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郭沫若 作者:[中]张洁宇》第55章


颐鞘掷铮堪俜种堪俜种炕蛘呤且话耄炕故谴蟛坎辉谖颐鞘掷铮课铱粗辽僖话氩辉谖颐鞘掷铩K踔了担赫鑫幕慷伎辶恕?br />
毛泽东的这两个批示传达贯彻之后,文艺界迅速掀起了一股大批判的浪潮,一大批电影、小说、戏剧、美术和音乐作品在报刊上被公开批判,许多文艺界有名望的人物和领导干部如夏衍、田汉、阳翰笙等人都被点名批判。
郭沫若自1949年7月起,就一直担任全国文联主席。虽然全国文联的一切重大事情均由中共全国文联党组和中央宣传部决定,但他毕竟是这个组织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尽管他明白毛泽东那两个批示主要不是批评他本人的,尽管他也很不太理解,但他实实在在感受到一股很大的压力。自那以后,他很少过问文艺工作,也很少写其他文章,而是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阐释素怀赞佩的毛泽东诗词上了。
他的夫人于立群也在那年晚些时候,以每字大约二尺见方的隶书,写了已发表的所有毛泽东诗词,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十分高兴,也非常感谢。1965年7月26日,他致书于立群,说:
1964年9月16日你给我的信,以及你用很大精力写了一份用丈二宣纸150余张关于我的那些蹩脚诗词,都已看过,十分高兴。可是我这个官僚主义者却在一年之后才写回信,实在不成样子,尚乞原谅。你的字好,又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一件好事。
敬问暑安!
并祝郭老安吉!
●四、用毛泽东诗词集联
从郭沫若的内心来说,他对毛泽东诗词是一往情深,佩服得“五体投地”的。除了和毛泽东诗词唱和,他还用毛泽东诗词中的一些精辟妙句集成对联26副,以《毛主席诗词集句对联》为题,刊登于1964年3月20日的《光明日报》上。
用前人的诗词句集联并非郭沫若的创造。历来文人中均有人喜好此道,有的还用前人诗词句集成绝句或律诗,都不稀奇。这虽说不上一种原创性文学样式,甚至还有点文字游戏的味道,但毕竟是一种雅事,给人一种雅趣。而且,作为第二次创作(再创作),既能突出原作诗词句的精妙,也表现出再创作者灵动的文思和文采。
郭沫若开始想集毛泽东诗词对联,是在1961年,那还不能说是真正开始着手,只能说是开始对此发生兴趣。这年12月,郭沫若到端州七星岩湖畔的桂花轩参观。
见轩门外,有一集毛泽东诗词句的楹联:
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郭沫若眼睛一亮,心中顿有所动。心想,在这美丽如画的七星岩湖畔挂上这副集联,说“江山”,谈“风景”,实在妥贴不过;并且这位集联作者看来也颇有功底。该联上联集自毛泽东在1934年夏天写的《清平乐·会昌》词;下联则集自1936年写的着名词作《沁园春·雪》。这两首词虽写作时间、词牌均不相同,可将内中的句子集成对联后,则恰到好处。郭沫若,一时兴起,不免技痒,即写出一首七律《题桂花轩》,在诗中将这副集联含了进去:
我自双源洞里回,桂花香处一轩开。
果然风景这边好,如此江山何处来?
水剪西湖千匹锦,山移阳朔几尊罍。
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
显然,这不是一般集联,完全是一首创作,只不过巧妙地将眼前集联中毛泽东的诗句嵌了进去,写出了全新的一首好诗。
1963年6月,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郭的一处名为玉泉的地方,重修了一座得月楼。楼建成后,当地管理部门的领导可能有几分雅兴,想在得月楼上挂出一副集毛泽东主席诗词句的对联,于是自己集成一联,因想到郭沫若是着名书法家,又因为讲解和诠释毛泽东诗词出了名,就写信请求他能亲笔书写。他们在信中附上自己集的毛泽东诗词句联是:
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
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
也是在景点挂说风景的集联。郭沫若看后十分高兴。因为这副联的后半部分,就是1961年时郭沫若在端州见到的那副联,只是又在前面加上了两句,一句出自《七律·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一句出自《念奴娇·昆仑》(“飞起玉龙三百万”)。上下两联出自四句诗词,对仗虽说不上很工,却也基本上说得过去,称得上意境浑然。郭沫若当即将对联书就,并在这副联上作了如下说明:“玉水龙潭得月楼落成,地方领导同志集毛主席词语四句为联,嘱为书出。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书就,寄自北京,心向往之,何日得能一游耶?郭沫若书。”
也许因为这两次经历,引起了郭沫若的豪兴;当然,更主要的也因为他对毛泽东诗才诗艺的崇仰以及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他也开始亲自集毛泽东诗词联句。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毛主席诗词》,更触发了郭沫若的灵感。他便陆续着手,边读边集,形成了许多内容不同、生动别致的集联。这些集联,形式多样,有诗句对诗句,有词句对词句;亦有诗句对词句;有单句对,也有复句对……其中如:
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这一副集联,上联集自《卜算子·咏梅》,下联集自《菩萨蛮·黄鹤楼》。郭沫若随之又在此基础上,再集一副,两联的上半句用的就是他第一次在端州见到那副“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只不过稍作调整,将原上联作了下联的首句,原下联提上作了首句:
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
又另一付联是: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鱼翔浅底,鹰击长空。
此联上联集自《沁园春·雪》,句序未动;下联集自《沁园春·长沙》,为了照顾平仄,将原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颠倒调整为“鱼翔浅底,鹰击长空”。虽最后“空”为平声,却也压得住脚。
另一副集联,全集自《沁园春·雪》。不是说一般风景,而是更富思想内涵: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一副联,出于同一首词,是摘出词中四句,不改动句序,不变原意,既有意境,又有气势。难得的还有上下句的首字,也对得十分恰切。因为这种句式颇不容易寻到这么碰巧的对应字眼。
词与词句间集成的,还有这么一副:
千秋功罪谁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万里长江横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此联上句集自《念奴娇·昆仑》一词,原句是:“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郭沫若删3字,不伤原意,使之与下句对称;后两句集自《沁园春·雪》,原句未动。下联前句,集自《水调歌头·游泳》,后两句同样出自《沁园春·雪》。这副集联,句子虽长,但气象宽阔,意味深长。
以诗句形成对联的,郭沫若也集了不少。例如:
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此联上句集自《七律·冬云》,下句集自《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这副联,“梅花”对“玉宇”,“欢喜”对“澄清”,“漫天雪”对“万里埃”,表现的意思成“漫天雪”“澄清”了“玉宇万里埃”,使“梅花”十分“喜欢”。两联上下意境连贯通达,形成一个完整意象,比其他集联更显自然无痕,可谓绝妙天工。诸如此类的诗句集联还有:
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
上联集自《七律·冬云》,下联集自《七律·到韶山》。这副联的组合,“英雄”成为主体(主语),可谓一气呵成。内容形式较好的集诗句联还有这么几副:
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
另:
三十一年还旧国;百万雄师过大江。
又:
红旗卷起农奴戟;曙光初照演兵场。
第一联首句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下句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第二联首句集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下句亦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两副联上下内容反差较大,显得不十分洽谐。第三联上句集自《七律·到韶山》,下句仍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虽然上句有“戟”,下句有“兵”,然内容仍不甚协调,不能说是妙对。
另外还有一部分诗词句并举的集联,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