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
【注释】积:积藏,此指私留。有:富有。
圣人不积留主观成见,而唯〃道〃是从。将自己掌握的〃道〃之德,在实行〃道治〃中,能恩惠与人民,自己的德就会愈加富有;将自己理解的〃道〃理,能让更多的人得到理解,自己的理解便会愈加充实。范应元说:〃圣人虚心应物,故无积。物有限而道无穷,故用之愈有愈多。〃
张之纯说:〃为人设施德化,则己愈有德。与人之生长之资,则己生气满怀。〃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人道之当然而不可违者,古人所谓义;天道之本然而不可争者,古人所谓命。《吕氏春秋.恃君览》说:〃命也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错者,不得与焉。〃天地虽大,其化均;万物虽多,其治一。圣人法天而行,无为为之,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万物生发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顺应客观规律而不与之竞争。
【漫谈】〃无为而治〃,并非就是说人对于自然界、对于国家、对于社会一点不作为,而只是说要尊重自然法则、要尊重百姓愿望,不要与其相争,不去做那些不符合自然现实、不利于民众百姓生产生活的事情。不要把自己当做救世主,强行为民众设计道德伦理、生活目标、理想主义、互助组合、社会模式等等。要相信民众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民众自己能够有所作为。
意译
信实之言不苛意追求辞藻华美,苛意追求辞藻华美之言不信实。
善良之人不文过饰非无理狡辩,文过饰非无理狡辩之人不善良。
知〃道〃者,能秉要执本以一持万,不眉毛胡子一把抓;眉毛胡子一把抓者可谓不知〃道〃。
圣人不积留主观成见,而唯〃道〃是从。将自己掌握的〃道〃之德,在实行〃道治〃中,恩惠与人民,自己的德就会愈加富有;将自己理解的〃道〃理,让更多的人得到理解,自己的理解便会愈加充实。
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万物生发而不加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顺应客观自然而不与之竞争。
(第二节) 清心寡欲是处世养性之要
原九章 持而盈之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注释】 持:执持,把持,持有。盈之:增盈,加满;充满且即将外溢再加增添。
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主观愿望必须符合这客观规律,行动如果不遵循这规律,而想超过这个限度,还不如就此停下来。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注释】揣:捶、磨。锐之:使之尖利。
尖锐则易挫,若再捶、磨使之更锐利,岂能保持长久?所以作任何事情,都应该掌握一个适度。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注释】金玉满堂,是形容财富众多。莫之能守,是说财富的价值应是有益于社会,如果只是私自藏有,是不能永远保守的。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注释】咎:过错,祸患。
富当援助贫困,贵当怜悯低贱。如果不是这样,反而是骄横傲慢,必然要生祸患。〃满招损,谦受益〃乃是至理名言。无论治身、治国,都不能盲从于自我主观欲念,要克制自我,去其贪妄,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易谦彖》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道、人道、鬼神之道皆厌恶满盈骄横,人富且骄,岂不是自取其害。
【漫谈】孟子曰:“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以贫贱而移,不以富贵而淫。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功遂身退,天之道。
【注释】物极必反,过盛必衰,这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必然。昼夜替代,四季轮换,功成者退乃是自然之道。人应当效法天道。自古及今,功成名遂而身不退者,祸患每及之。所以《文子.上德篇》说:〃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功成名遂身退,天道然也。〃
意译
把持并增盈之,不如就此罢手;
捶尖并愈磨利,难以维持长久;
金玉财富满堂,无人能以保守;
富贵而且骄横,可谓祸殃自留。
功成身退,这才符合自然法则。
原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注释】五色: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这里泛指各种刺激视觉的形象。目盲:比喻眼花缭乱。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即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这里泛指刺激听觉的各种音声。五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这里泛指各种刺激口感的美味。爽:伤,意谓丧失味觉。
色、音、味这各种刺激感官的东西,常常能困敝、麻痹人们心灵的天性,使之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庄子天地篇曰:〃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音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傻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爽厉;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注释】驰骋:骑马奔驰。畋猎:围猎,意指纵情玩乐。发狂:心神狂乱。
此是比喻纵情玩乐,追求外来刺激。这种种燥动,会使人失去天性的平和虚静,以至心神狂乱,不能自抑。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注释】行妨:操行受到妨害。难得之货:难以获取的东西。它的诱惑力会妨碍人行为的正直。
老子哲学思想是以人学为目的和归宿,它引导大家在人生道路途中,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对事物看得更为超脱,不斤斤计较于物质上的享受,不迷恋于世俗的浮华,而应乐道自得,立己立人。一个人受贪欲的驱使,将会扰乱自身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丧失个人本性诚朴的道德规范。陶渊明诗曰:〃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文学家萨迪也说:〃无论是学者、博士、圣徒,也无论是雄辩的人物,只要他羡慕浮世的荣华,便如同跌落于蜜中的苍蝇,永难自拔。〃
【漫谈】香港作家金庸说:现在社会的大多数人被物质的丰富所目眩,重视的是商品的拥有和消费价值,却不重视精神的价值。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却未必一定会生活得更富足。人的幸福和不幸是不能以金钱或物质的多寡来计算的,须以内心的满足程度与精神价值来衡量。真正的近代文明必须这样重视精社和人格。倘若人人都将商品或物质作为追求目标的话,由于物质有限而人的欲望元穷,就会演变为夺、掠夺、斗争、战争,更有可能引发世界大战吧!为了回避这种大灾难,就要发展、创造精神和人格的价值,对之日益重视,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如果人类的精神和人格渐趋崇高,则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否定掠夺行为,这难道不就是产生恒久和平的根源吗?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为腹,只是为生存;为目,追逐浮华,过分贪欲。
人的基因天性中,既有固有的慈爱利他性行为,也有本身的自私性行为。然而对声色货利的过度贪欲,却是使人完全迷失本性的根源。圣人为腹,是只求其身得到滋养;不为目,不使欲望达到丧失本性的地步。从此可以看出,老子并非是主张绝对禁欲,而是告诫人们在欲望的满足上要把握适度。对声色等能引起感官愉快的过度追求,会使人丧失正常的理智,只有摆脱贪婪妄欲,方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内心恬淡虚静,人的真诚淳朴的本性方能持守不失。
【漫谈】老子反对物欲横流,追求返璞归真,讲究精神世界的升华与满足。学者们发现《道德经》能够起到填补精神空虚、抚慰心灵创伤的作用。老子的道法自然、守静抱朴、少私寡欲、身重于物的处世哲学,清白做人、冷静处世的人生准则?
小说推荐
- 王道诠释者
- 《王道诠释者》作者:冷墨逸凉墨逸,出生大剑士之家,天赋异禀。在黑暗的时代,一点点的光芒都一览无遗。整个世界都是黑暗,岂容你散发一点点的光。就这样,他亲眼看着他的双亲死在他的面前,他的脸沾满了他们的血,他澄澈的目光变得黯淡,他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害死双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点可笑的天赋。人生总是由
- 最新章:第197章
- 樱花草诠释的爱
- !第一章 遇见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呈现着游戏的打斗场面。随着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一个个对手被迅速击倒。不一会,全屏便显示着绚丽多彩的优胜画面:玩家通关!丢开鼠标,少年悠闲地靠在椅背上,无趣地垂下浓密的长睫毛,俊美的脸上表情散漫而清冷。这时,一个高挑少女推门而入,她一头时尚优雅的卷发,皮肤白
- 最新章:第22章
- 道德经
- 作者:老子道德经注释前 言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
- 最新章:第34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
- 穿入异世的道德经
- 简介: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题下道德经一篇就此飘然而去两千五百年后一青年顾一凌穿越至天玄大陆附身在一丹田破碎的少年身上于仙墟之中获得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一本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你修阴阳我修道德经你找机缘我修道德经你嗑丹药我修道德经你作弊开挂我还是修道德经一生万物圣魔亘古不恒大道至简万变不出
- 最新章:第113章
-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 文案书灵界《论语》和《道德经》是逼格十足的大佬21世纪,孔论和李道却摇身一变,成了啥都不懂的小可怜为了重拾尊严,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现代的便利,两人决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数月后孔论换上一身潮牌,短发墨镜,模仿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结果技艺不精来了个平地摔李道犯懒,把自己原来的那身古装改了改,
- 最新章:第77章
-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 ,前 言 生小 说+网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
- 最新章:第37章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作者:赵文竹】自序 文竹见仓颉那天,文竹在逍遥谷大青石上闲坐,忽见山外来一染金发着洋装的黑眼睛黄皮肤青年,此人来到文竹面前说“马上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你的过境派司准备好了吗”文竹不解“什么派司”来人道“真是孤陋寡闻,有道是山中数日,世上千年。全球一体化洪流一日千里,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网络时代,过境的
- 最新章: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