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
“信”是指“言”而说的,即“言而有信”。其涵义是:诚实守信,没有任何虚伪。
【相关阅读】
张耒《和应之檐雀》;艾青《为了奴隶的母亲》
5、《鸨羽》:孝,天之经地之义
【原文】
鸨羽
肃肃鸨羽(1),集于苞栩(2)。王事靡盬(3),不能艺稷黍(4)。父母何怙(5)?悠悠苍天!曷其有所(6)?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7)。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8)?
肃肃鸨行(9),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10)?
【注释】
①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鸨(bǎo ):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②苞栩(xǔ):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柞树。
③靡:无;没有。盬(ɡǔ):休止。
④艺: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⑤怙(hù):依靠;凭恃。
⑥曷:何。所:住所。
⑦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⑧极:终了;尽头。
⑨行(háng):鸟的羽茎。
⑩常:正常。
【经典原意】
鸨鸟扑簌簌地拍着翅膀,成群地落在柞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不能去种高粱和小米。靠谁去养活我的父母啊?苍天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乡?
鸨鸟扑簌簌地展开翅膀,成群地落在枣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不能去种小米和高粱。父母吃什么啊?苍天啊,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终止?
鸨鸟扑簌簌地振开翅膀,成群地落在桑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不能去种稻子和高粱。用什么去给父母尝?苍天啊,生活什么时候才能正常?
【当代阐释】
孝,天之经地之义
黑暗政治从来不顾惜下层农民会不会在漆黑的夜里跌倒,是不是需要点上一只仅能发出微光的蜡烛,照亮身边的父母妻子。
“苛政猛于虎”,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种植庄稼,赡养父母妻子,他们呼喊苍天,上天为什么要给自己安排这样的命运,但天空渺渺,没有应答。
鸨鸟生性只能浮水,爪间有蹼无后趾,根本不可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但作者却看到它们全都飞集在树上。反常怪异并不是事实,只是隐喻统治者让本应生长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被迫放弃掉应该做的,转而去做那无休止的公差。孔子曰:“使民以时。”让人民有充足的时间种植收割庄稼,不要剥夺他们的农时。以民为本,这样国家才能稳定富强。但动乱年代,少人践行。
但发泄怨恨并不是作者主要目的。由于统治者的残酷而不能种植庄稼,是个起因。作者最想抒发的是,在没有粮食之后,孤苦可怜的父母吃什么生存。
对父母的忧虑与担心是整首诗歌情绪的核心。
作者摧肝断肠的呼喊,希望能为父母近一点孝心,为他们种点粮食,让他们不至于忍受饥饿。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仍然还在艰辛地服役。他的心完全寄托在家庭父母身上,一种忘我的爱,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一种纯粹无瑕的孝心,让这位男子的形象高大起来。
我们能不能在身受煎熬的时候首先想到父母的困难,想到他们会因此而遭受的痛苦。即使做不到这一步,我们能不能平时闲暇安逸的时候,主动想到父母可能遇到的问题挫折,打个贴心的电话,问候一下家里的平安。
孝顺并不在于形式上关注到什么程度,关键是有心。
【国学故事】
孝子黄香:东汉时期的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他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小黄香则拿着把扇子使劲扇父亲的床。原来,他是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后来他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
【相关阅读】
杨万里《题左正卿寿慈堂》;蒋士铨《岁暮到家》
六、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离别的哀愁
导读: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千秋节”,在分离面前,人的情感总显得很脆弱。
但世事变幻无常,有合必有分,有聚必有散。人的一生注定要面临太多离别,体会太多因分别而引起的伤感。伤感是缅怀逝去的相聚时的欢乐,怀念彼此携手走过的一段时光;伤感是对朋友离别去后留下的孤单的体味;伤感同时也是对与君一别后,不知何时能再见的担忧;伤感更是忧虑朋友“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否一路走好,平安顺利。
《诗经》中有太多的别离。夫妻的别离,生死的别离,但在这里,主要是指朋友亲属间的送别。
《诗经》中有亲属间的送别。如《渭阳》,它描写的是甥舅送别。据《毛诗序》记载,这是秦康公送舅氏晋文公重耳回国就国君之位时的一首诗。秦康公长亭短亭,送了一程又一程,从遥远的秦都,一直送到渭水之阳。长途漫漫显示出两人之间的浓厚情意。整首诗简练凝致,含蓄微咏。唐代王维一曲《送元二使安西》让渭水送别,成为千古不灭的形象。
《诗经》中有客人的送别。如《有客》,它描写了客人来后要走的景象。客人骑着白马来了,服饰华贵容仪肃穆,随从的人也都彬彬有礼,是一个尊贵的客人。当客人要走的时候,主人拿来绳索,将他们的马紧紧系住,然后再三挽留客人。客人盛情难却,终究又住了下来。知道客人再也挽留不住了,主人派仆人们细心地送走他们,并带去美好的祝福。这种送别叫做挽留更合适一些。中国的待客之道就是热情。这种送别显示出的是中国人内心的慷慨热情。
《诗经》中有出嫁的送别。如《燕燕》,这是比较奇特的一种送别。按照中国的传统婚嫁风俗,女儿出嫁,兄弟要远远送到大门口,甚至越远越好。在喜庆的出嫁过程中,这却是极其哀伤的一段路程。哥哥送出嫁的妹妹,一直到郊外的旷野。直到妹妹的背影都看不见了,悲伤的哥哥仍然伫立在那儿,如一尊雕塑,他早已沉浸在妹妹离去的悲情里,忘却了外界的风雨、时间,泪流满面地期待着远嫁的妹妹能如燕子一般,每年的春季能回家看看。
《诗经》中还有正式的大型送别。如《烝民》,写的是仲山甫为执行君主命令而出行,官员送别。这是一场豪华的送别。出行之前,拜祭天地,行礼节正四方。带着君王的命令,威壮的队伍开始出发,旌旗列列,鸾铃铿锵。随从左右剽悍迅疾,伴随周围。在友人的祝福声中,盛大的车马向远方迤逦而去,只剩下滚滚黄尘漫空飘舞。
在这些送别中,有的侧重真情的哀愁,有的侧重礼节的尊重,但无论怎样,送别总意味着别离,别离永远都在凄凄地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1、《渭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原文】
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1)。何以赠之?路车乘黄(2)。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3)。
【注释】
① 曰:发语词。阳: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
② 路车:大车,诸侯所乘之车。乘:四马为一乘。黄:黄马。
③ 琼瑰:玉一类美石。
【经典原意】
我送别舅父,转眼来到渭水的北边。用什么礼物赠与他?诸侯之车和四匹黄马。
我送别舅父,思念之情绵绵不绝。用什么礼物赠与他?美石和佩玉。
【当代阐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种离别哭泣涟涟,痛心苦楚随眼泪扑簌坠地。柳永《雨霖铃》中写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马儿悲鸣,兰舟催发,在澎湃江水边挥手作别。这是凄艳的送别。
有种别离无声无息,惟有渐行渐远的切肤之痛。徐志摩离别康桥时,“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寂无言,唯有静静流水长相送。这是素雅的送别。
有种送别沉默无言,朴素质厚,无多少举动,但深情厚意已悉数传递。《渭阳》便是如此。
十里
小说推荐
- 大学解读
- ,三纲八目的追求-小-说.网【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 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
- 最新章:第6章
- 诗经
- 《诗经》作者:佚名国风 周南 关雎国风 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风 周南 葛覃国风 周南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 最新章:第15章
- 另类解读『搜神记』
- 作者:席晓优内容简介世界上有神仙吗?有鬼吗?有妖吗?负责任地说,我也不知道。有人说有,举头三尺有神明,比如那谁那谁那谁…有人说没有,所谓神话,不过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这等事,有耳闻没有目见,不敢随便抬杠。弄不好,既得罪了人,又得罪了神,小可承受不起。既然都拿不
- 最新章:第44章
- 诗经外传之桃夭
- 《诗经外传之桃夭》作者:吊儿郎当内容简介【护卫X少爷】娶的媳妇宜家宜室,但是个男的怎么破?1四月初六,柳絮飞如雪,桃花绽灼灼,宜嫁娶。程瑶英盯着镜子里那张涂脂抹粉的面容,又看了看四周红浪一般的纱帐,喜烛暧昧,火光温透,映出她眼中的点点泪光“呜呜呜”那千娇百媚的妆容在泪水的冲刷下变得模糊粘稠,原本艳如
- 最新章:第35章
- 易经读本
- 趣味解读群经之首《易经》读本 作者:臧守虎内容简介《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
- 最新章:第39章
- 佛经解说
- —白云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点气难平。人我盛,日认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时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说明佛教的经沦,浩如烟海,文理艰深难懂,
- 最新章:第204章
- 历史密码:千古之谜终结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案。虽然后人在其后的历史中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历史的车轮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而世人又渴望从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的本原面目,这就使得原来就充满了神秘
- 最新章:第37章
- 读史巧经商
- 作者:康贻祥第1节:序我国古代商业活动有很久远的历史《易经》上曾这样记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在商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直接从事生产而从事产品交换的社会群体—商人。到了周朝,货币的运用比较普遍,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与进步。战
- 最新章:第53章
- 金刚经讲解
- 作者:慧律法师这部《金刚经讲解》是根据台湾慧律大法师于文殊讲堂的讲经录像转录整理而来,标题名称是编者所加,为便弘扬故《金刚经讲解》的转录工作是由一方师兄一人担当,一方师兄把大量的业余时间奉献在逐字逐句敲字记录的工作上的这种热情另人敬佩,在此特别感谢。后期校订工作则由虚空之风君力担大任,把经典原文、大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