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调节人们的心态,使处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之中人们的心灵找到了避风港,得到了寄托和慰藉。
【漫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无论是存在于快乐,还是存在于德行,还是兼存于这两者,往往总是在那些在心灵与性格上有着高度的教养但却只有适度财富的人们身上才能找到,而不是在那些具有多得无用的财货却缺少高尚品质的人身上找到的”。
意译
五色乱目,能令目失明;
五音乱耳,能令耳失聪;
五味浊口,能令口味败;
纵情猎物,能令人心情狂乱;
难得财货,能诱人行为不端。
因此,圣人只为肚腹生活之需,而不贪婪妄求声色财货之娱,所以摒弃后者而采取前者。
原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注释】宠辱若惊:得宠和受辱都惊恐慌乱。贵:看重,重视。贵大患若身: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贵重。
受宠受辱都有惊恐之感,是因为荣辱观念太重。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贵重,是因为名利观念太重。君子之于天下,毁誉不动于心,荣辱不劳其神,故而能达到哀乐不入而以理化情的境界。不为物累,得丧若一,这是因其忘却了名利。小人患得患失,宠辱皆惊,这是因名利关心。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荀子说:〃君子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倒,夫是之谓君子〃。
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注释】什么是宠辱若惊呢?是他们得到宠幸就以为荣耀,受到辱没就以为羞耻。故而在成名、成功之时,欣喜若狂,得意忘形。失意之时,丧魂落魄,惘然若失。对于得意时受到的荣宠,与失意时所遭遇的羞辱来讲,其利害、得失,毕竟是身外之物,所以大可不必为此而惊心动魄。君子应该是有情而无累,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淡泊名利,随遇而安。若其身宠亦惊,身辱亦惊,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古之谓倒置之民。
孔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大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贪欲难遂,一是贪欲得遂。因为财富带给某些人的只是让他们担心失掉财富。〃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注释】大患:荣辱、穷达、贫贱、得失之谓。
君子之于天下,无适无莫,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所以心体常安。因为他无所贪慕。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不戚戚于贫贱祸患,不汲汲于富贵宠幸,此可谓至人。所以老子对世人说,怎样叫做贵大患若身呢?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我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意思就是说,宠辱祸患都是身外之事,没必要看得这么重。
【漫谈】《吕氏春秋》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菜根谭》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此心常放于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苏轼曰:〃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程颢的一首题为《秋日偶成》诗,也抒发了这种坦荡的胸怀。诗云: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漫谈】假若命运使你遭受到祸患时,你可以用哲学家斯宾诺莎教导的办法:“那么你就去想整体、或总之去想比你个人的悲痛更远大的事情,这是一条有用的原则。甚至有些时候,你可以去细想人类的生活连同其中含有的全部祸害和苦难,只不过是宇宙生活里的沧海一粟,如此理解可以让人感到安慰。这种思想可能还不足构成宗教信仰,但是在这痛苦的世界上,倒是促使人神志清醒的一个助力,是救治完全绝望下的麻木不仁的解毒剂。”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没有什么可以比身体更可宝贵,所以能够象尊贵自身一样去尊贵天下人者,才可寄以天下重任;象珍爱自身一样去珍爱天下人者,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
【漫谈】春秋战国时,齐国得到宰相管仲的治理,以致能国富民强称霸于诸候。其临终时告诫齐桓公道:“求主公今后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常之巫等人,最好让他们远离您身边。”齐桓公说:“这我就不懂了,易牙连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给我吃,竖刁为了在我身边侍俸,宁可自阉当太监,而常之巫有测生死祸福的能力,可以帮助我逢凶化吉,至于公子启方多年追随我,连父亲病故都不肯离开我去奔丧,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何用提防呢?”管仲叹气道:“主公可细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爱怜,都肯杀死,难道他不会杀主公吗?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肯残害,难道他不会去残害公主您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是和他本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善自己的德行,自然会善始善终,这不是靠外力所能改变的。所以,求主公看在国家社稷份上,三思而行!”
齐桓公对管仲原本信服,管仲死后,齐桓公就把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等打发出宫。但易牙等人出宫后,齐桓公却觉得心常空落,饭吃不香,觉睡不稳,好不容易熬过三年,还是把易牙等人找了回来。第二年,齐桓公卧病在床,易牙等人便大肆活动,放出谣言,说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然后封锁宫廷与外界的联系,不准任何人给齐桓公送吃的东西,齐桓公悲叹道:“都怪我没听管仲的话啊!”最后自掩而终。
不能爱亲,何能爱人?不能爱自身,何能爱他身?所以,只有爱身胜过爱物者、只有象珍爱自身一样去珍爱天下人者,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
意译
得宠和受辱都惊心动魄,把祸患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贵重。
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
得宠幸就以为荣耀,受辱没就以为羞耻,得宠也惊恐,失宠也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怎样叫做贵大患若身呢?
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我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能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能够象尊贵自身一样去尊贵天下人者,才可寄以天下重任;
象珍爱自身一样去珍爱天下人者,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
原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注释】名利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多?得到了名声和财富却丧失了生命,和不争名利却得以保寿全生,倒底哪样算是有病?这里,老子用名利和生命作比较,旨在说明生命重于名利。这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世人却往往不能妥善地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常为名声、地位、财货而轻生,对欲求贪得无厌而不顾危亡。毕竟身体是本,名、货是未,不能因末而伤本。
墨子《贵义篇》云:〃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得若身之重也!〃白居易诗曰:〃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甚爱:过分贪爱。费:耗费,破费。厚亡:大损失。
外物是用来养护生命的,不应过份耗费生命去追求外物。执着于名利之爱的,必然刻意求之,为此而投机钻营、殚精竭力,必然会有大的耗费。知足则箪食瓢饮而自乐,知足便会适可而止,能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能遵循客观规律就不会有忧患,如此便可以平安长久。
孟子说:〃养生莫善于寡欲〃。管子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朱熹也说:〃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
小说推荐
- 王道诠释者
- 《王道诠释者》作者:冷墨逸凉墨逸,出生大剑士之家,天赋异禀。在黑暗的时代,一点点的光芒都一览无遗。整个世界都是黑暗,岂容你散发一点点的光。就这样,他亲眼看着他的双亲死在他的面前,他的脸沾满了他们的血,他澄澈的目光变得黯淡,他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害死双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点可笑的天赋。人生总是由
- 最新章:第197章
- 樱花草诠释的爱
- !第一章 遇见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呈现着游戏的打斗场面。随着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一个个对手被迅速击倒。不一会,全屏便显示着绚丽多彩的优胜画面:玩家通关!丢开鼠标,少年悠闲地靠在椅背上,无趣地垂下浓密的长睫毛,俊美的脸上表情散漫而清冷。这时,一个高挑少女推门而入,她一头时尚优雅的卷发,皮肤白
- 最新章:第22章
- 道德经
- 作者:老子道德经注释前 言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
- 最新章:第34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
- 穿入异世的道德经
- 简介: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题下道德经一篇就此飘然而去两千五百年后一青年顾一凌穿越至天玄大陆附身在一丹田破碎的少年身上于仙墟之中获得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一本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你修阴阳我修道德经你找机缘我修道德经你嗑丹药我修道德经你作弊开挂我还是修道德经一生万物圣魔亘古不恒大道至简万变不出
- 最新章:第113章
-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 文案书灵界《论语》和《道德经》是逼格十足的大佬21世纪,孔论和李道却摇身一变,成了啥都不懂的小可怜为了重拾尊严,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现代的便利,两人决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数月后孔论换上一身潮牌,短发墨镜,模仿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结果技艺不精来了个平地摔李道犯懒,把自己原来的那身古装改了改,
- 最新章:第77章
-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 ,前 言 生小 说+网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
- 最新章:第37章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作者:赵文竹】自序 文竹见仓颉那天,文竹在逍遥谷大青石上闲坐,忽见山外来一染金发着洋装的黑眼睛黄皮肤青年,此人来到文竹面前说“马上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你的过境派司准备好了吗”文竹不解“什么派司”来人道“真是孤陋寡闻,有道是山中数日,世上千年。全球一体化洪流一日千里,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网络时代,过境的
- 最新章: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