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狱吏来送晚饭。
囚犯们等狱吏一走,照旧一拥而上,司马迁在外围挤不进去,便伸长了手臂,从两个囚犯身子中间硬穿进去摸寻,还没够到木桶,身前的囚犯忽然一肘回过来,击中司马迁的眼角,顿时痛彻心扉,他却顾不得痛,一手捂着眼睛,一手继续伸手乱抓。
好不容易抓到一把饭,是温热的,他忙攥紧抽回手,急急塞进嘴中,是粗麦饭,麸皮多过麦粒,十分粗砺,但吃起来竟比世上任何美食都要香甜。他一边急嚼急吞,一边又伸手去抓。
顷刻间,桶里的饭已被抢光,囚犯们也各自散开。
司马迁前后一共只抢到三把,他攥着第三把饭,正要往嘴里送,一眼看到一个老囚半跪在他身边,白发稀疏蓬乱,眼窝幽黑深陷,眼巴巴望着他手里的饭,司马迁心中不忍,迟疑了片刻,狠狠心,把饭递给老囚,老囚忙伸双手一把刨过,送进嘴里,一阵急吞,倏忽吃完,才连声道谢。
司马迁叹着气摇摇头,回到墙边重新坐下。只吃到那点麦饭,非但没有疗饥,反倒更加饿了。
到了夜里,别人都已睡着,他却根本无法入眠。身上疼痛,无论怎么躺,都会压到伤处,疼狠了,就辗转一下身子,腹中饥饿,又抓些身旁的干草,放进嘴里嚼。折腾大半夜,好不容易才昏昏睡去。
清晨,他被开锁声、镣铐声吵醒,睁眼一看,狱吏又提了一只木桶进来。
司马迁以为是早饭,忙爬起来赶过去,隔着前面囚犯,探头一看,桶里不是饭,是水。
这次囚犯们竟没有争抢,两个身强体壮的囚犯先走过去,弯下腰,各自伸手,从桶里捧起水喝。应该是怕抢洒了水,才依次来喝。等那两人喝足之后,另两个才走过去喝。囚室中一共十三个囚犯,按体格强弱轮次。
其他人全喝过后,司马迁才和那个老囚一起过去,桶里水虽不多,但幸好还剩得有一些。司马迁早已渴得口焦喉灼,忙捧了一捧喝,只觉得那水流入喉咙,甘美如蜜。两人用手捧了两捧后,水已经到底,再捧不起来,司马迁便提起桶,托住桶底,让老囚用嘴接着,他慢慢倾倒。老囚喝了一些,便接过桶帮司马迁倒。司马迁张嘴大饮,一气喝尽,总算解了焦渴。
放下桶,两人相视一笑,老囚口中只剩了三颗牙。两人靠墙坐到一处,司马迁低声报了自己姓名,问老囚,老囚也小声答道:“万黯。”
司马迁又问:“你是为何被拘在这里?”
老囚却不再答言,目光躲闪,神色十分紧张。司马迁迷惑不解,但随即明白:这些年太多人因言获罪,稍一不慎,一旦传到狱吏耳中,恐怕要罪上加罪。
难怪这里死气沉沉,无人说话。
他也不再开口,呆呆坐着,默想心事。
樊仲子打探到,暴胜之在御史府扑空后,立即遣绣衣使者四处追踪。
硃安世和驩儿便在郭公仲家躲藏。
郭公仲正厅坐席下有个暗室,没有外人时,众人就坐在正厅饮酒闲谈,若有人来,便揭开坐席,掀起地板,硃安世和驩儿钻下暗室躲避。
一日,樊仲子急急赶回来,进门便道:“王卿自杀了!杜周升任御史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天汉)三年春二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自杀。’‘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
郭公仲惊道:“又?”
樊仲子道:“听说廷尉率人到御史府缉拿王卿,进到府中一看,王卿已经服了毒酒,刚死不久。”
硃安世想起那夜王卿言语神情,心想王卿至少也是个正人君子,不免歉疚伤怀:“莫非是我们拖累了他?那夜暴胜之得到王卿门客的密报,才去捉拿驩儿,没捉到驩儿,自然知道是王卿放了他。”
韩嬉奇道:“这点事也值得自杀?”
樊仲子叹道:“这些年接连自杀的丞相、御史大夫'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13位丞相,只有4人善终,3人被免、3人自杀、3人被斩。18位御史大夫,5人自杀,1人被斩,另有延广结局不明。(参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哪个真的罪大恶极了?只要一言不慎,立遭杀身之祸。哪有常情常理可言?”
硃安世低头想想,道:“据王卿所言,驩儿背诵的古本《论语》非同寻常。那夜王卿放我们走时,应该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他自杀,恐怕是以死谢罪,防止连累家人。临别前,王卿跪下来叩拜我们三个,求我们去荆州找刺史扶卿,把古本《论语》传给他。但驩儿的母亲曾叮嘱只能传给兒宽一个人……”
他望向驩儿,驩儿也正望着他,黑眼睛转了转,咬了咬嘴唇,小声说:“我们可能应该听王卿伯伯的。”
硃安世有些吃惊:“哦?”
驩儿继续道:“王卿伯伯如果把我交出去,就不用死了。他连命都不要,肯定不会说谎骗我们。”
樊仲子赞叹道:“好孩子,说得很好!小小年纪,却能明白人心事理。我也觉着是。”
韩嬉眉梢一扬,道:“既然这古本《论语》这么重要,他们又一直追杀驩儿,咱们就把它抄写下来,到处去送,等传开了,他们就没法子了,也就不用再追杀驩儿了。”
樊仲子猛拍大腿:“好!”
郭公仲却摇头道:“不好。”
樊仲子忙问:“怎么不好?”
“嫁……嫁……”郭公仲一急,顿时口吃。
樊仲子和韩嬉一起问道:“驾什么?驾车?嫁女?”
郭公仲越急越说不出来。
硃安世忙问:“郭大哥,你是不是要说‘嫁祸’?”
“对!”郭公仲忙用力点头。
硃安世道:“郭大哥说得对,他们既然会因这书追杀驩儿,你传给别人,不是嫁祸给别人 ?”
韩嬉道:“传几部不成,咱们就花钱抄它几千几万部,遍天下去传,我不信他们能杀尽天下人。”
郭公仲又连连摇头。
硃安世继续道:“他们不需全杀,只要杀几个,这消息一旦传出去,谁还敢接这书 ?就算有不怕死的,暴胜之那些人也会像追杀驩儿一样,一个不会放过。”
樊仲子点头道:“说的也是。依你看,该怎么才好?”
韩嬉接过来道:“那就只有找不怕死的儒生,传给他,他再悄悄传给可靠的弟子,这样一代代暗中传下去,等没有危险了,再公诸于世。”
硃安世点头道:“我猜驩儿的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她能找到的可靠之人,只有兒宽,所以才叮嘱只能传给兒宽。其实传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一要懂《论语》,二要不怕死。”
郭公仲也点头赞同。
樊仲子道:“这样的人,还真不好找。死,我倒不怕,可惜我根本不识几个字,更不用说懂这些了。”
硃安世道:“王卿能举荐荆州刺史扶卿,应该是信得过这个人。”
樊仲子道:“不过是一部书而已,送给我,只能当烧柴,居然闹到要人命?”
韩嬉笑道:“你有酒有肉,有自己营生。这些儒生有什么?不都是靠这些经书谋饭吃?我猜这《论语》应该有好几种,一家不服一家,王卿说驩儿背的是《孔壁论语》,恐怕是比别家更贵重些,所以招来忌恨。”
樊仲子笑道:“也是,就像我们盗墓,你有你的法子,我有我的门道,但一座墓,你要是先探到了,就没我的饭吃了。但我若先除掉你,宝物就归我了。”
硃安世反驳道:“我们虽然为盗,也要义气为重。这些儒生,眼里只有权势利禄,比所有人都要残狠。这些人皮狼心的事我管不到,也懒得管。眼下我只管一件事——无论如何,都要保驩儿平安。至于这《论语》……”
说到这里,硃安世迟疑起来。
他一向最憎儒生。除去身世之恨,仅平生所见儒生的作为,也足以让他厌恶。想农夫种田、工匠做活、商人贩货,哪个不是辛劳谋生?就连自己为盗,也得冒牢狱之险、性命之灾。只有这些儒生,读几篇破书烂文,就为官做吏、拿俸取禄。最可恨的是,这些儒生嘴上仁义,心藏蛇蝎。为了利禄,做猪做狗;见了百姓,却又如狼似虎。
但想想扶风老人和王卿,两人同样也是儒生出身,但其坦然赴死之气度,又让他不能不肃然生敬。
于是他叹道:“若这书真如王卿所言,事关重大,那就跑一趟,去荆州传给扶卿。我倒不是为了什么狗屎儒家。只是听驩儿说,好几个人都为它送了命,我自己亲眼见到的就有两个,一个是扶风那老人家,一个是王卿。不为别的,只为两人这份义气,也该出点力,了却他们的遗愿。”
韩嬉道:“要保驩儿平安,只要多加小心,找个僻静角落躲几年,应该就不会有事了。倒是这书有些麻烦,我们都不懂,又不能
小说推荐
- 外星人论语
- 作者:傅东雄前言前言我很高兴我的这个决定,我满意我的这个决定。学而后知不足,立志而后知不足,投入而后知不足。如果当初就知道文学有这么大的胃口,文学需要这么多的投入,文学要用去我的这么多生命;如果知道文学需要我冒这么多风险,需要我放弃青云直上、颐指气使、驾轻就熟、八面威风的可能,我当初还敢做出那样的决
- 最新章:第287章
- 论语
- 《论语》作者:孔丘学而第一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 最新章:第8章
- 论情敌组西皮的可能性
- 书名:论情敌组西皮的可能性作者:大碗小米粥文案梵猫:我不接受圣上做主役攻圣上:对,因为我们有一些私♂人问题=纸浆:嘤嘤婴圣上我是你的脑残粉圣上:给脑残粉么么哒^_=林梵:你干嘛,我们是情敌!盛上:白痴,我们是情人^_^总而言之,就是一见钟情却仍在温水煮青蛙最后抱得美人归的网配大神攻X死认为两人是情敌
- 最新章:第39章
- 论语力
- 揭秘伟大文化的震撼力:论语力 作者:孔健 于丹目录《论语力“出笼”花絮 序一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 序二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 第一章: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 于丹《论语》扶桑行 于丹来了 初开眼界 精彩绝伦的授课 秋田的魅力逍遥游 有朋自远方来 下一个行程 于丹日本讲座 喜剧演员的抑郁
- 最新章:第26章
- 说论语
- 作者:贾志刚】前言《论语》该怎么读?关于《论语》的解读,有史以来成百上千的版本,但是解读来解读去,无外乎“说文解字”四个大字《论语》当然是经典,经典的著作意味着其中所展现的虽然是特定的时代,但是道理所适用的是所有的时代,特别是现代。许多人口吐莲花,将《论语》说得天花乱坠。仔细看看,不过是东拉西扯,牵
- 最新章:第83章
- 论语别裁
- ,论语别裁目录{小{说{网}前言上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 下论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乡党第十附录孔学新语自序。论语别裁前言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
- 最新章:第182章
- 论语集注
- 《论语集注》作者:朱熹论语序说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为司职吏,畜蕃息。职,见周礼牛人,读为樴,义
- 最新章:第34章
- 论语译注
-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 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
- 最新章:第50章
- 于丹论语心得
-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总共包括《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论语》心得(五《交友之道《论语》心得(六《理想之道《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独家讲稿连载《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