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苏念》第71章


桑洛大惊。
那人正坐立不稳,正靠在榻上,见袁伯如此问,却轻轻点头,道声:“惭愧!”
袁伯亦点点头,道:“难怪!”
“究竟怎么回事?”桑洛在旁道。
袁伯望了望他,叹道:“原本此事不该说,如今,你也该知道知道了。”
“还望直言!”桑洛直盯着他道。
袁伯望了那人一眼,缓缓道:“清漪家原本并非此间人氏。清漪姥爷便姓百里,在隐州城内开了一家药铺,济世活人,颇有名声。膝下无子,只得一女,自小便教她诗书琴画,医药之事,亦是精通。此人……”又望了榻上那人一眼,那人只是默然无语,于是又道:“此人当时,不过是个落魄秀才,父母亡去,无力安葬,自卖其身。清漪姥爷怜其尚有几分才华,与他银钱,教他安葬父母,好生读书。他既得了百里家相助,便常有来往,与百里家小姐结下情缘,一朝聘媒,成婚成家。”
“这本是好事,后来如何?”桑洛点头道。
“此后,此人科考顺利,一路进了京、中得二名榜眼,两年未归。及回时,却只写下一纸休书!”袁伯道。
桑洛闻言、心下大惊,道:“这是为何?”
袁伯再望那人,那人只是低着头,并不言语。
“世间皆以仕途为贵,那百里家不过是医药商事,当日落魄之时,自是感戴恩德,一朝得势,却嫌商家之名难登大雅,在京中,已另娶了官家小姐,那时清漪尚在襁褓之中。”袁伯叹道,“那百里家虽只是医药商家,却也重清誉,如今遭这般羞辱,又怕女儿难以做人,是以收了药铺,远远避至此间……”
“原来如此!所以姥姥才对读书之人深恶痛绝!”桑洛点头道。
“这还未完。”袁伯道,“此人闻道百里家盘了铺子,只道家财有他一份,竟又寻至这落叶村,大闹一场,清漪姥爷受气不过,一场大病,行医一生,却未能救得自身。清漪的娘愧悔一生,也早早便去世了,只姥姥一人照顾清漪长大,如今见了此人,怎不痛恨!”
桑洛闻得此言,怒目看向那人,道:“你真白白玷污了圣人之名!”
袁伯走至桑洛身侧,拍拍他肩,道:“你如今当明白姥姥苦心,别怪她。”
“桑洛怎敢。”桑洛叹得一声,又对袁伯道:“如今清漪家不知是何情形,我得去走一遭,此人便先托付在此,有劳了。”
“去吧,且让他在此便是。”袁伯道。
桑洛便急急作别,往清漪家赶去。
到得清漪家,只见院门紧闭。
抬手叩门,闻得姥姥声音,道:“谁?”
桑洛在外报了姓名,姥姥厉声传来:“谁许你来?”
桑洛不知里面是何情形,又再叩门。
不想姥姥竟真打开门,让进他来。
及进院中,立时便见清漪又跪在院中。
桑洛走至清漪身旁,跪于一侧,对姥姥道:“姥姥,您别怪清漪。”
“你若再无理纠缠,只怕她会更多苦楚。”姥姥哼道。
“清漪的爹确是背信弃义,十恶难赎,然桑洛定非轻诺之人,此生绝不有负!”桑洛望着姥姥缓声道。
“你这是哪里听来的?!”姥姥惊道。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清漪亦侧头望他道。
桑洛对清漪点点头,直望着姥姥,又道:“袁伯都告诉我了,那个人就是清漪的爹。他当年所作所为,我已尽知。”
“好、好!”姥姥点头道,“你既已尽知,就当知道,我绝不会将清漪许你!”
“姥姥,我对清漪之心、生死不悔、日月可鉴!”桑洛道。
姥姥听罢此言,默然望他一时,哼道:“生死不悔?”
“是!”桑洛重重点头道。
“那你须与我一样聘礼!”姥姥道。
“是何聘礼,姥姥但说无妨。”桑洛喜道。
“我这聘礼,却是难得,你可办得到吗?”姥姥道。
“无论如何难得,只这世间所有之物,桑洛必然与你办到!”桑洛道。
“好!你便上那天齐山顶,与我摘下一株三生草来,我便将清漪许你!”姥姥道。
桑洛尚未答言,清漪已然出声,惊道:“姥姥,不可!”
“他既说了与你生死不悔,如何不可!”姥姥对清漪道。
“姥姥、你这是、真要他……去送死不成?”清漪急道,声音中已带泣声。
“这是何物?清漪你为何如此?”桑洛在旁奇道。
清漪侧身拉过他,忽又放开手,道:“你、回去吧。以后、我们都不再见了!”
“清漪,这是为何?”桑洛惊道。
又转头对姥姥道:“那天齐山是何处?三生草又是何物?”
清漪立起身来,道:“你别问了,快走吧!”
“那天齐山便在这落叶村,只因它高耸入云,与天同齐,便唤作天齐山。”姥姥道。
“可是在村中亦能望见,那座最高的山脉。”桑洛道。
“正是。”姥姥点头道,“天齐山顶生长着一种五寸之草,名唤三生草,四季常青。这落叶村中,但凡有人欲提亲聘媒,必以此物为信!只因欲摘此草之人,多殒命山崖之下,投胎转世去了,是以有此一名。如今之人皆贪生怕死,已然弃了古法,我百里家却不能罔顾!”
“原来如此,”桑洛听罢,点头道,“既有此草,桑洛必去采来!”
“那天齐山险峻难攀、你、你是要白白去送死吗?!”清漪在旁急道。
“清漪,”桑洛侧身望她一回,柔声道,“我既允了你,终此一生,绝不相弃,就一定平安回来,你且等着我就是!”
说罢,对姥姥一揖,出门而去。
清漪追至门前,姥姥却拉住她,道:“他不过说说罢了,难道真去吗?你这个傻姑娘!”
清漪回身对姥姥道:“姥姥,你……”
桑洛在远处已隐约闻得姥姥之言,也不理会,看看天色,先回转家中。
次日一早,天色微亮,将佩剑带在身上,至父亲门前,跪拜于地,叩得三下,方起身出门,直往天齐山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人,真是非救不可~~~清漪啊~~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啊~~
、第三十一章 天齐山危取三生草 落叶村草葬负心人
那山每日在落叶村中,皆能远远望见。
如今走来,却只是越走越不到,竟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到得山脚之下。
桑洛抬头望时,见那山果然巍峨高耸,云环雾绕,陡峭之处,草木不生。
当下也不停留,便往山上爬去。
方爬得三尺来高,忽听下面有人喊道:“喂、喂!”
回头看时,一个白发老人立于山下,向他招手道:“喂,年轻人,快下来!”
“老人家,您怎地这般早?”桑洛亦向山下老人道。
“快下来,快下来!”老人仍向他直招手道。
桑洛便往山下爬来,此去并未多高,山势倒还平缓,并不费事。
下得山脚,对老人一揖,道:“不知老人家何事招呼?”
“你上这天齐山,做甚?”老人道。
“晚辈欲求娶一女,所以依此地风俗,上这天齐山顶取那三生草罢了。”桑洛道。
“果然如此。”老人点点头道,“亏得我招呼及时。”
“这是何意?”桑洛道。
“唉……”老人叹息一声,指着天齐山道:“你看这山,初时虽容易,到得那高处,无处落脚,更无物可攀,上不去也就罢了,只怕跌落下来,非死即残。”
将桑洛上下打量一回,道:“看你年纪轻轻,切不可犯险。”
桑洛原以为老人有事需人助,听了此话,明白他是好意相劝,道:“多谢老人家。只是我已允了此草,今日必要取来。”
“你家中可有高堂?”老人道。
“家母已亡故,家父尚健在。”桑洛道。
“既有高堂需你奉养,怎可这般轻率。”老人摇头道。
“此地不皆是如此吗?”桑洛道。
“此地确实有此旧俗。”老人点头道,“这个地方山高林深,从前多是猎户,平日里爬山越岭,追捕野兽。若有年轻男子中意哪家的姑娘,就需爬上这天齐山顶,取下一株三生草,一来显其身手,二来以表真情。”
“原来是这么个缘故。”桑洛方知其究底。
“后来有些外来之人,带来农耕之术,”老人接着道:“既无需深山涉险,又衣食有傍,捕猎之家便渐渐地少了,只是尚有些人家提这样的要求,害得多少年轻人殒命残身,所以啊,如今已不大兴了。”
望了望桑洛,微微笑道:“你那姑娘家还让你来此,定是不愿将姑娘许你罢了,你另寻别家也就是了,何必以身犯险,罔顾家中父母?”
桑洛闻得此言,心中更明白姥姥索要此草之苦心,对老人一揖,道:“多谢相告,山中露重,您老早些回去吧。”
言罢,仍回身往山上攀去。
老人在后叫道:“年轻人,你不要命了?”
“桑洛自会当心,多谢了。”桑洛回头对老人笑道。
“喂!”老人摇摇头,自言自语道:“真是……这哪是娶亲?这是要送丧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