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时,孙刘联军指挥部决定对曹操实行火攻,但隆冬季节只有西北风,曹兵隔江在西北方,联军在东南方,曹兵在上风头的位置,联军若放火去烧,只会伤了自家战船。当时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孔明愿为联军凭天借到三日三夜东南大风,以应战争急需,并约定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周瑜为之拨兵筑坛,等候动静,在约定日子的当夜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大起,联军乘风出击,火烧赤壁,大败曹兵。还在孔明随周瑜刚出兵时,他就告诉刘备说: “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第四十五回)吩咐刘备于十一月二十甲子派赵云驾船在约定的地点等候他。
十一月二十日是什么日子呢?原来那天是冬至之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得到日照最多和得到日照最少的两个日子,这会引起地球表面各种气候的变化,古人虽不了解这样深层的道理,但却发现了这两个转折性日子的存在,分别命之为“夏至”和“冬至”,并用“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来概括这两个日子后的气候变化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如果阴气旺盛,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那么冬至之后,阳气生长,风向则要发生变化,表现为东南风。诸葛亮正是在随季节而生的气候变化规律上大做文章,贪天之功,神乎其神,迷惑了周瑜。其实,诸葛亮即使在起风的当天,对是否有风尚无绝对的把握。他对身边的鲁肃说: “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用,不可有怪。”(第四十九回)有人认为,诸葛亮能知道起东南风的日子,是他事先在江岸渔民中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特点而知道的。当然不能排除这一可能,孔明若能这样做就更好。然而,孔明若是知道了“冬至一阳生”的气候变化规律,就可以准确地把握起东风的时间了。赤壁东南风大起时,程昱提醒曹操加以提防,操笑着回答: “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第四十九回)既然曹操也知道这种气候变化的规律,那孔明当然就更可能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了。
时逢冬至,自有东南风起于江岸,孔明所以向周瑜诈称自己借风,一是要故弄玄虚,贪天之功为己有,在破曹战役中“争”得一份大功,作为日后占有荆州的重要借口。例如一次鲁肃来索要荆州,他就提出: “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第五十四回)诈称借风的第二个原因是他要摆脱周瑜,迅速回到自己军中,调兵遣将,与周瑜争夺曹操失地。事实上,孔明为他离开周瑜营寨,事先做了许多准备工作: 第一,吩咐刘备在甲子东南风起时派赵云在指定地点接应;第二,以祭坛借风为名离开周瑜营寨,既摆脱了周瑜的直接监视,又造成对他的麻痹;第三,起风的当天寻找借口打发走了身边的鲁肃;第四,起风前对周瑜派来的守坛将士下令: “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第四十九回)他利用兵士对祭坛借风的神秘感剥夺了他们的一切自由,直到周瑜派兵来捉他时,守坛将士仍执定旗子,当风而立。这为他的行动自由创造了极大的方便条件。
上篇:《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二部分》
系统性、科学性的战略战术(3)
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既然“冬至一阳生”的谚语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规律,那么周瑜等将领为什么要为无东南风而苦苦犯愁呢?其实,许多将领在战争中往往忽视气候因素的作用,尤其会忽视气候随季节的转折性变化,他们没有养成在战争中对未来各种因素通盘考虑的思维模式,而诸葛亮善于作这样的考虑,这正是他作为军事领导人的异常高明之处,正是我们这里所要指出并想给予充分肯定的一点。第二,既然曹操也知道“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他在接受庞统的建议用铁环连锁船只时,还给众人解除疑虑说: “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得有东风南风耶?”(第四十八回)我们认为,曹操这里出现了一个漏洞,“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是对一个时间期间内气候情况的判断:“冬至一阳生”是指气候在一个时间点上的转折,而冬至这一点是包含于隆冬这一时间期间内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曹操在作“但有西风北风”的判断时,是处在P点上,其判断在当时是正确的,但由于P点处于隆冬之际,他就作出了“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的结论,这就出了问题。事实上,他只能说,隆冬之际的前段时间只有西风北风,他的结论是把特称判断换成了全称判断,思维上出现这个漏洞,使他不恰当地延长了判断的时间期限,忽视了冬至这一点上的气候变化。冬至之时,风向转折。当第一场东南风骤起时,曹操还没来得及对他关于“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的错误判断反应过来、纠正过来,就被大火烧败。曹操考虑的是一个时间期间,忽视了其中的一个特殊点。诸葛亮则抓住这个特殊点大做文章,不给曹操以纠正的机会。孔明利用大雾天气“草船借箭”,是与“借风”事件相类似的。
总之,诸葛亮善于在作战中利用季节条件、气候条件,善于利用随季节而发生的气候变化规律;他能想别人所未想,知天之情,巧夺天工,故能得“天”之助。
为了战争的需要,孔明曾为自己的军队配制过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喷火假兽。孔明南征孟获时,八纳洞主木鹿大王来为孟获助战,两军相对,他发一声号令,虎豹豺狼、毒蛇猛兽就冲将过来,蜀军抵挡不住。这时,孔明让人从十多个柜中取出早已预备好的百余木刻彩画巨兽、外套服饰,有钢铁爪牙,一兽可坐十人,给兽口中装上烟火之物,等木鹿大王再次呼出猛兽后,蜀阵中冲出假兽,口吐火焰,鼻喷黑烟,身摇铜铃,对真兽张牙舞爪,真兽被吓得退奔本阵,将自家人马冲倒,蜀军乘势掩杀,大获全胜。第二,火药、地雷。孔明在南方对付藤甲兵和在葫芦峪火烧司马懿父子时使用过,他曾向众将解释过这种武器及使用方法: “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第九十回)第三,冲车。孔明在陈仓口为对付郝昭的“火箭”而创制,可惜当时未能奏效。第四,木牛流马。孔明北伐中原时,交通不便,后勤供应困难,于是他设计了“木牛”与“流马”,让人依法制造,牛马既不吃草,又不喝水,昼夜运转不停,就像活的一样灵活。这种设备极大地缓解了后勤供应上的困难。由于能成功地解决山路运输问题,在当时具有极先进的意义。第五,创造了“连弩”之法。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第一百四回)。孔明生前没使用它,传给姜维,后姜维伐中原时几次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看来,孔明重视谋略,同样重视武器装备的作用,先进装备的作用是谋略所不能代替的。孔明所使用的先进装备有些是事先预备,有些是临时创制,但威力较大、效用较高的一般是前者。
诸葛亮营旧址
孔明为了战胜敌人,也常常利用当时一般人所具有的迷信观念以迷惑对方,造成对自己的有利形势。他在祭坛借风时,曾按七星、八位、二十八宿、六十四卦的要求筑坛插旗,自己又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焚香于炉,仰天暗祝,煞是神秘。守坛将士被这种场面唬住后不敢行动,他乘机脱身离走。出祁山时,为保证自己兵士陇上割麦的顺利,他装神弄鬼,以四组“神兵”围定四个“诸葛亮”,从四面迷惑魏兵,弄得司马懿也心中疑惑道: “此必神兵也!”(第一百一回)因而军心大乱,不敢交战,保证了蜀兵顺利割麦。为抢夺魏兵仿制的木牛流马,他安排五百兵士在山旁扮作六丁六甲神兵,以配合截击部队。孔明使蜀军装扮神兵,一般是在自己兵力不足时借此以弥补,这种“神兵”极大地迷惑了敌人,动摇了对方的军心,这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必要条件是: 第一,对方要有迷信观念,否则就不会被迷惑;第二,自己首先不迷信,因而能随心所欲地安排;第三,达到迷惑对方的程度即止,不能让“神兵”动真格,主动出击,否则就会因为没有“神兵天将”的威力而被识破。
先进的武器装备是一种技术手段,它与迷信观念相对
小说推荐
- [ABO]高一三班风云人物
- 简介(一对AA,一对AO 严自和在开学第一天就对莫南国强势表白,然后被无情拒绝 曾老师为了杜绝早恋,特意安排副班长杭重行看着点严自和,结果还是没挡住 与此同时,杭重行也发现了学习委员齐颂的秘密 四个少年各怀心事,鸡飞狗跳的日常里,忽然出了一桩绑架案…第1章 裴倪笑视角 我怀疑我哥是Omega,尽管老
- 最新章:第38章
- (三国同人)[三国][郭荀]论追男神的正确姿势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靳惜何夕】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三国[郭荀]论追男神的正确姿势》作者:端木凉粉文案:郭嘉X荀彧:这是一个对男神一见钟情后,行动力惊人的嘉嘉—各种高端倒贴,各种击溃各路强敌,最后喜闻乐见把男神抱回家(划掉)被男神认养领回家,关门好好过日子的故事。现代三国同人,
- 最新章:第60章
- 三国风云新传
- 《三国风云新传》作者:et202603再爱也是缘分曾经我爱上过一个女孩子,她不理我.曾经她爱过我,我不理她!为什么我们彼此之间,有哪么多的错过,错过的是交错的爱,让人不能呼吸,爱令我无法自我陶醉,爱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无限的隔膜,我想回头,可是再爱也是缘分吗?我再爱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呢?时间就是让我
- 三国风云 新传
- 《三国风云 新传》作者:et2026033Z有你更精彩再爱也是缘分曾经我爱上过一个女孩子,她不理我.曾经她爱过我,我不理她!为什么我们彼此之间,有哪么多的错过,错过的是交错的爱,让人不能呼吸,爱令我无法自我陶醉,爱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无限的隔膜,我想回头,可是再爱也是缘分吗?我再爱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
- 最新章:第32章
- 乱世三国风云录
- [乱世三国风云录/作者:山尚山-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并入于秦。秦灭,楚汉分争,后归于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反秦起义,攻入咸阳,后与楚霸王相争四
- 最新章:第54章
- 二战风云人物
- 作品:二战风云人物 作者:马骏 作者简介 马骏:法学博士。1953年生,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军事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国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研究工作,现执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会理事。著有《世界经典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风
- 最新章:第44章
- 中东风云人物
- 作者:时延春,196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也门大使馆阿语译员,外交部二等秘书,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中国驻约旦大使馆一等秘书,外交部亚非司处长,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政务参赞,中国驻亚厅总领事馆总领事,中国驻也门共和国大使,中国驻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大使。著有《阿
- 最新章:第18章
-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序章汉中古道,有两支大军正在相持中,战场已经摆开,魏蜀的大旗飘舞在空中。战场中正有两匹白马奔驰往来,坐骑上正在交手的两员大将同样的白衣白盔,两人手中一银一黑两支长枪在夕阳辉映中上下翻滚交织在一起。持银枪的正是蜀中大将赵云赵子龙,而持黑色怪异长枪的却是曹操帐下近两年里
- 最新章:第676章
- 三国风云之猛将传
- 《三国风云之猛将传》作者:冥域天使正文第一初至三国 第十五章 择兵一夜长谈,薛冰总算是切身领教过了诸葛亮的智慧。薛冰说的这些,不过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不管他提哪个方面的,只要一说出这个想法,诸葛亮立刻就会将其补充完整,修改成最适合现时使用的方案,然后还会根据薛冰所言,又推理出许多或用于政,或用于
- 最新章:第2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