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命中注定似的,甘冲英一入伍就跟贺东航在一起,到现在还在一架飞机上,还要一起研究飞机问题。二十多年了,他俩的职务有上有下,总的来讲是贺东航领导他的时候多,他大都处于从属或是陪衬地位。他有时想,跟这么个吃饼干就猪头肉长大的(他们老家当年这样憧憬幸福生活)大官子弟绑在一起真是倒霉透了。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贺东航也是他进步的推进器。这种感觉,从当新兵的时候就开始了。
甘冲英对贺东航有过早期的崇拜。新兵连里,当上百号人的眼睛手电棒子一样向贺东航聚焦时,甘冲英曾在他身上寻觅贺远达将军的印记,似乎首长讲的革命传统都在贺东航身上贴着。他崇拜他模仿他,只要有空就紧跟不离,有人笑他是贺东航的跟班。跟班怎么啦,你想跟人家还不要呢。他看那时的贺东航确实神秘,甚至解小手他都跟了去,想偷眼看看贺东航尿尿的那东西是否别有新意?直到一次到县城大澡塘子洗澡,甘冲英争搓其背,把贺东航揉馒头似的颠过来倒过去,终于发现那东西跟广大男人民大同小异。当然他也看见了贺东航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右屁股上有块胎记,他讨好说像元宝,贺东航自己说像枫叶。再是右下腹有条割阑尾留下的刀疤,怪难看的。
那个时期,他对贺东航的崇拜中也有困惑不解直至无法容忍而奋起抗争。
新兵都喜欢表扬,贺东航就经常遭到表扬。而甘冲英干了同样的活儿,却往往不被表扬。他时时处处成为贺东航的陪衬。冬天训练,班长说:“甘冲英都冻抽抽啦,贺东航呢,挺得溜直!”夏天训练,班长说:“甘冲英都晒蔫蔫了,贺东航呢,还溜精神!”他摸黑起床挖厕所,班长见了说:“嗯,那个坑,这个坑,彻底挖挖。”贺东航要挖一次就不得了,班长要讲三次以上“不怕苦,不怕臭,不简单!”末了还要做出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想贺东航怎么也不怕臭呢?娘的,我甘冲英就活该闻臭味吗?他有时也给班长提条合理化建议。如果班长认为提对了,会说:“嗯,不错,贺东航还没提呢!”如果班长认为提错了,就说:“贺东航提嘛,还可以理解,你个农家孩儿,怎么也瞎叽叽!”
新兵都喜欢争先。他甘冲英就事事争先。大小劳动是他的拿手戏。头天晚上就把大扫帚藏好了,第二天天不亮他就迷瞪着俩眼扫院子,由近及远扫开去,任那刷啦刷啦的声音唤醒黎明。班长表扬他,贺东航却批评他扰乱作息秩序。这当然是嫉贤妒能。班务会上发言他也争先。班长的话音刚落,打头炮的总是他。但班长表扬他不多,表扬多的是常常后发言的贺东航。他开始感到后发言好,能重复前边人说的好话。他就靠到贺东航之后发言。后来贺东航不知怎么又改成了靠前发言。这下糟了,好话都让贺东航说完了,他无言可发了。选军人代表也总选贺东航,要他往上带意见。听说有一次贺东航给当时的边团长也就是后来他甘冲英的岳父带上去一条意见,说有个新兵反映,边团长宣布不准走路吸烟,但自己却带头违犯。其实边团长根本不吸烟。明明看错了嘛!可边团长却说:“是我官僚,新兵们连谁是团长都没对上号!”甘冲英不服气。我爹要当上个大官,我还敢带上条意见批评师长哩!他家乡是老区,崇尚八路军的官儿。他二大爷有个表侄当年在独立营当副营长。谁要惹了他,他就发誓:“叫我表侄带个马队来灭了你!”贺东航的父亲可比营长大多了。多亏几年后在竞选团长女婿中甘冲英战胜了堂哥甘越英,成了边爱军的丈夫,不然甘冲英将一辈子对边团长有意见。
贺东航也有栽面子的时候。农副业生产、助民劳动,特别是到那彩旗飘飘的广阔河床里修大堤,他就唱不了主角了,而甘冲英则如鱼得水,光鲜照人。装车。他前腿弓,后腿蹬,两臂轻轻一挑,巴斗大的铁锨就能托起背包大的土。而贺东航不知道用腿劲,光舞巴俩胳膊,像扬场,很笨拙。推小车。左右各两个柳条筐。甘冲英一掐车把,人就跟车焊在了一起,钢蛋样的小屁股一撅,连着细腰,左一拧叽,右一拧叽,小车走得真欢,那架势好看极了。他扭的哪里是屁股啊,是艺术。贺东航就惨了,人和车子就是结合不起来,不会扭屁股,步子像走队列,频频翻车,姑娘媳妇都笑他。甘冲英教教他,他紫着脸埋怨车!
………………………………………
《中国近卫军》第二章(4)
………………………………………
不过甘冲英也承认,从贺东航和其他一些学生兵身上,他也看到了一种叫素质或是叫气质的东西。这些东西也在迅速地改变着他自己。
他入伍的时候可太土了。上世纪70年代中叶,还不知道皮鞋要用鞋油“刷”。副连长叶三昆让他替他把皮鞋刷刷,过午要进城去。临走的时候他找甘冲英要鞋,甘冲英正从洗脸盆里捞出水淋淋的皮鞋使劲刷呢,还一个劲检讨“没泡透”!叶三昆的嘴咧到了耳根后面。那年月的干部,三年才发一双皮鞋呢!
很多事情都是在贺东航们的刺激下改变的。团里曾把甘冲英派到独立师的文体训练队受训。那个地方叫三礁岛,贺东航、苏娅都在那里。甘冲英头一次见到海,觉得海水蓝得可爱,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早晨就到海边用海水刷牙洗脸,惹得苏娅一帮女兵们笑岔了气。那个地方蛮荒、艰苦,使甘冲英的野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宿舍里老鼠多,隔着糊墙纸上下乱蹿,甘冲英抓到了一只,问谁敢吃?谁也不敢吃。贺东航有些迟疑地说,老鼠有鼠疫,不卫生。甘冲英把老鼠糊上稀泥,烧熟了,撕下一条腿,递给苏娅,苏娅不敢接。甘冲英又撕下一丝肉,递给贺东航。贺东航犹豫着闭上眼,放进嘴里,但立马就跑出去吐了个倒海翻江。甘冲英用鼻子冷笑一声,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他的嘴巴还吧唧吧唧的。接下来的两天,贺东航没能吃下任何东西。
甘冲英就觉得城里人的缺点很明显:娇气。但随即而来的“大栽”,使他懂得了,当兵,光靠吃老鼠是不行的,还得靠文化,靠素质。
当时在文化训练队里,贺东航是个小头目。他分配甘冲英吹一个古里古怪疙里疙瘩的东西,说是叫黑管。甘冲英问,吹这个干啥?贺东航说,它是军乐的组成部分。那就吹。吹了一阵,这个东西是时而响时而不响。到了阶段汇报,规定吹《智斗》,甘冲英的黑管负责吹胡传魁的唱腔,贺东航和城市兵蒲冬阳各用小号和唢呐吹“阿庆嫂”、“刁德一”。上得台来,强光一照,黑管就不肯响了,任凭怎么使劲,只是“咕咕”怪叫。甘冲英一脸油汗。过门奏完,他竟无师自通地用嘴唱了起来。唱就唱呗,也不失为救场的办法,可你唱词儿呀!他唱谱:“拉多多拉多多,咪来……”全场顿时寂然,又立时轰然,连领导都笑得直抹泪。据事后统计,说是光乐队就有三个小女兵当场笑昏了过去,其中就有小提琴手苏娅。这当然是夸张。
贺东航当着全队怒斥了甘冲英。末了总结说:“你,就会吃老鼠!”他的斥骂揪心撕肺,实在让甘冲英受不了。认为这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于是愤然辞职。
回连后的甘冲英三天不吃不喝,木雕泥胎一般,以后却让全连刮目。他疯狂地磨练自己。他拉体能,负重跑,两肋绑上两挎包沙子,再穿上沙袋背心,两条腿上还要绑沙包。天亮前,熄灯后,他都在跑。五公里,八公里,十公里,最后还要上坡冲刺跑。
他练拳击。马步架势,打半尺厚的千层纸,白天打,夜间打,两拳血肉模糊更要打,然后就打杨树,几拳能打掉一层皮。三个月后他暗中测试过,只要运足气,一拳能穿透两层五合板。
他练倒功。前倒、侧倒、后倒,每天不少于100次。后倒,真让他吃尽了苦头。这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功夫,很容易伤着后脑。正确的要领是,后倒时要挺腹钩头,两手和小臂主动拍地,用臂部和背部着地。但甘冲英偏偏是个梆子头,后脑勺过于突出,经常不顾别的部位自己抢先着地,所以他经常把自己摔得昏天黑地。那情景很悲壮。
他练不晕车。甘冲英生来晕车。在一个山村里能晕什么车呢?自行车、手推车、毛驴车他都晕,他家的毛驴车他只赶不坐。而晕车怎么乘车执行任务呢?这就要练。没有什么训练器械,他就自转,张开两臂原地旋转,操场上转,岗楼里转,在一切见不到人的地方转。整天搞得五迷三道的,诚是感人。
他还练文明,练爱干净,练说普通话。还练吹黑管,?
小说推荐
- 王者近卫军
- 《王者近卫军》作者 水墨画心第一章 富家子弟遭遇突变迈克尔.赵,哦,英籍华裔,他的中文名叫赵青,1980年4月8日出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一家高级私人医院。迈克尔的曾祖父赵启英早年从中国来到英伦闯荡,通过几代人的打拼,赵家如今也算是英伦上层家族了。说来也巧,不知道是不是响应遥远祖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最新章:第187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新中国近代史
- 作者:白竹猪作品相关 序回去的过程不重要,总之,我是回去了。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呃,错了,是万恶的异时空的旧社会。那是个与现实世界相似度高达99.99%的平行世界,读者请勿与现实世界挂钩,如有差异,乃是世界性差异,万万不能认为是作者水平不足,能力不够。闲话少说,咱们书归正传。正文 第一章看着眼前的金
- 最新章:第258章
- 卫国大军阀
- 《卫国大军阀》作者:睡醒的兔子第一章 我是冯庸头疼!这是冯永现在唯一的感觉“他妈的,不就是多喝了两杯嘛!至于这么折磨老子吗”闭着眼睛的冯永骂咧咧的说道。冯永是沈阳铁西区人,今年二十四岁,是沈阳市一所排不上号的二流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冯永家境属于中层。父母都是国企的普通员工。家里有房有车。再加上自己正宗
- 最新章:第711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