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汝不识丁 作者:酥油饼 完结+番外》第93章


郝果子道:“等等。为何我听着听着,觉得师爷已经认同他是无辜的了。”
金师爷道:“我并未如此说。我只是觉得,史千山身上的疑点都是明着的,而武氏夫妇的疑点都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相较之下,反倒是史千山更可信一点。”
郝果子道:“说不准,他们都有所隐瞒。”
金师爷道:“这也不无可能。只是目前看来,武氏夫妇想置他于死地,在这种情况之下,又有什么理由让史千山为他们隐瞒实情呢?”
陶墨道:“不管如何,我们抽丝剥茧,真相自然会浮出水面。”
郝果子讶异道:“少爷竟学会了抽丝剥茧。”
陶墨对着金师爷笑道:“全都仰赖金师爷平时教导有方。”
金师爷道:“东家是天下少见的奇才,我不过是顺水推舟。”
陶墨道:“顺水推舟?”
金师爷遂将顺水推舟解释了下。
陶墨暗自记住。
想着婚期在即,陶墨也想将案子早早了解。
因此他与金师爷在衙门久候崔炯未归,便决定兵分两路。金师爷去武家村打听武氏夫妇,而他去安平客栈找史千山。
原本与陶墨一同去客栈的最好人选是顾射,但他们目前不能见面,只好由老陶代劳。
郝果子则跟着金师爷去跑腿。
到安平客栈,史千山竟然坐在大堂里。他看到陶墨进来,原本就不大的眼睛顿时笑眯成了一条线,“陶大人,你终于来了。”
陶墨道:“你在等我?”
史千山道:“我一到谈阳县就听说陶大人爱民如子,破案如神,心想陶大人一定会来查明真相的,果然让我等到了。”他一见面,就送出两顶高帽子。
陶墨有些羞涩,忙道:“谬赞了。”
史千山道:“这里人多口杂,若陶大人不介意,不如上楼再说。”
陶墨点头道:“好。”
史千山早在楼上包了个厢房,证实他的确是早有所料。
陶墨和老陶进包厢坐下,史千山出门去叫店伙计。
趁他不在,老陶附着陶墨的耳朵低声道:“他是个练家子。”
陶墨一怔。看史千山的样子如何也想不出他竟然会武功。
老陶道:“虽然比较稀松,但是除非那个武姑娘也是练家子,不然救一个想要撞墙的弱女子应当不是难事。”
陶墨皱眉。
案子竟然越发扑朔迷离了。
史千山从外面亲自拎了一壶茶水进来,店伙计跟在他后头捧着放满小菜的托盘。
“来,陶大人请。”他亲自帮陶墨和老陶斟上茶,举杯道,“两位见谅,我素来不饮酒,只好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陶墨与他碰了碰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放下杯子道:“我听你上次在公堂上提及一位友人,不知他现在何处?”
史千山似是早知他会问这个问题,放下杯子,低声叹了口气道:“大人最好还是莫要追问他的行踪。”
陶墨道:“为何?”
史千山起身关上门,才重新落座,面色凝重道:“我来谈阳县不过几日,已听闻陶大人不少事迹。我是真心佩服大人为人,因此推心置腹。只是此事牵扯重重,还请大人不要外传。”
陶墨道:“若非案子所需,我定不传第四人耳。”
史千山点头,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有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那位友人来自京城,是京城某位皇亲的心腹。”
陶墨还不觉得如何,老陶心里头咯噔一下,知道此事复杂了。
史千山见陶墨脸色,便知他还未意识到此事的严重,便道:“我与陶大人虽是初识,但在我心里却有一见如故之感。因此有些话,我也不妨与大人直言。这桩案子我与陶大人可说是,互相连累。有人想要看我们翻脸成仇,渔翁得利。”
老陶道:“你可知是谁?”
史千山笑道:“这个要请陶大人与我一同……集思广益了。究竟有何人是想同时置我们于死地的?”
老陶和陶墨同时想到黄广德。
只是黄广德为何要置史千山于死地?
史千山又道:“又或者,是谁想置我于死地,是谁想置你于死地,而他们……又勾结在了一起?”
经他这么一说,案子似乎渐渐露出冰山一角。
顾府书房。
顾射等顾小甲离开之后,缓缓打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四个还很生涩的字——
我很想你。
102、幕后黑手(三) 。。。 
史千山见两人陷入沉思,状若漫不经心道:“我虽是初到贵宝地,却听到不少关于陶大人的消息。其中一条极有意思,是关于一位知府大人的。”
陶墨一惊抬头。
老陶谨慎地望着他。
史千山笑眯眯道:“不过是道听途说,多半不会是真的吧?”他的脸很圆,笑的时候脸皮往上挤,使得颧骨更加突出,滚圆滚圆,油光发亮,说不出的滑稽。
老陶道:“不知你听到是什么消息?”
史千山道:“听说前阵子覃城知府曾请陶大人去知府衙门坐了坐,不知可有此事?”
老陶暗暗松了口气,道:“覃城知府是我家少爷的顶头上司,找他去知府衙门坐坐实属平常。”
史千山打了个哈哈,笑道:“也是。看来是我多心了,我听坊间说什么关进牢房,还以为陶大人与知府不和,现在想来,定然是听错了。还请陶大人见谅。”
陶墨不善撒谎,只能低着头不说话。
史千山道:“不过这么说来,陶大人应当是没得罪过什么人,也不会有什么人想害陶大人。这样一来,我之前的推测倒不成立了。看来不是有人想害我们,而是有个人只想害我才对。”
老陶大蛇随滚上,忙道:“那你可知道是谁?”
史千山圆乎乎的手指在下巴上挠了挠道:“与陶大人相反,我这半辈子得罪的人只能用数之不清来形容,若真要点出其中一二,怕是不易啊。”
老陶道:“你之前不是说你的那位友人来自京城的皇亲?”
史千山道:“的确。”
老陶道:“不知是哪一位皇亲?”
史千山道:“你当真想知道?”
老陶道:“不错。”他知道史千山这样说是为了吊起胃口,好将陶墨拉下水,但是那人既然将主意打到陶墨头上,就由不得他们想撇清关系就撇清关系了。比起敌暗我明,还不如知己知彼。
史千山又看看陶墨道:“陶大人也想知道?”
陶墨道:“我先尽快破案。”
史千山道:“既然如此,我便说了。那人便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九皇子。”
一听是皇子,陶墨脸色变了变。他一生之中接触过最大的官便是知府。皇子对他来讲,与天边明月无异。
老陶倒是挺镇定。在他听史千山说皇亲的时候,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
史千山道:“不过这件事多半是冲着我来的,两位不必担心。”
老陶道:“但我刚刚好像听你说,这件案子可能是冲着你和少爷两个人来的。”
史千山道:“我原来是以为陶大人曾经得罪过什么人,所以他才偏偏选中你的地盘来陷害我。如今看来,却是陶大人时运不济,被我连累了。”
陶墨听他如此推心置腹,也不好再像之前那样装聋作哑,道:“也可能是我的关系。”
史千山努力张大小眼睛,以便将眼中的惊讶表达出来,“此话从何说起?”
陶墨看向老陶。
老陶道:“不知史公子可曾听过黄广德?”
史千山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往后靠,背贴着椅背,笑得疏淡,“倒是听过。”
老陶道:“他与少爷有些过节。”
史千山道:“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头绪了。”
老陶道:“愿闻其详。”
史千山道:“不瞒你说。我在京城这么多年,对京城里的事知之甚详。黄广德虽然只是一个知府,但是他在京城的人脉怕是比很多总督都要来的广阔。”
陶墨和老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史千山继续道:“九皇子府中人与他有交往也属平常。”
老陶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一切是黄广德与九皇子所为?但堂堂一个九皇子为何要用这样下三滥的手段来引你入瓮?”
史千山苦笑道:“我既不问你们因何与黄广德结怨,你们又何必来问我与九皇子的梁子?”
陶墨突然道:“我是想破案,并非追溯往事。你若不愿说,我也不勉强。只是此案疑点重重,于你不利,你若是不能说出合理的解释,只怕很难脱身。”
老陶颇为讶异地看着陶墨。就在适才,他差点都被史千山三言两语下的套子给套进去了,不想陶墨竟还如此清醒。
史千山叹气道:“我酒后一时糊涂冒犯了九皇子,至于具体如何冒犯……只怕九皇子若是知道你们知道了,连带也不会放过你们。”
老陶道:“照你的意思,九皇子想要惩戒你,于是派心腹使计。刚好那心腹又与黄广德相识,于是又相处两全其美之计,将你引来谈阳县。一来可以布局陷害你,二来又可以让我家少爷陷入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