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论,看编配超缺情况,还要有机遇。三块金砖垒成堆,用起来也有先后。你自己最主要的是完成好任务,团结好班子,稳定好部队。部队稳定很重要,是门大学问!千万不要好事坏事两下里出……”
此事处理不好对公对私都有影响,真的不能掉以轻心。
调查不顺利,无法认定麦宝指控的事实。
蒙荷说,她没见麦宝摔倒,也没见夏大队打他。夏大队待战士特好,有目共睹,不可能打他。说麦宝这几天傲慢异常,在多种场合扰乱秩序,话不可信,她建议带他看看心理医生。一个满脸憨厚的男兵说,训练时我是麦宝的邻家,没见他摔倒呀,我的眼练过八二迫击炮目测距离,不会看错的。一个很文静的女兵则说,我训练历来很专注的,眼睛只盯对方拳脚,我要是分心走神,那麦宝倒不倒不好说,我自己肯定倒了耶!只有一个人看见麦宝摔倒过,就是那位说话总像竹筒倒豆子般的连发机枪姑娘。她说:“麦宝这个人成天想三想四不知在想些什么反正心不在焉就是了平时练器械啦打擒敌拳啦就常常摔跤。”调查的干部很费力地听明白了,忙问她:“那天他摔跤了吗?”回答是:“那天偏倒站得牢牢的。”
调查组一走,麦宝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排里检查内务卫生,副班长从麦宝的衣柜里挖出了一双潜伏极深的鱼干样的臭袜子,为此他们班丢掉了卫生红旗。麦宝从训练场奉命回宿舍拿铁锨,被当日营区纠察拦截,指出他的裤门上有一粒扣子没上岗,被扣罚10分。中午吃饭,麦宝向打菜窗口伸出菜盘,窗子里一只大勺在他的盘子上空飞舞,抽回盘子一看,几个格子里基本是汤汤水水,能做苍蝇的浴池。晚上小讲评,班长的脸像块搓衣板。他列举了麦宝的当日事迹,鼓励他要像对待领导那样对待自己的错误,毫不留情地揭露,千万不要坏了“一锅汤”。但没说谁是“老鼠屎”。
………………………………………
《中国近卫军》第十二章(3)
………………………………………
调查组见了夏若女都是皮笑肉不笑。上午10点多光景,竟没头没脑地问候他“吃过啦”?倒是副大队长神色诡秘地给他透了一句:“你犯事儿啦!”好像他夏若女刚刚越狱。副大队长的眉毛离眼睛很近,讲大事时他必须频繁眨眼,才能把两趟总想下放的淡眉毛顶回原单位。
夏若女决定回避。正好要接江凌出院,他骑了摩托车到医院去。路过电话亭他给二弟通了电话,问父亲的腿怎么样了。父亲的腿是旧伤,治愈无望,只能慢慢将息。他三言两语就审出了实情,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二弟坦白说,父亲又出去打工了,怎么劝也不行。“我不是刚寄了钱吗?”夏若女火了。弟弟说,不光是吃饭问题,主要是提留摊派多,我和小弟的学费难以筹措,地里又抠不出钱,还得赔些进去。村里的青壮年出去打工的很多,不少地都撂荒了,父亲心烦。我跟小弟要去打工,你和父亲又死活不同意。夏若女又问父亲在什么地方打工,打什么工?弟弟说不知道,父亲也不说。
是的,他坚决不同意两个弟弟辍学旁务。他算看明白了,农家孩子要想将来有点出息,除了学文化没旁的路走。他如今能当个警官,不就靠父亲拖着残腿横着心,供他念完了高中吗?否则就算参了军也不可能考上警校。吃饭,求知,农民生存发展的前提呀。
夏若女上楼先看了江凌,江凌正弯腰擦地呢。毕竟年轻,这才几天,除了不敢大笑其他一切正常了。夏若女让他收拾东西准备出院,自己到了医生办公室。一进门杨红就大惊失色,连忙关门拉窗帘,压低嗓音问他:“你怎么来啦?”
原来,杨红得到消息说,夏大队长已被“双规”,不是经济问题就是作风问题。夏若女冷笑说,是作风问题。杨红震惊地倒退了一步。夏若女拉过椅子坐下:“打了人嘛,作风粗暴。”就把他和麦宝的事简要说了一下。杨红知道轻重,问夏若女打算怎么办。
夏若女没好气地说:“自首,坦白,大不了撤职。”
杨红说:“这种事听起来怪吓人,说透了也就那么回事。气头上嘛,你又不是成心对战士坏。听江凌说,你跟那些男兵、女兵关系都很好呢,战士们都喜欢你。”
杨红也是有观察力的,当战士就被选进了射击队。手枪第一练习,5发子弹49环,后来因为手小才被淘汰的。
夏若女有点脸红:“江凌净瞎说,我哪有那么好……”
正说着,一个中年男人推门进来,手里挥着一张不大的纸片,很气势地喊道:“杨军医,你这医院楼挺现代,收银小姐可土掉渣了,连支票都不认识,不知道这就是钱!”这人胖头胖脑,面色白里透灰,穿一身印满了铜钱的真丝睡衣。他舞着那支票:“我把你们武警医院当成我的定点医院,回回掏钱太麻烦,就给你们一张支票,花多少钱不用跟我言语,她不认,退回来了!”
杨红接过支票反转看看,连忙道歉,说我这就下楼联系。
灰脸男人喊住杨红:“晚上我请客。刚跟美国人成交了一笔,挣了他20万——美金哪!我挣了钱还是要花到这里。所以说我有钱了就是你们有钱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杨红推辞说刚刚请过嘛,不必再破费了。
灰脸男人摊开两只不长的胳膊嚷起来:“那次不算数的!说好了请各位小姐女士,结果来了半桌子老公;你还没老公,人又没露面。我这个血管,不是你想办法连针都扎不进去。今天我专请你,请这位先生作陪。”
总队医院搬迁以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各科室都装修了几间很像样的病房,有客厅、书房、小厨房,跟家似的,用来收治地方上愿意出高价床位费的病人。收入可补贴医院经费的不足。这个男人要请杨红,有钱是自然的,却也有感激之意。他手背上血管细,脂肪又厚,杨红是用血压计往他胳膊上加压,护士才一针见血,使他免受了皮肉之苦。
灰脸男人又靠近杨红一步,目光迷离着要猜杨红是喜欢粤菜川菜,还是鲁菜淮阳菜。
“不必了先生,留着钱好好治病吧。”夏若女冷冷地伸出胳膊,在灰脸男人和杨红中间横了一道隔栏。
灰脸男人受了侮辱似的嚷起来:“治病?我有什么病?富贵病。兄弟你不懂,这叫花钱买健康。”
思来想去,贺东航决定登门拜见罗玉婵,就带着甘冲英、索明清和苏娅到大东公司去。他原本要索明清约那个女人到总队谈,索明清说人家又不是你的下级,再说你是求人,还是登门好,也能体现诚意。
路上,贺东航问起夏若女的事,甘冲英说没啥事,在场的没人证明他打了人,估计是出拳没控制好。那个麦宝趁机闹事,要求照顾上学。贺东航又问夏若女本人怎么讲?甘冲英说老蒲正在家了解呢。
没事就好,贺东航心想。总部马上来人了,真要有事对总队、支队都不利。
罗玉婵的公司在西郊一处新落成的小区里。这小区不是高楼林立的居民区,是一座庭院式的别墅区。绿地面积很大,各种花木竞秀其间,不乏南方的一些名贵树种,都是成树移栽的。别墅群安详散落,疏密有度,加上各幢小楼风格各异,却又没有一栋中国式的,很给人一种异国风情。贺东航想起他父亲的小楼,心里比较着:同为独立家屋,那是垒起的砖瓦,这是凝固的音乐;那是吃饭睡觉的窝,这是饮食起居的艺术。属性不同。
………………………………………
《中国近卫军》第十二章(4)
………………………………………
索明清事先探了路。他的车由尾车调为先导,领着几台车沿着杂色大理石拼成的小径,游鱼一般前行,在一条花廊入口处停住。贺东航等人由索明清引导进了花廊,就有一阵淡香拂面而来。原来长廊两侧有几株胳膊粗的紫藤,枝叶爬满了廊顶,又正值花季。真是好去处。
一幢三层小楼迎面而立。因离得近,看不清全貌,只见一片宝石蓝色的玻璃光洁照眼,在通常摆放石狮的地方,是一男一女两座半裸的古希腊神雕。罗玉婵和几个着深色西装的男子趋步前迎,把手臂和笑声同时送到贺东航面前。罗玉婵穿一身剪裁考究的藏青色职业套裙,一头青丝全挽在脑后,盘成一座高雅的图腾。贺东航握住那只手。那手凉爽柔滑,诚意绵绵。她与贺东航四目对接,说头一回见参谋长戎装披挂,真是英气逼人。贺东航抽回手说,我理解罗总是讽刺。罗玉婵笑着说,一听就是来谈判的。接着又与苏娅寒暄:“苏主任一定要把养颜秘方卖给我,我是舍得出高价的。”苏娅绽放一个安静的笑容说:“罗总说笑了。”
罗
小说推荐
- 王者近卫军
- 《王者近卫军》作者 水墨画心第一章 富家子弟遭遇突变迈克尔.赵,哦,英籍华裔,他的中文名叫赵青,1980年4月8日出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一家高级私人医院。迈克尔的曾祖父赵启英早年从中国来到英伦闯荡,通过几代人的打拼,赵家如今也算是英伦上层家族了。说来也巧,不知道是不是响应遥远祖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最新章:第187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新中国近代史
- 作者:白竹猪作品相关 序回去的过程不重要,总之,我是回去了。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呃,错了,是万恶的异时空的旧社会。那是个与现实世界相似度高达99.99%的平行世界,读者请勿与现实世界挂钩,如有差异,乃是世界性差异,万万不能认为是作者水平不足,能力不够。闲话少说,咱们书归正传。正文 第一章看着眼前的金
- 最新章:第258章
- 卫国大军阀
- 《卫国大军阀》作者:睡醒的兔子第一章 我是冯庸头疼!这是冯永现在唯一的感觉“他妈的,不就是多喝了两杯嘛!至于这么折磨老子吗”闭着眼睛的冯永骂咧咧的说道。冯永是沈阳铁西区人,今年二十四岁,是沈阳市一所排不上号的二流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冯永家境属于中层。父母都是国企的普通员工。家里有房有车。再加上自己正宗
- 最新章:第711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