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182章


了他养父,这一变化使江泽民本人有了革命背景。他于 1949 年之前加入中共地下党。1980 年后在谷牧手下担任外国 
投资领导小组的书记,获得了改革开放方面的经验。他又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最大的工厂之一)当了六年党委 
书记,在重工业领域有了坚实的基础。他于 1985 年担任上海市长,次年成为市委书记,1987 年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共最高领导层在选拔接班人时偏爱出身中共革命者的家庭、特别是烈士家庭的人,因为他们在紧要关头能够靠 
得住,绝对忠实于党。邓小平需要完全忠诚于改革并理解改革的人,而江泽民正是这样的人。邓所需要的人也必须能果 
断娴熟地处理危机,江泽民则在处理学生示威和查封《世界经济导报》时表现出了这种素质。邓小平所寻找的人还必须 
能与各种人搞好关系,而江泽民在上海和北京都证明了他能够同其他干部和睦相处。在开朗的外表背后,江泽民其实是 
个聪明成熟的政治人才。虽然他没有在北京党的权力结构内部工作过,但他利用在政治局的三年熟悉了党的领导人和中 
央事务,并被公认为能有效处理政治问题的人才。'2130' 
强硬派学生的坚持:5 月 20 日6 月 2 日 
5 月 20 日军队在北京实行戒严失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蜂拥回到了广场,群众的支持和对实行戒严的愤怒使他 
们士气高昂。虽然有些学生因疲倦或害怕回到了校园,但不断涌入的外省学生填补了他们的位置。 
5 月 29 日晚,面对着天安门上毛泽东的画像,竖起了一尊巨大的仿照美国自由女神制作的「民主女神」石膏像。 
学生们还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131'这个塑像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三天内仓促完成, 
分拆后用脚踏三轮车运到广场的。本来打算作为中国民主事业的永久纪念物,但在 6 月 4 日清场后被捣毁。 
同时,运动的进程也开始发生变化。据铁路官员估计,在这段时间有大约 40 万学生乘火车到达或离开北京,但 
到 5 月 30 日离京的人要多于到达的人。'2132' 很多示威者担心受到惩罚,希望通过谈判软化当局立场。到 5 月底时,学 
生领袖就像他们所反对的宣传部一样,开始限制记者接触普通示威者,以便对群众所能得到的消息进行控制。但是消息 
很难控制,因为学生本身就不团结;那些脱颖而出的学生领袖作为大胆的演说家可以做到一呼百应,却不是能够制定长 
远的统一计划的战略家。学生们无法就行动达成一致。为了取得最低限度的团结,仍留在广场的学生接受了如下誓言: 
「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和忠诚,誓死保卫天安门,保卫首都北京,保卫共和国。」'2133' 
镇压:6 月 34 日 
没有证据表明邓小平在决定向天安门派出武装部队时有任何迟疑。6 月 3 日凌晨 2 点 50 分,他命令迟浩田「采 
取一切手段」恢复秩序。当时在北京的西方学者、很有眼光的墨宁(Melanie Manion)解释了邓小平的理由:「即使 
为了控制骚乱而在 6 月 3 日清空街道,也极有可能无法结束抗议运动??抗议者只会暂时撤退,然后又会积累起更大的力 
量??6 月 4 日动用武力,确实立刻一劳永逸地结束了这场运动。」'2134'据邓小平的家人说,不管邓小平受到多少批评, 
他从未怀疑自己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2135'很多观察者看到五月底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少,认为不使用暴力清空广场也是 
可能的。但邓小平不仅担心广场上的学生,而且担心国家权威的普遍弱化,他断定为了恢复政府的权威,必须采取强硬 
行动。'2136' 
此时距苏联瓦解还有两年,但是邓小平在 1989 年就坚信,苏联和东欧领导人没有为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力作出足 
够的努力。在波兰,1989 年 4 月 4 日的圆桌会议使团结工会取得了政治控制权,将总统一职改为由选举方式产生,随 
后便是共产党的解散。巧合的是,波兰定于 6 月 4 日举行大选,而中国军队则在这一天占领天安门广场。曾在苏联留学 
的江泽民后来赞扬邓小平行动果断,使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分崩离析。'2137' 
总数大约 15 万人的部队已经在京郊集结待命。'2138' 他们大多数是乘火车来的,但也有一些士兵是在 6 月 1 日乘 
十架飞机从更遥远的成都和广州抵达北京。为了预防需要更多的军队,广州机场从 5 月 31 日开始有六天没有售票。军 
队来自七大军区中的五个,不过所有军区司令员都表示赞成动用军队控制广场,因此并不存在某军区事后反对镇压学生 
的风险。无论结果好坏,他们都在一条船上。 
在镇压过程中,军队的谋略家为了不使道路被封堵,早在 5 月 26 日就派出小队士兵渗透到北京市内。保密是关 
键。有些部队乘坐的是没有标记的卡车,武器也被藏了起来。有些部队为避免受到注意,穿着便装步行或骑自行车三五 
成群地进城。有些士兵守在交通要道附近,戴着墨镜,穿得像是地痞流氓。还有些人被允许穿着军装,但扮成外出进行 
常规跑步训练的样子。'2139' 几天内,他们不断以小规模分头进城,但在 6 月 2 日即星期五,进城士兵的数量增加了。尤 
其是一大批士兵逐渐集结到了天安门广场以西约四英哩的军事博物馆,这里将成为部队和装备的重要集结地之一。很多 
受过特别良好训练的部队也开始通过地下通道到达天安门广场旁边的人民大会堂内,他们将以训练有素的方式帮助天安 
门清场。还有一些穿便装的士兵被布置在全市一些重要地点,负责提供有关道路封锁状况和示威者动态的情报。 
5 月 19 日军队第一次试图实施戒严时是在夜间行动,他们错误地以为人们都在睡觉,没有想到北京市民会借着 
月光涌上街头。军队领导人第二次采取行动时选择了 6 月 3 日夜间,按阴历这应该是最黑的一个夜晚。这个日子还有一 
个好处,因为 6 月 4 日是星期日,如果秩序能在这一天得以恢复,那么混乱就基本上被控制在周末而不是平常的工作日。 
邓小平在 6 月 3 日承认,即使天安门广场和整个北京的秩序大体得到恢复,也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改变 
人们的想法。他并不着急,并且觉得没有必要谴责那些参加绝食、示威或请愿的人。他命令军队只把违法者和试图颠覆 
国家的人作为目标。他告诉他们,镇压的理由是,为了继续改革开放,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 
在解释动用军队的理由时,邓小平承认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但是他也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说,如果让示威和贴大字报的现象继续下去,就没有 
精力把事情做好。他说,党的领导人要解释恢复秩序的决定,说服各级干部,让他们相信对抗议者采取行动是正确的。 
'2140' 
在 6 月 3 日之前的几天里,学生开始觉察到军队调动的一些迹象,但是他们不清楚已经有多少士兵渗透进市中心。 
此外,大多数学生无法想像他们的抗议会导致开枪。在 6 月 3 日之前,学生有几次投票表决是否继续占领广场。大多数 
人都投票赞成留下,因为主张离开的人已经用脚投了票。但是在 6 月 4 日前的几天里,一些学生领袖害怕受到惩罚,试 
图与政府谈判。他们说,离开广场的条件是保证他们不受惩罚,并且学生组织得到正式承认。'2141'但他们没有获得这样 
的保证。 
6 月 2 日夜里,街头传出了一些部队正在开进北京的传言。示威者及其支持者到处传话,结果,军队试图进城时 
有很多部队车辆遭到堵截、推翻甚至烧毁。同时,政府官员则要求继续推进。6 月 3 日下午乔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清场 
的最后方案。杨尚昆把方案交给了邓小平,立刻得到批准。'2142' 领导人在 6 月 2 日估计会遇到示威者一定程度的抵抗, 
但是他们低估了对抗的强度。据陈希同说,人们「围困并殴打解放军。??还有暴徒抢夺枪支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中央 
机关和一些重要部门遭到冲击」。抵抗的规模和决心让李鹏十分焦躁,他第一次使用了「反革命暴乱」的说法,这意味 
着要像对待敌人那样对付抵抗者。他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