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港版无删节全本)作者:傅高义》第181章


也被封死。有些部队想利用郊区的铁路线,但市民躺在了铁轨上。有一支 2;000 人的部队从外地乘火车到达火车站,一 
下车就被团团围住动弹不得。'2115'当时还没有行动电话,人们用普通电话联络熟人,而有对讲机的人守候在主要的十字 
路口,看到军队到来便发出警报,使人们能够一拥而上将他们堵住。人们组成摩托车队及时传递军队进城的消息。有些 
官员指责赵紫阳的助手鲍彤向示威学生透露了部队前进的路线和目的地。然而,即使鲍彤是个再杰出的组织者,他也无 
法通报或组织街头上汹涌的人潮。 
那天夜里皓月当空,照亮了北京城。外国记者看到人群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人数有几十万之众。据记者报道, 
整个城市都加入了示威,形成北京城里史无前例的景观。不仅学生得到普遍的同情,而且大多数人都反对戒严。'2116'第 
二天凌晨 4 点半,被学生控制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喇叭兴高采烈地宣布,各个方向的部队都已被堵住,无法到达广场。 
广场上的示威者欢呼雀跃。 
进城的士兵大多是农村青年,与城市大学生相比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远不如他们见多识广,对自己遇到的事情毫 
无准备。外国记者报道说,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显得手足无措。他们被告知不要对辱骂作出回应,不能造成流血。他们遵 
守了命令。士兵几乎都没有携带武器。学生们很快就组织起来,同被堵住的卡车上的士兵交谈,试图让他们相信学生们 
在从事正义的事业枣他们要争取更多的自由,结束腐败。有印刷机可用的围观者很快印出了反对戒严的宣传页到处散 
发。有些士兵既不了解情况又准备不足,显得有些同情学生们的诉求。'2117' 
李鹏在 5 月 22 日的日记中承认,军队在 50 个小时里无法移动。他还说,邓小平担心有可能「军心不稳」。对 
于邓来说,这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有这么多青年人反对他们,军队还能维持秩序吗?士兵是否会受到学生的影响,失 
去遵守纪律的决心?有些士兵看上去又累又饿。'2118' 
5 月 22 日星期一早上 7 点,部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然而开始撤离时却发生了混乱。有些市民认为军队只是想 
换一条路线进入市中心,因此继续阻止他们移动。不过到 5 月 24 日,部队都已撤到市郊驻扎下来。戒严令并没有被正 
式取消,但是随着部队的离去,示威群众开始庆贺胜利。'2119' 自 1949 年以来,甚至在文革期间,在北京也从来没有这 
么多人自发地示威反对党的领导。邓小平现在面对的是一场毛泽东有可能引以为傲的群众运动,如果运动的矛头不是指 
向他自己的共产党的话。 
准备武力镇压:5 月 22 日6 月 3 日 
5 月 20 日一过,邓小平让军队暂时撤退的同时,立刻指示杨尚昆准备坦克、装甲运兵车、卡车和足够的武装部 
队,以便克服一切抵抗。这时北京的最高领导人已十分担心军队和高层在面对市民反抗时能否保持坚定的立场。5 月 20 
日,八位在实施戒严时未被征求意见的退休将军交给邓小平一份反对使用武力的声明。邓小平和杨尚昆派了两名最高层 
的军事领导人逐一拜访这些将军,向他们解释实施戒严的原因。'2120' 
在此后几天,李鹏努力争取全国高层干部的支持。在 5 月 20 日以后几天的李鹏日记中,满是与全国各地领导人 
进行电话交谈的纪录。他在电话中解释发生的事情,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赞成,并记下他们对北京领导层的决定表示拥护 
的声明。'2121' 据李鹏的纪录,到 5 月 21 日时已有 22 位省级领导表示支持戒严。邓小平则一直忙于和其他高级领导人 
协商,以确保得到他们的支持。陈云在这场危机中也支持邓小平,他说,坚定立场绝不后退,这一点很重要。'2122'邓小 
平也会见了李先念、彭真等老干部,以确保上层不发生分裂。 
5 月中旬万里正在北美访问。由于担心他可能支持赵紫阳,中央领导人通知他不要直接回北京,而是先去上海。 
5 月 26 日凌晨 3 点万里到达上海机场,迎接他的是江泽民和丁关根。丁是政治局候补委员,他向万里通报了形势。第 
二天丁关根根据北京的指示,向万里作了更全面的汇报。江泽民交给了万里一些北京准备好的文件,解释为何要让赵紫 
阳下台。'2123'虽然万里在北美时说过一些赞成民主的话,但是回到上海后,这位一贯忠诚的中共党员表示支持邓小平的 
政策。'2124'然后他才获准回到北京。 
筹备新的领导班子 
甚至 5 月 20 日实行戒严之前,邓小平已经忙于考虑新的领导班子,准备在恢复秩序后立刻向社会公布。在宣布 
免去赵紫阳职务之前,邓小平先花时间重申了 1987 年召开的十三大的决定,因为他要向群众表明赵紫阳所执行的政策 
仍会继续:不但要继续开放市场,而且要进一步扩大。外国公司正在进行的项目,甚至引起很大争议的海南洋浦项目(由 
日本商社熊谷组牵头),都要继续。他另外还宣布,将要花大力气解决官场腐败问题。'2125' 
为了重新赢得民众支持,邓小平需要与天安门镇压无关的新领导人,并在军队占领天安门后向社会公布。实行戒 
严的前一天即 5 月 19 日,邓小平、陈云和李先念就已选定江泽民做总书记,他们打算在四中全会后立刻宣布对他的任 
命。'2126' 邓小平表扬了江泽民的果断行动:他以巧妙的方式关闭了《世界经济导报》而没有引起过激反应。江泽民从 1983 
年到 1985 年当过电子工业部部长,曾在 1985 年向邓小平汇报工作。邓小平、陈云和李先念冬季去上海度假时,江泽 
民作为市委书记接待他们,所以他们对江都很了解。他已经作为较年轻的政治局委员工作了三年,因此熟悉中央的事务。 
此外,他立场坚定,致力于改革,了解科技,有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这些都是邓小平认为领导国家所需的重要品质。 
邓小平、陈云和李先念还在考虑新的政治局常委成员。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也是一位能干的改革派领导人,他将 
进入政治局常委分管宣传,取代与赵紫阳走得太近的胡启立。宋平既有经验,人缘也好,善于处理困难的组织问题,根 
据陈云的建议将进入政治局。李鹏已经证明自己能够坚定贯彻邓小平的意愿,将继续担任总理,姚依林仍担任副总理。 
新的任命将立即宣布,并在下一次中央全会上正式确认。'2127'赵紫阳将离开政治局。邓小平没有指责赵紫阳闹派性,但 
是他说,赵紫阳和胡耀邦一样,都只与一个小圈子的人共事。'2128' 
决定了新的领导班子后,邓小平与政治局常委两个留任的人枣李鹏和姚依林枣见了面。如果说他们对把总书 
记这一最高职位让给别人感到不满,这也属于人之常情,因此邓小平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为了维持国家的秩序,需要 
新的面孔。他还鼓励他们采取切实措施打击腐败,向群众表明党的领导人在严肃对待这个问题。邓小平说,江泽民等新 
领导人上台后的头几个月,需要采取一些大力的行动来证明他们致力于改革的决心。邓小平认为江泽民不应该带着他在 
上海的班子来任职,相反,他要求大家团结在江泽民周围,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2129'新的领导班子一到位,邓小 
平就会宣布他彻底退休的打算。即使没有任何头衔,邓仍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但江不同,他缺少革命领袖的个人威望, 
需要授予正式头衔以提供领导国家的权威。 
江泽民并不知晓这些有关他的未来角色的高层讨论。5 月 31 日李鹏打电话通知江泽民立刻飞到北京,但没有解 
释理由。江泽民抵京后,李鹏对他说邓小平要见他。第二天邓小平便通知他已被正式指定为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在北京 
私下拜见了另外两位元老陈云和李先念,并立刻开始为自己的新工作作准备。 
江泽民的背景使他有足够的资格成为下一代领导人的人选。他生于 1926 年,经考试入读扬州中学和上海交通大 
学,后者是中国当时最好的工程类高校之一,这说明他有很高的智力。他在上学期间学过一些英语和俄语,作为交流生 
在苏联生活过两年。他还学过一点罗马尼亚语。江泽民 13 岁那年父亲去世,他的叔叔枣一个中共的革命烈士枣成 
了他养父,这一变化使江泽民本人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