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官阶》第58章


一个从最基层上来的干部,最看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对上级部门里的工作人员,不论官职大小,始终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他发现,这些纪检呀、监察呀、检察院里的干部对他们这些领导干部很客气,而且办案的时候,也不都是凶神恶煞的样子。个别工作人员与常人没有二致,甚至比一些部门的人更黑。于是,就本能地同这些人打起交道来,专门在这些要害部门培植私人势力。朋友一批批地交上了,胆子也大了起来。
后来,徐立身进一步发现,和这些人交成了铁杆儿朋友,不但不给找事儿,还起到撑腰壮胆的作用。他曾经对一些朋友说过,这些部门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像纪委,理发匠的头没人剃,他们能够监管别人,别人却拿他们没办法。
当上副县长以后,交这类朋友的档次升高了,达到了市一级,自己不但有了保护伞,也能够充当别人的保护伞。他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经常到这些部门坐坐,并不带什么礼品,而且逢年过节时,也不到这些人的家里送礼。只是在有意无意中了解到一些人家里有什么困难时,总是像及时雨一样,帮人家办好,逐步取得了这些人的好感,甚至是感激。当然,与这些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信封是少不了的,没有人拒绝一个在职的副县长的好意,一个个都笑纳了。久而久之,这种感情越来越浓厚。凡是送到这些部门的关于徐立身问题的上访信件,都会有人通风报信,有人还会出手把事情摆平。
有了这种幻想,徐立身给自己定下一条原则,要像当年“四人帮”里的张春桥一样,不管办案人员如何攻心,自己哑巴进庙门,一言不发。要不了几天,就会有人出面捞自己。他想起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外县有一个副县长,也被市检察院里查办了,硬抗了七天七夜,拒不承认收受贿赂,检察院里的办案人员最终拿他没有办法,不得已把这个人释放了。自己也得向人家学习,一定得拿出一条铁汉子的模样,大不了褪一层皮。
几天几夜,办案人员用探照灯烤着他,不让他眨眼,轮流对他进行精神轰炸。吃饭也只给他一些干得难以下咽的东西,让他渴得难受。卫生间里的水龙头关闭了,根本没有水。而且解手时,也有人紧盯着他。有一次,他渴得实在忍不住了,趁审案人不注意,捧起痰盂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吓得那些人,再也不敢往他的面前摆放痰盂了。
可这一次徐立身彻底失算了,根本没有人捞他的迹象。他愤愤地想,无怪乎有人说,检察院里无朋友,这些平时喂熟的人也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老子在位的时候,你们称兄道弟,无比亲密,现在落难了,你们一个个昧着良心,成了缩头乌龟。
再硬的汉子,也顶不住软磨。徐立身头昏脑涨,渐渐地消磨下去了顽抗的情绪,原来对办案人员的话充耳不闻,开始听了进去。越听越觉得吃惊,办案人员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了如指掌,像剥葱一样一点点地揭露出来。有些东西,他越听越觉得,告他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死对头秦鸣鸥,因为除了秦鸣鸥知道这些问题的情节和细节外,的确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个家伙,临死还要拉一个垫背的。
办案人员对他的态度,一直不急不躁,一连几天,并不同哑口无言、顽强抵赖的徐立身作正面交锋。到了徐立身的心理防线即将崩溃的时候,才告诉他,你的问题省委作了专题研究,是当做大案要案来办的,任何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都是徒劳的。徐立身这才彻底败下阵来,开始交待问题。又经过了几天几夜艰苦的审讯,徐立身终于把自己能够想到的一切,全部倒了出来。
徐立身永远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败在秦鸣鸥手里。正是这位临死前出于对党忠诚的老干部,把自己所掌握的关于徐立身的罪行,全部详细地整理了出来。这封举报材料,辗转到达省委书记的案头时,已经是秦鸣鸥死了三个月以后的事情。省委书记震怒了,批转给省纪委立案查处。省纪委领导认真研究了秦鸣鸥反映的问题,认为案情重大,不可等闲视之,采取了一些严格保密的措施,绕开了市县两级纪委,开始对徐立身进行侦查,最后发现,徐立身的问题不仅是贪污受贿的问题,而且带有黑社会性质。在徐立身的老婆死之前,就已经决定要对他进行双规,办成铁案以后,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这一切,徐立身一直被蒙在鼓里。
当这一密令还没有发出时,曹明祥书记已经觉察出徐立身大事不妙,及早做了防范准备。在徐立身为老婆的死要大操大办的时候,曹明祥及时要求“四大家”在职干部不要去掺和,意在保护同志。但他不敢明说自己的推测,仅仅用一个领导干部的妻子亡故,从体制上讲,大家不宜有什么表示,以免造成不利的政治影响来交代一下。
对徐立身采取双规措施的操作办法,实际上社会上流传的第一种版本才是正确的。等省纪委的办案人员把一切部署妥当以后,找到了曹明祥,把上级的指示第一个向曹明祥进行了传达,要求他配合这一工作。曹明祥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只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做了一个县委书记应做的工作。令曹明祥痛心的是,这一个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同志,就这样通过自己的指令,像秋天的飞蛾一样,自动扑进了火里。

徐立身走后的这几天,刘鎏敏锐地捕捉到叶兆楠的表现有些异样。较为明显的变化是,过去除了开会时或者在走廊里碰到他,叶兆楠从来不到其他副县长屋里串门,现在走动勤了,自己的办公室就来了两次。坐下来,叶兆楠拿出老大哥的亲切样子,与刘鎏闲扯一通后,仿佛不经意间,把有些工作也以商量的口气说上一些。居高临下,心情不错,就连笑声,也似乎爽朗起来。刘鎏觉得,这可能是自从曹书记安排叶兆楠,分别告诉副县长们,不要以单位或者个人名义参加徐立身老婆的吊唁活动后,叶兆楠觉得自己的地位重要了,精神上满足了,活得就滋润了一些。刘鎏不止一次想,如果是因为徐立身双规了,叶兆楠情绪发生这种明显变化,足以证明,人心真的太险恶,在同事们中间,幸灾乐祸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问题虽然出在政府机关,却直接牵连到了县委大院。不管曹书记在会上说得如何恳切,两套班子人员的情绪毕竟出现了短暂的消沉。
有两天时间,刘鎏上班后,忽然不见了叶兆楠快活的身影,也不见了戴敬烨在办公室出没。这两个人,一个将自己分管的工作中小城镇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切给了刘鎏,一个是主抓新农村建设的,都与刘鎏的工作直接相关联。刘鎏与他二人的交流,相对其他副县长来说,更加频繁一些。
刘鎏有事情要和他俩商量,就打电话问庞玉立主任,他们到哪里去了。庞玉立告诉他,两个人都没有跟他交代过,是直接向郗县长请的假,但也听说,叶县长去省城了,戴县长好像去唐都市了。庞玉立说话的口气中,流露出半神秘半挖苦的味道,让刘鎏恍然大悟。
刘鎏猛然意识到,姑夫说的“有好戏唱”,现在已经开锣了。到底是一个老组织工作者的眼光独到,徐立身刚刚进去,他姑夫就意识到,常务副县长的位置出现空缺,很快就会出现竞争的局面。自己没有这种意识,觉得有可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好多在台上坐的人可能要受审查,另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竟然笨得只看到了幸灾乐祸的一面,没有看到产生活思想的大有人在。
他分析了一下,在丰阳县的四大班子中,徐立身事件引起的思想动荡,不仅使有些人害怕受到牵连,而且使好几个人看到了希望。曹书记和郗县长肯定要为让谁来填补这个空缺而动脑筋,考虑如何摆平手下几个人选的企盼。只有三把手副书记吴洪勋,不会有什么想法,他已经到了瞄准县长职位的地步,不屑于常务副县长这个位置。这些年来,常务副县长和常务副书记都是既重要又敏感的角色,市委人事安排的规律,仿佛已经成为定例,这两类职务都可以晋升为县长,而常务副书记的几率相对大些。一般是常务副书记出任了县长,常务副县长多数递补为常务副书记。吴洪勋肯定不愿意走萧干的老路,但让吴洪勋这个人填补徐立身留下的空缺,是根本不可能的。
真正觊觎常务副县长位置的,至少有四个人,戴敬烨和叶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