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上床他就说,工作一会儿吧,于是就“工作”……
就在这男欢女爱之中,灾难悄悄降临,开始吵了。
贺东航感到,结婚前他像个快乐的排长,每天工作自己定,而后给三个班长下达就行。结婚像是把他从排长提拔成了连长,给他配了个指导员,一个人的日子分给了两个人过。于是,为了诸如菜里放不放葱,洗脸毛巾是对折挂还是单面挂,茶杯盖子是口朝天还是扣着放,等等本无原则又事关原则的鸡毛蒜皮,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尽地统一思想。他们开始是合用一筒牙膏。卓芳说,结婚了什么都是“我们的”。卓芳挤“我们的”牙膏是拦腰挤,快捷、费力小,常把牙膏挤得凹腹凸肚,不成型;贺东航挤“我们的”牙膏是从尾部挤,费点事但牙膏筒整齐。他从当新兵就被训成这样,他也这样训新兵。为此他们相互改造,最后是你用“你的”我用“我的”。这时候他才明白,一元化的日子变成二元化领导了。结婚原来是一个逐步放弃自己的优良传统,逐步就范于对方的不良习惯的痛苦过程。回忆起来,自己的单身生活是多么宁静!妻子是占领军。他如果不去捍卫自己的生活权利,将面临着失去男性主权、从而使生活全盘女性化的危险,一种失去自我的危险。而卓芳则一丝不苟地从严调教他,话里话外都明显暗示,你的前半生叫“流寇”,她是代表文明社会来招安的。
………………………………………
《中国近卫军》第二章(2)
………………………………………
贺东航意识到形势的严峻,忧患意识陡然增强,一个新的斗争阶段开始了。只要他不安于现状,只要他勇于维护男人的尊严,只要他坚持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那么,渗透与反渗透、同化与反同化、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就会经常地、波浪式地、时而激烈时而和缓、时而又以和缓掩盖着新的激烈地向前推进。气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他加班搞材料,搞到半夜11点。那时他的办公室不像现在,有张床,那时没有,必须回家。但她不开门。理由是:如果天天晚上守空床,那结婚不结婚还有什么两样?踹门,明天得修,喊门,全楼都听见。而他又不会像甘冲英,当他老婆边爱军规定他,无论公事私事,晚上必须9点半之前回家时,他为了维护男人的尊严和工作、社交的权利,经过严正交涉,终于放宽到了10点。
他演习回来,浑身像散了架,想回家喝口热汤热水,泡脚解乏。往往是他回来了,卓芳还没回来,而且回来之后比他还乏,进门就嚷“累死了、饿死了、冻死了”(夏天是热死了)。贺东航称她为“三死”干部。她每天早晨还要历数身上不舒服的部位,常常从头数到脚,贺东航后来说,为简便起见,请你每天只说说哪里舒服。
这个阶段的吵架也有特殊趣味。吵架不误“工作”,吵架有助于“工作”。白天吵架,晚上“工作”,有时候“工作”引发吵架,有时候越吵越要“工作”。这大概是这个阶段吵架不断和吵而不散的原因吧……
贺东航的婚姻接下来便进入比较冷漠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怕不吵”。双方都感到该说的都说了,该吵的都吵了,说来吵去都是炒剩饭。话说三遍淡如水,谁也没有把谁改变多少,相互看透了,懒得吵了。这种冷漠比吵架还吓人。回到家里,除了几句必要的生活用语之外,便是寂静。这种寂静是有重量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那样的寂静,抓一把称称就知道。惊雷不爆发,让人的心一直悬着。
贺东航曾问过妹妹贺小羽,同丈夫相处怎么样。小羽说:“没话。”
贺小羽是武警水电部队的工程师,到西藏搞水电站两年了。妹夫肖大戎是森警支队的参谋长,长年在大兴安岭。俩人谁也不向谁靠拢,一年只能见一两面。就这也没话?“没话。”
贺东航回到家里就没什么话。一个在风浪里干了一天活的人,筋疲力尽,口干舌燥,好歹进了避风港,还能再发表演说吗?开始卓芳还说:“你就不能说点什么?”贺东航就说:“我刚给叶总汇报了工作,要不要再给你汇报一遍?”贺东航以后明白了,这种说法不过是种借口。真正没话的原因,是因为他感到在妻子面前没什么需要表达了。他在外面确实话多。这个“话多”是为了表达什么或是表现什么,没话也得找话。而对卓芳,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和儿子之外,还要表达什么呢?
夫妻面对,互为真人,真正的“人”,什么伪装也没有,什么顾忌也没有,赤裸裸的。卓芳在外面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见人、答话都笑盈盈的,从未跟谁红过脸,更不要说吵架了,怎么一进家门就冷若冰霜呢?夫妻俩在门口遇上邻居,都是满脸祥和,一进门再相互瞧瞧,笑容都撂在楼道里,没带进门。
真到了“怕不吵”的阶段,就有点危险。一对夫妻,就怕不吵,而且盼着用吵架来排遣寂寞,这还正常吗?
接下来就到了“吵不怕”的阶段。这可就有点完了,有点论堆,破罐子破摔了……
贺东航放眼舷窗外。机翼下,白云厚厚的,静静的,堆积成山丘、沟壑、树丛、河谷,千姿百态,景景相接,就像他二十几年来跋涉跨越的硕大无比的步兵障碍场。他侧脸看甘冲英,这家伙正在大口大口地对付空姐提供的方便食品,吃相有声有色。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咱是农民出身,对粮食有深厚的感情。
甘冲英是贺东航的直接副手,总队副参谋长兼任省会岳泉市支队的支队长,副师级,平时就当支队长使,不管司令部的事,这在部队叫高配。岳泉市是省会城市,副省级,支队主官的规格比一般地市支队高一级。
叶总的秘书过来,示意贺东航叶总请他去。贺东航立即起身,又原处坐下了,原来还没解开安全带。
甘冲英说:“不要激动。”
贺东航哑笑一声,抻抻西服,习惯地收腹挺胸,提起丹田,向一排走去。
叶总队长和宁政委坐在一排A座和D座,谁也不靠谁,都戴着花镜看材料,贺东航以为是看他昨天上交的那份《武警直升机部队建设发展构想》。定睛一看,是份《武警直升机部队跨越式建设发展的几点设想》,署名是甘冲英。他心里一动:这小子瞒着他直接捅到老总这儿了。叶总问他这个东西看了吗?贺东航说没有。叶总说有些可取之处,充实到你那份材料里。宁政委说他也是这个考虑。
对甘冲英这个动作,贺东航很不以为然。无非是想提醒两位将军,他甘某人是武警部队的直升机“专家”,可以胜任组建“直大”的任务,应该转而兼任更加引人注目、更易构建政绩、也更有利于向下个职务目标冲击的特警支队支队长。心情可以理解,能力也够用。但这样“跨越锅台上炕”的作风是要敲打敲打的。当然,自己作为参谋长没跟他这个副参谋长及时沟通这个事情,也有不合适的地方。贺东航觉得这是自己的最大优点,对事物总是能一分为二地看待。
………………………………………
《中国近卫军》第二章(3)
………………………………………
贺东航回到座位上说:“行啊冲英,‘跨越’得不错,以后再有什么好设想先打个招呼,免得叶总再回头批给我。”他本来想说“免得一个司令部两个声音”,想想言重了,就改了口。
甘冲英似乎早有准备,现出一脸的无奈:“本来想先报给你的,但叶总昨天到支队正好看见了,让他截了流。”
对在武警总队一级组建直升机大队,甘冲英的心里确有冲动,虽然带点酸。这个规划太棒了。甘冲英现在就置身在这个巨大的飞行器里,这种雷霆万钧、俯视大千世界的感觉绝不是虚幻的。
只是,自己的信息怎么就如此闭塞呢?自己的思路怎么就滞后了呢?如果不是昨天他直接上书叶总,那么总队长、政委带到会上的这个方案,就将没有一点他自己的意见!想想自己任副师职已经三年,思维层次总是停留在副职的水平上,心里就很有些悲戚之感。“沉下一级抓工作,抬高一级想问题”,怎么这话就只是挂在嘴上呢?你还真要再干三年副职不成!想着想着,甘冲英就有点烦躁。
窈窕空姐又走过来,问二位先生还用点什么吗?她的眉眼唇都离甘冲英很近,使他心里咯噔咯噔的,多看一眼便自觉有些心术不正。他赶紧要了两份茶。
像命中注定似的,甘冲英一入伍就跟贺东航在一起,到现在还在一架飞机上,还要一起研究飞机问题。二十多年了,他俩的职务有上有下,总的来讲是贺东航领导他的时候多,他大都处于从属或是陪衬
小说推荐
- 王者近卫军
- 《王者近卫军》作者 水墨画心第一章 富家子弟遭遇突变迈克尔.赵,哦,英籍华裔,他的中文名叫赵青,1980年4月8日出生于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一家高级私人医院。迈克尔的曾祖父赵启英早年从中国来到英伦闯荡,通过几代人的打拼,赵家如今也算是英伦上层家族了。说来也巧,不知道是不是响应遥远祖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最新章:第187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雄师-中国五大野战军
- 《中国雄师—第一野战军》作者:洪兵、汪徐和 编著引言:西北军魂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军委麾下的一支劲旅。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解放区和晋绥解放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地方武装改编、组建起来的。其发展沿革经历了晋绥野战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阶段、西北野战军阶
- 最新章:中国五大野战军-第372章
- 中国近代史
- 蒋廷黻(﹏(﹏ 蒋廷黻,一八九六年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九六五年病逝于美国纽约。他在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七岁时负芨远游,先后肆业于美国奥柏林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三年返国,任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一九二九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中年后始到国民政府供职,还政后又
- 最新章:第19章
- 新中国近代史
- 作者:白竹猪作品相关 序回去的过程不重要,总之,我是回去了。回到那万恶的旧社会,呃,错了,是万恶的异时空的旧社会。那是个与现实世界相似度高达99.99%的平行世界,读者请勿与现实世界挂钩,如有差异,乃是世界性差异,万万不能认为是作者水平不足,能力不够。闲话少说,咱们书归正传。正文 第一章看着眼前的金
- 最新章:第258章
- 卫国大军阀
- 《卫国大军阀》作者:睡醒的兔子第一章 我是冯庸头疼!这是冯永现在唯一的感觉“他妈的,不就是多喝了两杯嘛!至于这么折磨老子吗”闭着眼睛的冯永骂咧咧的说道。冯永是沈阳铁西区人,今年二十四岁,是沈阳市一所排不上号的二流本科大学的毕业生。冯永家境属于中层。父母都是国企的普通员工。家里有房有车。再加上自己正宗
- 最新章:第711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
- 作者:张明金等本书简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的辉煌历史,介绍了它们的起源,参加过的重大战役、战斗,曾经出现过的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等。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我军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作品 目录 概述序言再版说明第一章 军委总部机关一、中央军事委员会二、总参谋部三、总政治部四、总后勤部第二章 野战军一、第
- 最新章:第55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