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集》第3章


矗髯陨碇卦赴蚕小H匀磺宓匮牛淳笆闱榻郧崆崴伤桑欢衔度傣劣来己瘛G嘞桨兜那邸⑺肷缴亩捕加吵隽撕馍缴挠纳钚忝馈J吮氏碌那嘞切钟氤劣舻耐骋唬钇糜氚蚕榈娜嗪希纳钣胨鼐驳娜诤汀R骼戳钊讼勰较蛲?br /> 
渭川田家
五言古诗
王维
斜阳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注解】:
1。穷巷:深巷。
2。雉:野(又鸟)。
3。墟落:村落。
4。'句隹':野(又鸟)叫。
5。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诗里的画面上,落日的余辉斜照村落,放牧的牛羊被驱赶回到村中;一个惦念放牧的孙儿的老者;正拄着拐杖在柴门边等候张望,村外的田野一片葱绿,麦苗正在开花吐穗。。。全诗用白描手法,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描绘得清新自然,诗意盎然。宋苏轼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此类是也。”
 
西施咏
五言古诗
王维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
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宁久微:怎么会长久微贱下去?
3。罗衣:丝绸衣服
4。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实是讽刺那些靠机缘而显贵的人。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 
秋登兰山寄张五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注解】: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何当:何时才能。
3。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薄暮归雁,不免勾起孤独离群的愁绪;秋高气爽,兴致正浓,盼望好友一道共醉重阳。此外,渡头的家夫,天边的远树,江畔的小船,都衬托情感上的孤独。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曾到吴越漫游,后到长安,应试不第,退隐故园,以诗自娱,五十二岁病死。有《孟浩然集》。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诗描绘山水和田园景色,他是唐代第一个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淡雅自然,善于用白描笔法绘出一幅幅天然图画。
夏日南亭怀辛大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边月色。
3。轩:窗。
4。劳:苦于。
【赏析】:
此诗是村居闲逸生活的写照,作者随手写来平淡自然。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前六句写夏夜水亭纳凉的快感。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五言古诗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注解】:
1。业师:业,僧人名字。师,禅师。
2。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声音。
3。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4。之子:这个人。
5。宿:隔夜。
【赏析】:
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这首诗所分布的色彩不断变幻,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五言古诗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
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
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
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
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
微风吹兰杜。
【注解】:
1。荏(ren3)苒(ran3):同“冉冉”,指时光渐渐过去。
2。盈虚:月圆月缺。
3。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4。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赏析】:
此诗写赏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随着诗人视线的推移而写赏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任汜水尉、校书郎等职。后被贬官江宁丞,又贬龙标尉。安史之乱被刺史闾丘晓所害。《全唐诗》收其诗四卷,世称王江宁,又称王龙标。王昌龄是七绝妙手,《唐才子传》称他“诗家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可与李白并肩媲美,诗句洗炼,语言流畅,节奏明快,词意蕴藉,在写景抒情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明代的李攀龙甚至推他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寻西山隐者不遇
五言古诗
邱为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
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
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
何必待之子。
【注解】:
1。茅茨(ci2):茅屋。
2。差(ci1)池:原为参差不齐,这里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3。黾勉:殷勤。
4。仰止:仰望。
5。契:惬合。
6。之子:这个人,这里指隐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写专程到山中去访隐者,竟然不遇。如此,本应叫人失望,惆怅。然而,诗借写“不遇”,却把隐者性格和生活表现得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比相遇更有收获,更为满足。诗的前八句,写隐者独居高处,远离尘嚣,寻访者不辞山高,等到叩关无人,才略生怅惘。于是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表现隐者的生活恬适雅趣。后八句宕开一层,另辟一境:新雨中的青青草色,晚窗里的习习松声,无不幽雅恬静,足以荡涤人的心胸。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使其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大有君子风度。

春泛若耶溪
五言古诗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注解】:
1。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故又称浣纱溪。
2。际夜:至夜。
3。潭烟:水气。
4。弥漫:渺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