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从鳌?br />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注释】昭昭:清楚、精明。昏昏:暗昧的样子。察察:精审严厉的样子。闷闷:淳厚、宽宏的样子。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因为修道之人澹泊寡欲、抱诚守真,故而才让自己的思想意识能够从种种流行观念的局限中超脱了出来,达到胸襟广大、宽厚包容。庄子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恬养知。知与恬相养,而和理出其性。〃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注释】澹:恬静,辽阔。飂:高风,疾风。
君子心存至诚,胸怀坦荡广阔,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故而能成毁不系于心,荣辱不劳其神,达到哀乐不能入,以理化情的境界。〃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便是形容圣人虚静恬淡无思无欲之心境,无执无著怡然自得之神态。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注释】有以:有所用,有所作为。顽且鄙:顽固,鄙陋。
死守善道,不阿世媚俗,故而似顽且鄙。杜甫诗曰:〃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但看人尽醉,何忍独自醒。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
【漫谈】孟子说:〃自反而缩,虽万千人,吾往矣。〃意思是说,仔细考虑之后,认为自己的主张是合乎正义、正理的,那么就算有成千万万的人反对我、攻击我,我仍是坚持自己的主张。不顾忌自身的荣辱安危,而始终如一地坚持正确的主张,这种风骨令人佩服。彭德怀反对大跃进和浮夸风有这种精神;邓小平不奉行什么主义和教条,坚持〃白猫黑猫论〃,重视〃实事求是〃,也是这种精神;老子不随波逐流,坚守真理,身体力行去贯彻始终,同样也是这种精神。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释】母:谓〃道〃。贵食母:遵循道为奉养。
明理者,唯道是守,故不同于世俗。范应元说:〃食者,养人之物,人之所以不可无者也。母者,指道而言也,谓我所以独异于人者,而贵求养于道也。〃
【漫谈】人们往往重名不重实,重表不重里,重形式不重内容。名的特点就是常常在阻止人们探究事物的本来面目,麻痹人们的鉴别力。群众就像个人一样,总是喜欢那表示事物概念之名,而对这些名与所名的实是否相副,或名存是否实亡,却下意识地从来就不感兴趣。
所以,对理性最大的挑战,就是那些被各种形名幻觉所激起的群体意识的亢奋和愚顽。群体意识其实质应该说是一种无意识。因为引起群体意识的形名,往往是一些内涵模糊的概念,即使一大堆专著也难以确定其所指。然而在群体心目中,它们似乎成了是分辨是非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譬如:邪恶、正义、进步、保守、革命、叛逆、平等、平均主义、民主化、自由化、继承传统、因循守旧、民主集中、封建独裁、国际主义、卖国主义、闭关锁国、崇洋媚外、社会主义、集权主义、共产主义、共产风等等。在与这些内涵模糊的群体潮流意识的对抗中,理性在大多数时候都不是赢家。这是因为群体意识在受着人的生物本能神奇而复杂的动因所支配,而理性却不过是较为晚近的人类才具有的属性,而且尚未完美到能够彻底向人们揭开前者之面纱,还未能明白无误地证明前者之笼统性和游移性。盲目信仰者,并不需要什么证据,而照样笃信无疑,因此这些使徒被捧出来作为值得人们仿效的对象,以致使群体陷入盲从而不自觉。
说理与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还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和群体一起隆重上市的,并在群体中产生了有广泛影响的观念。其威力只同它所唤醒的形象而不是它们的真实含义有关。这些避免了分析和批判的观念,在群体眼里具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让群体肃然起敬、俯首称臣。它们在人们心中唤起了宏伟壮丽的幻象,正是这种幻象,才使它们有了神秘的力量。它们是藏在圣坛背后的神灵,信众只能诚惶诚恐地来到它们面前。因此,这些详加分析便会歧义纷呈的观念,便具有了神奇的威力,而且就是因为它们已经变成了空洞的政治口号,以致各种极不相同的潜意识中的抱负及其实现的希望,好像全被它们集于一身。而且群体潮流意识往往将一种认识推向极端,并一味强调〃这不容置疑是绝对正确的〃的,这种观点和论点造成了人们总有一种动辄就要敌我分明的倾向。
于此,我们也许更容易理解像韦伯和罗素这些曾经有志于参政的大思想家为何失败了。在观念简单化效应的作用下,凡是抱着怀疑的精神、相信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极不易发现〃确定性真理〃的人,尤其是一个习惯于重证据用推理和讨论的方式说明问题的人,在群体中是没有地位的;所以当面对激奋的群情时,他会产生苍白无力的感觉,因为他意识到他要与之作对的,不仅仅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而且有〃多数的力量〃,还有贯彻这种行为时的偏执态度。他陈明利害得失的理性努力,面对被空洞的观念冲昏了头脑的群体,反而会感觉自己十分迂腐和笨拙。更为可悲的是,面对群众的荒谬与狂热,很多明智之士却是有意无意地伙同群体一起陷入其中,事后却又哀叹于自己连常识都已忘却的愚蠢。唯恐个人在社会群体中边缘化或怕受其排挤,是这种放弃独立判断、放弃个人立场、情愿〃逃避真理〃的主观意识或下意识的深层原因。
老子在面对以上困境时,选择的却是逆世俗而独立,修身洁行,守正不挠。
意译
恭恭敬敬的应诺与粗粗鲁鲁的言答,能相差多少?
但具此而判别为善恶的词义,又相差多少?
众人所畏惧的社会成见与习俗,个人不可能不顾忌。
但群体的风气,却往往只是草率地注重和认同了事物的表象、形名,而不是进行冷静、深入的究察而触及事物的实质啊!
众人那迎合趋附潮流的样子,好象去参加盛大的筵会,又好象去登台春游。
我却独自居守那浑厚本然,不设不施,不企不求,无动于衷。
浑浑沌沌啊,好象幼婴还未长大;虚静蒙昧啊,好象若无所归。
众人皆似识时达务、知识丰足有余,而唯独我却似短见薄识、如同有所遗缺。
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吗!
众人皆逐境为明,我独守道如昧;众人皆察察用智,我独闵闵存真。
(我之胸怀)澹泊大度,似渊深辽阔的大海;无为无欲,如同一无所系的长风。
众人都有所施展,唯独我冥顽不灵。
我独不同于世俗,而遵循道为奉养。
原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注释】道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就在身边;能虚心便可知性,由己心便可推而知人心,由人心便可推而知天心,知天心便可知〃道〃,便可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大道至深至奥,却又简明易行。人因其被私欲和外界纷乱所扰,所以不能虚心见性,或者是见性而不觉。
王弼说:〃可不出户不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惑于躁欲,故曰莫能知也。迷于荣利,故曰莫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注释】宗:宗旨,宗由。君:主,意谓根本、根据。言有宗,事有君:言论皆有其宗由,指事皆有其迹据。
老子哲学是生动朴素的辩证法。在老子哲学中,天道不具有人格和意志意识,而只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事物中的最普通的一种客观存在。而恰恰因为真理非常朴素,以致人们往往不相信它。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注释】道为智者设,马为御者良,贤为圣者用,辩为智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故其见不远者,不可与语大;其智不闳者;不可与论至。正因为人们不能从事物的浑沌现象中对其本质有所认识,所以对老子的道也就不能理解了。
【漫谈】认识是人的思维与实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实在世界的现象会给人的思维留下印象,这思维反过来又对这现象的内在性进行探索,就是这种探索引起了认识。认识的最高目标就是用洞察力把握实在世界的内在性。
一方面,认识取决于实在世界本身;另一方面,认识取决于思维。因为任何内在性都不能直接表?
小说推荐
- 王道诠释者
- 《王道诠释者》作者:冷墨逸凉墨逸,出生大剑士之家,天赋异禀。在黑暗的时代,一点点的光芒都一览无遗。整个世界都是黑暗,岂容你散发一点点的光。就这样,他亲眼看着他的双亲死在他的面前,他的脸沾满了他们的血,他澄澈的目光变得黯淡,他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害死双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那么点可笑的天赋。人生总是由
- 最新章:第197章
- 樱花草诠释的爱
- !第一章 遇见笔记本电脑显示屏上,呈现着游戏的打斗场面。随着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一个个对手被迅速击倒。不一会,全屏便显示着绚丽多彩的优胜画面:玩家通关!丢开鼠标,少年悠闲地靠在椅背上,无趣地垂下浓密的长睫毛,俊美的脸上表情散漫而清冷。这时,一个高挑少女推门而入,她一头时尚优雅的卷发,皮肤白
- 最新章:第22章
- 道德经
- 作者:老子道德经注释前 言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
- 最新章:第34章
- 道德经新解
- ,01章 论道/小/说/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
- 最新章:第35章
- 穿入异世的道德经
- 简介: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倒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题下道德经一篇就此飘然而去两千五百年后一青年顾一凌穿越至天玄大陆附身在一丹田破碎的少年身上于仙墟之中获得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一本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你修阴阳我修道德经你找机缘我修道德经你嗑丹药我修道德经你作弊开挂我还是修道德经一生万物圣魔亘古不恒大道至简万变不出
- 最新章:第113章
- 论语和道德经的同居日常
- 文案书灵界《论语》和《道德经》是逼格十足的大佬21世纪,孔论和李道却摇身一变,成了啥都不懂的小可怜为了重拾尊严,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现代的便利,两人决定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数月后孔论换上一身潮牌,短发墨镜,模仿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低头看手机,结果技艺不精来了个平地摔李道犯懒,把自己原来的那身古装改了改,
- 最新章:第77章
-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 ,前 言 生小 说+网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
- 最新章:第37章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 作者:赵文竹】自序 文竹见仓颉那天,文竹在逍遥谷大青石上闲坐,忽见山外来一染金发着洋装的黑眼睛黄皮肤青年,此人来到文竹面前说“马上就要跨入二十一世纪了,你的过境派司准备好了吗”文竹不解“什么派司”来人道“真是孤陋寡闻,有道是山中数日,世上千年。全球一体化洪流一日千里,二十一世纪是电脑网络时代,过境的
- 最新章:第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