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蓟县、怀来、玉田、遵化等地,基本上平定了京师的周边地区,初步形成了京师的外围防御圈。
就战争的结果而言,在装备和火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明军取得胜利并不意外。就过程来看,河间防线既是一道现实存在的,又可以说是满清集团心中的最后防线。一旦被明军突破,满清集团在心理上便被打垮,再无一战之心了。
至于最后阶段的海上迂回、登陆堵截,则杀死杀伤了近万清军,迫使其余满人狼狈窜于荒野。
而各部明军的奋勇追击,虽然得地多,杀敌少,但更大的意义是破坏了满清集团大规模掳掠汉人百姓出关的企图,迫使满清集团仓惶出逃。
四个军,再加调拔的骑兵部队,招募的新兵,海上的水师,二十多万人马聚集于畿辅之地。到了临近年关,大的军事行动终于告一段落,要把满清逐出关外的作战计划基本达成,除了山海关以外。
北地的寒冷气候对于明军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困难。胜利的鼓舞,后勤的全力供应,使明军能够取得现在的战果,但隆冬已至,再想用勇气和毅力去继续作战。则是对战士们身体健康的漠视了。
而就整个形势来看,山海关并不是适合清军坚守的关隘。原因很简单,作为物资补给的通道——辽西走廊太窄太长,又一面临海,不仅运输困难,更容易被拥有强大水师的明军所袭扰。甚至是登陆截断。
所以,清廷如果不是昏了头,多半会主动放弃山海关,而在大淩河或锦州设置防线。这样一来,既可以拉长要继续进攻的明军的补给线,又可以集结兵力,打击在辽东半岛立足的明军。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分崩离析的满清集团越来越暴露出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满人太少。要知道。满洲八旗兵来源于满族成年男子,而满族却是一个人口相当少的民族。入关初期清军总兵力约为十万,其中已包括了汉军和蒙古兵,真正可以披甲出征的满族军士不过几万人。可以说,满清能得天下,其“以汉制汉”的策略,以及南明各个小朝廷的内讧和无能,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而人的心理是站在胜利者一边。战争从南打到北。广大的汉人觉醒并被动员起来,满清集团的盟友则是在不断失败中越来越少。拥清的汉人更是倒戈无数。
现在呢,真正的满洲八旗能有四万是顶天了;蒙古人是观望骑墙,有利则上,无利则退,算他两万最多了?汉军嘛,三藩或降或败。已折损大半,绿旗本不堪战,且多数未随满清出关,顶多一两万人。
“最多八万,嗯。这个数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朱永兴好象个精明的商人,在综合各项情报后反复计算,终于得出了结论,“就算是全族动员,且不说战斗力,又能增加多少?”
国安部尚书叶虎是知道朱永兴心思的,这样计算不过是在核定北方该留多少兵马。抽兵南调是肯定的,只是这个数目还没有最后确定。
“启奏万岁,北地已定,济南军区似乎不需驻留太多兵马。”叶虎恭谨地建议道。
朱永兴看着地图思索了一会儿,微微点头。当初拟议设立济南军区,是为北伐主力的后劲和策应,也是受到后世的军区划分机制的影响,现在看来确实没有必要。
整个北方要支应几十万大军,至少要在一年之后,也许还不止。依靠南方虽然可行,但在北方减少一个兵,则会减少一份饷粮,对财政有一分的好处。
朱永兴的思路是这样的:就现在的气候而言,只就种庄稼来说,同样一个劳力,在南方的产出大大高于北方,如果是在湄公、河仙这样的地方,一年三、四熟,那高出数倍也不止。所以,他不会急于向北方移民,以太大的成本来恢复重建北方。
以南养北,这至少会是一个五年计划。而北方种地的产出较少,那便增加北方士兵的比重,并且不断将南兵回调,以便在中南半岛继续扩张。通过人口数量的平衡调整,从而使北方的物资供应维持在一个政府能够长期承受的水平上。
也就是说,先抱西瓜,再捡芝麻,把北方的重建速度减缓下来,而要采取更有效率的以南养北策略。
而评估敌人的数量和战力,来确定北方驻军的数量,则很是重要。料敌从宽,满清集团按十万兵来算,东北军区按照编制也是十万多人,如果齐装满员的话,加上北京军区在辽西的配合牵制,便至少能够抵挡或遏制住满清。
至于蒙古诸部,虽然又是漠南,又是漠北,连青海也归和硕特部管辖,但部落太多,人心不齐,实质上的威胁反倒不如满清。而将满清赶出关外的大明,更可以利用商贸和物资来控制和笼络蒙古诸部。也就是说,对付北方蒙古人的兵力可能并不需要太多。
“东北军区要尽快补全编制,北京军区暂以十五万为满额,西安军区以十万为满编,济南军区暂不设立,改设广州军区,郑王刘体纯任总司令,下辖殄朔、伐朔两军,年后分别调往福建和广东。”朱永兴将目光转向吴三桂,沉吟了一下,说道:“总参谋部再仔细商议一下,看朕的决定有何疏漏,尽快回奏上报。”
“微臣领旨。”吴三桂躬了躬身,领命退下。
对于朱永兴的行事风格,起码内阁中的官员都已十分了解。那就是留给臣子相当的发挥空间,一般不会“金口玉言”,话出便无法更改。固然这种做法是朱永兴考虑到如果象电影电视里所演的那样,一上奏便回复,难免草率不当。但他的这种态度,却让臣子有被尊重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定都之虑,拍卖逆产
明朝开创时,将国家的首都确定为南京,后来迁都至北京。而北京就在当时的劲敌蒙古附近,迁都被形容为“天子守国门”。而末代皇帝崇祯,在国难临头的时候未曾丢弃皇都仓皇逃跑,又诠释了“君王死社稷”这句话。
当然,成祖迁都北京,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加强对北方军队的控制,抵御北方敌人的侵扰。因为明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前期是蒙古人,后期是满洲人,为了防御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必然要在长城沿线部署重兵,如果把首都放在南京,那么皇帝就要把北方的重兵交给他人统一指挥。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忠诚,作为封建皇帝始终是不会放心的。
天下精兵良将,尽在九边。在没有现代通讯、交通工具的时代,如果放手赋予戍边重兵集团主将足够的自主权,他们向安禄山看齐的风险很可能上升到令人无法承受的地步;如果仿效宋朝奉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束缚戍边重兵集团主将的手脚,军队的作战能力又将遭到严重削弱。
况且,北京的地缘位置属交通要冲。占住北京,就挟制了西北到东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条关口(这是四条生命线),北京城外有太行山、军都山、燕山,地势高峻,“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
有利则有弊,定都北京第一是首都位于边境,对于国防要求太大,使得边境部队没有多少战略纵深,回旋余地很小,于国防有弊;其次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是江南一带。供应首都的物资开销,之前完全是靠大运河运输从南方供应。这无疑加大了人力物力的耗费,且有可能拖慢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不利。
既然是有利有弊,便要反复权衡,而朱永兴最后决定依旧把北京作为首都。最重要的一点其实还在“天子守国门”上。在来自北方的侵略威胁消失前,国都设在北京,是一种倔强的面对挑战的态度,也能显示中兴后的大明王朝朝气蓬勃、勇于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而且,北京一连数百年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人们自然有一种向往的向心力,会增加全国团结和统一的力量。
尽管有困难,但不是不能克服的。漕运可以转为海运,官家承运可以转成商家承办。在目前的航海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北方气候和环境虽然恶劣,但小冰河期最寒冷的时期已经过去,自然条件正日渐转好。
南京固然也是首都的选择,但它充当国都的时代,几乎全是分裂时代。而且很多建都于此的王朝,都在短短的期间内,发生变化。包括令后人惋惜的悲剧。朱永兴虽然不是很迷信,可也担心在这金粉享乐之地的时间太长。出现文恬武嬉的局面。
再从向外扩张垦殖考虑,向南向北是两个方向,南弱北强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并增强北方的军事力量,并将热力辐射到遥远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定都北京也是相当必要的。
而从决定
小说推荐
- 逆流伐清(稀松)
- 作者:样样稀松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
- 最新章:第610章
- 伐清
- 《伐清》作者:灰熊猫序西元一九四二年,即东纪(孔子诞生后)二四九五年,中国在渝城修建的为寻找平行宇宙而建立的观测站投入使用,并成功地发现了一个平行宇宙的存在,从而证实 了这一科学猜想。对这个邻居宇宙的观察结果让科学界非常震惊,因为这个邻居的地球史和本宇宙非常近似,在三百年前几乎称得上完全一样,有着相
- 最新章:第869章
- 伐清(熊猫)
- 作者:灰熊猫主角一系列传奇故事,在不少读者眼中,是开了金手指金大腿,主角光环过于强大,然而这些荒诞不羁的故事情节都有着历史原型。该书无女主,甚至连女性角色都很少描写,在众多读者的的强烈要求和龙套报名之后,才勉强出现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简介:永历十二年底,南明最后一个朝廷的最后时刻,满清席卷天下之势似
- 最新章:第886章
- 北上伐清
- 内容简介 杀!杀!杀!十日扬州血未干,三屠嘉定起狼烟。遗民泪尽胡尘里,汉儿膝下好河山。抱腹笑指鼠尾辫,抚掌夸耀汉衣冠。今日聚众三万万,杀尽鞑虏杀汉奸。第1章 死而复生 好冷 侯云涛在睡梦中,感觉自己浑身冰凉,犹如置身寒窖 手脚冰凉的侯云涛艰难地想要挪动身子,活动下手足,却怎么都动不了 唉,又睡过头了
- 最新章:第493章
- 逆伐星河
- 《逆伐星河》作者 试剑天涯第一章 密室杀机许飞朦朦胧胧的有了意识,然而首先感觉到的,就是胸口和胸腔一片烧焦的剧痛,痛彻心扉,且在剧痛中、还带有某种空荡荡的麻木感觉。这是中枪了、还造成了严重的空腔,胸口的窟窿都能塞入一只拳头了吧。许飞心头凛然,这样的伤势,就算立即抢救也很难幸存。想到自己正在荒凉的地方
- 最新章:第89章
- 流水清清
- 书名:流水清清作者:悠悠琴声有没有这样一个男子,一见之后就成了你的审美标杆,和他不像的男子统统不能被列入帅哥之列。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子,反射弧天生比别人长,一见钟情得很久后才能回过味儿来。据说世上两种人最不容易变心,一种属于完全的高智商,爱上的必然是与他而言最好最合适的,所以不会变,另一种就是比较笨的
- 最新章:第34章
- 水流清澄
- 《水流清澄》全天补眠文案:万事,皆有两面性。夏卿珵“水流清澄,而我,是污浊,落入水流,洗尽污浊,所以清澄”沐水琉“水流清澄,爱你,是必然,我是水流,你是清澄,天生一对”人生,充满了选择。夏卿珵“沐水琉,当初的你选择了靠近我,所以,我不允许你离开我”沐水琉“夏卿珵,现在的你选择了拥抱我,所以,你只能是
- 最新章:第54章
- 清浅流年
- 作者:盏茶【由文】1、留白.深夜的都市就像是素颜的女人。卸去了光鲜亮丽的妆容,却散发着静谧安详的幽香,于人看来,别有一番风情。苏浅青夜夜在这样安宁的时刻工作着。好友即墨慕凝曾说过“青青,你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深夜工作者”苏浅青笑骂着捶她一拳,即墨慕凝大笑着躲开。不要误会,苏浅青不是什么不良职业工作者。
- 最新章:第54章
- 清末洋流
- 《清末洋流》作者:王小郎第一章 这和当原始人没什么两样啊“云中,好好地考,以你的水平,一定可以考上大学的”赵雅丽亲密的拍着李云中肩膀说道 李云中将要进高考考场,看着面前的美女老师,发现她今天还特别的打扮一番,脸上画着淡淡的妆,上身穿着白色吊带衫,下身穿着灰色超短裙,配上黑色丝袜,脚穿红色高跟鞋“放心
- 最新章:第3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