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主任一定要把养颜秘方卖给我,我是舍得出高价的。”苏娅绽放一个安静的笑容说:“罗总说笑了。”
罗玉婵同甘冲英、索明清刚刚见过礼,贺东航的笑容就在瞬间凝固了,心陡地一沉,一股凉气顶上脑门:紧随罗玉婵其后的彬彬有礼的高个男人,竟然是——他!
“他”似乎早料到贺东航的变容,就走成对面平视武警大校,脸上挂着标准的职业微笑。
罗玉婵介绍说:“高见青,建筑设计硕士,我的副总。”
贺东航的脸有点走形,面部毛细血管开始膨胀,心中一阵恼恨。天底下竟有这么龌龊的巧合,堂堂武警大校竟然要同如此卑劣的小人商讨公务,而且是商讨被他视之为现阶段最高追求的警用航空事业!他进退两难。
高见青却气韵如常,很风度地朝他颔首:“公司欢迎你。”他目光的前锋是以攻为守式的防御,后面也跟着些许宽容。
罗玉婵注意到贺东航的异样,忙问参谋长是否不舒服?贺东航笑道:“怎么会?到大公司,同大人物共商大计,心情好得很!”说罢率先进楼。
苏娅注意到贺东航未同高见青握手。女人心细。
***************
*第三部分
***************
“所以我对这个世道心存感激。”她说。甚至对那些在招待所来来往往喝酒吃饭侃东道西跳舞唱歌洗澡泡脚的人们心存感激。直到现在,她对公款吃喝、公款玩乐仍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公款吃喝,县委招待所能招聘了她吗?我是靠酒文化启了蒙的人……
………………………………………
《中国近卫军》第十三章(1)
………………………………………
看着罗玉婵热情又不失矜持地招呼着贺东航,甘冲英能体会出她此刻的心情。
昨天,罗玉婵请甘冲英吃早茶。甘冲英给她讲了总队的意图:把她的50亩地平价卖给总队,大东公司做武警的工程要竞标,总队适当优惠。罗玉婵莞尔一笑就挡了回去:“完全把我们当成武警的辖属了,这主意只有贺大公子才能想得出,他的思想还停在贺老将军的年代哩。甘参谋长你别为难,我会想办法。”只几句话,便把甘冲英轻轻地划在了公司一边。
这些年,大小工程甘冲英也管过几个。他知道,罗玉婵要以平价让地为条件,承包特支的全部工程,这是断然不可取的。但不知怎的,单独面对罗玉婵,这话又难以出口。自在成都约苏娅吃过饭,甘冲英还没有同旁的女人单独面对。大约受周围气氛影响,他看着罗玉婵,心里就有些异样的感觉。这是他头一回近距离观察罗玉婵。发现她今天没有刻意化妆,但人还是很受看,特别是一双眼睛,里面深藏着许多想说而不能细说的语言。
罗玉婵没有多谈工程,问了甘冲英的家庭情况之后,叙说了自己的身世和创业经历。
她出身寒微。曾被这个法律赋予了她主人地位的社会的一些人们视同草芥。她生在运河北岸的一所距村还有半里路的茅屋里,先亡父,后亡母,初中都没读完。父亲死于车祸的情景,她至今想来十分淡漠,那时她还太小。母亲的死她记得,双目失明后第二年母亲就喝了敌敌畏,那是藏在床下深处一个蓬头垢面的瓶子里的淡黄色液体。母亲收藏时曾嘱咐她千万不能动,会死人的。事后听说,母亲喝得并不多,但因村里的医生给她灌解药蓝矾水灌少了,喝进去的敌敌畏吐不出来,结果药性发作,送到县医院人就死了。从此由跛脚的奶奶带着她和弟弟,生活自是艰辛。她小姨靠操持路边饭店,日子过得还行,就接她和弟弟过去,但不管她的奶奶。姨夫又视她和弟弟为累赘,便撺掇小姨把她送进县委招待所当了勤杂工。这就把她送到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上。在那里,她才听说了人现在可以由穷变富,而且还知道了有些穷人是怎么变富的。很有几个像她一样的农家姑娘,靠着倒腾服装、养鸡甚至养兔子走向了富裕。当然要搞成一定规模。她自信她会养鸡,母亲教过她。她还知道了国家扶持你致富,没资金可以给你贷款,只要你做的事情可靠并有财产做抵押。她没有财产。但她记起了小姨有几间路边店,那可能就叫“财产”。她说,姨,我借你的房产证用用,下晚就还你。小姨问干啥?她说报个名用。她就用这几间店面做抵押,贷了10万。这就是使她破釜沉舟、揪心悬胆办起了养鸡场,又使她步步走向辉煌的10万哪!姨夫赶集时曾看过她的养鸡场,纳闷她从哪来的钱?她说借的呗!三年后,她给了姨和姨夫12万,带着奶奶和弟弟进了省城。她先是开了家美容院,送弟弟上了大学,给奶奶买了房子,以后又搞房地产,现在她的固定资产已经成百倍地超过10万了。
“所以我对这个世道心存感激。”她说。甚至对那些在招待所来来往往喝酒吃饭侃东道西跳舞唱歌洗澡泡脚的人们心存感激。直到现在,她对公款吃喝、公款玩乐仍有自己的看法。没有公款吃喝,县委招待所能招聘了她吗?我是靠酒文化启了蒙的人……
说到母亲喝药而死时,罗玉婵眼里充盈着泪水,她一再抱歉说不好意思。“参谋长,你不知道现在做点事有多难,特别是一个女人做点事有多难。怎么办?已经上了这条船,那就只有划下去……”不知怎的,那时甘冲英就想起了自己的身世,自己的沧桑,在心里的一个什么地方,跟这女人就有了一种共鸣,而这种共鸣是和苏娅吃饭时没有的。甘冲英知道自己对罗玉婵有好感,从第一次见面,他就折服于她的聪明干练、她的风华绝代、甚至是她的玲珑八面。这也是一个优秀的女人,她的优秀绝不逊色于苏娅,只是太多的经历和磨难使她的色彩有些杂乱,如果说苏娅是纯净透明的水晶,罗玉婵就是色泽深沉花纹迷乱的岫玉。二者都是宝石。
贺东航步入门厅,迎面就是一道落差约两米的瀑布,瀑布下方绿水成池,有游鱼翔底,炫耀着富贵和安详。贺东航未停步,说罗总把九寨沟搬这来了。罗玉婵说我们高总是个懂艺术的人,这叫九寨沟瀑布的微缩。说罢引导贺东航上楼。楼梯很宽阔,大理石台面,汉白玉廊柱,正中铺着猩红色的厚软地毯。甘冲英说迎接国宾的规格。罗玉婵说那倒不够,但是隆重接待的心意是有的。武警是省内的骄子,要不是有这档子事,请都请不来呢。
罗玉婵说的是真心话。这些年,稳定社会的任务越来越重,武警也愈来愈被人们了解和垂青,甚至把武警同大军区、军区空军、省军区并称为省城四大驻军了。
贺东航本打算今天好好同罗玉婵谈谈,指示索明清和苏娅做了调查准备。但在门口同高见青的突然遭遇无疑分散了他的精力。他不知道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罗玉婵的安排。莫非,那个压在他心上的耻辱盖子今天一定要揭开?想想刚才罗玉婵向他介绍高见青时的样子,似乎不像知道这段隐情……他强迫自己回过神来,应付眼前尴尬的谈判。他的两脚重重地踩着地毯上楼,像是要踩熄心头蹿出的火焰。
………………………………………
《中国近卫军》第十三章(2)
………………………………………
二楼门厅兼做了展室,照片图表琳琅满目,一位副省长的提词:“大东,十年创业路”,标示了展室的主题。一顶橙色的安全帽摆放醒目,两盏射灯专门为它聚光。索明清说,这是罗总创业初期戴过的安全帽。罗玉婵就笑了,说是到国外考察,差不多所有的企业都很看重自己的历史,甚至一些饭店也都把创业初期的菜单、刀叉展示出来,高总建议我们也搞一个。我说也不要陈列我这顶帽子嘛,小姑娘们不听。
图片间隙,挂着几幅油画作品,多是欧洲格调的田园风光。贺东航心里冷笑,这是出于那个书画贩子的设计了。他刚要离去,一幅描绘中国乡村景色的油画引起了他的注意。空旷的田野,萧瑟的芦荻,恬静的农舍,几只安详的鸡羊……这画眼熟。他伫足细看不禁脸热心跳:这是卓芳的作品!他的眼前浮现出运河滩地,作画的纯情女孩……
见贺东航被这幅油画吸引,罗玉婵凑过来介绍说:“这都是高总的藏品,这幅画的画家在国外。我不懂艺术,但是画的太像我家了,小房前面还画了几只鸡。参谋长大概不知道,我就是养鸡起家的,所以就请我们高总忍痛割爱了。”
内心的伤疤被人剜了悬于大堂,刚被踩熄的火焰又蹿起来。贺东航感觉到身后有双目光盯着自己。便说:“罗总说是养鸡出身,那高总就是倒卖字画出身了,像这类画家的作品,大概收藏了不少。”
身后没有贺东航等待的应答。贺东航掉
小说推荐
- 王者近卫军
- 《王者近卫军》作者 水墨画心第一章 富家子弟遭遇突变迈克尔.赵,哦,英籍华裔,他的中文名叫赵青,1980年4月8日出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一家高级私人医院。迈克尔的曾祖父赵启英早年从中国来到英伦闯荡,通过几代人的打拼,赵家如今也算是英伦上层家族了。说来也巧,不知道是不是响应遥远祖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最新章:第187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新中国近代史
- 作者:白竹猪作品相关 序回去的过程不重要,总之,我是回去了。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呃,错了,是万恶的异时空的旧社会。那是个与现实世界相似度高达99.99%的平行世界,读者请勿与现实世界挂钩,如有差异,乃是世界性差异,万万不能认为是作者水平不足,能力不够。闲话少说,咱们书归正传。正文 第一章看着眼前的金
- 最新章:第258章
- 卫国大军阀
- 《卫国大军阀》作者:睡醒的兔子第一章 我是冯庸头疼!这是冯永现在唯一的感觉“他妈的,不就是多喝了两杯嘛!至于这么折磨老子吗”闭着眼睛的冯永骂咧咧的说道。冯永是沈阳铁西区人,今年二十四岁,是沈阳市一所排不上号的二流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冯永家境属于中层。父母都是国企的普通员工。家里有房有车。再加上自己正宗
- 最新章:第711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