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年马月》第82章


愣纪ψ肌D闼档降子忻挥猩窳椋俊?br />
“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中国人祖祖辈辈信奉的东西就没有错。中国几千年都信神,就共产党不信神。你说几千年的中国人都是傻子?都迷信?我看不见得,还是有灵验。咱就说周总理、朱总司令、毛主席三个几十年的一盘架在一年内全都归位了就说明他们的气数已尽。粥没了,猪就饿死了,猪饿死了毛自然就退了。毛主席担心的资本主义复辟就开始了。”
“不能吧,华国锋主席不是坚持两个凡是吗?我看不能,资本主义不能复辟。”
“你不信?哈哈!倒骑驴看唱本,走着瞧。黑丽,你信我说的不?你看它哼哼了,点头说信。”
“它现在想的是咱们吃剩的鸡骨头。是骨头主义,不是资本主义。”
“真的复辟资本主义,工农大众就要吃二茬苦,遭二茬罪了。受着残酷剥削过着牛马的生活。”
“自古道国家兴,百姓苦;国家衰,百姓亦苦,要不怎么叫劳苦大众呢?什么朝代劳苦大众过的都是驴年马月的劳累日子。你还记得阿尔巴尼亚电影《海岸风雷》打渔的老大说的话吗?我记得最清楚,他代表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声。”
“记得,他说‘共产主义和法西斯我都不要,我要的是我的利益。’电影里他是落后民众的代表,不可取。”
“你这么说吧,反正毛泽东时代倡导的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人民当家作主那种气候是一去不复返喽!孙子,吃完饭你给我拔几罐子,后膀子有点不好受,抬胳膊费劲。”
“你那是肩周炎,最好是先扎几针,然后再拔罐子效果来得快。”
“那就听你的,你比医院的大夫都强。你这赤脚医生药箱随身带就对了,派到用场了。”
“你这么说吧,陈部长,在这大山里有我在就不会缺医少药。这里满山是药随手拈来。就是没有药,我师父告诉我一把针走天下方便万民。”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你这个栋梁之才国家不用你可惜了了,厂领导也瞎了眼了。唉!不说它了,咱们学会养生,好好活着吧。”
“养生这里也有大学问,吃饭莫饱,走路莫跑,说话要少,睡觉要早,遇事莫脑,经常洗澡。这是谢觉哉老人总结的养生之道。你做到几条?毛主席说,基本吃素,坚持走路,遇事少怒,劳逸适度。你做到几条?”
“我他妈一条也做不到,我和他们的经验不一样,但我的养生之道觉得比谁的都好,就是十六字口诀:没心没肺,活着不累,傻吃乜睡,长命百岁。”
“嗯,有道理。”
20-3
20-3
一天无所事事瞎闲聊过日子时间过得就是快,孙乃正和沉重整天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在陈部长对孙乃正瞎开导之下,孙子想不开的题解也不去想了。“不管了,人走时气马走膘,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是要饭花子睡城隍庙,天天和鬼打交道,有命就活没命就死。什么都不想啦!解脱了!闷葫芦也开瓢了,孙子一天也换了个人,满乐观的,他和陈部长成了大山里超凡脱俗的隐士,天天山珍野味吃着,天天举杯邀明月。
但,这二年里可苦了李凤琴。
李凤琴这二年衰老了很多,身体羸弱瘦骨嶙峋暗淡了她的许多美丽。人的美丽是离不开精神状态的,西施胃疼颦眉再好看也不如胃不疼的时候。李凤琴现在就是西施颦眉阶段,夫妻连心,丈夫的遭遇也天天让她心口疼成了西施颦眉。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家流着思念的泪水,早晨起来胡乱的忙活一口饭就抱着孩子上班。每天把孩子送到厂托儿所小云龙总是哭个不停不让妈妈走,李凤琴总是把云龙硬扔下不管。在送厂托儿所头一个月里,小云龙经常一哭就是一天,李凤琴每次在喂奶时间去喂奶都看到小云龙在墙角哭,嗓子都哭坏了,沙哑的没有了一点童声稚气。李凤琴每次把儿子抱起喂奶都会流下眼泪。她没办法,任凭孩子哭闹只能这样。她不能不上班,母子俩要靠这三十一元工资过活,父亲劳改不发工资,只给一点他个人的生活费。“好儿子,听妈妈的话,别哭了,你怎么哭这日子也得这样熬下去啊!”
墙倒众人推,看人下菜碟儿,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小云龙在托儿所阿姨都很少照看他,不像头头脑脑的孩子来了马上接过来哄来哄去。你李凤琴的孩子在墙角哭去吧,把门一关让你哭个够。有一天小云龙哭得没动静了,阿姨觉得纳闷,怎么不哭了?到跟前一看小云龙满嘴吐沫子抽搐起来,赶紧把李凤琴喊来把儿子抱到卫生所去,一量体温高烧四十点零六度。肺锣音很重,是急性肺炎,马上到市里医院住院治疗。半个月才出院,险些丢了小命。在这极困苦时期,沙喜福和司马凤两口子常来看望她,还有朱晓杰和张丽华也常来帮助安慰她,他们都尽所能的给与李凤琴宽慰和经济援助,安慰她咬紧牙关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嫂子,你放心,猴哥的困境是暂时的,你不记得咱下乡那时候,王教授给猴哥算命说咱猴哥的前半生是大起大落的命,后半生是大富大贵的命,三十岁以后嫂子你就该享福啦。”
“大起大落是证实了,文革风把你吹的也高,摔得也狠,这大富大贵连个影都没有,尽跟着你遭罪了。这些我都认了,谁让我爱上了你孙猴子。猴丈夫,再困难我凤琴扛得起,你就安心改造吧,我一定把咱们的儿子好好带大。”李凤琴想着这些,感激着乃正的铁哥们那种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般的呵护情谊,增强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人世间的事物有时候也挺怪异,你的心思一旦清静下来,在命运对你的捉弄中不生妄想,不起分别,不去执着了,命运捉弄你也会不感兴趣了。这时候命运往往会发生转机,出现你估计不到的效果。不知道哪股风吹过来,风向一变又来个时来运转,就象这步云山风景,一冬天这单调的枯枝败叶,春风一吹,二月兰小花就从这枯枝败叶里冒出来了。
今年毛纺厂的福利农场火笼起来了,一开春就来了二十几名职工常驻“沙家浜”。他们砌猪圈盖鸡舍,开始养猪养鸡。厂领导提出半年后,保证职工每月分到三斤鸡蛋二斤猪肉。种的粮食喂鸡猪,鸡猪粪便种粮食,来个良性大循环。职工吃粮吃蛋又吃肉,企业第一项改革就是搞好职工福利。孙乃正的处分也解除了,成了一名农场职工,不定期可以回家看望老婆孩子。“真是世事茫茫难自料,我孙乃正算是活明白了,向陈部长学习,我他妈干脆就不去自料,瞎操那个心没用,顺境逆境就叫命运捉弄去吧,我随遇而安,逆来顺受。”孙子吃了一百个豆终于悟出天机来了:人的一生都不会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生下来的使命都决定好了,你就凭命闯吧!
为了答谢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司马凤张丽华这些铁哥们姐们关照猴嫂子共度难关的情谊,猴子在星期天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山珍野味请他们吃饭。在饭桌上猪八戒建议猴哥和嫂子把工作调到大化去,这样他们哥仨在一个单位工作互相照应起来也方便。建议出口,一拍即合,沙和尚两口子最先赞同。
“猴哥,二师兄说得很有道理,咱哥仨在三块石一个头磕在地上就得生死与共,在一个单位好。”
“沙僧,你说错了一句话,不是一个头磕在地上,而是一个头磕在石头上。而且是云雾山中的巨石。三块石多高哇。”
“对,当时猴哥就说这三块石头就是咱们哥仨,天天叠罗汉在一起就无坚不摧。”
“大化招工不是封口了吗?去你们大化工作现在很难。”
“那就要看是谁了,猴哥和嫂子来那是易如反掌。别忘了我现在是大化公司劳资处调配科科长。调你猴哥两口子那是小菜一碟。”
“咱别因为哥们利益犯了规矩,影响师弟前程,为我犯了说道不好。我知道大化效益越来越好,职工待遇越来越高,外面都挖门子盗洞往里钻,我和你嫂子能调到大化去工作当然是再好不过了,我是担心这事难办会给八戒添麻烦。”
“麻烦不麻烦这你就别管了,嫂子,你同意去不?”
“我听你猴哥的,当个大化职工当然好。”
“猴哥,从目前改革趋势看,国营企业将来肯定要有个较大变化,将来可能要政企分开,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要同经济效益挂钩,计划经济要受到冲击,逐步进入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制度,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要是真这样的话你还是去我们大化好。”
“现在也看出点端倪,国家不管你经营只管收税,让你自负盈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