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业风云》第164章


突然,站在高台上的一名士兵高声喊道:“北面有大队人马。”
“哪里来的大队人马?”伍长诧异着说,登上高台,用“千里眼”张望,大喊道:“点狼烟,让乡亲们回来,是疏勒人!”
疏勒国起兵三千,来犯盘陀。
疏勒,是西域小国之一,控制的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喀什一带,有户数千,兵数千。对于地处葱岭以西要冲的盘陀,疏勒王也是垂涎久矣,为此,疏勒王裴思还娶了个突厥王后,与西突厥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不想隋和于阗却先下手为强,夺了盘陀。裴思心有不甘,一年来操练军马,又收揽了由盘陀逃来的盗匪数百人,雇佣西突厥某部族战士数百人,自以为足以与盘陀隋军一战。
隋军据守盘陀城,虽然只有三百,但是加上城中近千百姓相助,抵挡疏勒军自然并没有什么困难,只是城外劳作的部分百姓躲避不及,被掳去百余人。
疏勒王裴思没有捞到甜头,自然不肯甘心,起倾国之兵,连雇佣军共计四千之众,围困盘陀。不过,对于长于守城的隋军,四千人的围攻,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十日后,于田镇隋军三千与于阗府军一千来援,疏勒军撤走。
隋军一不做,二不休,竟也北上,围困了疏勒王城迦师城(今地不明)。疏勒王惊恐之下,遣人出城乞降,表示“愿为大隋藩属,岁岁朝贡”。隋军其实也并无准备,就顺水推舟,解围而去。但不久,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派军进驻疏勒,所谓“愿为大隋藩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消息传到东都,我不无忧虑地把目光投向了西北。
看来,与西突厥不免一战了,朝廷也得有所准备。
不久,在吐谷浑东部草原上,一支只有三千人的新军悄悄组建了。
“飞虎军”。
虎军需要虎将。铁勒都护将军徐世绩受命统领飞虎军,其铁勒都护将军一职由张公谨接任。
飞虎军虽然只有三千,却是从突厥、吐谷浑、党项等部族征募的勇士,善于骑射,耐得寒热饥渴,每人备健马三匹,一匹载运,两匹换骑,而其待遇,也比其他军队要优厚,“有功必赏”,但有临阵退缩,不遵将令者,“立斩于军前”。徐世绩统兵,素以严明著称。
原本准备在一两年内拿下高句丽,然后水师东进,击败倭国,现在只能往后拖一拖了。
八月,又有一支新军在西南建立了。
八月初七,印度洋东,天竺都护将军府,新设的“天竺水师郎将府”(在定南镇,即今缅甸毛淡棉港)。
海湾里,泊着两条百吨大船和五条数十吨的小船。
这是一支规模很小的水师,因为小,统领只是正七品的鹰扬郎将。
但是这支水师,却是朝廷寄予厚望的,在杨万石谋逆之前,已经筹办之中了,为此,朝廷特地从内地选了百余造船工匠,移民天竺都护下的定南镇。
有了这支水师,中华水师,将扬帆印度洋。
不久,这支水师就扬帆出海,控制了印度洋东部的一串“珍珠”(今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设置了新海(中安达曼)、新洋(大尼科巴)两个巡检司。
趁着夏季,安东水师也出动几艘战船,控制了天宁巡检司(今择捉岛)东北一系列海岛(千岛群岛),归入天宁巡检司。
到大业二十四年正月,大隋已经建成了一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
北海水师,驻威海镇,拥有威海、东莱、天津(北京以东,在今天津附近)三个基地,有大小战船一百二十余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四百余吨,总排水可达一万三千吨,有水手一万五千,陆勇(海军陆战队)一万,连同后勤,共二万八千人;
东海水师,驻定海镇,拥有定海一个基地,有大小战船九十余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四百余吨,总排水接近一万吨,有水手一万,陆勇八千,连同后勤,共二万一千人;
南海水师,驻厦门镇,拥有厦门、南海(今广州)、义安(今潮州)、临振(今三亚)四个基地,有大小战船一百四十余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四百余吨,总排水约一万两千吨,有水手一万两千,陆勇九千,连同后勤,共二万四千人;
内河水师,负责长江、淮河、黄河流域的“内河”及湖泊的“江防”,并依靠大运河联通南北,“总部”在东都,其他在广陵、南京都有基地,有大小战船两百余艘,但都是小船,大者不过二三十吨排水,总排水约两千吨,有水手两千,陆勇两千,连同后勤,共四千八百人。
以上四个水师,由兵部直辖。
安东水师,驻靺海镇,拥有靺海、库页两个基地,有大小战船二十余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两百余吨,总排水约一千六百吨,有水手一千,陆勇一千,连同后勤,共二千五百人;
辽东水师,驻旅顺镇,有大小战船四十余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三百余吨,总排水约五千余吨,有水手两千余,陆勇一千余,连同后勤,共四千人。
以上两支水师,皆归靺鞨及黑水都护将军节制。
黄海水师,驻定远镇,有大小战船五十余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三百余吨,总排水约六千吨,有水手两千余,陆勇(海军陆战队)两千,连同后勤,共四千八百人,归黄海郡节制。
台湾水师,驻台南镇,有大小战船二十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两百余吨,总排水约两千余吨,有水手一千,陆勇(海军陆战队)一千,连同后勤,共两千三百人,归闽海总督节制。
天竺水师,驻定南镇,并可以使用一些藩属国的港口,有大小战船七艘,其中最大的战船的排水量有一百余吨,总排水约五百吨,有水手二百,陆勇(海军陆战队)二百,连同后勤,共六百人,归天竺都护将军节制。
以上共有四支“战略性”水师和五支“战区性”水师,大小战船近八百艘(不包括附属的小舢板),兵力近十万,但这还不是中华海上力量的顶峰。
九月,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使者至天竺都护将军府,请与大隋“通使结好”。
大家都知道,斯里兰卡被一个问题困扰了很久………泰米尔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持续了很久。
公元前五百年左右,一支雅利安人从印度北部来到了斯里兰卡,建立起僧伽罗王国,大约三百年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也来到斯里兰卡,建立泰米尔王国,此后,岛内的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就征战不休。
僧伽罗王也听说了大隋的强大,所以派遣使者,希望和大隋结成联盟,帮助自己对付泰米尔人。
天竺都护将军张士贵不敢怠慢,连忙派人护送使者到东都,可是路途遥远,到了东都洛阳,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我却不在东都,由皇太孙杨侗“监国”,内阁商议,认为狮子国“地处海外万里,山海相阻”,且“其主语多狂悖无礼”(僧伽罗王虽然知道大隋强大,却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强大,因而在“国书”中采取了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所提要求也是平等的“结盟”而不是符合中国古代传统外交政策的“称臣”、“藩属”、“进贡”),加以拒绝,回书“大隋无意干预狮子国内部之纷争,尔等化外,可自为之”,还是裴矩力争,才许“与天竺都护通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张镇周平盗
张镇周调任东海水师大将军,不过当时的东海水师,还只是搭起一个架子,张镇周手下只有不到十条百吨以下的小战船和千余兵士,大都是昔日厦门镇的旧部属。
一切都还得从头开始。
然而让张镇周几乎气晕过去的,是自己堂堂“官军水师”,却让一帮毛贼给欺负了。
定海镇不远,有一片海岛,是我国的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
古代中国,长期忽视海上力量,我虽然建立水师,但侧重却在北边的朝鲜半岛和南边的流求,对这片离大陆并不远的海岛,反而并未重视。
于是,就在这群海岛上,出了一群“土皇帝”………海盗。
海盗的成分很复杂,大多是沿海渔民,当年苦于暴政,下海做了“匪”,以后虽然政治清明许多,一部分人改邪归正,洗脚上岸,可是还是有一些人已经过惯了无法无天的日子。
其他还有逃亡的江洋大盗、不愿归顺“北朝”的南陈遗老遗少、沉船后流落到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