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嘿,这是我的菜》第46章


“阿爸,快。。。。。。快转身,你身后的那条鲤鱼好大!”
“快看,这个河蚌多大!”
。。。。。。
不远处传来的热闹的欢笑声打断了阿篱的感叹,抬眼望去,原来是鱼塘在清塘捕鱼。阿篱拽着不太情愿凑热闹的阿青快步奔了过去。
一块一亩地见方的鱼塘已经放干了水,岸上两个大水箱里盛满了个头均匀的草鱼、鲫鱼、鲤鱼、鲢鱼等,塘里几个壮实的汉子在水洼里捡捉漏下的大鱼,几个小娃子站在边上边喊边指挥,热闹得厉害。
“哇啊,好多大河蚌!”
岸边整齐地摆放着四个大木盆,每个里面都堆着满满的河蚌,又大又新鲜,阿篱凑到跟前蹲着看,欢快得不得了,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这么大的河蚌呢!
“阿篱小哥,这河蚌煮熟了硬得很,不好吃,我送你大鱼吃吧,又肥又新鲜,不管是清蒸还是红烧,都鲜嫩着呢!”身上粘着塘泥的汉子把手里的鲢鱼扔到水箱里,隔着段距离对蹲在木盆边上的阿篱笑着说道。
“原来是木根哥啊,这片鱼塘是你家的吗?”阿篱认出来眼前的汉子就是住在夏村长家后院的王木根。
“是啊,这个塘,还有那边那三个都是我家的。现在正是吃鱼的好时节,镇上的酒楼来订鱼的也多,正好把塘清一下。我还在塘里种了不少藕,下晌挖一些新鲜的洗净了和着鱼一并给你尝尝鲜啊!”
阿篱忙摆摆手,“木根哥,我不吃鱼的,如果不麻烦的话,你送我些鲜藕吧,这个我爱吃呢!”
“好嘞,这都是自家产的,管够!”能给这个大恩人送些喜欢吃的东西,王木根很是高兴。转眼看到木盆边两只小手用力扒着河蚌壳的小侄子,不禁出口制止,“小塘,那河蚌用手怎么扒得开,快放下来,弄伤了手有你哭的了!”
小男孩使了吃奶的劲儿抠了半天,奈何河蚌壳纹丝未动,听得自己叔叔这么说,不甘心又没办法地盯着手里的河蚌看了一会儿,然后伸手递到阿篱面前,“哥哥,你能打开它吗?”
小小的孩子,一脸倔强,阿篱笑着接过他手里的河蚌,很认真地告诉他,“不能打开哦,河蚌只有渴了、热了的时候才会张开嘴呢!”
或许是阿篱认真的态度让他相信了,小男孩有些遗憾地哦了一声,转身跑去水箱边上骚扰大鱼了。
但这边的阿篱却没那么洒脱了。他看着手里紧紧闭合着的河蚌发呆了好一会儿,终于抓到了刚刚一闪而逝的那个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是凌晨两点零五分,我的意识已经处于游离状态了。。。。。。
终于体会到那种我被剧情牵着走的感觉了。。。。。。
今天吐血的最后一更,来些收藏和抓痕来给我充血吧!
上帝请与我同在!阿弥陀佛!
46第45章 河蚌大用
“木根哥;你说这些河蚌不好吃,那干嘛还要费劲捞上来呢?”阿篱指着满满四大盆的河蚌问道。
王木根笑笑;“这些河蚌啊;要是清塘的时候不捞上来;一年年积累下来也是很占地方的,而且挖藕的时候也不方便。而且,河蚌虽然不好吃,但是煮熟之后蚌肉挖出来喂鸭子可是很好的呢!”
“哦;原来是这样!”阿篱点点头;然后神秘地朝王木根挤眼睛,“木根哥,往后这些不好吃的河蚌除了喂鸭子;可是还要有大用处呢;你就等着夏村长他们奖励你吧!”
阿篱已经走出好远了,王木根还愣愣地站在原地,整个一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出于对能做出新米的大恩人的信任,尽管不理解,王木根还是决定听阿篱的话,把这些河蚌再养些时候。
“阿青,这些河蚌反正也要被煮熟了喂鸭子的,我分过来用一下不算太杀生,对吧?对吧?”阿篱拎着一网兜的河蚌和身边的沈青池碎碎念。
“嗯。”沈青池简洁地回应。
“阿青,这些河蚌可以帮大家做好凉夏米,能救很多很多的人,那那我用这些善果来抵这一点点的杀生之孽,可以吧?可以吧?”
“嗯。”沈青池依然简洁地回应。
“哦那那我就放心了那就这样做吧”阿篱心里小有忐忑,但想到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心里的天平就倾斜到了一边。
“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循环不息的,吃素是好事,但吃肉也不见得是坏事。你爱听大和尚讲经,一定听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吧?人家修佛之人都不拘泥在这上,你一个小狐狸精就别小鼻子小眼睛死抠在这上面啦!”沈青池见不得小狐狸一脸纠结的模样,伸手把他毛茸茸的脑袋揉得更凌乱。
“嗯,我知道了。”阿篱勉强打起精神,心里不停给自己宽慰:爹爹告诫他不可以沾染血腥,他一直都很听话的,现在,他只是用本来就死定了的河蚌而已,并且,更重要的是,他不会让河蚌流血,这样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压制住了心底的不安感,阿篱拎着河蚌回到夏村长家,和沈青池窝在厨房里一顿折腾,反复试验,终于确定了蒸米到六成熟的时候河蚌的状态——蚌壳张开到最大程度那一刻正好。
阿篱把剩下的河蚌养在木盆里,傍晚夏村长他们从田里回来,阿篱就把用河蚌的事儿和他说了,夏村长听后晚饭都没顾上就往后院王木根家跑去了,多年修成的稳重形象瞬间荡然无存。
大家看着夏村长一溜小跑的背影忍不住发笑,素然笑眯眯的眼睛却是从进门开始就锁定在阿篱身上,阿篱就是神经再粗条也被看得发毛了。
“怎怎么了?”阿篱从头到脚检查了自己一下,头发没有撅起来,衣带也系得很整齐,没什么问题啊
素然笑晏晏地摸摸他的头,“阿篱,你可是为素膳斋立大功了,下晌夏村长带着整个信源县的里正来找我了,说是要把凉夏米的优先采购权给我们呢!你这个小徒弟我爹他收得可真值啊,不但做菜学得好,还是棵摇钱树呢!”
自己被素然说得这么有用,阿篱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哼,要表扬就来点实际的啊!”沈青池盯着素然放在小狐狸脑袋上的手,从鼻孔里不满地哼了一声。
素然丝毫不受一旁横生的冷气影响,反而更亲切地揉揉阿篱的头顶,“放心,咱们年底回家了,哥哥一定会给你包个大红包!”
阿篱不好意思地猛摇头,他这次出来是领着月银的,还有外行补助呢,而且一路上的花销都是素然在负责,怎么能再多要呢!
沈青池见不得两人的腻歪劲儿,抓起小狐狸的胳膊往饭桌走,完全不理会身后笑得一脸欠揍的素然。
@
炎热的天气反常地持续了整整七天,然后在当天晚上气温突然大幅下降,第二天早上,地上铺了一层白霜。
因为事先做了准备,抢收得当,白霜铺下来的时候,田里的青稻已经都收了上来,堆在场院里用苫布盖好了,所以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太阳出来白霜化下去后,阳光还是够烈,不消三天时间青稻就晒得差不多,然后开始脱粒,舂出稻米。
六天后,蒲元村就开始统一蒸凉夏米了。
蒸米的地方就在村内的共用打谷场里,炉灶是用石头垒起来的,上面架着大柴锅,足足有十八个,事先准备好的劈柴堆在场地中间,跟座小山似的。
淘米、上锅、烧柴这些自不必阿篱交待,农家院里的人早就做熟了这些。稻米上锅前,阿篱把各村来学习的人聚到了一起,仔细地讲了河蚌的使用方法,然后用第一批蒸米做了次示范,结果相当成功,十八锅蒸米全部符合六成熟的要求,打谷场里小小沸腾了一下,然后热火朝天地投入到第二批蒸米大业中去了。
示范任务完成后,阿篱顿时闲了下来,只需要在锅灶间走动走动监工就行了。
十八口锅一起在没有遮挡的打谷场里不停歇地烧着火,热气蒸腾,再配上尚且热辣的阳光,那现场温度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沈青池向来自爱,所以他是绝对不会踏入的,跟着阿篱从夏村长出来后,就直奔打谷场对面的寮棚里看手札了。
沈青池看这本手札可不是抱着“求学”心态,故而翻阅的速度要比阿篱快多了,一边看一边关注着打谷场里小狐狸的情形,看他迈着不长的腿儿不停地走来走去,额头上都冒汗了,就招招手让他过来,给他擦擦汗倒杯茶喘口气,然后再放他出去忙活。
五天后,新米蒸完,整个蒲元村家家户户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