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华丽衣着,所用之物多为破旧,所穿衣服也都像马皇后那样,穿了再穿,洗了又洗,总是舍不得扔掉。她对太祖的生活十分关心体贴,又经常仿效马皇后,每见太祖气怒,总是婉言相劝。
公元1384年,即洪武十七年,李淑妃死,朱元璋十分悲痛。
第三百四十二章 郭氏明太祖朱元璋宁妃
姓名:郭氏
生卒年:不详
籍贯:濠州(今安徽省凤阳)
婚配:明太祖朱元璋
封号:宁妃
封妃时间:公元1368年
郭氏,明营国公郭山甫之女。初嫁穷困潦倒的布衣之士朱元璋为妻。朱元璋称帝为明太祖,被封为宁妃。她是太祖后宫的第三任掌权者。
公元1344年,即元顺帝(元惠宗)至正四年,这年烈日似火,大旱不收,蝗虫遮天盖地,瘟疫死人无数。朱元璋的父母和哥哥,亦在此时相继死去。这时走投无路的朱元璋,便想起了儿时常去村旁玩耍的皇觉寺,于是投奔寺中当了和尚。然寺庙中的日子亦不好过,无奈只好身挎小包,手拿木鱼和瓦钵,和几个化缘讨饭的和尚离开寺庙,过起了乞讨流浪生活。此种生活一过就是三年,其间使他受尽了人间的风霜之苦。
公元1351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全国各地纷纷爆发了反元起义。朱元璋受各地农民起义的影响,毅然脱掉僧衣,投入了郭子兴领导的起义军。郭子兴见他身强力壮、作战勇敢,又机智善断、屡立战功,遂将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即后来的马皇后)嫁他为妻。一次,朱元璋路过同乡人郭山甫家,郭山甫擅长看相,他见朱元璋与众不同,即所谓“天庭饱满,地阔方圆,气宇轩昂,风度不凡”,认定他将来必有大富大贵。于是把自己的爱女叫出,遂将女儿嫁给了朱元璋。从此,郭氏便一直跟随朱元璋转战南北,风雨同舟,过着十分艰苦的军旅生活。
公元1357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攻占徽州后,亲自到石门山拜见著名隐士朱老夫子(即朱升,学者称其为枫林先生),向其讨教治国平天下之策。
朱老献策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对朱老的三句话非常欣赏,并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行动纲领。为此,朱元璋曾抓紧扩充军队,加强军训,储备粮食,巩固后方;不图虚名,暂缓称王,增强军政实力,为建立大业打好基础。
在此期间,郭氏常以马皇后为楷模,全力佐助朱元璋,尤其在朱元璋政务、战事繁忙时,总是千方百计为朱元璋调理生活,对朱元璋关心体贴无微不至,使朱元璋十分感动,并封其为宁妃。
公元1384年,即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李淑妃死,由郭妃接任李妃之职,位比皇后,统管六宫,严以律己,勤于内治,太祖朱元璋无后顾之忧。太祖感恩郭宁妃的百般体贴,对她的两位哥哥郭兴和郭英先后封侯,封其父郭山甫为营国公。
郭宁妃后死于何年史书无记载,因此无从考究。
第三百四十三章 马氏明惠帝朱允炆皇后
姓名:马氏
生卒年:不详
婚配:明惠帝朱允炆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399年
子女:二子(长子朱文奎、幼子朱文圭)
朱元璋开创了大明帝国,却为承袭人的人选所困扰。最终他按照立嫡的传统,于公元1368年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
为了确保朱氏王朝统治,他又开始大肆屠戮功臣而封自己的儿子为王,予以厚禄,分驻在全国各战略要地。朱元璋的用意是“立太子为天下本”,“用宗室以为天下屏藩”。既可以不虞反侧,又可镇压一切异己力量。然而这乃是一项自相矛盾的错误政策,在立太子的同时,又大力培植、加强诸王的军事政治力量,致使这些朱家皇室子弟成为尾大不掉的“藩王”,变成了对皇位继承和行使皇权的极大威胁。
公元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朱标有5子,长子早夭,第二子朱允炆便居长了。朱元璋乃按照传统,册立10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的性格仁柔寡断。而当时,诸王都是他的叔父,且多久经沙场,屡建战功,手里又握有重兵,自然没把年轻懦弱的朱允炆看重。但是朱元璋健在,诸王畏其威势,不敢犯上。
转眼3年过去了,朱允炆已满16岁,到了成婚的年龄。皇太孙既是未来的皇帝,皇太孙妃即是将来的皇后,故选婚更得精益求精。经过严格的筛选,光禄少卿马全女,力挫群芳,雀屏中选。
公元1395年,朱允炆大婚,册封马氏为皇太妃,婚礼按照“六礼”顺序进行,场面几乎同于皇帝册后一般隆重。朱元璋看到皇太孙长大成人,成家即立业,心里多了几分宽慰。是年,马妃怀龙胎,生龙子“文奎”。68岁的朱元璋真是乐不可支。
公元1398年,71岁高龄的朱元璋与世长辞,遗诏让皇太孙继承皇位。朱允炆做了皇帝,改年号“建文”,人称“建文帝”。第二年即公元1399年,册封马妃为皇后,长子朱文奎为皇太子。
朝野庆贺,歌舞升平,仿佛太平无事,暗地里却危机四伏。各王府不断出现谋反的迹象,觊觎皇位。特别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允炆的四叔父燕王朱棣,早已蓄谋夺权,在王宫中私制兵器,偷印宝钞,招兵买马,搜罗党羽,对朝廷造成严重威慑。建文帝和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深知朝廷权力处境之危殆。但是,燕王蓄谋已久,仓猝难图,决定先削废周、齐等王,剪除燕王的手足,然后再剿燕王不迟。于是,建文帝上台之后,便全力废黜诸王,实行坚决的“削藩”政策,数月之间,撤免周、湘、齐、代、岷5个亲王的藩王爵位,废为庶人。“智勇有大略”的燕王朱棣不甘示弱,他统率10万大军先发制人,于同年七月起兵。为了以示行为正义,他打出了“清君侧”、“靖难”的旗号。
朱家王朝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就这样全面爆发了。朱元璋尸骨未寒,他的子孙们就兵戎相见,交相声讨厮杀。史称此次皇室斗争为“靖难之役”。
经过3年恶战,朱棣终于攻陷南京。朱棣命臣下搜捕建文帝,臣下答说想必建文帝已自焚了。朱棣遂令撰写祭文以祭建文帝。并在众多尸骸中随便寻出两具遗骨当作建文帝与马皇后的尸骨,以帝、后的礼节安葬,然葬地所在,无人知晓,也没有追赠庙号谥号。由于死不见尸,明人有关建文帝出亡记载多传闻异辞,所谓成祖即位后曾派人遍行天下郡县,名为访仙人张邋遢,实是暗访建文帝下落。又一说建文帝蹈海而去,故成祖时有郑和下西洋之行。无论关于建文帝传说怎样,看来马皇后自焚也许是无疑的。
在明朝帝后世系中,建文帝和马皇后一直没有正式的地位。直到清乾隆元年才上了谥号“恭闵惠皇帝”,而马皇后始终没有谥号,也就无正式地位。
马皇后一生无明显失德之处,竟连个谥号也没有未免太不公正。而最为可怜的还是她的两个儿子。当年燕王攻入南京,皇太子朱文奎在皇宫起火的一片混乱之中,不知去向,当时他仅是七岁的孩童。而马皇后两岁的幼子广王朱文圭,被朱棣幽禁于中都广安宫,称为“建庶人”。
公元1457年,英宗复辟后,突发恻隐之心,下令释放“建庶人”,拨给宦官20人,婢妾10余人,婚娶出入自便,妥善安置于凤阳。
第三百四十四章 徐氏明成祖朱棣皇后
姓名:徐氏
生卒年:1362~1407年
籍贯:明朝濠州(今安徽凤阳)
婚配:明成祖朱棣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402年
子女:四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爔)
谥号:仁孝文皇后
尊号(追尊):仁孝慈懿成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良缘天配
徐氏,生于公元1362年,是明朝大将、魏国公徐达的大女儿。因为是第一个孩子,徐达夫妇爱若掌珠。徐氏自幼非常聪明,而且过目不忘,父亲给她讲的历史人物、事迹,她都能详确复述。因此徐氏夫妇专门为她聘请了一位老师。在悉心培养下,徐氏十几岁就精通四书五经,且能作诗行文。由于徐达桌案上经常摆放兵书战册,徐氏经常浏览,故而颇懂行兵布阵之法。徐达家里有个才女,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徐氏因而获得了“女诸生”的称号。
“女诸生”之事自然也传到了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四子朱棣“姿貌秀杰,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朱元璋及皇后马氏对朱棣格外喜爱,为此,公元1371年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对朱棣尤为推重,封?
小说推荐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全集【精校版】作者:李雪慧等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煊赫2000余年。他们之中,有的是这条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钩沉他们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
- 最新章:第397章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作者:华浊水第1节:殷纣王独宠妲己之谜纣王,又称帝纣,子姓,帝乙少子。纣才思敏捷,武力超凡。但纣好酒淫乐,信宠妲己,重刑无辜,偏用奸臣,百姓离心。在牧野败于周武王,自焚而亡。殷商亡。妲己是有苏氏的女儿、殷纣王的妃子,嬖幸于纣王。她墨云秀发,杏脸桃腮,眉如春山浅黛,眼若
- 最新章:第140章
- 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 作品: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高芾 内容简介 正文 政事本纪 紫禁城里小吃摊“皇上到圆明园喽”窗外这么一喊,二秃子爬起来就收拾家什,出门直奔西苑。不单是他这个卖烤白薯的,整个海淀镇,卖煎饼果子的,卖糖葫芦的,卖切糕的,卖羊头肉的…全都奔西苑而去。干吗?出皇差?皇上有御膳房,不吃烤白薯。二秃子
- 最新章:-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第15章
- 中国笑林大全
- (古代卷)前言幽默类巧言类荒诞类滑稽类机敏类诙谐类世情类嘲讽类夸张类影射类短小精悍特别合适在手机上看中国笑林前言“笑话,故名思义,就是能引人发笑的故事或谈话。在我国,笑话出现得很早。先秦的经书、子书、史书,例如《孟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典籍中,都有不少笑话保存下来。早期的笑
- 最新章:第99章
-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
- 走进黄埔军校的风云岁月:中国黄埔军校(全文 作者:陈宇 中国黄埔军校 第一部分 中国黄埔军校序 章黄埔军校总览黄埔军校,是20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最初在广州黄埔,军校因地而得名 黄埔军校,聚集了当时全国军界、政界的各路贤达,社会名流
- 最新章:第152章
- 易中天品三国 全集
- (一 大江东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三国。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 最新章:第119章
- 中国盗墓传奇
- 作者:岳南僵尸复活(1)僵尸复活(2)僵尸复活(3)僵尸复活(4)僵尸复活(5)僵尸复活(6)坟包突起人世间(1)坟包突起人世间(2)坟包突起人世间(3)令人惊叹的地下宝库(1)令人惊叹的地下宝库(2)盗贼如狐(1)盗贼如狐(2)盗贼如狐(3)盗贼如狐(4)伍子胥掘墓鞭尸(1)伍子胥掘墓鞭尸(2)伍
- 最新章:第28章
- 中国炮兵传奇
- 《中国炮兵传奇 作者:孙晓 火炮,在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斯大林称其为“战争之神 拿破仑认为它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武器 由于中国最先发明了火药,所以便成了最早拥有火炮的国家 遗憾的是,火药没有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发生变革,倒是明代以后,火药传入欧洲“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马克思语,为资本主义的到
- 最新章:第76章
- 中国空军传奇
- 作品:中国空军传奇 作者:杨震 孙晓 左东 内容简介 在那个难苦的年月里,红色政权不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自己制造飞机,可是就像《游击队员之歌》里唱得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飞机也可以从敌人手里夺得,并且将敌人培养的飞行员,教育成为英雄的红军战士 正文 第一章 带翅膀的怪物降落在苏区的河滩上。
- 最新章:第7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