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枭龙传》第111章


唐军精兵,人数还是常山团练军的数倍。破城,基本上就是一顿饭的事情。这些地主老财们的心头甚不糊涂。顿时一股莫大的恐惧,笼罩在每个团练兵的心头。
李光弼不糊涂,他对这些地主老财的心理早就了如之掌。早在大军还未到来之前。他早已经派出若干探骑,混入常山城中,到处放出风声,“只要跟随安禄山加入团练的这些地主老财,在关键时刻倒向唐军的,以前之事既往不咎,若不然,待唐军攻入常山城,灭九族!”
此消息,秘密的在这些地主老财中间,流传开来。他们仿佛身处在地狱的深渊里又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几个财粗业大的财主也秘密与唐军联络,准备待机起事。
常山城头,守将史思义正手持长剑,指挥着团练兵,加固城防工事。忽然见远处烟尘滚滚,未几时,一股人潮由远而近,滚了过来。
“唐兵来了,唐兵来了……”团练兵中,许多人看见那滚滚而来的唐军铁骑,都吓的丢了手中的武器四处逃窜。
史思义见状,是又气又急。他又如此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也是万般危机的。他与史思明虽是兄弟,却不是同袍兄弟。这么多年他深知这史思明的为人,行事狡诈,心狠手辣。当他得知唐兵要来围攻常山的时候,自知力不可支,曾派人报于史思明,建议常山城中所有团练军撤出常山城,待来日再收复。
但尚在百里之外的史思明只给了他八个字“固守城池,违令者斩”。饶是他这做兄弟的,见到史思明这一张信札,不由也是心中一颤。史思明向来说话说一不二,更何况他这同父异母的兄弟呢。
史思义知道丢了常山,自己无论落在唐兵还是落在自己兄弟史思明手中都是一死,所以他这心里早就做好了掉脑袋的打算。
战事未开,团练军四散奔逃。史思义左右狂呼一番,却是并无一丝效果。他本有心杀一儆百,只是待剑举起,心中又一想,“罢了,罢了,这些团练兵也是人生父母养的。我若杀了他们也于事无补,积德行善吧,便是老子到了阎王殿,这阎王爷也得厚待老子。”
时间不大,唐军黑压压的人马便到了常山城前。李光弼先令几十面战鼓同时敲响,“轰隆隆”的鼓声,响彻天际,引得常山城里一干人马,又是心惊胆颤,坐卧不宁。
待鼓声落罢,从唐军阵中飞驰出数骑人马来。这些骑兵来到常山城前,高喊道:“常山城头的团练兄弟们,今日,我大唐天军杀到,你们可看清楚了。我大唐军帅,李光弼大人有令,凡是放下武器投降的军士,概不追究过往罪过。若是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待城破之后,灭九族。”
这几个骑兵反复喊过数遍,退回本阵之中。
史思义站在城头,将这些话听的也是真真的。他轻叹一口气,刚欲转身对身边副将说几句鼓励的话来。却没想到,他刚一转身,却见周边的偏将手中早已经捏好了一段常常的套绳,紧紧的盯着自己。
第149章 李光弼出山【3】
“你们要干什么?”史思义瞪大了眼睛,“当啷”一声拔出腰中的长剑。
站在史思义身后的几人互相对视一番,然后都苦着脸对史思义道:“史将军,这些也不能怪咱们。唐军打到家门口了,人家已经放出风声,若是咱们再一味的抵抗,便是灭九族的大罪。史将军你是家儿老小都不在声旁,可咱哥儿们几个都是家大人多,您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上百口子身首异处吧。您老人家都心心好,从了咱们吧,以后每逢忌日,我等多给将军烧纸钱,给您磕头,谢谢将军的大恩大德了。”
“你,你们……”史思义被这几人的话,差点没气的背过气去。他再看远处城墙上,数十名团练兵士也各拿刀枪围了过来。他知道此时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了,若是再动一动,顷刻之间这些人便能要了自己的性命。
“哎……”史思义左思右想片刻后,长叹一声,将手中长剑猛的往地上一扔,紧闭双眼,缓缓说道:“好吧,既然大势已去,你们来吧!”
常山城外。李光弼骑在骏马之上,抬首眼望常山城头。虽然城内传来的消息说,今日这些团练首领会投降大唐。但他这心里依然七上八下,毕竟常山城是战略要塞。大燕军又在此经营了大半年,他们说投降就能顺利投降么?虽然城内兵马只有千余人,但是常山城也是易守难攻之地,若是贼军凭借工事守得一日,史思明大军便能赶到常山城下。到那时李光弼便是有通天神力,凭借自己这手中万余人马,也是独木难支了。
一通胡乱思想,却见常山城头依然毫无动静。李光弼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抬头看了看天空。日头已经接近中午。他心中越发焦急起来。又待片刻,却仍然没有动静。李光弼自知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万一贻误战机便是坏了大事。
想到此番,李光弼将腰中宝剑猛然一抽。正待他要喊出“攻城”二字的当口,只听“嗡、嗡”几声闷响,常山城厚重的城门却被人缓缓打开来。
李光弼愣了愣,只见一行人从常山城里走了出来。领头的几个人正是自己派往常山城里的探骑。他心中又兀自“咯噔”突突直跳,没想到这事情来的如此突然。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竟然没费他一兵一卒便拿了下来。
机不可失!李光弼当即将手中长剑往空中一挥,道:“进城!”此令一下,唐军像洪水一样卷进常山城去。
唐军进得城来,李光弼当即派人安抚众团练首领,安抚常山城内百姓,并接管常山城防,忙的不亦乐乎。直到日头偏西,才算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
史思义的府邸,成了李光弼的临时行军大帐。厅堂之上,李光弼巍然高坐,有人将早已经被五花大绑的史思义押了进来,强跪于李光弼身前。
史思义低垂着脑袋,任凭周边唐军摆弄。他料想凭自己是安禄山帐下大将史思明的亲戚,而且当日自己随史思明南下的时候,也没少杀唐军这几条,自己这脑袋就得搬家。因此他也不做什么生的希望,只等待自己被砍头的那一刻到来。
“史思义,抬起头来!”旁边押送的军卒见史思义一股软塌塌的模样,又想在主帅李光弼面前表现一番,故而高声喝了一声,然后抬起脚冲着史思义的后背就是狠狠一脚。
“啊……”史思义被这突然一脚踢的身子往前倒了过去,不自主的惨叫了一声,连带着他头上的头盔也被从他头上震落下来“咕噜噜”滚出老远来。
李光弼对于眼前的史思义早有计较。他知道这史思义虽然为史思明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他们关系并不融洽。不但不融洽,而且这史思明还是史思义的仇人。原来,史思明的母亲是史家的正室,而史思义的母亲却是小妾出身。史思义的母亲因为年幼貌美深得他父亲的宠爱。但在史思义八岁那年,史思义的母亲突然得暴病而亡。后来,待史思义长大之后,才从旁人嘴巴里知道,他母亲的过世与这史思明有莫大关系。在史思义二十四岁那年史思义手持利刃,私闯当时已经位高权重的史思明府邸要刺杀史思明。无奈事情败露,史思义被兵卒当场拿下,打的死去活来。
此事在当时的大唐朝内闹的沸沸扬扬,朝野内外满人皆知。后来还是史思明的老父跪在史思明面前苦苦哀求,这才救了史思义一条性命。
李光弼不但知道史思义的这段过往经历,而且更了解这史思义也是一员猛将,深通兵法,而且他在安军军中行事已久,对安军行事部署很是了解。于是便有心将史思义招纳到自己麾下,替大唐效力。
史思义被军卒踢翻在地,摇摇晃晃半晌,翻起身子,扬起头哈哈一阵笑道:“他妈的,老子运气不佳,落到尔等手中。愿杀愿刮以听尊便,老子要是吭一声,便他妈不是一条汉子,你们来吧,给老子痛痛快快的吃上一刀,让老子死个痛快!”
李光弼看着史思义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瞪着一双饱含血丝的眼珠子看着自己,不由哈哈一笑,起了身,轻抚胡须走到史思义身边道:“久闻史将军为铁骨铮铮的汉子,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便是落入囚下,依然豪气不减,哈哈,好啊好啊!”
李光弼这一番赞美之词倒是让史思义颇为不解,他不知道这李光弼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是将头往旁处一歪道:“哼,要杀要刮尽管来,休要给小爷灌迷魂汤!”
“他妈的,史思义,你不看你眼前的将军是谁?若再敢胡乱聒噪,老子不扒了你的皮。”话音落罢,又是一脚落在史思义的身上。
“混账!退下!”史思义被这一脚踢的五脏六腑义阵翻腾,却听见李光弼大喝一声,狠狠的斥责着唐军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