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第172章


“李林龙枭雄也,朕看的没错,早晚是祸害,都是你袒护的结果。”
“妾身袒护他,是因为他能打仗。陛下想成为名载千秋的君王,就得用这样的将才。现在咱大唐疆域倍增,说起来还不都是他的功劳?陛下怎么能冤枉妾身,妾身哪点不是为了陛下和社稷?”武媚娘声音调门高了三度。
高宗一见武媚娘发火,刹时没了脾气,无奈地道:“那就这样吧,赶快打发他去打倭奴国,朕不想看到他。朕的头又疼了,先下去休息。”说着站起身离开。
武媚娘看着他的背影,重重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道:“李林龙要是当今皇上多好,本宫就没这么多闹心的事情了!”
……
更换李林龙一系大员的风波无声无息地散了,但李林龙知道这事早晚还得重提,为了防患未然、消除隐患,在京师内他让秀香在朝内大肆收买朝臣和笼络杨老夫人,并查找李义府的违法证据,怂恿御使弹劾他;在京师外,他让自己各地统兵的学生、部下们派人收买许敬宗和宫内一些管事太监,假意投靠许敬宗和期望太监们的美言能帮助暂时避祸。
兵部催促他起程,他只好收拾行装,踏上前往平壤的行程,陪同他的有雅婷和百多名亲卫及数百名紫薇学子,秀香和灵儿要继续留在京师建立秘密情报帮会,暂时不能跟随。
……
平壤城内,孙仁师和刘仁愿密谈着。
“山主从京师发过了的军械等都到齐了。督造的海船有二百艘,加上原先的三千艘小船,打败倭奴国还是有把握的。特别咱们有火药,这个优势倭奴国是不可与咱比拟的。”刘仁愿说道。
“这就好,山主从京师里出发了,看到成果会很高兴。”孙仁师很欣慰。
“京师那边情况怎么样?从京师传来的任命旨意看,咱们的人没有大面积被提拔重用,而跟随皇上的王方翼等人却被重用了,我感到里面味道很不寻常。特别陛下让山主再次征伐倭奴国,并要把那里赐封给他,这里看起来也有文章!”刘仁愿这些天始终在琢磨这事。
“长孙叛乱后,皇后和武媚娘感到一些大臣势力过大,威胁朝廷,因此想要削掉一些人的权力,而李绩病的开死了,自然对他们没有威胁,就剩下了山主,所以他们想削掉山主的羽翼和权力,这就是最近京师内风波不止的原因。”孙仁师说到这里在桌子上沾水写了一个字“忍”,“昨天,有人带信来了。从密函上看,山主的意思,目前京师已经操控在皇后和陛下手里,局势对我们不利,所以只能忍,让我们先在京师寻找新靠山,避祸。这搞权术没有打仗痛快,心里憋气,也没好办法。”
刘仁愿听了,也感叹不断。
俩人相对许久不说话。
“仁愿,你派人去倭国打探情况,有什么消息没有?”孙仁师打破宁静。
“倭国也在做准备,兵力集结了二十多万,战船两千艘,准备与咱决一死战。找死。”刘仁愿不屑一顾。
……
杨雪快气疯了,李林龙已经起程奔赴平壤的消息,使她认识到和李林龙以后真的要成为天涯路人,想到自己的爱已经没有了,她对一切都充满了仇恨。
“那个雅婷跟没跟李林龙走?”她问着自己手下一名负责打探消息的校尉。
“跟他走了,队伍中有个马轿。”校尉应答道。
酸意和恨意撞击她的内心。
“李林龙的夫人胡秀香呢?”她冷森森地问道。
“她到没走,还在将军府。”校尉应答。
杨雪冷笑。
“禀奏大将军,左立敦求见。“一名亲从禀报道。
“左立敦?哦!消失的人回来了,让他进来吧!”杨雪说着挥手示意其他人出去。
左立敦走了进来,营帐帘拉上了。
“酋首,属下失职,一直也没有查到那几个女子下落,前不久听说她们在京师,属下才一路赶来,到京后,才知道酋首荣升为大将军,这才急忙过来参见。”
杨雪示意让他坐下,说道:“找到你也不是他们对手,现在给你个新任务,你要寻机放火烧了李林龙的将军府,我看到那里就生气。”
“李大帅的府邸?”左立敦很惊奇。
“让你烧你就烧,问那么多做什么!”杨雪冷冰冰不耐烦地回应。
“属下遵命。”左立敦只好领命。
“你回西疆了吗?看见阿旺了吗?”杨雪问道。
“看见了,他还拨给我三百名快刀手,专门准备为酋首铲除不满意的人。”左立敦应答。
“恩,很好,你要记住,烧完房子,还要杀掉胡秀香和灵儿,我看她俩也不顺眼。”杨雪神情透着恨意。
“这让李大帅知道了,会恨酋首的。”左立敦极度吃惊地应道。
“我就让他恨和心疼,哈哈……”她大笑不止,脸上布满狰狞。
左立敦恐惧地看着她,心里暗自道:“酋首疯了!”
第三十三章 跨海作战(一)
李林龙一路东行,连行两月左右到达辽东一带。
此时的辽东白雪皑皑,正是隆冬季节。
想起过去征战的岁月,李林龙感慨万千,睹景思人,不由得怀念起那些在辽东战场马革裹尸的苍鹰军弟兄。他特意穿过盖州,祭奠夺取和保卫盖州战死的一万多苍鹰军将士。
“我有一位好兄弟叫阿都勇的就战死在这里,他要是不死现在也是一方大员。”李林龙站在盖州城外专门为苍鹰军将士修的英烈园阿都勇墓前感伤地对雅婷说道。
“龙龙,这个英烈园好大呀!看不到头,难道那次战役死伤这么多人吗?”孙雅婷见园里密密麻麻林列着大大小小的坟墓,惊奇地问道。
“一寸山河一寸血,每寸土地都是将士们用生命换来的。谁都可以忘记他们,我却不能忘记,那可都是生龙活虎的汉子啊!可现在却永远长眠在这里,看了让人感伤!”李林龙心情忧暗,边说着边在墓前焚上香。
牛羊等祭品摆放在祭桌上,有将士给李林龙倒了三碗酒。
“第一杯酒,我敬园中所有的将士,是你们的英勇战斗保证了我苍鹰军战无不胜,也确保了我大唐子民安居乐业,无外患之忧,请喝此杯酒。”酒撒在了地上。
“第二杯酒,我敬阿都勇为首的所有死难的苍鹰军大大小小的将领,是你们身先士卒,英勇拼杀,才确保了我苍鹰军军威巍然屹立。请。”酒再次撒在了地上。
“第三杯酒,我敬阿都勇我的好兄弟,当兄长的看你晚了……”酒又撒在了地上。
“再倒三碗酒。”他说道。
有将士倒了三碗。
李林龙说道:“我陪大家喝三碗酒。”他一杯杯端起喝了下去。
“龙龙,你这是干什么?”雅婷见状想拦阻他。
李林龙酒量并不大,三碗酒下肚,已经醉意朦胧,这些天心中憋的怒火,不由得发泄出来,他把最后一个碗摔在地上,愤恨地说道:“我率弟兄们南征北战,无非为了我大唐国富民强,外无忧患,本身并没有想朝廷感功礼遇,而如今非但无感功礼遇之事,却屡遭排挤和疑忌,这不让人心寒吗?怎么不让人愤懑!”
雅婷规劝道:“别说了。小心传出去,让陛下知道。”
李林龙冷笑。
英烈园外忽然马嘶人沸,一大群人出现在园门口。
李林龙的亲从们全都握刀在手,那些紫薇学子会武功的也都摁住兵器。
辽东是高句丽人多的地方,李林龙的铁血政策,自然有很多人恨他,所以大家都很小心。
“禀大帅,是建安州都督朱斯听说大帅来了,特来拜见。”守在园门的亲卫跑来禀奏道。
“哦。让他过来吧!”李林龙应道。
朱斯自己走了过来,见着就要行大礼。
李林龙扶住他,高兴地说道:“原来是兄弟,快起来。”
“大哥,兄弟真的好想你,这次到盖州,说啥也得住上几天。”朱斯激动地说道。
李林龙拉住他的手说道:“我是过客,这次就叨扰一宿,以后有时间在过来住几天。”
“大哥,这次奉朝廷之命征讨倭奴国,以后那里就是你的封地。你还能经常回来吗?”朱斯有些忧虑。
“我的学生、部下到处都是,我岂能不管他们,我一定要回来的!”李林龙坚定地回应。
……
高宗对前一阵子因官员调动受李林龙施暗手没有做成之事,一直耿耿于怀,从营州高侃传回来地消息,知道李林龙已经过了鸭渌水,他想把李林龙势力再次拔除的念头又萌生出来。
在朝堂上面对群臣,他说道:“按照惯例,边军将领定期更替,现在北庭都护府大将军任雅相、西征军大总管裴行俭都任职两年以上,应该有所轮换,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兵部尚书梁建方出班应道:“陛下,万万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