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冷着脸答道:“我只要你去尽力堵住谷口,却不是要你堵死谷口。此战各军有进无退,清妖进了山谷之后就必败无疑。只要能有一支兄弟能够攻打谷口的清妖,他们就在谷口站不住脚,那时候我军掩杀过去,清妖只能逃窜。这等事情,我觉得派韦旅帅你去,应该能办到。”
韦泽一直觉得法国士兵形容拿破仑的一句话非常好,“皇帝带着我们靠行军打胜仗。”而红军也是以卓绝的行军能力著称于世。杨秀清的命令中,第一句话就是确定韦泽的部队是太平军诸军中还有行军能力的部队,这点上,可以说杨秀清观察力极为敏锐,而且极为知人善任。
再说任何屁话也毫无意义,韦泽大声应道:“遵东王旨意!”
一回到部属那里,韦泽立刻发出了行军命令。行军背包中的被褥全部交给四五名留守人员看管,部队扎了隐蔽用的草帽。最先出发的自然是行军司马张应宸,就在出发前,张应宸忍不住心有余悸的说道:“东王看上去这是吓死人!”
是不是吓死人,韦泽也不知道,反正韦泽知道,此战不是追击的清军完蛋,就是太平军完蛋。说是堵住山谷入口,其实只怕东王杨秀清的另一个目的是若太平军战败,韦泽想办法拖住山谷入口的敌人,不让他们参与追击吧。
可韦泽也并不在乎了,历史上太平军能够打到南京,那就一定获得了战斗的胜利。而且假如因为韦泽的出现,导致历史发生了变化,那么太平军失败之后,韦泽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在出发前的动员中,韦泽先介绍了情况,然后举起手臂吼道:“此时我等若不死战,剩下的只有被杀一途!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兄弟们跟着我去杀清妖!”
兄弟们其实也都清楚了面临的局面,300人无一人迟疑,都举起手臂应道:“杀清妖!”
不管情绪怎么激动,行军战斗自然还得按照一个多月来的训练办。天黑前,张应宸已经派人回来告知,行军路线已经确定,但是伏击阵地还没找好。韦泽也不多等,直接命令部队出发。
深夜中如号的山风让韦泽觉得清醒了不少,他突然觉得杨秀清之所以派韦泽的部队搞袭击,也不是完全看中了韦泽的行军能力。在训练中,韦泽只督促部下练了长枪术与火枪射击两种。在大垌这个山谷中,长枪根本施展不开。连日来都是下雨,火枪也很难派上用场。千军万马在山谷中混在一起大厮杀,韦泽他们的火枪根本也找不到射击对象。如果让韦泽等人换上短兵器,因为没有练习过,只怕战斗力根本发挥不出来。
难道东王杨秀清一直在暗中关注自己的行动不成?韦泽忍不住想到。
一路上想来想去,部队终于在天亮前赶到了大垌的山谷入口附近。张应宸终于确定了伏击阵地,这是在大垌山谷入口附近的一处山坳。布下侦察兵的话,最多半小时的就能赶到大垌山谷入口附近。
韦泽看完地形,此地在山谷入口附近的正上方,只怕清军是不会对此放手不管的。若是清军在此布下一队人马,韦泽等人猛冲出来的时候,首先就要和这里的清军碰上。
“有没有在清军斜后方的可选之地?”韦泽问张应宸。
张应宸的脸色微变,停了片刻,他才说道:“有一处。”
第二个位置就好的多,经过四五里地崎岖的山路之后,出口直插清军斜后方,是阻击的绝佳场所。但是韦泽也明白了张应宸为难的理由。若是韦泽在清军败退时候突然冲到这里,那败退的清军就只有与韦泽死战一个选择了。死死卡住清军的退路,韦泽不死,清军就得死。
“这里甚好!”韦泽大声说道。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22章 成军(九)
雾越来越大,尽在咫尺的人竟然看不清对方,更不用说远处。天色逐渐亮起来,浓雾只是变淡了些。
“看来不用担心清妖会发现咱们。”张应宸低声说道。张应宸都不会选择在这样的天气里派出去几里外的侦察哨。先不说如何发现一里地外的敌人,即便是发现了,在这雾气中跑出去几里地报信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此时就听得远处有清军大部队行军的声音,即便是雾淡了,几里外也是朦朦一片,根本看不出什么。行军声,嘈杂声,加上各种回音,也说不清有多少清军。
到了上午十分,清军的行军终于结束,此时却突然下起雨来。雨水驱散了不少雾气,可远处有蒙在一层厚厚的雨幕中,更是看不到什么。
韦泽的部队躲在一处山崖下的凹处,马上就是战斗,战士们或者擦拭长枪,或者把布紧紧包着的火绳枪拿出来仔细擦拭。这是近现代军队的基本素质,哪怕是打不准的武器,也得保养擦拭。并不是擦拭之后就能提高命中率,而是熟悉武器结构,并且保证武器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天色更加明亮,韦泽估摸着大概倒上上午十点多到十二点之间,突然就听到大垌山谷方向传来了巨大的声响,那巨大沉闷连续不断的声音,仔细听起来,又仿佛是无数的呐喊,枪炮,汇聚成的声音。
“打起来了!”韦昌荣说完这话,腾的站起身来。
韦泽下了命令,“快点收拾,准备随时出发!”说完之后,他也站在雨幕边上,静静的听着。如雷鸣、如海潮、山谷中回荡着无法形容的声响。韦泽仔细的听着,这声音先是持续了一段,接着越来越清晰,竟然是在向大垌山谷的谷口处涌来。
此时司马以及伍长们早就命战士们收好了自己的装备,韦泽看了看部下,命道:“到上阵的时候,兄弟们,跟我走!”
五六里地,韦泽他们在雨中走了好一阵。张应宸只担心韦泽会拉着兄弟们横挡在清军的退路上,没想到韦泽并没有直奔清军背面,而是更向远离清军的方向去了。此时的雨依旧很大,虽然距离清军还有三四里的距离,张应宸却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清军的影子。而清军的注意力明显都聚集在大垌山谷方向,竟然没注意到一众穿着蓑衣带着草帽的家伙正在静悄悄的向着他们后方移动。
韦泽终于登上了一处小坡,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坡距离官道之间有一道半人多深的沟壑,直线距离四十余步。韦泽把两个卒200名火枪手分四队列在小坡之上。长枪手则放在火枪手之后。
清军现在的主要战斗力还是绿营,绿营在清初是不许使用火器的,别说炮了,就是火绳枪也没有。不过清初没多久,八旗就变得腐朽不堪,清廷不得不给绿营发火器,绿营作为满清中期的军队主力开始火器化。这些火器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湘军三宝“抬枪鸟铳劈山炮”。
抬枪是一种长度两米多,重量在三十斤左右的火器,一次能发射一大片铅子,虽然满清的将军们都吹嘘这玩意射程可达百步。但谁真的信以为真谁是傻子。黑火药做发射药的铅子过了八十步就是漫天飘了,什么东西都打不到。老练的将领会在距离敌人大约三十步左右的时候下令开火,这个时候的杀伤力是最大的。因为抬枪的个头和装弹难度,一般一次战斗中也就响上一两次。
抬枪虽然并不是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造物,但好歹也是大清火器界的新人。绿营主力的鸟铳和劈山炮那是从大明就开始服役的老家伙,鸟铳是大明仿制的火绳枪,而劈山炮在大明的时候还叫千子雷炮。一直使用了两百多年都没有改进,实在是劳苦功高。
韦泽对绿营镇场子的兵器已经相当了解,在这样的大雨中,三样武器若是在遮雨工具掩护下缓缓前进,倒是能够有点作用。可一旦暴露在大雨里面,三样武器一淋雨,就不用考虑他们还能正常作战。
现在韦泽没有办法与东王联系,哪怕是再想消灭满清,哪怕是再为东王的英雄气概所感动,韦泽也没有了要为这天国事业舍生忘死的打算。在这完全隔断了通讯的情况下,直接与清军硬干,只会直接暴露在清军的火力之下。选择了这一处看似对清军威胁较小的地方进行阻击,是韦泽仔细考虑的结果。
韦泽他们刚占领了那块阵地,清军也就发现了韦泽等人。负责守谷口的是北大营统领向荣。得到这消息之后,向荣大惊失色。
早在3月24日,塞尚阿就接到了咸丰皇帝的诏书,诏书上写了非常严厉的话,大意就是“既然围住了逆贼,那就不能让逆贼再次逃窜。若是被逆贼逃跑,朕查清楚逆贼是从哪路跑的,就定然严惩不贷。”
这诏书一下,塞尚阿也是被吓坏了,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派兵对永安发动牵制性进攻。但是塞尚阿没想到,3月6日凌晨,太平军竟然在最难以行军的雨天黑夜里突出了永安,想到咸?
小说推荐
- 铁血之中华帝国
- 作者:九分之七【由文】引子铁血之华夏帝国简介他,用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一个大大的圈,注视这个圈圈良久之后,说道“把这些地方纳入帝国的版图吧”他,默默地注视着帝国西部的某个地方,一块儿巨大的区域,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这里应该是良田千万顷”他,回首北望,依依不舍,这是天赐良机,不容错过,错过就是过
- 最新章:第77章
- 铁血三部之二 铁血仍在燃烧
- 《铁血三部之二 铁血仍在燃烧》作者:花开花落水无情第1卷第一章 死里逃生第一章 死里逃生“砰,砰”硝烟四起,整个战场弥漫着如同地狱般的气息,炮弹在一个穿着迷彩服的特种军人身边响起,就算他是神,也无法躲开如此多的炮弹的爆炸范围,终于,他倒下了,在他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他分明看到自己的战友,那些曾经和他
- 最新章:第68章
- 血荐中华
- 《血荐中华》作者:西方蜘蛛第一部 纸城铁人第一章 神秘宝刀2007年某月某日,中国某内陆城市。中国某师特种兵部队上尉,才从禁闭室里放出来,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军官王竞尧趁着休息百无聊赖的在本市最大的一家古玩市场闲逛。他来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纯粹是因为无聊而打发时间“老板,有什么好东西没有”王竞尧
- 最新章:第580章
- 血淬中华
- 《血淬中华》作者:大风第一部 关河梦断第一章 探险石磨沟深邃神秘的“无名洞”看起来似乎深不可测,洞穴时宽时窄而又非常的平坦,最令人惊异的是已经走了十多分钟,它的走向却依然呈现为一条直线。突然,走在最前面的邢亮停下了脚步,有些兴奋的向着身后边喊道“华哥,小宇,你们快来,看看这是什么”紧走了几步,冯华和
- 最新章:第231章
- 血荐中华(西方)
- 作者:西方蜘蛛“铁血中华”系列的第二部。这部依然延续了第一部的铁血精神“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次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宋末,来到了那个让中华文明倒退了几百年的时代,他将用他的铁血来改变这个时代。还是那句口号:我不要公道和公正,我需要的是铁血和刺刀!我要浇铸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我要打造一个—铁血中华!第一卷
- 最新章:第596章
- 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
- 作者:不笑生前言《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之中,神州城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市的世外桃源式的发展,由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为自己的原料和商品的通路早做打算,只好优先向外扩张,要知道没有原料和商品流通渠道的神州城将一无是处。第一章 神的国度1节 海上烈风 1看起来,中国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好的
- 最新章:第434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