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集》第7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千百年来万口流传。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用简洁的诗句,写出了普天之下母亲对儿女深挚的爱。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

登幽州台歌
七言古诗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歌,古诗的一种体裁,有短歌和长歌两种,这首诗属短歌。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chuang4)然:悲伤凄凉。
4。涕:眼泪。
【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怀才不遇,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苍凉悲凉的千古绝唱,借以宣泄自己胸中的块磊。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劲健有力,质朴自然,催人自省,激人奋进。用散文句式,对后来的自由体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武则天当政时,初任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有《陈拾遗集》。他主张改革六朝以来浮华颓靡的文风,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优良传统。他的诗质朴苍劲,不事雕饰,气势雄厚。

古意
七言古诗
李颀
男儿事长征,
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
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
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
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
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
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解】:
1。古意:犹“拟古”。
2。事长征:从军出征。事,从事。
3。由来:从来。
4。轻七尺:犹轻生甘死。
5。磔:张开的样子。
6。解:擅长。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拟古诗。首六句写戍边豪侠的风流潇洒,勇猛刚烈。后六句写见得白云,闻得羌笛,顿觉故乡渺远,不免怀思落泪。离别之情,征战之苦,跃然纸上。诗写出了长征男儿性格的两个侧面,即血性与柔肠兼而有之,同时也流露出边地军民渴望和平的厌战情绪。
李颀
(690751),东川(今四川省东部)人。年少时在颍阳(今河南省许昌附近)居住。开元十三年(725)中进士。《全唐诗》录其诗三卷。李颀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气势雄壮,慷慨激昂,流畅奔放,鼓舞人心。

送陈章甫
七言古诗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
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
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
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
罢官昨日今如何?
【注解】:
1。虬(qiu2)须:卷曲的胡须。
2。大颡(sang3):宽阔的额头。
3。饮:使喝。
4。津口:管渡口的小吏。
5。故林:犹故乡。
6。“罢官”句:昨日罢了官,今天的感受怎样了呢?
【赏析】: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写人物著称。虽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伤感情绪,在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钦佩陈章甫的才学和品德,又对他的怀才不遇表示愤愤不平。“陈侯立身何坦荡”接下来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这八句是诗魂所在笔调轻松,风格豪爽,别具一格。
 
琴歌
七言古诗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
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
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
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
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解】:
1。广陵客:这里指善弹琴的人。
2。乌半飞:乌鸦分飞。
3。《渌水》:琴曲名。
4。清淮:地近淮水。
5。“敢告”句:敬告大家我即要归隐回乡。
【赏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诗以酒咏琴,以琴醉人;闻琴怀乡,期望归隐。其中“一声”拨出,万籁俱寂,星星隐去,四座无言。全诗写时,写景,写琴,写人,步步深入,环环入扣,章法整齐,层次分明。描摹琴声,重于反衬,使琴声越发高妙、更加动人。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说:“‘比高堂如空山、能使江月白’等语,更微更远。”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七言古诗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
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
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
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
四郊秋叶惊[扌戚]'扌戚]。
董夫子,通神明,
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
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
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
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
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
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
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
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
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
日夕望君抱琴至。
【注解】:
1。蔡女:蔡琰(文姬)。
2。拍:乐曲的段落。
3。商弦、角羽:古以宫商角徵羽为五音。
4。'扌戚':叶落声,喻琴声。
5。嘶酸:哀鸣。
6。逻娑:今西藏拉萨市。
7。东掖垣:唐朝宫廷内的门下省、中书省两官衙分别位于左右两边,门下省为左掖,在东面。房'王官'任给事中,属门下省。
8。凤凰池:凤池,因接近皇帝之故而得此名。
9。脱略:不以为意,不在乎。
【赏析】:
全诗写董大以琴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意在描摹琴声,明以赞董大,暗以颂房'王官'。诗以惊人的想象力,把风云山川,鸟兽迸泉,以及人之悲泣,人为描摹琴声的各种变化,使抽象的琴声变成美妙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易于感受。又用了一连串比喻,表现董大琴声中丰富的音乐形象,是一首较早描写音乐的好诗。这些描摹音乐的手法为后来人描写音乐开了先河。胡应麟《诗薮》评论说:“(歌行)盛唐高适之浑、岑参之丽、王维之雅、李颀之俊,皆铁中铮铮者。”

听安万善吹'上“咸”下“角”'篥歌
七言古诗
李颀
南山截竹为筚篥,
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
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
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风留],
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
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
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
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
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解】:
1。'上“咸”下“角”'篥(li4):胡人乐器,以竹为管,发芦为首,有九孔。如下端加上一个喇叭,就是唢呐,其声音悲哀。
2。龟(qiu1)兹(ci2):今新疆库车县。
3。长飙:喻乐声的急骤。
4。飕[风留](liu2):风声。
5。渔阳掺(can4):曲调名,著名鼓曲。
6。岁夜:除夕之夜。
【赏析】:
这首诗是写听了胡人乐师安万善吹奏'上“咸”下“角”'篥,称赞他高超的演技,同时写'上“咸”下“角”'篥之声凄清,闻者悲凉。描摹音乐时,不仅以鸟兽树木之声作比,同时采用通感手法,以“黄云蔽日”“繁花照眼”来比喻音乐的阴沉和明快,诗中换韵尤为巧妙。比前一首更有独到之处。胡应麟《诗薮》评论说:“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畅乎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