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的学生李秉中写了一本《边雪鸿泥记》,找不到出版商,最后也是由刘文典央请请胡适出面,推荐给了商务印书馆。安徽大学筹备前后,学校筹备委员会准备派遣教员廖景初到京、沪、浙等地考察大学教育,考虑到廖景初到达目的地后人生地不熟,刘文典便亲自写信给在教育界颇具声望的胡适,希望他各方面〃多多援助,予以参观的便利〃。40年代初,刘文典的学生陈福康想到美国留学,无奈战事爆发,外汇高涨,一下子拿不出留学的费用。这时候,刘文典偶然听说中国人在美国青年领事馆有半工半读的机会,赶紧写信给热心的胡适,恳请他出面落实。
可以说,与胡适成为朋友之后,刘文典几乎将他当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事无巨细,有难必求。而胡适也很少推却,能帮忙的尽量帮忙,有时候甚至是主动提供帮助。
就刘文典而言,胡适这个朋友的价值不仅仅是能帮他解决各种困窘、提供各种帮助,而是胡适能将之视为〃畏友〃,愿意直言不讳地指出刘文典学识的不足、为人的缺憾。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以胡适为《淮南鸿烈集解》所写的序言为例。序言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个应酬文字,尽管多说点赞誉的话就好了,没必要当真。但胡适不然,不仅认真写了个长篇序言,还因为刘文典没有引用《方言笺证》里的材料,而在文章的末尾处与刘文典商榷起来。没有独立的人格,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胡适还曾写信给刘文典,批评其〃以市侩自待〃,这是近现代史上极有人格构建价值的〃文坛轶事〃,至今仍经常被人提起。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1923年年底,刘文典在做《论衡》校勘的时候,因为急于出手,于是低价将之交给了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来,他又心生不甘,于是便在一封给胡适的信里倾吐心声:〃不厂(单不厂,北大教授)所说的,弟有些东西不肯放进去,这话不的确的,弟并非胆小,实在是嫌定价少了,凡是费力考出来的,都想留着做我的读书集志,价出足了,弟的胆子就会大的。〃
第15节:朋友胡适之(12)
这封信是写在一张明信片上的,写好后,刘文典就将明信片寄走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刘文典都没有接到胡适的回信,感觉有点奇怪。以往,胡适总是每信必有及时回复的,没有信也有电话。这一次的信却如泥牛入海。
后来,他间接地从一些人那里听到一些风声:〃弟听见有人说,你很怪我的,说者也是间接又间接的听来,也说不清是为什么事,只晓得是为"书"的事。〃这让刘文典很是忐忑不安,心神难定,于是再度给胡适写信,〃弟之对于你,只有敬爱和感谢,决不会有别的,听见说你怪我了,弟心里十分的难过,因为你如果怪我而绝我,是我学业上、精神上最大的损失。〃
听到这个传言之后,刘文典一直不敢直接去找胡适,生怕对方因为怪他而不愿意见他。而他更担心的是,胡适会因此而与之绝交。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纯粹是多余的。胡适的度量,决非寻常人可以想象。1924年1月,忙完手头的事情后,他很快就给刘文典写去了回信,解释自己之所以晚回复,是因为之前一直在忙清朝大学者戴震诞辰二百周年的纪念事宜。这个纪念活动是由梁启超发起的,胡适负责撰写寿文。而就当胡适坐在书斋里泼墨挥毫的时候,刘文典的信函到了,自然无法即时回复。
来信中,胡适敞开心扉,与刘文典聊起了信中提起的事:
你说的我怪你的事,当是传闻的瞎说,或者是你神经过敏,有所误会。
我确有点怪你,但从不曾对一个人说过。我怪你的是你有一次在信片上说,你有许多材料,非有重价,不肯拿出来。我后来曾婉辞劝你过,但我心里实在有点不好过。我觉得你以〃书贾〃待人,而以市侩自待,未免教我难堪。
校一书而酬千金,在今日不为低价,在历史上则为创举;而你犹要玩一个把戏,留一部分为奇货。
我在这种介绍上,只图救人之急,成人之名,丝毫不想及自身,并且还赔工夫写信作序,究竟所为何来?为的是要替国学家开一条生路,如是而已。
谆谆言语,宛如一记响雷,惊醒了兀自埋怨的刘文典。
从一定程度上说,〃朋友〃胡适的这一番话成就了刘文典后来更大的声名。比如他后来做《庄子》校勘的时候,就写信给胡适,称与出版社〃价好商量〃。而《庄子补正》则成为刘文典另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代表作。
宁可睡觉,不批胡适
尽管刘文典有时候会犯点糊涂、耍点个性,但胡适一直非常看好这位与自己同龄的学问家。在胡适看来,刘文典所做的校勘工作,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的空白。这对于一直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的他来说,没法不引为同道。
1948年年底,国民党败走台湾。临行前,受蒋介石的委托,胡适帮助国民党〃抢救〃了一大批学者、教授、名人。刘文典就在他的考虑名单之列。
根据胡适对刘文典个性的了解,知道他不会乐于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但昆明即将解放,刘文典虽然〃偏安〃于云南大学,但以他狂放不羁的言行,很难保证今后依然可以如此。经过慎重考虑,胡适开始谋划送刘文典及其家人去美国。他主动为刘文典联系好了在美国的具体去所,甚至为他们一家三口人办好了入境签证,但刘文典在接到胡适的通知后,却迟迟不肯出发:〃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祖国?〃
第16节:朋友胡适之(13)
刘文典将这一想法告知了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熊当时正在外地开会,得到消息后,当即给刘文典捎来了意见:〃暂时别动,等我回来再做决定。〃就这样,刘文典与〃朋友〃胡适从此天涯相隔,鱼书魂断。
胡适随了国民党,自然已不再是共产党的朋友。解放后,刘文典安心于云南大学的教学研究工作,除了偶尔跟学生谈谈陈寅恪外,几乎从未主动谈起胡适。这个曾在他生命中激起无数涟漪的人,似乎从此消失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
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前期,大陆曾掀起过两次声势浩大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担任这次批判运动总指挥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说:〃中国近三十年来,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人物就是胡适,这是一般所公认的,胡适在解放前曾经被人称为"圣人",称为"当今孔子"。〃郭沫若的意思很明确,发起〃批判运动〃就是要把〃当今孔子〃胡适拽下神坛,使之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最危险的思想敌人〃。
其实,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曾明确宣布:〃只要胡适不离开北平,不跟蒋介石走,新中国保证北平解放后仍让胡适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北京图书馆馆长。〃6 但胡适拒绝了这一好意,留下三句话:〃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这无疑为日后胡适在大陆遭遇大规模的批判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起始于1950年9月22日。这一天,香港《大公报》上刊出文章《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作者署名〃胡思杜〃,文章说:〃在他没有回到人民的怀抱来以前,他总是人民的敌人,也是我自己的敌人。在决心背叛自己阶级的今日,我感受到了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
尽管这篇文章一度被认为是〃伪作〃,但却带动了〃胡适批判〃的第一波浪潮。汤用彤、金岳霖、朱光潜、梁思成等一批解放后没有离开大陆的老知识分子,纷纷撰写文章,表明坚定的〃批胡〃立场。这一次批判因1952年1月的〃三反〃运动兴起而中断。
关于刘文典在第一次〃批胡〃运动中的态度与立场,至今未见任何资料。一个极有可能的原因是,刘文典选择了沉默不语。
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阻挡不住时代的浪潮,尤其是时代的巨人掀起的惊涛骇浪。1954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毛泽东写下那篇著名的《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支持〃小人物〃 李希凡、蓝翎批判〃资产阶级红学权威〃俞平伯的举动。毛泽东大笔一挥,语气委婉而态度坚决地写道:〃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
显而易见,在最高领袖的潜意识里,批判不批判俞平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批判一直与大陆〃作对〃的胡适。再往
小说推荐
- 一代伟人: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
- 作者:是“四五”天安门运动“童怀周”小组主要成员,后又成 为新中国奠基 规划新民主主义蓝图 新中国成立前夕(1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少奇与毛泽东等人一起精心描绘了一幅新民主主义的蓝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始,1949年1月31日止,接连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
- 最新章:第63章
- 刘大师的悠闲人生
- 刘大师的悠闲人生作者:大山黑水1、三金之城 刘鑫,也被叫做是刘三金 原本他很简单,也很普通。他的想法很简单,他的人很普通。他的想法是什么呢?他的想法就是回国,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平静的生活 所以,他登上了回国的飞机。飞机的空姐穿着很是惹火,笑容却不怎么甜美。感叹的看着飞机起飞,刘鑫闭上了双眼“我要回家了
- 最新章:第216章
- 田汉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系列)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り犠牲み鍅襗】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目录《田汉小传《获虎之夜(独幕话剧《名优之死(三幕话剧《丽人行(二十一场话剧《江汉渔歌(四十四场京剧《风云儿女(电影文学剧本《毕业歌(歌词《采菱歌(歌词《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夜半歌声(歌词《热血(歌词
- 最新章:第59章
- 疯狂的岛国 [美] 时代生活
- 疯狂的岛国[美 时代生活 震惊日本的诏书 古老的东京城周围环绕着宽阔的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现在这里居住着温和的日本皇室,但就在1941年那个阳光灿烂的12月的早晨,正是从这里发出了一道关于战争的诏书。这道诏书的措辞极为正式,它给日本帝国和世界带来了可怕的征兆“我们忠诚勇敢的臣民们,我们呈上天之名,万
- 最新章:第38章
- 蚂蚁-大学时代的暗恋
- 故事从男生冰糖的自叙开始,即将小学毕业的他暗恋上了美丽的同班女生手枪,却发现手枪和另一个沉默寡言的男生石头关系密切,不久又认识了“社会青年”棒冰,结果被卷进了说不明道不清的风波中。作家出版社 第一章 冰糖 序:你要冰糖还是棒冰 文/蔡骏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中,冰糖和棒冰都是抹不掉的东西。记得每一
- 最新章:大学时代的暗恋-第34章
- 开国大典6小时
- —大典背后的秘闻作者:于江一、哪些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l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5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集合在天安门城楼后边的空地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率领大家踏上了通往天安门城楼的台阶…1.突然发现毛泽东的代表证丢了天安门城楼与紫禁城端门之间有一块空地,上面站立
- 最新章:第65章
- 大宋的帝国时代
- 《大宋的帝国时代》作者:上云起第1章 这里是大宋 1 这是哪儿啊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刚才到底怎么回事呀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前仆后继的在李青的脑海里升腾起来,纠缠不去,但他想啊、想啊,还是不知道答案,也找不到答案 夜色很黑,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没有一点点哪怕如萤火虫一般暗淡的光亮,所以他虽然努力的睁大了
- 最新章:第307章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刘勇 编著 内容简介 其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突出重点内容,又具有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点、线、面结合,追求叙述历史的深度和力度,立体化地展现了现代文学的直实形态。这体现了我们体例编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们力图在相对简约的篇幅中,尽可能展示中国现代文学丰富而完整的面
- 最新章:第219章
-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
- 作者:张银华】目录编委会前言第一篇 文体知识一、论说文二、史传文三、游记四、杂记五、应用文六、古体诗七、近体诗八、词曲九、其他古代文学体裁第二篇 文化常识一、官职二、科举三、地理四、名号五、礼俗六、宫室七、历法八、日用器物九、年龄十、音乐十一、古注十二、其他第三篇 诗文揽胜一、作品作家之最二、经典推
- 最新章: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