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冷笑道:“身旁有姓阎人,自无虑罚酒了!”道言未绝,忽闻席上豁喇一
声,几震得杯盘乱响。随后即闻弘肇诟骂声,大众才知席上震动,由弘肇拍
案所致。好大的手势令。逢吉见弘肇变脸,慌忙闭住了口。弘肇尚不肯干休,
投袂遽起,握拳相向。逢吉忙起座出走,跨马奔归。弘肇向王章索剑,定要
追击逢吉。杨邠从旁泣劝道:“苏公是宰相,公若加害,将置天子何地!愿
公三思后行!”弘肇怒气未平,上马径去。邠恐他再追逢吉,也即上马追驰,
与弘肇联镳并进,直送至弘肇第中,方才辞归。
看官试想,逢吉虽出言相嘲,也无非口头套话,并不是甚么揶揄,为何
弘肇动怒,竟致如此?原来弘肇籍隶郑州,系出农家。少时好勇斗狠,专喜
闯祸。惟乡里有不平事,辄能扶弱锄强。酒妓阎氏,为势家所窘,经弘肇用
力解决,阎氏始得脱祸。娼妓多情,以身报德,且潜出私蓄,赠与弘肇,令
他投军。阎氏颇似梁红玉,可惜弘肇不及韩蕲王。弘肇投入戎伍,得为小校,
遂感阎氏恩,娶为妻室。到了夫荣妻贵,相得益欢。逢吉所言,是指阎晋卿,
弘肇还道是讥及爱妻,所以怒不可遏。况已挟有宿嫌,更带着三分酒意,越
觉怒气上冲。还亏逢吉逃走得快,侥幸余生。逢吉遭此不测,始欲外调免祸,
……… Page 224………
继且自忖道:“我若出都门,只烦仇人一处分,便成齑粉了。”乃打消初意。
王章亦郁郁不乐,欲求外官。还是杨邠慰留,也致迁延过去。统是出去为妙。
汉主承祐,探悉情形,特命宣徽使王峻,设席和解,仍然无效。小子有诗叹
道:
岂真杯酒伏戈矛,攘臂都因宿忿留;
天子徒为和事老,不临死地不知休!
将相不和,内变已伏,尚有各种谗构情形,待小子下回再叙。
希广、希萼,阋墙构衅,与吴越适成反比例,故吴越虽有内乱,而得免破裂,湖南一
启纷争,而即促危亡,甚矣兄弟之不宜相残也!希萼凶悍,希广迂懦,刘彦珪等喜懦惧凶,
故舍长立少,庸讵知迂懦者之终难成事耶!但推原祸始,实由希范,有事或可达权,无事
必宜守经,否则,未有不乱且亡者也。夫兄弟不和,家必破,将相不和,国必亡,楚以兄
弟不和而破家,汉以将相不和而亡国,同时肇乱,又若不相谋而适相合。著书人读书得间,
合成一回,使其两相对照,标目生新,是亦一文字中之特色也。
……… Page 225………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骈诛权宦 溃御营窜死孱君
却说杨邠、史弘肇等,揽权执政,势焰薰天,就是皇帝老子,亦奈何他
不得。汉主近侍,及太后亲戚,夤缘得位,多被邠等撤除。太后有故人子,
求补军职,弘肇不但不允,反把他斩首示众。还有太后弟李业,充武德使,
夙掌内帑,适宣徽使出缺,业密白太后,乞请升补。太后转告承祐,承祐复
转语执政,邠与弘肇,俱抗声说道:“内使迁补,须有次第,不得超擢外戚,
紊乱旧纲!”理非不正,语亦太激。承祐入禀太后,只好作为罢论。客省使
阎晋卿,依次当升宣徽使,久不得补。这是何理?枢密承旨聂文进,飞龙使
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皆汉主幸臣,亦始终不得迁官。平卢节度使刘铢,
罢职还都,守候数月,并未调任。因此各生怨恨,渐启杀机。
承祐三年服阕,除丧听乐,赐伶人锦袍玉带。伶人知弘肇骄横,不得不
前去道谢,果然触怒弘肇,当面叱辱道:“士卒守边苦战,尚未得此重赏,
汝等何功,乃得此赐。”立命脱下,还贮官库。伶人固不应重赏,但亦须上
疏谏阻,不得如此专横。承祐尝娶张彦成女为妃,不甚和协。嗣得一耿氏女,
秀丽绝伦,大加宠信,便欲立他为后。商诸杨邠,邠谓立后太速,且从缓议。
何不辨明嫡庶。偏偏红颜薄命,遽尔夭逝。速死实是幸事。累得承祐哀毁,
如丧考妣,且欲用后礼殓葬,又被邠从旁阻挠,不得如愿。承祐已恨为所制,
积不能平,有时与杨邠、史弘肇商议政事,承祐面谕道:“事须审慎,勿使
人有违言!”邠与弘肇齐声道:“陛下但禁声,有臣等在,还怕何人!”骄
恣极了。承祐虽不敢斥责,心中却懊恨得很。退朝后与左右谈及恨事,左右
趁势进言道:“邠等专恣,后必为乱,陛下如欲安枕,亟宜设法除奸!”承
祐尚不能决。是夕闻作坊锻声,疑有急兵,起床危坐,达旦不寐。嗣是虑祸
益深,遂欲除去权臣,为自安计。
宰相苏逢吉与弘肇有隙,屡用微言挑拨李业,使诛弘肇。业即与文进、
匡赞、允明,定好密计,入白承祐,承祐令转禀太后。太后道:“这事何可
轻发,应与宰相等熟权利害,方可定议。”业答道:“先帝在日,尝谓朝廷
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文人怯懦,容易误人。”太后终不以为然,召入承祐,
嘱他慎重。承祐愤愤道:“国家重事,非闺阁所知,儿自有主张。”言已,
拂衣径出。业等亦退告阎晋卿,晋卿恐谋事不成,反致及祸,急诣弘肇第求
见,欲述所闻。也是弘肇恶贯已盈,适有他故,不遑见客,竟命门吏谢绝晋
卿。晋卿不得已驰归。
越日天明,杨邠、史弘肇、王章入朝。甫至广政殿东庑,忽有甲士数十
人驰出,拔出腰刀,先向弘肇砍去。弘肇猝不及防,竟被砍倒,杨邠、王章,
骇极欲奔,怎禁得甲士攒集,七手八脚,立将两人砍翻,结果又是二刀,三
道冤魂,同往冥府。殿外官吏,不知何因,都惊惶的了不得。忽由聂文进趋
出,宣召宰相朝臣,排班崇元殿,听读诏书。宰臣等硬着头皮,入殿候旨。
文进复趋入宣诏道:“杨邠、史弘肇、王章,同谋叛逆,欲危宗社,故并处
斩,当与卿等同庆。”大众听诏毕,退出朝房,未敢散去。嗣由汉主承祐,
亲御万岁殿,召入诸军将校,面加慰谕道:“杨邠、史弘肇、王章,欺朕年
幼,专权擅命,使汝等常怀忧恐。朕今除此大憝,始得为汝等主,汝等总可
免横祸了!”大众皆拜谢而退。又召前任节度使、刺史等升殿,晓谕如前,
大众亦无异言,陆续趋退。无如宫城诸门,尚有禁军守住,不放一人。待至
日旰,始放大众出宫。大众步行归第,才知杨邠、史弘肇、王章三家,尽被
……… Page 226………
屠戮,家产亦籍没无遗了。可为争权夺利者鉴。
到了次日,又闻得缇骑四出,收捕杨、史、王三人戚党,并平时仆从,
随到随杀。大众都恐连坐,待至日暮无事,才得安心。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
殷,向与弘肇友善,此时正出屯澶州。承祐闻信李业等言,遣供奉官孟业,
赍着密敕,令业弟澶州节度使李洪义,乘便杀殷。又因邺都留守郭威,素与
杨、史等联络一气,也遣使赍诏,密授邺都行营马军指挥使郭崇威,步军指
挥使曹威,令杀郭威及监军王峻。令两威杀一威,恐还是一威厉害。
是时高行周调镇天平,符彦卿调镇平庐,慕容彦超调泰宁,俱由承祐颁
敕,令与永兴节度使郭从义,同州节度使薛怀让,郑州防御使吴虔裕,陈州
刺史李谷,一同入朝。命宰相苏逢吉权知枢密院事,前平庐节度使刘铢,权
知开封府事,侍卫马步都指挥使李洪建,权判侍卫司事,客省使阎晋卿,权
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逢吉虽与弘肇有嫌,但李业等私下定谋,实是未曾预
议。蓦闻此变,也觉惊心,私语同僚道:“事太匆匆,倘主上有言问我,也
不至这般仓皇了!”刘铢素性残忍,既任开封尹职务,便与李业合谋,为斩
草除根的计划。凡郭威、王峻的家族,一律捕戮,老少无遗。李洪建本为业
兄,业使他捕诛王殷家属,他却不肯逞凶,但派兵吏监守殷家,仍令照常寝
食,殷家竟得平安。独殷在澶州,尚未知悉。忽由李洪义入帐,递交密诏,
令殷自阅。殷览毕大惊,问从何处得来?洪义道:“朝廷正遣孟业到此,嘱
洪义依着密旨,加害使君。洪义与使君交好有年,怎忍下此毒手?”殷慌忙
下拜道:“如殷余生,尽出公赐!”又问孟业尚在否?洪义道:“适与他同
来,想在门外。”说至此。即出引孟业,同入见殷。殷问及朝事,略得数语,
已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 最新章:第1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