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滟江山》第15章


“陶花,你可千万别告诉我,徽王与你有私情。”
第八章:假戏(4)
陶花听他语气极其郑重,又连名带姓叫自己的名字,于是也一脸严正地听着。听到最后一句,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突兀且荒谬,忍不住爆出一阵大笑。她笑得弯下腰去,“你……你想法也太怪异了,我是他长辈。长辈你明白吗?就像母亲,姑姑,婶娘……这样的长辈。”
她只觉得,这世上所有可能跟自己有私情的人当中,小满一定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不,不,他根本就不可能排进来。
秦文牢牢盯住她,“他不过比你小四岁而已,又不是姻亲,你怎么就变成长辈了?”
她怎么变成了小满的长辈?这句问话让陶花想起往事——虽是满载痛苦的冰冷回忆,却因为有这个“晚辈”的参与,而变得有了些温暖的颜色。
汴梁。太师府书房。落叶盖满了窗外的花园。
田太师听罢随从在耳边的低声密报,点点头,命他把小姐叫来。
随从出去了,室内无人,他摇头晃脑地想了想:陶花……陶洪锡……秦文……
终于一下子笑起来:怎么?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情?
女儿田倩如走进书房,含羞低头,“前方是不是有信来?他……他可好?”
田太师把女儿拉到身边,“倩如,你与他虽然有婚约,但我田太师的女儿不会没人要,你不必被他限住。”
田倩如一惊抬头,“怎么?出什么事了?”
“他在军中与人有染,不知怎么有个女人去找他,我查过,这女人是落霞山的草寇,她父亲曾降顺契丹为官。我看,咱们还是立刻收回他的虎符,给你另谋贤婿。”
田倩如默然半晌,垂头说:“爹爹,我与他尚未行礼,他是青年男子,有姬妾陪伴原也是情理之中,难道你还指望他做和尚不成?他不但不是和尚,为人还风流得很,这也不是第一回了,你怎么又轻言退婚?”
田太师哼了一声,“若不是为了你呀,我可真不愿趟他这个浑水。”
第八章:假戏(5)
田倩如娇声倚到父亲身边,“爹爹,你可别这么说,他能应了这门亲事,我……我开心得很……”
田太师叹气,“是,女生外向,我说不过你,为父只能帮你这个外向的女儿把她赶走。”
“又要杀人?”
“这次倒不必,有的是好办法。何况,这女人居然是陶洪锡的女儿,哈哈——”
徽王府。秋意渐深。
小满久久地看着面前这封密信,面色沉沉。
郑伯却是喜上眉梢,笑出声来,“我说呢,上次秦将军写来的信居然写满了三页,他以前可从来是几句话就说完,一个字也不肯多写。原来他不但是写信罗嗦了,待人也和气喜乐了很多。”
小满却未笑,“前方的军士说,他与姑姑两情相悦,这才欢声笑语。”
郑伯笑得更加欢畅,“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秦将军若是有意于陶姑娘,咱们更不愁秦家对徽王的忠心了。田太师也不会忍这口气,到时候必然是要刀兵相见。”
小满手按额头,“也未必刀兵相见,也许田家会想办法加害姑姑。”
郑伯微笑,“那也要看能不能办得到。秦将军这么孤傲的脾气,看中了谁,还能让她受害不成?早晚是刀兵相见。”
“这么说,秦文,可以保护姑姑了?”小满口气中满是置疑。
郑伯深深看他一眼,笃定回答:“当然。秦将军是人中龙凤,勇力有余,人也斯文,这汴梁城哪一个姑娘不喜欢他?我明白王爷爱护陶姑娘,但秦将军配陶姑娘,足可匹配。”
小满沉默许久,呼出一口气抬头,“好,只要姑姑喜欢,那就好。”
郑伯低声:“王爷是不是担心田太师……”
小满摇头,“我不是担心他,我担心的是……唉,当年——”
第八章:假戏(6)
当年……
小满靠到椅背上去,仿佛回到那雪花漫天的无牙山上,他与陶花初次相遇的地方。
往事桩桩件件如水漫过脑海。
小满轻轻叹口气,“总之,是我欠姑姑的,欠她一条命,还有一个好夫婿。”
中军帐内。陶花仰头把前情回忆一遍,发了一会子呆,然后笃定点头,“嗯,我跟小满,就是姑侄,最多是姐弟。没有别的,也不可能有别的。他自然要提醒我加衣服,我当年还借衣服给他穿呢,这点义气总归要有的。”
秦文答道:“真是这样最好,我只是怕万一。徽王虽然待人宽厚,到需要杀伐决断时,却也毫不手软。你若是与契丹太子有情,或许还有回旋余地;可你若是与徽王有私,那……那只怕是为难之至了。”
陶花盯住他半晌,“什么为难不为难?咱们演完这出戏,不就一拍两散了么?”
秦文抬头看她一眼,似乎话到嘴边,却终究没有说出来,就只是那么看着她。
陶花又等了片刻,等到他终于低头一叹时,她自己也低下头去,萧索中问了一句:“和谈之期选哪天好?”
“你说呢?”
“那就尽快吧。我已经五年没见过澜哥哥了,也真的是……想看看他了。”
秦文又抬头看她一眼,缓缓点头,“好,我带你去见他便是。”
第九章:和谈(1)
第九章:和谈
约好的和谈之日到了,是个萧瑟的阴天。
陶花一早起来就装束停当。她听小满的话,特地穿多了些,裹上了大红袄,配在她的“飞雪踏”之上,十分醒目。而秦文则刚好相反,他一身素甲白衣,与陶花并辔而行。远远望去,两人真算是一对璧人。
为了表示诚意,两人没有带任何随从。一路上都很顺利,到了契丹营中,兵士也没有为难他们,也看不出什么埋伏。
领头的岗哨带他们到一间大帐,陶花进去之后,心内小小吃了一惊。这帐内完全是她以前家里的布置,就连屏风摆设都跟以前一模一样。陶花过去拿起几件小东西看,分明就是她的旧物。
她一件件把东西看过去,找到一件陶若亲手雕刻的小木马,雕工虽然拙劣,却是旧情无限,陶花把木马放入自己怀内口袋,而后坐在自己“家”中,万分感慨。
秦文一看这情势已经猜到八九分,看陶花坐下之后,便走近她身边,“等我们大破契丹之后,你带我到你长大的地方去看,可好?”
陶花仰头向他微笑,一时旧日感慨散去,心中重新盈满斗志。
话音刚落,帐外脚步声响,先进来几个侍从,奉上瓜果茶水,而后哈布图进来,陪陶花闲聊几句,却不怎么理会秦文。
耶律澜进来时,陶花即刻站起,看见他竟是一点也没有变,跟五年前分别时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偶尔以手掩面轻咳。
几人坐下叙话。
耶律澜看陶花情绪平静,只字不提旧事,不由显出很失落的样子,言谈间话语甚少。陶花与秦文已经颇为熟稔,经常会互相开几句玩笑,说几句家常,如今深入敌营之中,只有他们两个是自己人,自然而然态度十分亲昵。耶律澜看在眼里,重新把秦文打量一番,点头道:“人都说秦将军是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秦文忙答:“不敢当,我周朝这数十年来与契丹国交锋,胜少败多,是我等无能,哪里敢当谬赞。”
耶律澜又咳了两声,“这一仗,两位看如何打法儿?”
第九章:和谈(2)
陶花不语,看向秦文。秦文拱手,“太子殿下有何高见?”
耶律澜微微一牵嘴角,似想微笑却没有笑出。帐外微风吹过,帘布沙沙作响,宛如儿女低吟之声。
他转头望向陶花,眼中柔情无限,缓缓言道:“我们俩从小一起长大,你在契丹十五年,自记事开始,我们就是天天在一起的,是不是?”
陶花默然低头。
“我一直以为,你必然是要嫁给我的。每年春天咱们跟大人去长白山围猎,我跟你从来是同桌吃饭,一张毡子睡觉。你怕黑,半夜里要是醒了,就得叫醒我陪着,等我把你哄睡着了,我可就完全醒了,再也睡不着。”
陶花低头咕哝:“也不是每次都叫醒你的。”
“嗯,你好心的时候,就不会叫醒我,悄悄起来放个捕鸟夹子,等着看我的笑话,结果自己忘记了,一早起来踏进夹子里,疼得你大声叫唤,连隔壁帐篷都被惊动,以为我把你怎么了。”
陶花听见提起此事,不自觉地摸摸脚踝,那道伤痕一直到现在还有。
耶律澜望着她脚踝,“你的伤疤就留下了,是吧?我身上可也不少,一桩一件,你比别人都清楚。后来,你十三岁那年,拿了我们契丹箭术比赛的头名,那时你还是个小孩,臂力不强,我们草原上箭法好的青年可也不少,你一个娃娃是怎么拿到的头名?”
陶花仍是低着头,“是澜哥哥你偷出父皇的玄铁宝弓给我,我才能跟他们比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