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世宗仍不满足,仍然想尊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嘉靖三年(1525年)正月,嘉靖帝再次命令礼部讨论这个问题,结果依然遭到拒绝。张璁听说后,再次给嘉靖上疏,支持他的想法。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中级官员桂萼也上书支持嘉靖帝。嘉靖帝得到两人的支持,非常高兴,立刻召两人进京。五月,二人抵达京城,再次上书支持皇帝。众反对大臣气势汹汹,甚至扬言要杀了他们二人。桂萼吓得连门都不敢出,张璁也经过好多天才敢出门朝见皇上。在嘉靖的支持下,御史段续、陈相由于上书弹劾璁、萼二人而被下狱,刑部尚书赵鉴也请求将二人逮捕审理,还对人说:“只要皇上有圣旨,就杀了他们。”结果被嘉靖帝定为段续、陈相的朋党。张璁、桂萼在嘉靖的支持下力辩朝臣。终于使嘉靖帝如愿定自己的生父为“皇考”。从此,嘉靖非常宠幸张璁、桂萼。
嘉靖四年(1525年)冬,张璁升为詹事兼翰林学士,从此更得嘉靖帝的器重。后来在讨论世庙神道、庙乐、武舞及太后谒庙等问题上,嘉靖帝也都根据张璁的意见作出决定。嘉靖五年七月,嘉靖帝升他为兵部右侍郎。他的升迁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但反对者却都遭到嘉靖帝的训斥。不久,张璁又升为兵部左侍郎。张璁大权在握后,就开始报复原来反对过他的大臣。正好山西巡按抓住一个土匪李福,在他的供词中牵连到武定侯郭勋,而郭是张璁的同党,于是张璁向嘉靖帝进谗言,说是大臣因为大议礼的事情在有意陷害郭勋。嘉靖帝疑心大臣们结成朋党,就命张璁负责都察院,桂萼负责刑部,审理这个案件,于是张璁借机把那些反对自己的大臣们一网打尽。嘉靖帝还认为张璁真的立了大功,同年冬,又升张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务。
当时的内阁首辅为杨一清,大学士翟銮的位置也在张璁之前,但是嘉靖帝却更信任张璁。他曾经对张璁说:“朕有密谕毋泄,朕与卿帖悉亲书”。可见嘉靖对他的信任程度非常高。张璁当初进入翰林院时,许多翰林学士非常看不起他,张璁记恨在心。后来翰林侍读汪佃给皇帝讲解《尚书·洪范》,嘉靖不满意,于是让他出京去做地方官。张乘机请求自讲读以下量才外补,结果改官及罢黜者二十二人。嘉靖七年(1529年)正月,嘉靖帝视朝,看见张璁、桂萼位列兵部尚书李承勋之下,于是不太满意。内阁首辅杨一清为了讨好皇帝,上书请求给二人加官,于是嘉靖帝赐张璁少保兼太子太保。《明伦大典》编成后,张璁又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杨一清虽然极力逢迎张璁,而张璁却很不满意居于杨之下,于是两人开始产生矛盾。后来指挥聂能迁弹劾张璁,张璁欲置之于死地。而杨一清定的处罚却很轻,张璁大加恼火,怒骂杨一清是奸人鄙夫。于是杨一清上疏请求退休,并向嘉靖帝数说张璁的不是。嘉靖帝亲笔写诏书挽留杨一清。嘉靖八年秋天,给事中孙应奎劾一清、桂萼并牵连张璁,王准也弹劾张璁的部下陈АU盆谑乔肭笸诵荩⑶亿傺钜磺濉=幼牛轮新紧釉俅蔚勒盆米魍#愿鋈硕髟勾蚧鞅ǜ赐拧<尉傅塾谑前彰饬苏盆5遣痪茫盆耐郴翳捍罅セ餮钜磺澹⑻嬲盆绨住S谑羌尉赣窒铝钫倩拐盆钜磺逶虮话彰猓盆晌赘ā?br />
张璁故居—碑亭嘉靖十年(1532年)二月,张璁以避嘉靖帝的名讳为由,请嘉靖帝赐名孚敬,字茂恭,嘉靖帝还御书四字赐给他。当时,夏言受到嘉靖帝的赏识,夏言正直刚毅,经常攻击张孚敬。张怀恨在心,于是构陷行人司正薛侃,想通过陷害薛侃达到陷害夏言的目的。但是没有成功,嘉靖帝下旨斥责他。御史谭缵、端廷赦、唐愈贤接连弹劾他。于是嘉靖帝罢免了他,张孚敬惭愧地离开。不久,嘉靖帝再次派人召他回朝。嘉靖十一年(1533年)三月张孚敬回到京城,这时夏言已经升至礼部尚书,深得重用。当时李时、翟銮在内阁,张孚敬不能像以前那样专横跋扈。八月,天上出现彗星,嘉靖帝迷信,认为这是大臣擅政的征兆。都给事中魏良弼弹劾张孚敬,他辩解说这是魏良弼在报复他。给事中秦鰲再次弹劾张孚敬强辨饰奸,谏官也罗列他的种种罪状。嘉靖帝于是命令张孚敬自己请求退休。嘉靖十二年正月,皇帝又开始想念张孚敬,再次将他召回。嘉靖十三年,升张孚敬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屡遭弹劾的张璁(2)
嘉靖十四年(1536年)春,张孚敬生病,嘉靖帝派遣宦官送去赏赐,后来又派遣宦官赐送药饵,张孚敬于是多次请求还乡养老。嘉靖帝同意,并派御医护送他回去。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张孚敬病死,时年64岁。
屡遭迫害的夏言(1)
夏言像夏言(1482~1548),明朝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字公谨,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考中进士。嘉靖九年任吏科都给事中,后来先后担任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嘉靖十五年(1536年)加少保、少傅、太子少师,以本官兼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务。嘉靖十七年成为内阁首辅,十八年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嘉靖二十一年七月被严嵩排挤免官,二十四年,重新被起用为首辅,二十五年大力支持陕西总督曾铣收复河套的主张,由于世宗犹豫不定,严嵩乘机诬陷夏言,二十七年夏言再次被免职。严嵩乘势多方捏造罪名,十月夏言被杀,时年67岁。隆庆初年,恢复旧职,谥文敏。
嘉靖二年(1523年)他受命巡查各地皇庄,回京后他力主归还被侵占的百姓田产,禁止勋戚受献庄田,颇得嘉靖皇帝的赞许。嘉靖七年,调任吏科都给事中。由于支持嘉靖帝祭祀天地,并建议分祀天地而得到嘉靖的赏识,赐四品官服和俸禄。当时张孚敬为内阁首辅,权高势重,朝中百官谁也不敢得罪他。夏言凭借自己深得皇帝信任而不逢迎张孚敬,而张也不提拔夏,两人矛盾渐渐加深。嘉靖帝从中调和。升夏言为侍读学士,充任纂修官,仍兼吏科都给事中。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又升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夏言的迅速升迁使和他有矛盾的张孚敬更加不安,于是捏造罪名,将夏言抓了起来。嘉靖帝看出来其中的隐情,于是将夏言释放。同年八月,夏言升礼部左侍郎,仍掌院事。九月,取代李时为礼部尚书。
由于张孚敬专权跋扈,朝中百官十分憎恶他。而夏言敢于和他对抗,深得大家的支持,威望逐渐提高。嘉靖帝喜欢作诗,写好后就交给夏言看,夏言总能回诗酬和,使嘉靖帝更加高兴,深受宠幸。张孚敬等也不敢再小看他。不久张孚敬等人退休。后来嘉靖帝的皇子降生,加夏言太子太保头衔,后来提高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嘉靖十五年(1536年),兼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务。虽然当时李时是首辅,但是政事全由夏言决定。同年冬,李时病死,于是夏言成为首辅。嘉靖十八年,又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
夏言当上内阁首辅后,推荐严嵩接任礼部尚书。严嵩最初只是个翰林院的小官,后来他听说礼部尚书夏言也是江西人,就刻意巴结,“称先达,事言甚谨”,从而得到了夏言的信任。但夏言把严嵩当做自己的门客役使,使严嵩内心十分恼怒,便开始挖空心思,排挤夏言。一次,嘉靖帝拜谒显陵,完了以后严嵩请他再加拜谒,而夏却请求嘉靖启程回京,结果使嘉靖很不高兴。后来嘉靖帝到大峪山巡行,夏言由于来的稍微晚了一会,就受到责备并被责令交出皇帝所赐的银章、手敕等物,之后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退休。没过几天,嘉靖的怒气消了,就又让夏言留了下来。不久,昭圣太后驾崩,嘉靖帝下诏问太子服丧时应穿的服制,夏言回报的奏章上不慎出现了错别字,嘉靖帝十分生气,再次命令夏言以少保、尚书、大学士的身份退休。不久又恢复夏言少傅、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务,重新执政。
可是夏言并没有因此接受教训,性情始终不改。虽然他擅长写青词,但他并不信奉道教。嘉靖皇帝曾经赐给他和严嵩各一领道袍、一顶道冠。他只是随意谢恩,却没有穿道袍,而严嵩不但天天穿着道袍,还把道冠仔细装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春,夏言做一品官满九年,嘉靖帝派太监赐银币、宝钞、羊酒、内馔。并赐宴礼部。虽然待遇依然优厚,但已经
小说推荐
- 正说清朝三百年
- 正说清朝三百年 作者:林涛目 录 本书简介绪论清帝王史话清高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清圣祖康熙帝清世宗雍正帝清高宗乾隆帝清仁宗嘉庆帝清宣宗道光帝清文宗咸丰帝清穆宗同治帝清德宗光绪帝清宣统帝溥仪清后妃史话清朝后妃制度皇后皇妃小传内监史话前紧后松的内监制度太监逸事宗室史话清朝宗室概况皇室成员的
- 最新章:第100章
- 正说明朝十六帝
- 第1节: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第2节:登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第3节: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第4节: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第5节:庆功楼前不离主第6节:滥杀功臣和刚猛治国第7节: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第8节: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第9节: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第10节:建文帝去向探秘第11节:马上天子朱棣第
- 最新章:第40章
- 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
- 作品: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费只园 内容简介 宣统既经出宫,瑾妃既经安葬,我这部清代艳史也就此好大大结束。况且近来南边的清史列传,北边的清史稿,次第出版。那些可传的妇女,不患他湮没不彰了。在下采取的书籍,在朝在野,或庄或谐,统计有百十种。此外,文集、诗集、词集,一鳞一爪,实在记不得许多。零
- 最新章:第128章
- 正说清朝12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36章
- 正说清朝十二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22章
- 正说清朝十二妃
- 作者:章恺第一部分 目录(1)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大妃阿巴亥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失宠遭休弃:诸子争位受牵连一桩公案:偷藏财物者到底是谁被逼殉死:政治祭坛上的牺牲死后荣辱:同样离不开政治阿巴亥个人小档案相关阅读书目推荐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从一座特殊的陵墓谈起顺治皇帝学步的“拐杖”康熙皇帝的坚强后盾良
- 最新章:第25章
- 正说宋朝十八帝
- 序言 常有人问我,学历史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估计不会有标准答案。我的回答往往非常简单:这是我从事的职业。既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当然需要兢兢业业,认真对待。坦率地说,我个人并无成名成家的念头,无非是担心丢了饭碗而已。说得具体一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当然希望教给学生一些新的东西,以免误人子弟。正是基
- 最新章:第36章
- 正说清朝十二帝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 授权连载第一部分 努尔哈赤至少留下12
- 最新章:第54章
-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 作者:清秋子能注意到我这篇文字的人,我想,大概都是喜欢或曾经喜欢读书的人。以我的经验,凡是喜欢读书的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有过经邦济世的宏图大志、有过心雄万夫的快意狂想。读书,乃是为了两个字“向上。不过,乐于读书的人,一辈子能有多大出息?不是说“人生识字糊涂始”么?不是说“寻章摘句老雕虫”么?这样
- 最新章:第8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