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穆皇后》第56章


“孩子,原是好好的,只怪我……怪我睡觉时给他捂得太紧,都怨我。”
听她这么说,春华也不知道这是否又是个年轻母亲因没经验把自己孩子闷死了,还是岑氏纯粹是心里太悲痛,给自己硬定上的罪名。
要春华在这刻说“你还年轻,往后再生一个”这样的话,未免太残酷,更像风凉话,这话她真对哭诉中的岑氏说不出口。
岑氏搭着她肩哭,虽然同情她,春华却心想到,你可千万别把我当成了自家姊妹般言语。
关系再好,妯娌间总是要离了距离的,于人于己都是好事。虽然岑氏要是对春华表达出“如姐妹般”的友善,对春华本人来说没什么损失。而她亦不是个大奸大恶之徒,会去指使利用年轻的弟妹。
这会儿岑氏哭得脑子混了,说话也开始乱来,“邕儿死了,大嫂这下可高兴了,总算是没人和她抢长孙这个名分了。”
“这是说的什么话,她与你有什么仇。胡思乱想。”哪怕这大嫂与她不对付,这时候顺着岑氏说,往后算起账来她也有挑拨离间的嫌疑。
心想,你还真敢说。
你敢说我还不敢听呢。
岑氏果然是胡话更多起来,情绪不稳,话也偏激,“哪里不是她了,她早就记恨上邕儿是长孙。她总巴不得妯娌都生不下儿子。”
“又胡说了,她是长嫂,还防备我们做什么?”
“二嫂。”岑氏叫道,话语中不无凄楚,“这次是冲着我,往前是为了二嫂得阿母喜爱,她这样哪还有个长嫂该有的仁心了。”
听她说完,春华不知是该为大嫂默哀呢还是为弟妹难过。
做人做到喜恶一个人脸上表情全写着,大有明天她的敌人一遇难了大家全怀疑上她的架势。
也难怪岑氏会这么想了,大嫂赵氏对长孙的不喜的确是划拉在面上的。自己生不出儿子,对妯娌便特别的防备。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想想孩子,想想你自己?”继续歪话题,她还不想落人口舌,“好好打算往后才是正理。”
“孩子。”岑氏的脸色苍白,“孩子都去了,还有什么……”
“你要真可怜孩子,便养好了身子再生一个。”春华觉得自己也挺好笑,自己生不出还劝别人,“有孩子总是好的。”
这话里带着怅然,想到嫂嫂的遭遇,岑氏瞬间就平衡了,还反过来慰劝道,“不过是时机不凑巧,想二嫂这样的好心肠总会好报的。”
果然安慰一个人,只要举出比他更惨的例子来就行,旁的话也不用多说。
岑氏说她是“好心肠”,有些讽刺,春华想想自己,好心肠大概真不算。但也不是个特别坏的人。
最后又对岑氏说,“好好休息。”
这会儿岑氏也恢复了平日的状态,答道,“我省的,只明日孩子葬下去还想请二嫂来搭把手,只您别嫌弃这事忌讳就好。”
“不用这么客气,你要我帮忙我总会来的。”
自己还没生过孩子,就要先帮别人去埋孩子,在旁人看起来是触霉头触得厉害了。
荀氏更是拿她当了大好人,“也就是您气量大了。”
拿了一大堆的禁忌避讳给她,让她防着些。
说实话,内心里,春华是一点也没觉得岑氏死孩子和她生不生得出儿子有什么客观联系。因为不忌讳,所以才会答应得快。
建安十一年对北方来说并不是个好年头。
这年初的正月,有星孛于北斗。
自玉带诏事件后,天子接连失去了两家妻族,没有外戚宦官支持,天子的权威日益退减。
但在怎么减退,天子仍有一呼百应之功。总有这么几个傻子了的世家会一门心思地跟着天子转悠,总有这么几个嫩头青希望借此一举成名天下知。
结果这下维护汉室天命,忠臣靖难的“好人”都被曹司空一锅烩了去见刘家老祖宗了。
这其中就有一个叫祢衡的“名士”,死活不与曹操合作。
与其说他是强调皇室正统,不满意曹大人挟制天子,倒不如说只不过是对曹操仅给了他个刀笔小吏的官职做心里不满意了。
按照曹操务实的作风,无论之前名声多大的名士,做过官的就先给个他原级别的官试试能力,没做过官的则多是给个文记或是掾属这样的职位观察段时日,然后再外放个县令长的小官,做的好再提拔……这样的过程。
“名士”祢衡很不乐意,先前未出仕便有人劝他去结识下年龄相仿的陈群和司马朗求推荐求说好话,结果他很不屑地说,“我怎么能跟杀猪卖酒的人在一起!”
青年俊彦名气正盛的司马大哥,躺枪。
在曹操礼贤下士请他的时候,祢衡又直接说,“你手下的荀攸可使他去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说说漂亮话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是牧牛放马的,乐进则该去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
夏侯惇是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注1)
几乎把曹操手下的得力干将们骂个遍。
更可气的是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小子,竟然略过敬称直呼人名!
总算他还知道曹仁是曹操家人,改称了字。
司空大人这会儿正脾气很不坏,郭嘉去年刚献计让他礼贤下士,“千金市骨”,勉强咽下这口气。
哪里想到还会有人嘴贱,追问祢衡,“那荀文若呢?冀州牧荀令君你总比不过了吧?”
荀彧为王佐之才,出身高贵,行貌俱佳,智谋过人,众人以为祢衡总该心服口服了。
这年头男人没个愿意和荀彧相比,就如女人们都不愿意和蔡文姬拼“才女”是一个道理。
哪知祢衡这个后生小子样样都比不过人家,却照旧大言不惭道,“荀某白白生了副好相貌,正好用来借来给人吊丧。”
也不知道是笑这个后生要倒霉了,还是因为比不过人家荀美男,听着有人损他也是种“乐”。
曹操听了后终是忍无可忍地怒了。
这样的货不灭了他,磨刀霍霍还应该向着谁?
结果不知是祢衡之福还是祸,他还认识一个叫做孔融的人,正是自诩为孔圣人的后代的那位,以“孔融让梨”为天下所知,在读书人中可说是一呼百应。并且这两人还互为莫逆。
在这位祢才子的口中,世界上只有三好人:他一个,孔融第二,杨修第三。
这份友谊也不知是真为他起到了靠山的作用,还是加速了他的灭亡。
在已经尝过杀死名士边让的苦果后,这回曹孟德再一次面对了全士族阶层的压力,并作出了最后把祢衡这货以暴力手段捆绑着送给了刘表的决定。
这样的强硬手段,哪怕最后祢衡并非死于他之手,新仇旧恨也使得北方士族再次跳起反抗。
这一年对司马家而言,却毫不受影响,四男司马馗也迎娶了新妇。
对这位〃季达〃,春华尚且没有任何他的印象,历史中也不是个知名人物但奈不住人家有个〃八王团〃的儿子。
当然这个时候,司马馗自己不知,新媳妇也不知,连穿越来的春华也不知。
有时不得不说,无知实在是种幸福。相比知道自己前路的艰险,对历史细节记不清楚也是种福利了。
如果春华对司马家八个儿子的了解程度堪比清普员口中的〃九龙夺嫡〃的话,了解这一家人比了解〃四爷〃,〃八爷〃,〃十三爷〃还准确,这会儿她真该头疼了。
司马家没个邪魅九,也没有温文八,冰山四,有的只是个摆谱折腾爹,以及一群前期苦逼后期凶残的儿子们。
其中最凶残的一只叫二达的便是她丈夫。
在春华为数不多的对司马懿的印象中,这货主要就干了俩事,一则和曹丕成了基友变成世子党,一则和诸葛亮相爱相杀一辈子。
直到最后〃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然而眼下这两位未来的〃真爱〃却至今还没交过锋,仲达没有出仕,而孔明则继续耕种于南阳,刘备的首席谋士尚还是徐庶徐元直。
到了四男妇入门的次月,岑氏再次诊出有身孕。
去西院看她,春华也真算服了她了。
这才多久,上次生产完满打满算到现在也绝不到一年,岑氏竟然又神速地怀上了。
被人围坐在屋中,岑氏脸上满是笑容,然而再怎么笑着,也掩不住脸色泛黄。
比起刚进门时的红润可爱,如今的岑氏圆脸上已经瘦出了颧骨,让人唏嘘不已。
话到嘴边不由哽住。
还未等她开口,岑氏却是热情地站起迎接她,“二嫂来了。”
“你快坐下,这会儿还多什么虚礼。”赶快让婆子搀着她坐下,“只是来看看你,要反给你添乱倒是我的罪过了。”
“二嫂能来就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