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当官》第11章


茶是春天的使者,茶是绿色的金子,茶是夏夜的星光,茶是酷暑的和风。 
水烧开了,茶具也冲洗好了,姚敏对朱晓明说:“我给你沏大红袍吧,你平时很少喝这种茶。”她拿了一个上好的紫砂壶,放满了茶叶后,用热开水充满,然后再一次冲洗了茶杯,对朱晓明说:“这是洗茶,也是温杯。”晓明一看茶杯比家乡的酒杯还小,不觉好笑,说:“这是喝茶的杯子吗?”姚敏说:“是呀。”第二壶水开了,姚敏把六个小茶杯摆好,用特定的姿势向茶杯斟茶,说:“这叫韩信点兵,这叫仙女散花,这叫细听蝉声。”接着教晓明如何拿茶杯,并说男女手势是不一样的。姚敏和朱晓明一边品着茶,一边聊着天。晓明那里懂这些品茶的规矩,端起茶杯一饮而尽,一会喝了好几杯。姚敏接着又沏了二道茶,说:“这叫春风戏杨柳。”晓明又是连喝了几杯。三道茶,说:“这叫情有独钟。”晓明又要大口喝,姚敏说:“不能这样喝,茶杯虽小,茶液很浓,容易醉的。”晓明很不为然的说:“只有喝醉酒的,没听说喝醉茶的。”姚敏说:“你慢慢品,其味无穷,你听说这大红袍的来历吗?”晓明不知,姚敏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个秀才进京赴考,途中病倒了,附近的一个禅师收留了他,问清了病情后,就用禅寺中的茶树叶煮水给他喝,治好了秀才的病,秀才得以进京赴考,结果中了状元。为了报答禅师的治病之恩,特地从京城来到禅寺,把状元袍披挂在茶树上,从此,茶树名扬四海,茶叶也由此称为大红袍。据说此树现在一年只产二公斤茶叶,专供北京的。姚敏的一席茶道说得晓明受益匪浅,说得晓明醉意蒙蒙,如入仙境。正是:绿云浮面味回长,素许茶意最为良。 
吃完晚饭后,姚敏带朱晓明来到部队内部的舞厅,在缓缓的音乐声中,暗暗的霓红灯下,他们随着慢四节拍,听着优雅的舞曲翩翩起舞,两人如痴如醉,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 
姚敏和朱晓明频繁接触,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已经到了如胶似漆的程度,朱晓明的内心的矛盾也逐渐尖锐起来。脑海里一会是春花美丽漂亮的面孔,一会是姚敏活泼的话音;一会是春花迷人的身材,一会是姚敏那富有朝气的步伐;一会是他和春花乡情、友情的交融,一会是他和姚敏同学情、战友情的混合,他难舍难分,就像一杯芳香浓浓的花茶,难辨花香还是茶香哪个更清馨?
十三章 陋室铭里无陋室 朝思暮想钻营经
考试过关了,紧接着就进入了考核阶段。春花心里无底,特别是挖鱼塘而引发的群众上访的事情,对她和奔牛镇都造成不好的影响,尽管这事被妥善处理了,但阴影还在。这时春花想到了张书记,就鼓起勇气给他打了电话。 
“喂,是张书记吗,您好啊,我是春花。” 
“啊,是春花呀,你好呀,上次考试成绩不错嘛,第三名,很好嘛。” 
“哪里呀,是您关心的结果,我要感谢您的关心呢”。 
“噢,那是你努力的结果,现在工作怎么样啊,忙吗?” 
“工作还好,就是忙一点也是应该的。” 
“要注意身体,注意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谢谢您的关心,可是……” 
春花有话想讲,又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张书记说:“有什么事吗?” 
“听说考试过关了,还要考核,我想给您汇报汇报思想呢。” 
“哈哈,我马上要到省里开会,安心工作吧,考核的事,我已经安排好了,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相信自己,有什么事找小孙好了”。 
“太感谢您了,张书记等您回来我要好好地感谢呢。” 
“哈哈,小丫头很会说话嘛,拿什么感谢呀?等我回来再说吧,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什么事了,谢谢张书记。” 
“好的,再见。” 
“再见。” 
春花在心跳加快,脸面不断升温中与张书记结束了电话。 
接着春花又打通了秘书孙有才的电话,把所担心的事向孙秘书说了,对他在考试中的帮助,表示了特别的感谢。孙秘书一听是春花,满脸微笑,和风细雨地说那是应该做的,同时还特别提醒她:要注意团结身边的同志,只要他们不说什么反对意见,考核就没有问题。孙秘书还对春花说,考核的事他会帮忙的,并要求春花不要和任何人说。春花当然是心领神会。 
第二天,春花为了表达对孙秘书的感谢,特地从奔牛镇带上了20斤牛肉,20斤鱼,还带了3斤香油和2根牛鞭,送到了孙秘书家里。孙秘书一看,满脸笑容却略带责备地说:“来了就行了,还带什么礼物啊,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春花说:“我们农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是表达表达心意。”说着就进了孙秘书的书房,只见桌子上有一幅刚写的毛笔字: 
陋室铭 
才不在高,能拍就行。德不在馨,有钱则灵。斯是学问,唯我精通。只把赞歌唱,绝不挑毛病。谈笑看脸色,往来不空行。可以谋私利,要官当。无面壁之乱神,无重担之劳形。朝思关系学,暮想钻营经。众人曰:“何颜之有?” 
春花仔细一看,好像在哪里看过的,忽想起在钱汉宫家里看到的“陋室铭”。哦,这是改版。孙秘书连忙收了起来,笑着说:“这是别人无聊的调侃,无事写写取乐。 
春花说了很多感谢孙秘书的话,并请在考核中给予关照,有张书记的交待,孙秘书哪敢怠慢,表示一定会尽心去做,让春花放心,并对如何应对考核作了吩咐。 
孙秘书30多岁,身材不高,体型瘦小,文静书生,白白的脸,尖下颌,戴着一副眼镜,典型的男人女相。 
他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善于察颜观色,在领导面前说话做事十分得体。领导喜欢喝什么酒,吃什么菜,抽什么烟,唱什么歌,跳什么舞,他都牢记在心。领导想办什么事,一点就明,领导有什么意图他领会得最快,深得领导的赏识。 
群众称他是安澜县的和,总结他,出差时:领导未走他先走,领导未下他先下——开车门。开会时:领导未上他先上,领导未下他先下——提包。跳舞时:领导未跳他先跳,领导未唱他先唱——试音响。 
他自吹自己是最好的应用数学家:总结经验用加法,自我批评用减法,汇报工作用乘法,谈到问题用除法。 
一次在家吃饭,夫人把春花送来的牛鞭做了一道菜,两个上小学的儿子问:“爸爸,这是什么菜,怎么这样好吃?” 
“牛肉。” 
“不像牛肉,似肉非肉,似筋非筋,到底是什么菜?” 
“是牛鞭。” 
“牛鞭是什么啊?” 
“就是你腿裆那个东西。” 
“哦,原来如此。” 
弟弟:“那我们家有三条鞭了” 
哥哥:“你是小鞭。” 
弟弟:“我是小鞭,你是小炮冲,那爸爸是大炸雷子吧。” 
说得一家大笑。 
弟弟又问:“爸爸,你喂过牛吗?” 
“是呀,下放农村时不仅放过牛,还喂过马。” 
“怪不得叔叔阿姨们说你最会吹牛拍马。” 
孙夫人立即制止了孩子,“这些话以后不许说!”两个孩子不知所措,一脸茫然。 
对春花来说考试过关了,可是马上又要考核了,她能顺利过关吗?
十四章 认认真真走过场 虚虚实实难辨清
考试结束以后,县委组织部立即开始对考试合格的女干部进行考核。 
到奔牛镇考核春花的是由干部科长带队共四人。分两个小组,一组负责走访基层群众,一组负责在镇机关座谈了解情况。 
为了搞好这次考核,县委组织部作了很多的规定:不准接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宴请;不准接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礼品;不准泄漏谈话内容;不准主观臆断,歪曲事实;不准偏听偏信;要深入基层,要深入群众,全面公正客观反映被考核人的实际情况。 
干部科长一行到了奔牛镇,首先与书记朱志同交换了意见,接着就召开了镇政府全体人员会议,说明了来意,并要求大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反映情况,要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要出于公心,不要带有个人的恩恩怨怨。要求大家要以对组织负责、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对待这次的考核。然后进行了群众测评。测评表上有两栏,一栏是对春花任职情况的测评,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一栏是对春花晋升意见的测评,分晋升、平级使用和降职使用三档。 
发了测评表以后,大家很快填好了,会议时间不长就结束了。 
考核组分别找了镇领导班子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