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艳女》第148章


公司一开张,就像模像样地收购茶叶。
喊出的收购价,足实让几家国营收购站吓了一大跳。
最差的茶叶价,都比他们开出最高的茶价高。
边城就那么点点大,有什么风不出一天,就得吹遍全城各单位各部门。
十五家茶场开始天天装模作样地像赶集一样,出入名优集团收购站。
那大把大把的钞票,只要走出收购站,就又回到张明荣的手里。
外贸公司派人去明查暗看,得到的结果却说是广东来的一位大茶商人在边城设立的。
还说边城就是加收百分之三百的税都不怕,说这些茶叶收去出国赚大钱。
就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其他国营收购站确实慌了神,都一斤茶叶没有收到。
汉今听了阿爸的吩咐后,特意将制好的茶叶积压在厂房里。
供销社见情势突然发生如此巨大的转折,耐不住气。
在一月后率先喊出了与名优集团相等的价格。
而且在化肥供应方面,愿为各茶场提供先用后付钱的优待。
政府虽然知道了这次风波的影响,对手续齐全。
而且,公开法人代表资格,是张明荣广东一位同学来顶的,没有别的原因。
问门市上的收购员,又说总经理在广东。
他们两人只管按货论价收购,越多越好。
其他的事情,他俩一概不过问,要问就自己去广东深圳问老总。
这些都是张明荣和十五名场长在一个下午商量出来的办法。
对税务局的专管员,也进行了几次不小的勾兑,使得保密系数硬撑到百分之一百的安全。
张明荣本人却是想一箭双雕,事情办不好,不说下文。
如果事情办好了,他自己不但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报酬。
还能使各大茶场退壳后,他可以自己经营名优公司。
资金对他这个搞开发工作的人来说,不是很难的事。
他的做法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边城茶市复苏后。
他就将打算如何从政府的手里取到一纸特许通行证,重操他的茶叶旧业。
官儿照当,生意照做,借口是可以找到的。
供销社刚喊出等价的第三天,汉今就带领大部队运茶工人将积存的几千斤茶叶,全部推进了供销社。
扯出幌子是为了赊到二千斤化肥,才愿意卖茶给供销社。
那渔翁得利的喜庆样,让他在回自己茶场的路上,凯歌高奏。
供销社刚刚喊出价就有了收获,自然就惹得其他收购站红眼。
纷纷跟上节奏,不愿落后。
就在这个关口上,十五家场长纷纷按计划,在夜间去名优集团收购站取出了属于自己的茶叶。
在第二天,就抛给了不同的收购站。
这些场长们还有意警告国营收购站的人,不要以为边城就只有你们才收茶叶,把我们压出了血汗,碰死都要将茶叶卖给外省人,你们联合压我们的茶叶价,最终只能压倒你们自己,人家外省人就不信你们这一套,按货论价,还不是一样要赚钱,凭什么要在我们生产人的身上牟暴利。
十五名场长私下按约定好的,将每人一千元现金送到张明荣的手里,开始了计划上的退壳行动。
三个多月后,名优集团就装洋盘。
称斗不过国营收购站的价格,两名收购员空坐在门市部里假心慌,假着急。
而张明荣却开始运筹他的独立法人经营计划。
门市里挂的收购价目表不动,便于提醒其他收购站:本集团还未垮杆,小心再次兴风作浪。
由于所有茶场的春茶都卖了过低的价格或根本没有生产。
就导致了各茶场的年收入大大低于往年,这次硬碰硬的做法,也只能在夏秋茶的采摘上作文章。
阿爸精于技术,微占了点上风。
汉今因为坐收渔利,没受到多大的损失。
尽管卖到新市镇的名茶价不算很高,但也能赚回一笔不低的收入。
、我肯定要减刑
被人抒发过的故事,有夏娃有始皇有孟德。
沃野千里早该是烈火的快餐。
而这场烈火,却在故事中养神修行,将我们拒之千里之外。
让故事,在它将要被残杀的角落里,看不到一丝儿被抒写过的痕迹。
皎洁的劳作,抹不平土地留下的创口。
我在西宁一边管人管钱,一边悄悄习舞。
效果还不算差,又有点过去的感觉。
是那姓王的让我多少在苦闷之后,心情上又看到了一点点慰藉。
我对头顶太阳糊刷沥青的女工,也渐渐地习惯了她们对生疾的热情。
一天,胡清泉吃过晚饭对我说。
“还有两幢楼没做了,材料不够,还得向医院要点钱,去一趟双流。”
我却说:“还有八桶沥青和十多卷玻纤布,等把材料用完了再去不迟。”
“不可能,提前把材料拿到手,才好去雷波县城联系业务。”
我不赞成:“不能再照岷山那种办法干了,业务没联系上就不能将来之不易的钱投入到死货材料上去,我一直都感到你有这个毛病,老是先把钱压死,然后才逼着自己去碰壁,碰不到生意,就只看到一堆不能吃的材料,钱去哪儿了?”
胡清泉认为我在开黄腔:“天远地远的雷波县,不可能有执法队下来撵我,如果不先准备好材料,业务到手,钱又花光了,又拿什么来做本钱?雷波县里肯定有业务搞到手,我不怕。”
我想了想:“这儿离雷波近,离双流远,明天我帮你想法担沥青上楼,你先到雷波去走一趟,看看情况再说,最好听我一次。”
第二天,胡清泉听了我的请求,去了雷波县城。
我不紧不松地指挥工人铺布干活,她们见我要担沥青,都笑我没必要,还是她们自己担。
没到中午,王彤又来找我,还帮着做事。
他奇怪地问:“这种沥青,怎么会遇水就粘合?遇太阳就成线条状?”
我抬头笑了个不停:“我俩都是学艺术的,你问我,我又问谁?就是我姐夫也讲不清楚,只知道叫乳化沥青,却不知道什么是乳化沥青,要是我学的是物理化学,就对了头。”
王彤拿了一把刷子,学着工人的模样刷沥青。
但老是刷得厚薄不一,非要前排的妇女技师教他不可。
王彤说:“一般的沥青,都是遇热才溶化,遇水就凝固,发明这个乳化沥青的人太聪明了,千家万户的居民都应该感谢他。”
我说:“听我姐夫讲过,发明这种沥青的人,还是一个小学文化的普通工人,叫什么名字不记得了,反正他是在一次生产一般沥青的时候,巧合制成的。最初这种乳化沥青还不是用来搞屋面防水,而是没有多大的用处,后来却被一个名叫龙开华的人,发现了它可以用做屋面工程,就把这个专利弄到手,让那名真正发明沥青的工人白白送了一个大礼,自己还是穷工人一个。”
王彤突然说:“我肯定要减刑!”
“减刑?减多少?”
王彤直起身来,伸了个腰说:“表现好,认识也好,八年的刑期最少要减掉一年,现在已经过了两年,还有五年就可以重新开始上社会,我想跟你们一样,做这类踏实的本分事情。”
、艳子是天上的凤凰
我趣笑道:“你这样子,没法看出你哪一个焦点有本分相。之前叫我好好学跳舞,可你自己都不信了,谁还跳?”
王彤反讥:“你是女的,我是男的。女的有前景,男的没前途,懂吗?”
一女工回头看了我一眼说:“艳子,我家女子在学跳舞,好久让她教你。”
王彤大笑起来:“哈哈,居然有人不知道你是冠军,还要教你跳,背时。”
那女工好像感觉没对,更正说:“她没跳过给大家看,谁是冠军?”
几人扯皮干活到了中午。
我本来说请王彤吃饭,等一大帮子人吃完。
王彤却推开我,自己摸钱出来付。
我歉意十足,回到旅馆休息时。
他才说:“我有钱,你穷,我心里清楚。要知道,你能看得起我这样的犯人,就令我感动万分了。如果在班队里,我四五天还说不了这么多话,上街来还要讨人咒骂。”
另一年轻发工搭话趣说:“是不是看上我们艳子了?想就明说,这顿饭大家吃着才放心,该吃。”
王彤却说:“怎么可能?艳子是天上的凤凰,我才不配,放心,没有这个想法。”
“你们男人,鬼才知道想些啥,也许是你的要面子。”
王彤摇头说:“不是,真不是,在艺术家眼里,只有艺术美,没有强盗美。”
我此时不敢说话,说真的,还感觉有点味道,这男人。
“你二十五岁参加工作,又结婚,我那时还不知道自己在讨什么饭吃!”老女工说。
王彤自己嘲笑着自己,坐下来才对我说:“你以后千万不要耍有文化和那种经常在街上游荡、自以为可当公关的男人,就你这个老实相,找了他们,必定有不好的一生。”
我也自嘲起来:“等于说,就是不嫁人最好。”
王彤厚起脸皮:“也算是,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