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穆皇后》第55章


一想起便又几分热络,“妹子可是平日教习世家闺秀琵琶曲的?听闻你闺名远扬,深得家学,可见是位才女了。”
汗一下,阮家的家学才是琵琶。
至于才女二字,她不过就是识几个字,背过几首诗。许都有蔡昭姬珠玉当前,敢称为才女的一般都被损得很惨。金刚钻面前,真货假货一望便知。
“贞姐是过赞了,春华不过是小地方的粗鄙女子罢了,教人琴艺之事也仅是家中阿母所吩咐下的事,妾无法只好竭力地顶上了。”
荀氏却因此事对她影响极好,“便是旁人想顶上也不成,不是?真能者,才当得大家赞的。”
这便是春华在给群小屁孩萝莉们当保姆的时候决想不到的。
以她现在的身份级别,直接和上流社会的贵妇交往是不够格的。但无意中,因教人子女而和这些闺秀的母亲们结交,却是一比她想不到的财富。
这些母亲们大多都比春华年长得多,在交际圈中也有着比她大得多的影响,因而传出的声誉便是让有闺秀之名的陈群夫人荀氏,尚未见其人便对春华有了好感。
两人相谈甚欢,于是两家有了往来,对家中的夫婿亦产生了相当影响,这便又是后话。
可见,又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也并不是没道理。旁人都看着春华手上的事既烦又无利而退缩,唯有她做下来了,于是便有了收获。
却说司马孚之妻岑氏生下了下一辈的长孙,举家都为此喜不自胜。
欣喜若狂的祖父司马防当下便为这个孩子起名为司马邕。
邕者,同“雍”,和睦,和谐。
给个新生儿起名为和睦的意思,很难不说是这位祖父的深意。
既是暗喻兄弟和睦,对三男的敲打,也算是对长男的安慰了。
听说了新生儿的名字,正在给司马家准备贺礼的杨琬叹道,“看来你家阿公最惦记的还是头前的那位夫人,难怪你现在的那位阿母时常难做了。”
也就是两人关系好才会说到这话。
但哪怕背着人,春华是不能明说长辈坏话的。
心想,自家阿公哪里是挂念前妻,他这是在重序嫡庶。司马孚可不是个嫡子。
杨琬又转过来把小孩的衣物摊开来给她瞧,“你给看看,这样子送你弟妹还好吧?”
“她孩子还小呢,穿这个要等再长几个月。”
“就这个吧,不送这个,我真想不出还有什么了。”杨琬放下手上的衣物,一旁两岁的女儿育惠咯咯地笑了起来。
便把女儿抱了过来,“阿圆叫阿姨。”
小女孩俏皮地叫了声阿姨,然后就把头给埋母亲怀里去,一边偷着张望春华。
被孩子这么一搅和,春华也笑了。
“琬姐如今有儿有女真是好福气。”
杨琬的大儿子已经快五岁了,父母正愁着何处给请西席,小女儿也两岁了。
“眼馋我就快自己生一个。”杨琬已不知是多少次这么苦口婆心了,“别看如今你还年轻,谁都不知道往后的事呢。便是你不急,你家那位,再过几年便要到而立之年了吧?”
春华道,“你道我是不想生呢,要急总急不来的。”
“每次都这么说。”杨琬回头让婆子给取来东西递给她。
“这是?”
“给你求的符。”杨琬正经地说道,“回去给地方压下,这会儿可一定得生个。”
也是一片心意,春华收下,“先谢过琬姐了。”
“客气什么。”
杨琬说的并没错。她还能等,今年也不过才十七岁,家里那位却已经二十七了。
夫妇感情至今还是和睦的,但无子这样的家庭问题迟早会把夫妇俩的情分磨光。
一时又有些惴惴,是否他已经……有过这些想法?
不但密友劝她,最急的莫过于娘家母亲山氏。
归宁的时候便总要给她老生常谈这事,一次比一次问得仔细,最后还担心上。
“你们俩要是身子出了问题要赶快治了,别担心别人怎么看的。子嗣是最重要的。”
令春华哭笑不得。
他们俩身体健康,夫妻生活和谐,至于为什么老不中彩这问题,真就是运气了。
或者是因为她年龄还太小?似乎这时代十几岁生孩子的再正常不过了,虽然年纪轻生的孩子老是挂掉。
这次归宁,许是被岑氏的事刺激到了,娘家妈话说得就更直接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才让你娘抱上外孙!”
“阿娘……”
“别用什么‘急不得’这话敷衍我,你弟媳她都生了。”山氏是真气上了,“你哪怕有怀过一次,随便生下什么都好。”
她娘气头上话都说不清了。春华偷笑,随便生什么都好,那生只狸猫难道也行?
“你倒是还笑。想想刘将军之妇王氏。”脸色铁青,“那还是正头娘子,常年无所出,只好提了妾婢上来,男人到外面去鬼混她都只能忍。”
山氏说的正是平虏将军刘勋的妻子王宋,许都有名的怨妇。
照理说,这个时代的民风彪悍,特别贵族阶级,老爷是不敢惹原配大房的。更彪悍一点的女子,直呼自己的丈夫为“卿”。

汉代的称呼方法,夫妻间,妻称夫为“君”,而夫称妻为“卿”。但彪悍的贵族女子,总有呼丈夫为“卿”的一刻。
王宋却是个悲剧。战乱中老公当了平虏将军,自己娘家却没落了,又没生育过,不但要自己给丈夫找女人生孩子,此后连丈夫再外面嫖娼宿妓也不好过问。
这样的幽怨下,又如何使她还能保持着一张“优雅从容”的面孔?
母亲拿出这人为例,其实春华却觉得刘勋后来找了那么多女人,也一样没生出孩子来,夫妇俩谁更有问题一望便知。
“别当阿娘吓你,女人到了这份上,”山氏也同情起来,“活得也太没滋味了。往前这位夫人也是闺秀,难道还是一开始就这么拉长着脸的?”
人,都是被境遇改变的。
青葱少女会变成黄脸婆。换做是她,春华也无法保证如果无子的状况再维持个十年,她的心境会不会也变得幽怨起来。
现在她尚且还能镇定,其实也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这次是真的踬地而谢:“娘说的确是在理的,女儿向来把这事放心里,也许是时运如此。”
“你知道就好了,亲母女我还会真气上你吗?”山氏扶她起来,“还不是想等你好消息。”
好消息却没等到,一个对司马家来说的坏消息却突然降临。
这日,春华正在击节指出侄女的曲误,忽然柳生便来报。
“夫人。”柳生低头回言,“西面的岑夫人,说是,邕小公子夭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小江正版的读者!感谢留言的妹子们!
这话说得矫情,其实作为个默默的小新人一直到开了自己的v文,其中的欣喜喜不自胜,然而一路陪着我过来的却是各位的支持。
对于这部正剧一开始我真有些担忧自己接不下来。一个人查着大量资料,排出的世家谱系写了二十三张纸,年代纪大纲写了千字,其他人物资料等搜集起来近十万字。
真是带着压力在写文,在v文后更有点束手束脚,怕自己写得不好浪费大家的钱。
最初的想法是,我想写一篇自己都承认可以看上第二遍的文,而不是仅仅出卖激素,是真想认真地写出点东西来的。很感谢所有文下读者。
PS:昨天下工地晒太阳去了,额,果然做工程的老板就是这么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不当人用……
百度美白大法去了
再PS:我会做两个星期的日更,哎,大家信吗信吗? 
49、玉衡指孟冬(二) 。。。
“西面的岑夫人;说是,邕小公子夭了。”
和谐小公子死了。
迅速地把两个侄女清场送回去,换了身颜色不刺眼的衣裙才带上了贴身婢女快步过去。
西院中岑氏早哭得要昏过去,一张年轻的脸蛋惨白惨白的。
她与春华进门时间相近;年岁也相近,十几岁的少女才刚享有了作为人母的幸福,突然之间这样的幸福却被急速地夺去。
这样的打击甚至比孩子从未出生过更难受。
岑氏原是哭呆了,见到春华,却又更悲上心来,泪水随悲痛一股脑地都宣泄出来。
“二嫂。”
春华过去拍拍她的背怕她哭不上来,气又憋进心去;“有什么难过的就哭出来;就这么一日;咱们好好送送孩子,等送完孩子,还一样要过日子不是?”
岑氏倒头靠着她哭,“我是恨啊,这孩子我宁愿他从没到人间走过这一遭。”
“做母亲的,你这又是说的什么话。”
“孩子,原是好好的,只怪我……怪我睡觉时给他捂得太紧,都怨我。”
听她这么说,春华也不知道这是否又是个年轻母亲因没经验把自己孩子闷死了,还是岑氏纯粹是心里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