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頍的这个亲友使了个掉包计,被送上断头台的,是一个与王頍的儿子年纪相仿的流浪汉………大战之后,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处都是,那亲友又做了些手脚,让那流浪汉口不能言。
而王頍的儿子却也不敢久留,带着亲友给的一些食物盘缠,向南逃到淮北,靠着自己曾经读过书,替人教书度日。大业七年(公元六一一年),杨广兴辽东之役,黄淮之间,民变四起,他为躲避战祸,产生了归乡之念。但由淮北到岭南,路途遥远,路上又要躲避官府和盗匪,不免方向偏差,路上颠沛流离了将近一年,才走到这闽北大山中,为土著所获。(注:王頍是南朝梁的大将王僧辩的儿子,王僧辩是今天广东一带的人,在平定侯景之乱中立有大功,权倾朝野,但此后在与自己曾经的部下加战友的另一位梁的重要军事将领、后来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杀,子弟多逃往北方。)
此时的王师傅,其实还不满四十岁,可是因为少年时代的不幸,加上饱经沧桑,此时看去,却是近五十的模样。褚遂良提起推荐他做官,他也心动了一下,但想起自己的身份,倘若被查出,必是下场堪忧,故而推辞。
褚遂良见他无意为官,不免有些遗憾:“先生有隐士高雅(中国古代传统,一向尊敬隐士),褚某不敢勉强,但所谓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先生既是读书人,便不该将满腹诗书,枉自荒废。今皇上提倡夷汉一家,此番着我等抚闽,便有教化土著之托,不禁要教之农桑,也要传授圣贤之道,无论夷汉番胡,皆可参加科举,获进身之阶。我等欲在光泽设学馆,召汉越子弟,读书习字,所费有朝廷拨助。在下欲延请先生,执掌学馆,还望万勿推辞。”
“传道授业,诲人不倦,乃是善事一桩,朝廷愿在此蛮荒之地设学,汉越子弟一视同仁,确是仁政。王某蒙闽地庇护十年,有此机缘造福桑梓,安敢再做推辞。”
“既是如此,这两日便请先生与褚某挑选办学之处,早日将学馆建起,以造福乡里。”
我在大业八年莫名其妙地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决定:推行“新政”。
那时候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是为了保命。
“新政”的第一步,是罢废了杨广先前的一些劳民伤财之举,比如停辽东之役、停建宫殿等。
此外,兴学馆,倡科举,也是新政主要内容。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我还调整了行政区划,改革了军制。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发展工农业生产,推进商业贸易。
不过随着这几年专注于对突厥的战争,内政方面,不免有些顾不过来。
现在战事已平,我必须把目光转回内地。
首先当然是关中的大旱。我不禁暗自庆幸,没有搞什么泰山封禅。要知道这些年连年征战,国内生产虽然影响不大,但朝廷支出却是激增,我为了不致内乱,未敢加征赋税,反而出台了一些减征的措施(比如军功),国库的确是空虚不少,虽然还不至于见底。如果真的大肆铺张地搞泰山封禅,不算地方,光是国库,便不会少于百万两银子的支出,关中救灾,难免捉襟见肘。
关中大旱,虽是天灾,却也暴露出水利失修的问题。这几年,为着“体恤民力”,也由于朝廷的财力,多用于征战,故而大型公共工程,大多停建,水利也在其中。
大业十八年(公元六二二年)九月,下诏在各道设立“都水使司衙门(水利司)”,府、郡设“都水丞衙门(水利局)”,负责各地水利的建设、维护,隶属工部都水台,以能吏充任使、丞,选百业科精于水工者为“匠师(高级工程师)”、“匠工(工程师)”。又以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关乎国脉”,另设“都水御使衙门”,有节度所经各道、府、郡都水衙门之权。尤其着关中各郡,立刻着手修复水利,“免误来年农时”,并令驻扎在各地的禁军、府军(鹰扬府)参与水利建设。
第一百四十三章 限佛令
除了兴修水利,朝廷为了增加财政,还采取了另外一项措施………限制佛道。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原,早期的信众十分有限,但是两晋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尤其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无论鲜卑人的北方政权,还是汉人的南方政权,佛教都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我国著名的龙门、云冈、敦煌石窟,都开凿于这一时期,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更是至今流传。
当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北魏武帝拓跋焘时期,曾经“灭佛”,捣毁寺庙,甚至处死僧侣。而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曾“禁佛”,不过相对拓跋焘,宇文邕要慈悲得多,只是令僧侣还俗,关闭寺庙。
无论“灭佛”还是“禁佛”,都有客观原因………佛教过度发展,僧侣过多,不仅使得人口增长减缓(和尚尼姑当然是不能结婚生孩子的,虽然花和尚也是有的,毕竟是少数),还减少了国家的财赋收入(寺庙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还不用向国家缴纳赋税),减少了可以当兵服役的人口(和尚当然也不用当兵打仗)。
而“灭佛”“禁佛”的皇帝,恰是历史上颇有作为,希望一统天下的皇帝………由于种种原因,都只统一了中国北方。要统一,就得有钱有粮有兵,寺庙和尚多了,就使国家少钱少粮少兵,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不过,终南北朝数百年,对佛教的限制只是一段短暂的插曲。到了隋代,佛教又开始兴盛。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就是出生在寺庙里并且由一个尼姑带大的,他的小名“那罗延”,就是鲜卑语中“金刚”的意思。至于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她的名字“伽罗”,更是直接来源于梵语。
大业八年之前,佛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皇家的支持,大业八年后,我对佛教大体采取了“不鼓励、不反对”的政策,并借着当年的“洛阳之变”(注:大业六年即公元六一零年正月初一,东都洛阳的一些人借着“弥勒佛转世”的名义,企图进攻皇宫,被时任河南尹的齐王杨暕镇压)和“向海明叛乱”的理由,对东、西两都的一些寺庙进行了“整肃”,没收了一些寺产,勒令部分僧人还俗。不过这只是局部现象,从全国来说,佛教仍然继续发展着。直到大业十八年,与我的“宏图大业”产生了矛盾。
至于道教,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吸收了原始宗教(多神教、拜物教)、佛教、道家和儒家的内容,逐渐形成。虽然道教声称黄帝、老子、庄子是自己的祖师(所以又称黄老、老庄),但确切的讲,老子、庄子的思想,更是一种学说而非宗教,至于黄帝,更是借以抬高身份的虚托。道家的学说,在西汉初期曾经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但汉武帝时期,儒家兴起,道家思想开始没落,并逐渐由学说转向宗教。大约东汉,太平道兴起,并最终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而汉中、四川则兴起“五斗米道”。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虽然有所发展,却远不如佛教的影响,不过基于与佛教相似的原因,也曾被限制禁止。
大业十八年九月十五日,颁布“钦定天下佛道寺观等级诏”:
划天下寺庙道观为三级九等,每个等级限定僧尼和道士的人数,不得自行增加,按规定人数授给田地(每人十亩,相当于一户普通百姓“永业田”的三分之一),其中半数可不纳赋税,半数减半收取赋税,超出的土地,一律收归官府,分配给无地少地的百姓;
依据各地的情况,规定各道、府三级(最高级)寺庙、道观的数目,规定各郡、县各等级寺庙、道观的数目和僧尼、道士的总数,不得超出;
贵族和士绅只能向寺庙、道观布施钱财,不得赠送田产;百姓不得以田地归附寺庙、道观以免赋税;
所有僧尼和道士必须有“寺籍”、“观籍”,寺庙、道观需备有“名册”,以备官府按年布施(给少许钱粮,其实是查验,由于田地是定数,所以增加人数对寺庙、道观自身并不合算);僧尼和道士外出化缘、云游需随身带有“名帖”(寺庙、道观出具的“介绍信”),以备查验,不许“挂单”(即不依靠某处寺庙、道观);“外籍”和尚不在此限,但需有入境时的“关凭(护照)”;
寺庙、道观应管束所属的僧尼和道士,不得在外欺诈?
小说推荐
- 重生之商业大亨(紫云)
- 作者:紫云天 前世的商业奇才,利用重生后对商机的把握,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神奇商业之路,在这神奇商业之旅上,作者将带领你享受智谋、妙计、福祸、黄金、巨钻、古董、珍品、宝藏、私人领地、个人武装、可爱萝莉、妙龄少女、贤惠淑女、睿智靓女带来的快感;饱览一幅幅商业与智谋、正义与邪恶、商场与战场的画卷;感悟主
- 最新章:第602章
- 花之芬芳人生 (重生之风云再起2)
- 作者:暗夜幽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开菲站在窗口看着慢慢沉落的夕阳,突然想起了这首诗,低低含吟。这就是人生吗?开菲问自己,很多东西拥有的时候觉得很平常,但是,等到失去以后,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地思念它,当时的闲谈夜
- 最新章:第160章
- 重生之商业大亨
- 《重生之商业大亨》作者:紫云天第一章相亲第一章相亲第一章:相亲在燕京市豫州大酒店的西餐厅里,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那个男孩衣着普通,茶壶盖头型,戴着瓶底一样的眼镜,低着头,双手紧握放在膝海上,看起来很紧张,典型的一副*丝男模样。那个女孩六分漂亮九分自信,衣着时髦,很轻松的靠在软绵绵的沙发椅上,极为
- 最新章:第594章
- 重生之工业大亨
- 重生之工业大亨作者 长胜之虎第一章:重生者的回忆从ZQ开往广州的k2257次列车上。沈丹青虽然微闭的双眼,双手抱胸。坐在靠近过道一边的双人硬坐上。但内心就像滚滚洪流浩浩汤汤,久久难以平静。是啊!重走人生路。任谁都会情难自禁。一样的年纪,16岁的少年。在同样的时间段闯GD。1991年的早春。不仅心境不
- 最新章:第465章
- 重生之一世风云
- 《重生之一世风云》作者:九步云端内容简介:因为阴谋而断送了美好一生可是灵魂穿越,竟然重生了重生就重生了,问题是重生后一身绝活还在那好,既然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那我就抓住这个机会,看我展开我的毕生所学看我如何笑傲江湖,风云天下楔子楔子夜深了,或许别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梦乡,而他却坐在牢房安静地看着外面的星星
- 最新章:第401章
- 重生之民国风云
- 重生之民国风云文/海蓝草内容介绍:魅影二十二世纪的超级特工,聪明狡诈,带着高科技产品重生在架空的民国时代的萧明玉身上 萧明玉,西北三省督军萧家嫡女,虽然身份贵重,但是胆小懦弱,木纳寡言,被姨娘陷害,香消玉殒。当强势的她变成胆小的她,姨娘害我,以牙还牙,让你有苦说不出,庶妹想要抢自己的夫君,门都没有,
- 最新章:第61章
- 重生之外滩风云
- 作者:廉贞豹作品相关 青帮青帮(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翁岩、钱坚及潘清三人所创。徒众昔皆以运糟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青帮虽为翁、钱、潘三位祖师所创,然草创之初,翁、钱二位祖师爷先后仙逝,潘祖独撑大志,与门下
- 最新章:第237章
- 重生之风云天娇
- 《重生之风云天娇》01、重生归来(修)相濡以沫的亲人。肝胆相照的朋友。同命相连的兄弟。灵犀相通的知己。世间事,起于情,止于欲…啊!一道凄厉的尖叫声,划破清晨宁静,惊飞一行晨光中低鸣欢畅的鸟雀。都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美得蓬勃雄浑,令人豪情万丈,而此刻—雪虐风饕。飞扬的大雪,已经足足下了一
- 最新章:第107章
- 重生之政界风云
- *土猫!书名:重生之政界风云作者:疏朗【文案】前世,杨陆被上司狠狠地阴了一把忍无可忍之下,杨陆选择挥刀相向重生后,杨陆又重回给领导当司机的命运然而这次,领导换人了…且看一个重生后的小司机与大书记一起劈风斩浪,征战宦海的故事!待来朝,河清海晏,定与你携手共瞰这万里河山!本文地名、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
- 最新章:第18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