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红妆》第46章


“大胆,什么人都敢领进来。”
张飞叱喝立着的侍卫,侍卫慌忙跪下,委屈着正要解释。寒酸之人突然开口,“见过主公,各位将军。”
众人听着声音格外熟悉,赵云最先反映过来,一把将他拉起,“夏侯兄弟。”眼睛却向后看了看,并没有木柯的影子。
夏侯博胡乱的蹭了蹭脸,“赵将军。”
“哎呀,原来是你小子。”张飞笑着冲上去,在他背上一阵乱拍。惹夏侯博向一旁躲了躲身子。
“夏侯校尉。”刘备略显激动,“可有见我家妹子?”
“我已经同先生见过面了。只是。”夏侯博将发生之事告诉了众人。
“这些日子,我都是在柴房做事,不敢暴露自己的身手,一直陪在先生一旁。”夏侯博被刘备亲自扶着坐下,他受宠若惊,要起身时,刘备示意他继续。他点点头,“其实,先生第二日正准备同博一起逃离,奈何孙权将诸葛瑾叫去面谈,正是聊得我家先生之事,诸葛瑾无奈,想要护先生安全,就使了‘权宜之计’。”
诸葛亮微微顿容,面色难看起来。
“到底是什么‘权宜之计’?”关羽见他一直都未讲出,有些着急。
而关于诸葛瑾用的‘权宜之计’,民间流传着一个版本,被认为是最接近历史的一个。《三国志》着作者陈寿曾经去查证此事,未从木柯那里得到答案,奈何此事又没有官方记载,就不了了之,未记入史书之中。
夏侯博口中的版本是诸葛瑾的简化版,真正发生的事情,诸葛瑾只告诉了木柯一人,日后木柯也只告诉了诸葛亮一人。
那日,诸葛瑾来到孙权面前,其他属下也都在此,孙权命他坐下共赏歌舞,众人一阵豪饮。
周瑜端起酒杯坐在了诸葛瑾一旁,“过些时日,主公准备亲自伐曹,有意与刘备联合,不知长史何意?”
诸葛瑾陪他饮下,“刘备手下各个虎将,若是能同主公联军,曹操定会大败。”
“公瑾也是这么觉得。”周瑜又为他添了一杯,“听说刘备手下有一女子,计谋堪比先生,更胜公瑾,不知先生可听过此人?”
“听都督描述,那女子瑾早有耳闻,听说被唤作‘木柯’。”
周瑜见他说的随意,神色疑惑,又凑近他些,继续添酒,诸葛瑾一一饮下。
“公瑾听说,此女来了吴郡。”
诸葛瑾微微一怔,不安地神色瞬间转为激动,“都督说的可是真的?若消息属实,都督应马上派人将她找出来,我们以此女牵制刘备,定不怕他有何异心。这联军将更有保障。”
周瑜见他如此,有些意外,心底里也开始怀疑木柯是否真的是黄月英。
“都督可告诉主公了?”诸葛瑾表现出对此事很有兴趣。
周瑜微微斜眼,想了想,“听闻,此女脸上有疤痕,公瑾上次见平姬的妹子时,发觉她也是面带疤痕,长史可知为何?”
诸葛瑾心中有些恼怒,面儿上却平平淡淡:“月英脸上的疤痕是幼年同平姬玩耍之时留下的,早就已经消淡,如今已经快从面上看不出了。”
周瑜仔细回忆了那日见木柯时她脸上的疤痕,颜色浅淡,确实像二十几年的旧疤,却不知是因为华佗用‘邑圭’为她医治的缘故。
诸葛瑾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与他碰杯道:“此等大事,应该早些告知主公,明日起,瑾就派人在吴郡内外巡察,定不能让木柯从这里逃脱了。”
周瑜依然不放心,趴在诸葛瑾耳旁低语,“主公一直觉得平姬样貌出众,寻了许多女子都没见这么标致之人,如今,公瑾见她妹子同她颇为相似,不如长史将人情送给主公,也了了主公的心愿。”说完,酒杯碰上诸葛瑾手中的杯子,独自饮下。
诸葛瑾并没有回答,眼睛故意盯着其中一个舞女不放,仿佛没有听到周瑜说的话,样子似是走神。周瑜顺着他的眼睛看去,一个妩媚女子正在摆动细腰。孙权看向台下,唤了诸葛瑾一声,“诸葛长史。”
诸葛瑾故意装作出神,不去理睬。一旁的周瑜小心观察,轻轻碰了碰他,向台上示意,诸葛瑾这才起身,“主公赎罪。”
“不妨。”孙权示意他坐下,“瑾很少这样,可是看中什么人了?”
诸葛瑾再次起身,“是瑾的失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瑾何错之有,快快坐下。”孙权又指向诸葛瑾盯着的舞女,“你,以后就跟着长史大人。”
“是。”舞女妩媚一笑。
“主公恕罪。”诸葛瑾慌忙跪下,神色凝重。
孙权看着疑惑,“瑾这是何意?”
“主公,瑾并非看中此女,只是同都督聊起家中一人,顿觉想念,才出了神,惹主公误会,是瑾的错。”
“哦?”孙权来了兴趣,周瑜却眯起眼睛,“瑾说的家中之人是?”他向前侧了侧身子。
“正是‘平姬’的妹妹,黄月英。”
孙权稍稍坐直了些,周瑜嘴角摸出一股笑,继续盯着诸葛瑾。
“这,孤有些不明白了。”孙权疑惑,“难道长史对此女有情?”
诸葛瑾起身叩拜,“此次月英千里奔波并非只是探亲,而是履行同瑾的一个约定。”
、【第三十九章】诸葛夫人 定居吴郡
【第三十九章】诸葛夫人 定居吴郡
孙权示意歌舞停下,有趣地打量着诸葛瑾,“约定?”
“是。”诸葛瑾躬身一拜,“瑾在隆中之时同黄承彦说定,若是日后,平姬无法为瑾诞下子嗣,就将其妹黄月英一同嫁给瑾,并封为正室,为瑾开枝散叶。”
“这同娶姐妹也不是没有先例,只是,黄姑娘何意?”孙权似是有些相信。
“月英如今肯来,足以说明她并无异议。”诸葛瑾再拜。
“来人。”孙权对着门外侍卫一声吩咐,“请黄姑娘前来。”又挥了挥手,众人慢慢散去,独留了周瑜在一旁坐观。
木柯早已收拾好,见孙权府上来人,心中明白几分,脸上涂了少量的‘邑圭’,又挑了件朴素衣服去见孙权。
孙权见堂下跪着的黄脸民女并无想象中惊艳,脸上倒是有些失落。
“听闻月英同平姬颇为相似,孤看着却大不相同。”孙权倒是诚实。周瑜也仔细观察木柯,想她定是有意如此。
“回将军。”木柯假意害怕,声线中微微加了些颤抖,“奴家到此水土不服,昨日就有些疲倦,今日病症加重,如此面貌来叩拜将军,是奴婢的错。”木柯尽量让自己臣服于孙权之下,自从被曹操鞭打过后,她的性子软了不少。
“都怪瑾照顾不周,请主公责罚。”诸葛瑾跪在木柯一旁,两人很有默契的看了对方一眼。
“既然身子不舒服,就早些回去休息吧。你们的婚事,孤再安排。”孙权觉得无趣,就不再为难木柯。
木柯身子微颤,知道诸葛瑾的‘权宜之计’同自己想象的一样,眼角溢出泪珠。经过这么多事,她终于明白,自己所在的世界由不得自己做主,由不得她盲目反抗,一切都与权势有关,都与地位有关,而自己现在,唯有服从才能活着。
诸葛瑾的一只手紧紧握住了她,木柯并没有反抗,孙权斜看他们一眼,离开了大殿。周瑜慢慢起身,走到两人一侧,拱手道:“恭喜长史,恭喜诸葛夫人。”又仰天大笑着走出大殿。
“走吧。”诸葛瑾慢慢将木柯扶起。
夜色很重,寒气微轻,天空皎月淡淡明光。
木柯斜靠着廊檐看院中的竹影摇曳,偶尔有风拂过,心中似是清冷,又似是温暖。
诸葛瑾也无法入睡,慢慢走到了木柯的别院,见她正在发愣,坐在了她的旁边。
“隆中的月亮同这里的有些不同。”
木柯转头看向他,那张同诸葛亮很像的脸,同诸葛亮很像的机智头脑,却有一样比得过诸葛亮,争夺之心,懂得及时抓住时机。
“我的家乡,要结婚的男女都会先了解对方,若是合适了,就在一起。若是不合适,就去找其他人。”木柯面对他盘腿坐着,样子很奇怪,诸葛瑾有趣打量,“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人。我们那里,物质有时比情感重要。”
诸葛瑾不搭话,浅笑着继续听她讲家乡之事。
“以前我去相亲,亲戚朋友介绍之前,总会说对方是做什么的,家庭条件如何如何,让我去见见,去相处一段时间。我也见过一两个人,却总是无法动心,可能第一面,很难了解一个人,很难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只有接触了才知道。我却总是想在第一眼就遇见该遇见的。”木柯垂下头。
“木柯家乡在哪里?”诸葛瑾觉得木柯言语行为有些奇怪。
“中国。”木柯随意回道。
“是瑾孤陋寡闻,不知是何地?”
“一个,我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以前每每说起这句话,木柯总会很伤感,如今,说得轻巧,仿佛习惯了一个地方,就会慢慢遗忘另外一个地方。她记得烛轩曾经说过对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