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诏书一下,塞尚阿也是被吓坏了,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派兵对永安发动牵制性进攻。但是塞尚阿没想到,3月6日凌晨,太平军竟然在最难以行军的雨天黑夜里突出了永安,想到咸丰皇帝的诏书,塞尚阿立刻派遣乌兰泰与向荣一起尽起精锐追击。
3月7日,乌兰泰纵兵猛追,一举围住了太平军后队,杀了两千人。终于立下大功的乌兰泰自觉的完全靠功勋超过了向荣,完全不把向荣放在眼里。甚至准备自己单独追击消灭太平军。
3月8日一大早,乌兰泰正在做造反,却看到对面出现了太平军的小股部队,而且看意思这支小股部队竟然是返回头准备进攻的前哨。这下自己已经吃饱了早饭的乌兰泰认为可以复制3月7日的胜利,竟然不等自己的部队吃早饭,就带兵杀进了大垌山谷。这下可把今年60岁,久经杀场的向荣吓坏了。乌兰泰这举动太莽撞了,很明显,太平军在大垌只怕有埋伏。向荣追之不及,只能自己带部队守住大垌谷口,做好接应乌兰泰的准备。
果然如同向荣所料,太平军在大垌山谷中埋伏了人马,突然猛攻乌兰泰所部。乌兰泰的部队被打崩溃了,现在败兵正在向山谷口逃窜。而太平军猛追不舍。
正准备列队接应,突然得知一支太平军的部队占领了自己后方,向荣冷汗都被吓出来了。他想都不想的说道:“列队,先杀了后面的逆贼。”
向荣负责保护乌兰泰的后路,可向荣的后路若是被截断,那两支军队都会被一锅端了。
“父亲,乌兰泰的败兵只怕快到了。”向荣的儿子向继雄连忙提醒到。其实不用向继雄提醒,光那越来越近的喊声,以及雨水中影影绰绰能够看到的人群影子,向荣就知道了。
“你带五百人先去杀了那些逆贼。”向荣板着脸对儿子说道。
向继雄也觉得父亲向荣的命令比较有道理,他带了一个营的清军就直奔韦泽他们而去。
越靠近韦泽的部队,向继雄的心中越是吃惊。只见对面的太平军身穿厚厚的蓑衣,头带斗笠,斗笠上还盖着草编的东西。他们整齐的列在石坡后面,只有上半身露在外头。而前排的每一名战士手中,都端着火绳枪。火帽位置都在斗笠之下,虽然斗笠边缘上不断落下雨水,可盖了草的斗笠缝隙中一点水都不漏。
更让向继雄感到危险的是,这些士兵们面对蜂拥而来的清军,竟然稳稳站在原地,既不射击,更没有吓得乱跑。向荣非常精通火枪连环射击。向继雄自然是学到了父亲的本事,一看太平军的阵势,向继雄就知道若是这么莽撞的冲上去,只会是正撞在枪口之上。
跑到距离太平军大约80步的距离上,向继雄的不安感觉越来越强烈,他再也不敢继续上前。叫停了清军,向继雄命道,“打!”
咚咚的一阵枪响,清军的火绳枪开火了。硝烟混着雾气登时就遮住了清军的视线。向继雄也不管那么多,学自他父亲向荣的绝招,连环火枪开始打个不停。一半的火绳枪射击采用的是三段击,向荣的连环射击则是不停歇的射击。等于是个七八段甚至是十几段射击。这样的做法优点在于能够以不停歇的火力唬住敌人,还能对靠近的敌人实施连续不断的打击。缺点就是火力密度大大降低。
火绳枪这玩意是前装武器,在大雨中装填,要么是枪管进水,甚至火绳都被雨水浇灭。这么一通连环射击之后,向继雄实在是组织不起来第二轮射击。加上硝烟弥漫,他也根本看不清,也只能让射击停下来。
向荣一直在北方打仗,对于这种暴雨天气很不适应,雨天子弹装填是要躲在随军移动的巨大雨伞下装填。晴天装填的速度已经不快,这雨天下更是慢了几倍之多。
等到雨水大概让硝烟散去,能够再次射击的火绳枪竟然没能装好八十条。
而向继雄看向对面太平军的阵营之时,惊诧的发现,对面的太平军不仅没有用火枪还击,阵列竟然还如最初般整齐。
80步的距离,还下着大雨,火绳枪的射击根本没有用处。即便有那么几颗子弹飞到了太平军的阵列里面,沾了雨水的沉重蓑衣,以及盖了草的斗笠能够很有效的防御铅子的杀伤。
见到这轮射击没用,向继雄也明白问题在哪里。不仅是雨天,现在的潮气这么大,火药的功效也在大大降低。若是想对太平军有效杀伤,就只能靠到40步,甚至30步的距离。
咬咬牙,向继雄命令已经装填好弹药的清军继续靠近。隔了雨幕,向继雄听到对面的太平军中有人喊了些什么,但是根本听不清楚。
喊话的是韦泽,内容很简单:“听我命令!才能开枪。”
不仅如此,韦泽本来就站在火枪队第一排中,现在他拔出单刀向前走了两步,竟然站在了队列的最前面。韦泽的右臂平伸,单刀在雨水中闪着寒光。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是所有的太平军战士看到原本就站在第一排的旅帅韦泽竟然站到了最前面,都是精神一振。
一个多月的训练让大家都学会了听从命令之后再开枪,但是面对清军站在对面射击的时候,战士们还是不由得紧张起来。看到旅帅韦泽竟然比战士们更靠近清军的枪口,每个人都屏息凝神,把清军的抛在了一边,只等着听韦泽的命令。
韦泽的气势仿佛连老天都感到了,雨竟然小了起来。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23章 成军(十)
“放枪!”广西提督,围攻永安城的北大营统领向荣喝道。
传令官立刻跟着叫嚷起来,还算是队列整齐的清军向着猛扑过来太平军开始射击。“嘭嘭”的一阵闷响中,有些太平军战士倒地,抱着中枪的地方开始呼叫,剩下的太平军战士看到单凭手中的刀是无法对抗井然有序列阵的向荣,他们立刻撤了回去,退到了向荣火枪队射程之外。
然而退却的太平军并没有逃走,他们躲在远处的山石后面,对着向荣他们喊叫怒骂。有些战士还建起小石头,奋力向向荣他们投掷。
双方距离甚远,小小的石子根本砸不到清军,当然造不成什么伤害。向荣对此并不在乎。此时他打退了五六股太平军小队的进攻,向荣的心情是越来越紧张。看向自己儿子向继雄负责的战斗,只见三里地外,向继雄只是单纯的放枪,竟然没有进攻的意思。向荣的心情就更差起来。
向荣久经沙场,他很清楚此时的战局。数股太平军绕过山岭后直接对远离战场的向荣所部发动攻击,这意味着乌兰泰已经完蛋了。若是再等下去,太平军的主力就会赶到向荣这里。
若是晴天,向荣也不怕,不过是排枪射击,整个部队缓缓后撤。糟糕的是,现在是雨天,撤退时非常困难,火枪火炮也很容易受到雨水的影响而失效。向荣的队伍只要一乱,太平军就会趁势冲击,把战斗打成近战乱战。
向荣多次与太平军打过近战,1851年9月11日,太平军放弃紫荆山根据地,向平南方向突围。向荣率部追堵,在官村遭到太平军的伏击,全军大溃,向荣骤遇此败,甚觉懊丧,他感叹道: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此时向荣所部在山中,道路都在峡谷里面。若是打了败仗,清军想溃散都办不到,只能在漫长的追击战中被消灭掉。虽然还是很想救出乌兰泰,向荣却知道自己到了该放弃的时候了。若是继续耗下去,向荣也得给乌兰泰陪葬。
“传令,让向继雄击破那股逆贼!”在军中,向荣只能把自己儿子当作一员战将来对待。命令自己的儿子加紧作战,向荣也开始指挥着清军部队准备撤退。
向继雄得到了自家老爹的命令后,也知道必须尽快解决掉面前的这股太平军。这股太平军极为狡猾,他们占领的这个阵地对清军来说非常难受。大垌的山谷口是处于半山的位置,一侧是山,一侧是深谷。这里的山壁有一个大大的凹陷之处。太平军就占领了凹陷处靠山壁的高地。
若是清军不需要撤退,这股太平军所处的地方就是个死地,清军能够轻易的把太平军封死在里面。在清军想撤退的时候,太平军也挡不住清军撤退的步伐。只是太平军占领的阵地距离靠深谷有50步左右。普通火枪射击的时候,谈不上准头,却在有效射程范围内。
若是清军根本不管这股太平军,他们就得任由太平军自由射击。若是清军想解决掉这股太平军,他们就得靠前进攻。那样,双方的距离就拉进到40步,甚至30步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那是真的一排枪过去,必然有死伤。向继雄非常清楚手下清军的德行,让他们在这个距离上与太平军对射,清军可坚持不了多?
小说推荐
- 铁血之中华帝国
- 作者:九分之七【由文】引子铁血之华夏帝国简介他,用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一个大大的圈,注视这个圈圈良久之后,说道“把这些地方纳入帝国的版图吧”他,默默地注视着帝国西部的某个地方,一块儿巨大的区域,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这里应该是良田千万顷”他,回首北望,依依不舍,这是天赐良机,不容错过,错过就是过
- 最新章:第77章
- 铁血三部之二 铁血仍在燃烧
- 《铁血三部之二 铁血仍在燃烧》作者:花开花落水无情第1卷第一章 死里逃生第一章 死里逃生“砰,砰”硝烟四起,整个战场弥漫着如同地狱般的气息,炮弹在一个穿着迷彩服的特种军人身边响起,就算他是神,也无法躲开如此多的炮弹的爆炸范围,终于,他倒下了,在他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他分明看到自己的战友,那些曾经和他
- 最新章:第68章
- 血荐中华
- 《血荐中华》作者:西方蜘蛛第一部 纸城铁人第一章 神秘宝刀2007年某月某日,中国某内陆城市。中国某师特种兵部队上尉,才从禁闭室里放出来,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军官王竞尧趁着休息百无聊赖的在本市最大的一家古玩市场闲逛。他来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纯粹是因为无聊而打发时间“老板,有什么好东西没有”王竞尧
- 最新章:第580章
- 血淬中华
- 《血淬中华》作者:大风第一部 关河梦断第一章 探险石磨沟深邃神秘的“无名洞”看起来似乎深不可测,洞穴时宽时窄而又非常的平坦,最令人惊异的是已经走了十多分钟,它的走向却依然呈现为一条直线。突然,走在最前面的邢亮停下了脚步,有些兴奋的向着身后边喊道“华哥,小宇,你们快来,看看这是什么”紧走了几步,冯华和
- 最新章:第231章
- 血荐中华(西方)
- 作者:西方蜘蛛“铁血中华”系列的第二部。这部依然延续了第一部的铁血精神“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次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宋末,来到了那个让中华文明倒退了几百年的时代,他将用他的铁血来改变这个时代。还是那句口号:我不要公道和公正,我需要的是铁血和刺刀!我要浇铸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我要打造一个—铁血中华!第一卷
- 最新章:第596章
- 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
- 作者:不笑生前言《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之中,神州城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市的世外桃源式的发展,由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为自己的原料和商品的通路早做打算,只好优先向外扩张,要知道没有原料和商品流通渠道的神州城将一无是处。第一章 神的国度1节 海上烈风 1看起来,中国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好的
- 最新章:第434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