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的爱》第32章


可是夏意被太后留在了皇宫,而此时,一场武装政变正在夜幕的皇宫城门前悄悄地上演着。
火烧城门
夏意又做梦了,近来她总是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梦,这一个梦是又要考试,而大厚本大厚本的书她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她匆忙来到教室,打开近乎崭新的书——便醒了,眼前是锦绣紧张而恐惧的脸。
有那一霎那夏意没有回过神来,锦绣已经颤抖地将一页纸递到她面前,声音快速地道:“永安门守卫送进来的。”
夏意一激灵坐起来,跟皇帝在一起,她已知道了永安门送进来的信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发生了十万火急的事必须立呈皇帝阅知,否则杀无赦。
纸上只有三个字:“栾钦反”。
什么意思?
锦绣解释道:栾钦是栾御女的哥哥,燕城卫戍营校尉,这是说,他造反了!
夏意披衣而起,栾御女的哥哥造反,定要先告知太后,夏意一边想着一边出屋。
依皇帝的意思,她仍住在华清殿,皇帝不在家的这段日子,后宫事务皆由她掌管。
边走边想,现在国政由皇帝四弟赵王代理,赵王已成婚,现在宫外赵王府居住,栾钦谋反这样重要的事应立呈赵王才对,为何却由永安门塞进皇宫里来?——难道,反贼的目标是皇宫?
夏意忽然一个寒战,皇帝不在,俘虏皇帝的家眷?
立即命道:“速传令宫内各城门备战迎敌!”
说完,跑着便往太后的坤宁宫去。
那是八月的夜,夜凉如水,深宫静寂,一场事关生死的战斗已来到眼前。
太后闻报,立即召见,手死死攥住那张报信的纸,听夏意已令城门备战,点头,沉声加了一句,“立即将栾御女绑来!”
太后方起身至前殿,宦官已仓皇跑进来报:“反贼已攻打西华门!”
太后站在那里,对夏意道:宫内守卫不多,若反贼势强,攻入后宫,我等只有一死殉难,断不能被人俘虏了去!将后宫所有人集结到坤宁宫来!
夏意明白,这就是皇家,荣耀时尊华至顶,危险时立即生死交关。
令传下去,后宫登时喧乱起来。
夏意掌管皇宫事务后才知,蓼国皇宫内守卫并不多,因兵越多,皇帝也随之越不安全,就是这样的双刃剑。所以只是皇宫城墙修建得高大坚厚,易守难攻。而只要有人攻打皇宫,城内卫戍军队必至,就算反贼人数众多,势力强大,城内卫戍部队对付不了,城外还有三大营二十万军队驻扎,所以攻打皇宫的后果只能是死路一条。蓼国史上,这么明目张胆不计后果的谋反还真没有过。
除非,反贼认为,能在城内卫戍营反应之前攻下皇宫。
现栾钦是燕城卫戍营校尉,只怕城内卫戍营都反了,那就糟糕了,等待的只能是城外军队支援,
而城外三大营主力都被皇帝带走,留下的人马毕竟有限,栾钦谋反还真是挑了个好时机!
皇帝在外征战,皇宫里的太后和嫔妃若落在反贼手里,皇帝必定心大乱,仗即便打赢了也是输,奇耻大辱啊!
好狠的一步棋!
会不会有山戎的参与?
栾钦这一谋反,到底手下有多少人?可还有后台?城中亲王与官员们又立场如何,是敌是友?城外军队可还忠诚?
身临其境,夏意才知道,在巨变之前,眼前竟是一片茫然迷乱,如黑暗中前行,全无头绪。而这样突如其来的危险中,太后竟然处惊不乱,毫无惧色,端然如山,那已是非常了不起了。
我来自现代,读了那么多史书,看了那么多宫廷、战争电视剧,怎么也不能输给古人。
于是夏意端凝站在太后身边,镇定、仪容威严。
相继赶来慌张失措的妃子们看到太后和夏意神情那么端严威肃,当下也安定下来。
夏意对太后道:“我去西华门看一下战况。”
太后的目光中有一丝惊异,但肯定、赞赏地点头。
这时,栾御女被绑来了,她的住处比较远,这一会儿才被押到,进来便放声大哭:“妾嫔什么也不知道啊,与妾嫔无关,太后明鉴——”
太后冷睨她一眼,对夏意道:“将她押上西华门,若反贼果真是栾钦,就将她点火焚了给反贼看!”
夏意将栾御女押上城门。
忽然就明白了皇帝为什么可以对他兄长下狠手,只因,皇位高处不胜寒,不杀别人,他们就会杀你,没有侥幸可言。
夏意的心不自主怦怦跳起来,由衷希望攻打城门的不是栾御女的哥哥栾钦,然而,果真是栾钦,密报无误。
栾御女扑通就跪下来,哭着嘶喊:“皇贵妃饶了我,皇贵妃饶了我,我真的不知道,与我无关,与我无关!——”
夏意咬紧了唇,城门不可以被攻破,皇帝在远方看着呢,今夜皇宫若失守,她就是蓼国的罪人。
夏意命将栾御女推近城楼垛口,在她身边挑了灯笼,命守门官向下喊话,若不停止攻城,就杀栾御女。
守门官的喊话声压过进攻的喧乱震响在黑夜,城下稍静片刻,便听一声纵笑,一枚羽箭已自城下劲射入栾御女前心。夏意惊呆,攻城的羽箭已更密集地射上来。
宫女宦官护夏意退后。
夏意问询讯卫,得知,反贼只攻此一门,看来反贼人数并不多,夏意稍安下心。命人回报太后,暂时退往玄武门附近,若反贼攻破西华门,太后率众人还可以自玄武门逃出宫外。
而她留在这里:督战,并与城门共死生。
彼时她披柔黄披风,威严坚定地站在那里,看着影视剧里的攻杀在眼前上演,她命随从给自己拿一把短刀来,城门若破,她会立时自尽。
她终于知道了什么叫从容就义,什么叫大义凛然。
敌人久攻不下,改为用火烧城门。
夏意忽然想起自己读过的《明朝那些事》,穿越前,她方买了这一套书看,读得废寝忘食,一口气从开篇读到王守仁。记得书里曾叙述过,外面攻城放火烧城门,里面就放更大的火,让城门成为一片火海,别说叛军,神仙也飞不过来!
当即告知守门官放火,守门官眼中现出惊喜佩服的光芒,立即依计而行,西华门大火熊熊,烈焰冲天。
反贼傻了,放弃攻此门,转战东华门。
夏意再命火烧东华门。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孙吴联军火烧曹军,如今,夏意穿越蓼国,火烧皇宫城门!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皇宫这么大动静,城中赵王及官员自会知晓,立即将城外守军调入,那么叛军就将无路可逃了!
果然,不待夏意下令烧第三个城门,城外有军队赶来,与反贼交战。
一直激战了一天,到天黑的时候,反贼尽灭,终究也没有攻入皇宫。
夏意赢得了她有生以来指挥的(可以说是她指挥的吧?)第一场胜利。那时,她还不知,这只是小小的预演,一场更大的战斗已在前方等待着从没读过兵法只读过史书的她。
运气总在穿越者这一边。
深夜惊变
太后那里,夏意第一次见到了赵王和八贤王。
见赵王第一眼就不喜欢。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好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人对事没有清晰的见解和主意,瞧起来倒温文俊秀的模样,却不能让人产生怜爱或亲近的念头。夏意认为,一个皇家的孩子成长为这样几乎是可耻的,转念一想,也只有这样,作为一个亲王,他才能平安。
而八贤王,一见面,就令夏意心生敬慕。他四十左右岁,略微清瘦,谦诚谨慎,言行小心。可是任谁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那一种清明的精神气质自然现在他的眼底眉间,使他整个人有一种端正而温润的光辉,感染周遭,让人钦慕亲近。
世间真有此人,踏越尘凡。
夏意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大叔控,可只一面,就对八贤王倾倒。怪不得,这位八贤王被皇帝父亲防了一辈子,却也一直没有被杀掉,因为,八贤王的那一种超脱和端正,让欲想杀他的人自己都惭愧,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
他很可怕,轻易就可凝聚人心,对皇帝是极大的威胁,应该除掉。夏意不知为什么心中会产生这样的念头。
然后,马上觉得自己小人。
因他实在是太恭谨,太自律,太习惯性地靠边站。
一下子明白皇帝的话,作为亲王,还是一个处境危险的亲王,这么多年来,八贤王只想生存。﹕。qisuu。】
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因为没有得到皇位,就得收敛所有的自尊与风华,低头于他人的檐下,维系一个生存。
他连夺位的念头都不敢有,因他被看得太紧,一点点的言行有失,都会被杀头或赐一杯毒酒,对于此生的命运,他早已接受,并且不肯因之坠落一点点品德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