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斯金纳,满头花白乱发,对心理学极度狂热。据说他曾将还是婴儿的女儿养在实验箱里,训练她学会各种技能,好像马戏团里训练海豹用鼻子顶球。斯金纳一心想“塑造”人类行为,这与纳粹所为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以齿轮、箱子、按钮组成实验装置,依据严密准则给予强化物,操控动物行为。人性在他的手中化为乌有。
我曾调查过20位具有本科学位的民众,请他们说出对“斯金纳”的看法。其中有15人形容他“恶毒”、“邪恶”。10人提到他把女儿养在箱子里的实验,虽然没有人知道小女孩的名字,但他们却信誓旦旦地说,女孩因父亲的实验而身心受创,后来她在旅馆房间以手枪和绳索结束了生命,细节就不清楚了。我们知道,女孩名叫德博拉(Deborah),斯金纳想训练她,所以把她关在箱子里整整两年。在这个狭窄的方形空间里,装设有响铃、食物托盘及各式机关,斯金纳还会适时地给予惩罚与奖赏。他站在网架后观察女孩的进步。女孩长大后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31岁那年,她向法庭控告父亲虐待,但败诉了,最后她在蒙大拿州比灵斯市一家保龄球馆举枪自尽。枪声响起,似乎宣告行为主义的全盛时代就此结束,此后的批评质疑始终未见消退。
1960年,斯金纳接受传记作家伊凡斯(Richard I。 Evans)访问时,坦承自己在社会改造方面的成就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不无关联,且可能成为独裁者的工具。我们还是忘记他这样的人比较好,但我们做不到。1971年,《时代》(Time)杂志将斯金纳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且尚存于世的心理学家;1975年,一项研究称他为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时至今日,他的实验仍受到诺贝尔心理学奖得主的推崇,他的发现依然适用。他到底做了什么?
我在搜寻引擎中输入关键字“斯金纳”,成千上万的资料出现在眼前。有位愤怒的父亲谴责斯金纳害死了一名无辜儿童;某个网站首页以骷髅图片搭配俄裔美国女作家兰德(Ayn Rand)的言论,“斯金纳极度憎恶人类的心智与道德,此种意念偏执强烈,终至自取灭亡,到头来只剩下灰烬与若干呛鼻的煤块”。一句“德博拉,我们的心与你同在”算是纪念已于20世纪80年代过世的德博拉。还有一行红色小字写着:“斯金纳之女德博拉的相关资料,请点此处。”我照做了,看到一张棕发中年妇女的照片,图释写着:“我是德博拉,谣传说我已经自杀身亡,其实我还活着。斯金纳的箱子并不像你们所看到的那样,我父亲也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他是位聪明的心理学家,也是位慈爱的父亲。我只想破除那些不实的传说。”
种种传说、故事,到底有几分真实性?也许要想了解斯金纳的实验,关键在于能否详查细究,我们不能把事实与争议混为一谈。心理学家兼史学家米尔斯(John A。 Mills)曾说:“斯金纳是个神秘人物,他被一层层的谜题包裹着。”
我决定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解密斯金纳。
对心理学无比失望的斯金纳
斯金纳生于1904年,这点毋庸置疑。除此之外,他简直集所有矛盾于一身。他是美国行为主义的先锋,个性严谨,工作时书桌上必定一片混乱,休息的地方是一间明亮的黄色的小卧室。他谈到自己的生平时说:“许多平凡无奇的琐事,却造就了重大改变,实在神奇……我从不认为生命在我掌控之中。”但他在著述中常自比为上帝,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人类的救世主”。
在哈佛大学念书时,斯金纳认识了一位女孩,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每到星期五晚上,他们会开着黑色敞篷车,前往缅因州蒙希根岛上的海鸥湖,沿路听着爵士蓝调音乐。一到湖边,两人脱掉衣服,跳入水中,让瘦削的躯体感受湖水的拍抚,呼吸着夜晚的冰凉空气,仰望夜空中皎洁的明月。我还在图书馆地下室找到一份布满灰尘的文献,里头说斯金纳每次训练鸽子后,会将它们放到笼子外,让鸽子站在他手上,用食指轻抚鸽子的头。
1928年斯金纳进入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所。不过他最初的志向却是成为小说家。他在家中阁楼闭关18个月,致力于写作。他为何从写作转为研究强化作用,虽然确切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提到过他23岁时曾在《纽约时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读到英国科幻小说大师威尔斯(H。 G。Wells)的文章,威尔斯在文中写道,如果在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与美国作家萧伯纳之间只能救一人,他会选择前者,因为科学比艺术更能拯救世界。
当时的世界确实需要拯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将近10年,越来越多经历残酷战争的退役军人身心受创,深受幻觉与抑郁折磨,精神病院人满为患,迫切需要其他新的治疗方式,舒解这一窘境。当时精神分析风靡一时,治疗方式是让精神病患躺在皮革沙发上,追忆过往,挖掘陈年琐事。那时的心理学界由弗洛伊德称霸,而学识地位崇高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写的《宗教经验的类型》(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旨在探讨内在精神状态,书中完全没有任何公式。斯金纳初入心理学界时,这门学问与数学全然无关,与哲学相通之处多过生理学。当时的心理学首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人类具有何种本质,让我们意识清醒时能观看、感受、思考;沉睡时暂停一切,死后便万事皆空了?
斯金纳最先接触到的心理学,就等于内省、唯心论的同义词。这位削瘦的年轻人,顶着头盔般夸张的油亮卷发,湛蓝的双眼好像景泰蓝瓷盘碎片。他所写的文章透露出想改变世界的愿望。他认为世间万物不只要用心去感受,更要亲手去碰触。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山雨欲来,置身这样一个时代,斯金纳也许已“感受”到,若想改变心理学界、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采取行动。他一定会抗议我用“感受”这种虚幻的词汇来形容他。自此他刻意摒弃一切“虚无”的事物。他改修生物学家霍格兰(Hudson Hoagland)的生理学课程,研究青蛙的反射作用。他用针刺青蛙光滑的皮肤,测试青蛙腿部抽搐与跳跃的动作。尽管弄得双手粘腻,但他却兴致勃勃。
“斯金纳箱”的诞生
斯金纳刚进哈佛大学不久,便参与了一场在爱默森楼举行的心理学研讨会。现场他看到各式各样的仪器、锡片、锯子及放在锡制盒子里的钉子、螺帽,一时技痒,打算做一件伟大的杰作。斯金纳向来手巧,善于操弄工具,且以精准闻名。他在一家小型工厂中,以废弃的电线、生锈的铁钉、发黑的金属片,打造出那个家喻户晓的箱子(如图1所示)。
图1 斯金纳箱
斯金纳预料到他这项作品会对美国心理学界造成巨大的冲击吗?他是将心中构想付诸实现,还是任凭灵感恣意发挥?最后,当他看到这个由锡片和线圈组成的作品时,自己都忍不住惊叹!这个箱子以压缩空气为运转动力,由各式零件齿轮组成机械装置,可依实验者设定,释放出特定的奖惩物。尽管这个箱子看似平淡无奇,但很快就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焦点。此时,斯金纳说道:“(我)心中迸发出莫名的兴奋,这里的每样东西都让我联想到更多崭新可行的研究主题。”
深夜里,斯金纳阅读着两位心理学大师的著作,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对他影响最为深远,创立行为学派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就稍显逊色了,但仍有其重要性。巴甫洛夫以研究为志向,几乎以实验室为家,他偏爱以金丝雀为被试,投入多年时间研究唾液腺,他发现唾液腺反应可能会受铃声控制。斯金纳对此极感兴趣,不过他想研究的不只是这层薄膜,而是整个有机体。唾液腺还不够迷人。
巴甫洛夫的发现称为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简言之,即动物既有的本能反应,如:眨眼、惊吓、流口水等,可用人为的方式加以控制,使其伴随新刺激出现。在巴甫洛夫著名的实验中,铃声是新刺激,狗听到铃声,就想到食物,所以一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如图1—2所示)。时至今日,我们或许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但这项发现当年广受各界瞩目,讨论的热烈程度不逊于原子融合、太阳位置恒定等重大科学突破。在此之前,人类从不知道,许多我们认为受心智主导的反应其实与生理学有着密切关系,我们以前总以为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无法改变,?
小说推荐
-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 学会交际的指导秘诀: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作者:水淼序言 年轻人要懂点处世心理学说到心理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懂心理学的人,一眼就能看人的心机,没错!年轻人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在处世方面将会受益颇多,它能让你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他人的内心,最终教你懂得与人和谐相处。20几岁的年轻人,涉世不深
- 最新章:第23章
- [足坛]心理实验
- [足坛]心理实验作者:烧饼妹文案Tiaret,我好像有病。有病找医生,慢走不送。不不,我应该是得了被害妄想症,我只相信你一个医生…Tiaret,你在干什么?打精神病院的电话。这是一个心理学研究者和无良球星的故事[1]本文男主渣,慎入[2]各种时间轴、人物事件BUG请无视之,一切为了报社[3]心理学专
- 最新章:第65章
- 20世纪最后的浪漫
- 作品:20世纪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艺术家生活实录 作者:汪继芳 内容简介 北京自由艺术家群体是大陆中国在本世纪最后10年的一大人文景观 自本世纪下半叶起,大陆中国的艺术家被纳入由政府供养的体制─领着工资,报销创作和医疗等等开支,等着分配住宅,直到养老送终 在上一个10年(本世纪80年代)里,大陆中国
- 最新章:第56章
-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
- 作品: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 作者[美 托马斯·黑格 周仲良、郭宇峰、郭镜明 译 内容简介 新闻记者托马斯·黑格用详尽殷实的史料,细腻幽默的笔触,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地向读者展映了鲍林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在用浓墨重彩描绘主人公在家庭、教育、爱情、事业上的趣闻轶事的同时,真实记述了他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
- 最新章:第167章
-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 作者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译者 沈苏儒总序宋庆龄(孙中山夫人)是在我们这个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20世纪中一位杰出的妇女。她的漫长的一生几乎绵延了整个世纪。她是1893年出生的,到1981年逝世。她同这个世纪里中国和国际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联系。她的个人品格是既完美又独特的。凡是见到过她的人都能感受
- 最新章:-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第150章
- 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
- 《20几岁学点心理操纵术》作者:水淼1第一部分第1节:让人对你刮目相看的心理策略(1)第1章 让人对你刮目相看的心理策略一个人形象的好坏,在成功的道路上虽然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但是却能决定你在他人心中受欢迎的程度。改变自己,迎合他人的直觉判断有时候,机会仅仅是刚见面的一次,你并没有太多的机会
- 最新章:第22章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 作者[美]奥格·曼狄诺译者:安辽【由文】编者序言“不少人以为这是一本讲推销技巧的书,其实这里讲了一个故事,通过古时候一个年轻人从一无所有走向成功的经历,说明在一个市场环境之下,如何对待他人,如何约束自己,如何克服困难提高自己,最后得到成功。实际上这是一本讲市场经济中的为人之道的书,是一本讲道德的书。
- 最新章:第36章
- 我们的实验室之学长的指导原则
- 《我们的实验室之学长的指导原则》作者:紫曜日purple day『喂喂、你是十七号对吧?我刚刚有看到大山教授点你号码,我是你的直系学长啦,我叫北兵、北兵朱里,你叫什麽名字『我是伊东彰,请多指教『嗯…还是先告诉你一下有关我们系上的选课,以及实验室的问题吧,其实要挑实验室的话,看你自己本身喜欢什麽类型的
- 最新章:第16章
- 管理中的心理学
- 作者:陆明前言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也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和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来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管理效率。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心理上的较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周围一
- 最新章:第5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