
“预感?”
夏意见太后迟疑,急道:“请相信我,我是警幻仙姑的弟子,虽然预感有时候会不准,但是让皇上警惕,防患于未然岂不也是好?”
太后问赵王、八贤王,赵阔是怎样一个人。
赵王只会看八贤王,因此八贤王道:“赵阔少习兵法,谈论起兵法来,谁也说不过他。但其父赵摄曾言,用兵打仗乃生死之事,赵阔却把打仗看得这么容易,他若为将,令蓼国败的必定是此人。”
“那你为什么不劝阻皇帝!”太后大怒。
八贤王立时跪下,“朝堂之上,上卿林相如曾以此言力劝皇上勿使赵阔为将,但皇上未予采纳。”
夏意的信立即被八百里加急送给皇帝。
夏意来到皇帝书房,拉开帷幔,蓼国的地图在眼前展现出来,夏意举着烛台,心惊肉跳地寻找“长平”。
没有,在燕城北方,皇帝可能经行的地方,偌大的范围内,没有一个地方叫长平,也没有一个与长平同音或近似的地名。
夏意略微松一口气,也许,历史已经改变,一切都不会发生。
此时外面夜已深了,淅沥的雨淋着华清殿外青石白玉的地,一切一如既往地安详。
夏意辗转难眠。
那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皇帝所在的地方,是蓼国地图尚未标注,而此后将永久载于蓼国史册的一个地方——
土木堡。
皇帝于病榻上昏昏沉沉被惊醒,外面怎么这么乱?不好的预感骤临心头,宦官李元已跑进来惊恐哭叫:“山戎兵杀来了!……皇上,我们快逃!……”
皇帝方坐起身,几名山戎兵已经手举满是鲜血的大刀凶猛冲进帐篷。
皇帝安静坐在那里,容颜不变,对着冲进来的兵士问:“你们是谁的部下?小王子?野先?伯颜?”
另立新君
土木堡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于第二日传到燕城,整个燕城崩溃。
后宫被哭声覆盖。
夏意静静地站在那里。
竟然是土木堡,竟然是明英宗,怎么会?
那个有着明亮眼睛朝阳般的少年怎么能够忍受明英宗的命运?
忽然就想去求警幻仙姑,让我再重新穿越一次吧,穿到此刻他的身边,陪伴他,渡过那艰难不可忍受的岁月。
我有着千年后超脱的心,可以为他指明希望,可以继续为他讲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告诉他,眼前的都无足轻重,还可以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
夏意眼中闪着泪光,让自己浮现出一个笑意来。皇帝,我在这里笑呢,鼓励着你,支持着你,你可知道?
我知道,必有一天,你会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将山河收为己有。
是啊,你会继续任用名臣,善待百姓,废除嫔妃殉葬制度——废除嫔妃殉葬制度,那原是明英宗最仁慈的德政,是不是?
因此,当太后追问皇帝下落,而赵王八贤王不能答的时候,她告诉太后:“皇上还活着,他一定还活着!”
那一刻她坚定地站在那里,眼中闪现着动人的光芒,众人从濒临崩溃的惨绝泪水中抬起头来,看她,看——她给她们带来的希望。
是的,希望。
她们看到了,感受到了。
昏暗的大殿中,她站在那里,那么有信心,那么坚定,那么美,震撼人心、璀璨夺目。
皇帝的确活着。
因为山戎王野先派使者到蓼国,要皇帝的赎金,开出天价来。
朝臣们很愤怒,二十万士兵惨死,包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在内的五十余名朝廷重臣阵亡,大批辎重落入敌手,燕城几乎家家在痛哭戴孝,全是因为皇帝执意要亲征且重用赵阔所致,皇帝倒还活着,且被山戎俘虏,那简直是蓼国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国库空虚,没有钱,野先你看着办吧!
当赵王八贤王把群臣的结论报告到太后面前时,太后指着他们大怒道:“你们是要皇帝死是吗?你们巴不得皇帝死了,你们中间的一个人好做新帝!”
赵王八贤王连连叩头,额头磕出血来。
太后道:“国库没有钱,哀家还有簪环首饰,后宫人等各尽心意,集出钱来,赎回皇帝!”
夏意站在那里,看悲伤的嫔妃们各自将珠宝首饰送过来。梅清宁送过来的最多,虽然皇帝对她的赏赐本就多,但也可以看出来,她是倾其所有,连头上的簪子,耳上的坠子都一并捐出。
夏意叹口气,将每个人捐出的珠宝还回去一半,对太后道:“野先贪财,这批珠宝过去,野先更是会以皇帝为筹码,要再多的金银,皇帝是赎不回来的。——但也不可以不赎,否则野先会认为皇上对他们无用,皇上的生命就危险了!”
夏意这么说,那是因为她知道,历史上的明英宗就没有被赎回来。
果然,野先见了财宝大喜,扣住皇帝,索要再多的金银。
朝臣们愤怒,派出代表到坤宁宫讲道理:野先的无底洞是填不满的,皇帝是不可能用钱赎回来的,为今之计,釜底抽薪,另立新帝,打碎野先欲以皇帝要挟蓼国的梦想!太后若再一意孤行妥协退让,受制于人,丢尽蓼国颜面,他们就集体辞职!
那是很可怕的,皇帝被群臣抛弃。
深宫的凄寂烛光下,太后眼中流下泪来,那么无助,夏意发现,太后已陡然苍老许多。
“明日,哀家怎么答复他们?你说说看。”太后望向夏意,目光中竟有着依赖。那是因为,这样的巨变飘摇中,夏意一直安然镇静,仿佛有着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隐隐成为太后心灵的支柱。
夏意安抚道:“另立新帝对国家有利,就依了大臣们吧。——皇帝不会有事的,野先舍不得杀皇帝的。要让他们尊皇帝为太上皇,立琛儿为皇太子。”琛儿就是齐淑妃所生之子。
太后点头,“他们有立八贤王为帝的意思。”
夏意明白,太后也对赵王不满意,于国家来说,八贤王为帝自是最好,但若八贤王为帝,就会尊八贤王之母为太后,八贤王之母比太后长一辈,她这太后的尊荣可就差很多了;而若赵王为帝,她依然是太后,嫡母的位置是不变的。但这话必须由自己来说,因道:“断乎不可!赵王已代理国政,立为新帝顺理成章,且赵王为先帝之子,八贤王难道想趁机篡位吗?”
太后很满意。
但是夏意却那么悲哀,怪不得自己一见赵王就不喜欢,难道是因为必有今日吗?
赵王,这个被皇帝一心信任的好兄弟,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给皇帝带来莫大的痛苦和艰难。
可是不怕,皇帝,我会陪着你。
我曾经以为你是赵惠文王,因为有廉颇蔺相如;曾经以为你是顺治,因为你废了一个皇后又来一个皇后,还册封我为皇贵妃;曾经以为你是唐玄宗,因为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