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第130章


颉利与那燕迷迷糊糊醒来,还带有几分酒意地愣怔着。那燕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一大早醒过来,却发现……几乎所有的弟兄全跑掉了。” 
颉利酒意全消,急忙问:“我们还剩多少人?” 
“八个,只有八个了。”阿金带着哭腔答道。 
那燕又恢复了镇定,当机立断:“快,我们赶紧离开这里!” 
那燕与阿金保护着颉利可汗,率领八名突厥兵向吐谷挥汗国继续逃去。离吐谷浑越近,那燕越是紧张,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一条川道,两边是突兀的黄土塬。走在川道,那燕不由自主地抬头望了望塬上,只觉一片刺眼的目光,白晃晃地。 
突然,四周响起一片呐喊声:“活捉颉利!活捉颉利!”无数唐军自川道口蜂拥而出,堵住他们前行的道路。 
那燕一看,急说:“快突围!”一干人慌忙向黄土塬撤去。 
一切都太晚了。唐军士兵很快将他们团团围住,双方拚命厮杀起来。一时只见刀枪飞舞,银光闪烁。随着唐军的呐喊声,突厥士兵一个一个倒了下去。 
那燕眼看形势危殆,急向颉利大叫:“父王快走,这里有我挡着!” 
颉利不理,继续与五六个唐军士兵拼杀。 
那燕边战边大声催促:“父王快走,在吐谷浑会合!”并用刀猛拍颉利座骑,那马受到惊吓,狂奔而去。 
那燕、阿金与两名突厥兵,边撤边挡住涌来的唐军兵马。 
唐军将士对那燕很是敬佩,而且她又在军中助大唐南征北战,所以对她总是手下留情。那燕虽是死拼,但众人只是远远地围着她,打一下就跑,让她有劲使不上。 
阿金和那两各士兵就处于险境了。阿金越战越猛,力气也渐渐不支起来。两名突厥兵这时已身亡,一名唐军士兵乘机绕到阿金身后,猛砍一刀。 
那燕见阿金受伤,猛扑过去。阿金大叫:“公主别管我……快走……!”鲜血从她的衣衫内渗了出来。 
那燕又挥刀砍向冲在前面的唐军士兵,然后回头抱紧阿金,噙着泪道:“阿金,我对不起你!” 
阿金硬挤出一丝笑容:“公主待我有如姐妹……我愿……快快去找可汗……”话来说完,阿金气绝身亡。 
那燕大叫一声:“阿金!”翻身抡起弯刀,杀了过去。唐军士兵一哄而散,向颉利追去。 
那燕孤零零一人朝吐谷浑赶去。她心情极为沮丧,又十分为父亲担忧,不知他是否脱离险境。她失去了孩子,又离开了世民,这个世上只有父亲一个亲人了,而现在他却吉凶未卜,这使她感到一片迷茫。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8 回复此发言
263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四十二2) 
颉利逃跑后,一路打马狂奔,无心恋战。从他当可汗以来,他很少失败过,而这次竟连自己的女儿也顾不上了,自己还算什么可汗啊! 
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颉利一见来者,登时面如死灰,全身颤抖着低头不语。任城王李道宗哈哈大笑道:“颉利,现在请你与我一起回长安吧!” 
至此,北讨突厥以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那燕在追寻父亲的路途,遇上另一支突厥人马。部众们紧紧围往那燕,握着弯刀向她逼来。 
正在这时,这支突厥的首领飞马赶到,大喝一声:“住手!” 
突利下马,走近那燕,叫了声:“阿妹!” 
那燕恼羞成怒地大叫:“早就跟你说过,不要叫我阿妹!来呀!杀我呀!” 
突利感到很难过,又想解释什么:“请听我说……” 
那燕打断突利的话:“你们为什么不动手?让我当俘虏?休想!”说着,那燕就要自刎。 
突利情急生智,大叫:“颉利已经被擒了!” 
那燕一怔:“真的?” 
突利一看此招奏效,放下心来,道:“是被李道宗所擒,正要押解去长安。”说完一挥手,率领部众就要离开。 
那燕翻身上马,对突利说:“梅蓝为你结生了个儿子。” 
也许这个消息是作为回报,但足以令突利欣喜万分了。 
击破突厥、俘虏颉利的捷报传到长安后,百姓无不额手相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回太极殿内,李世民面带喜色,高居御座,接受百官们的庆贺。 
国舅长孙无忌奏道:“陛下,如今突厥败亡,百姓欢腾,真是可喜可贺!” 
房玄龄道:“长久以来的北方大患终告解除,的确值得庆贺!” 
程咬金也豪气十足地道:“陛下,消灭突厥,一统中国,实在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一时之间,魏征、秦琼、尉迟敬德等一干老臣也纷纷上奏。李世民听了,非常高兴,对文武百官道: 
“早先,国家初立,根基未稳,力量虚弱,所以太皇曾向突厥称臣,朕何尝不痛心疾首?深感蒙受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突厥。多年以来,朕进膳不觉味香,寝歇时时惊醒,就是想着要报仇雪耻。如今出师半载,就将颉利擒获,雪洗了几十年的耻辱,朕怎能不高兴!” 
“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拜,由呼万岁。 
欢呼声停下后,李世民正色说道:“消灭突厥,固值得庆贺,但正如魏右丞所说,自今以后,我们要拿出全力,为天下百姓谋利造福……” 
这时,一内侍来报:“启禀陛下,四邻蛮族酋长君王,前来祝贺,请求晋见。” 
“快宣!”李世民更加兴奋起来。 
数十名周邻少数民族首领奇装异服,虬髯长发,一进大殿,都下拜行礼。 
李世民双手抱拳,道:“突厥灭亡,实为大唐幸事。你们不远千里,前来道贺,朕不胜感激,并诚致谢意!” 
一名蛮族首领穿着肥大的长袍,出列奏道:“陛下消灭突厥,威震天下,无与伦比,敬请接受我等一致所上尊号。”说完,回头一挥手,众首领一齐下拜,高呼:“天可汗!” 
李世民不觉好笑:“朕是大唐天子,难道还要兼办你们可汗的事吗?” 
众首领又齐声高呼:“天可汗!天可汗!天可汗!”欢呼声如雷鸣,久久回旋在太极殿上空。 
自此之后,举世民对西北边陲酋长君王颁发诏书时,一律自称“天可汗”。 
李世民一连几天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这天他来到吉儿寝宫。自派兵北伐突厥以来,他几乎没有好好睡过一觉,更没有单独与吉儿在一起。 
或许是军事上的胜利,使李世民感到十分放松,与吉儿缠绵起来竟十分地畅快,连吉儿都感觉到了异样。皇上已很少有过这样的激情了。她双手轻抚着世民,以冷静的的温柔回报着他火一般的热情,随之也控制不住地不停呻吟起来…… 
李世民望着天棚,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吉儿躺在他的臂弯里,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在他胸脯上划着。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丝毫没有那燕的讯息。” 
吉儿满脸的陶醉消失了:“是啊,也不知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不过,为了忠孝,那燕妹妹竟然抛弃了一切,投身于一场明知没有胜算的战火之中,着实令人感佩。”吉儿的话是由衷的。 
264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世民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搂紧了吉儿。自己喜欢的女人,一个那燕,一个吉儿,她们的父亲都成了自己的仇敌,这种恨爱交织真是难以了断啊! 
往事历历在目,在眼前交替闪现着。直到天快亮时,世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还没睡多大一会儿,李世民又被窗外的鸟鸣惊醒。吉儿早已梳妆完毕,看见他醒来,忙对他说:“陛下,房玄龄有急事晋见,已等候多时。” 
“快宣!”李世民下了床,已是精神焕发。 
房玄龄神情黯然、满脸泪痕地拜道:“陛下!如晦他……”他呜咽着说不下去了。 
世民紧紧握住他的手,急切地问:“如晦他到底怎么了?” 
“破晓时分……他过世了。” 
李世民听了,不禁潜然泪下,哭道:“多年以来,你跟如晦一同辅佐朕;而今,朕只能看到你,再也看不到如晦了……” 
自进长安认识房、杜二人以后,李世民即视二人为左膀右臂。如今大唐已告安定,正要共享荣华富贵,不料杜如晦竟溘然长逝……李世民越想越伤心,掩面痛哭起来。 
李世民来到政事堂时,萧瑀已等候多时了,一见李世民来到,急忙下拜:“臣萧瑀叩见陛下。” 
李世民拿出一份奏折,道:“萧瑀,这份奏折,朕已阅过。” 
萧瑀道:“回陛下,李靖率军攻破铁山时,军纪败坏,以至官兵大肆劫掠,突厥汗国的金银财宝、珍玩古董被抢劫一空,使国家蒙受了重大损失。身为御史大夫,臣以为应处罚李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