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兵趋潭州。即长沙。希广闻变,召入刘彦珪等,慨然与语道:“朗州是我
兄镇治,不可与争,我情愿举国让兄。”言之有理,惜为群小所误。刘彦珪
固言不可,天策学士李弘皋、邓懿文,亦同声谏阻,乃命岳州刺史王镕为战
棹指挥使,出拒希萼。即命刘彦珪监军。彦珪与贇,驶舟至仆射洲,巧值朗
州战船,逆风前来。贇据住上风,麾众截击,大破朗州兵,获住战舰三百艘。
复顺风追赶,将及希萼坐船,忽后面有差船到来,传希广命,说是勿伤我兄!
既不能让国,还要戒以勿伤,真是归人之仁。贇乃引还,希萼得从赤沙湖遁
归。苑氏闻希萼败还,泣语家人道:“祸将到了!我不忍见屠戮呢。”遂投
井自尽。未免轻生。
静江军节度使马希瞻,系希广弟,闻两兄交争,屡次作书劝戒,各不见
从,也病疽而殁。希萼因败益愤,招诱辰溆州及梅山蛮,共击湖南。蛮众贪
利忘义,争来赴敌,与希萼同攻益阳。希广遣指挥使陈徽窖拖?br /> Ь拱芩馈O]嘤智踩郝频咸铮彼勒蚪叛铀谩O9阍倜富邮够拼Τ?br /> 赴剿,也致败亡。希萼连得胜仗,再向汉廷上表,请别置进奏务于京师。汉
主承祐,仍优诏不许,惟劝他兄弟修和。希萼遂改道求援,臣事南唐,唐令
楚州刺史何敬洙,将兵往助希萼,共攻希广。
希广到了此时,那得不焦灼万分,慌忙遣使至汉,表称荆南、岭南、江
南连兵,谋分湖南,乞速发兵屯澧州,扼住江南、荆南要路。汉廷并未颁发
复谕,急得希广寝食不安。刘彦珪入见希广道:“朗州兵不满万,马不盈千,
何足深惧!愿假臣兵万余人,战舰百五十艘,径入朗州,缚取希萼,为大王
……… Page 222………
解忧。”言之不怍。希广大悦,即授彦珪为战棹指挥使,兼朗州行营都统,
亲出都门饯行。
彦珪辞别希广,航行入朗州境,父老各赍牛酒犒军。彦珪总道是民心趋
附,定可进取,战舰既过,即用竹木自断后路,表示决心。也想学项羽之破
釜沉舟耶!行次湄州,望见朗州战舰百余艘,装载州兵蛮兵各数千,即乘风
纵击,且抛掷火具,焚毁敌船。敌兵惊骇,正思返奔,忽风势倒吹,火及彦
珪战船,反致自焚。彦珪不遑扑救,只好退走,无如后路已断,追兵又至,
士卒穷蹙无路,战死溺死,不下数千人。
彦珪单舸走免。败报传入长沙,希广忧泣终日,不知所为。或劝希广发
帑犒师,鼓励将士,再行拒敌。希广素来吝啬,没奈何颁发内帑,取悦士心。
或又谓希崇流言惑众,反状已明,请速诛以绝内应。希广又是不忍,潸然流
涕道:“我杀我弟,如何见先王于地下。”迂腐之极。将士见希广迂懦,不
免懈体。马军指挥使张晖,从间道击朗州,闻彦珪败还,也退屯益阳。嗣因
朗州将朱进忠来攻,诡词诳众道:“我率麾下绕出贼后,汝等可留城中待我,
首尾夹击,不患不胜。”说着,引部众出城,竟从竹头市逃归长沙。进忠闻
城中无主,驱兵急攻,遂陷益阳。守兵九千余人,尽被杀死。
希广见张晖遁归,急上加急,不得已遣僚属孟骈,赴朗州求和。希萼令
骈还报道:“大义已绝,不至地下,不便相见了!”希广益惧。忽又接朗州
探报,希萼自称顺天王,大举入寇。那时无法可施,只好飞使入汉,三跪九
叩首的,乞请援师。汉主承祐,到也被他感动,拟调将遣兵,往援湖南。偏
值外侮猝乘,内变纷起,连自己的宗社,也要拱手让人,那里还能顾到南方!
说来又是话长,小子按年叙事,不得不依着次第,先述汉乱。界限划清,次
第分明。
汉主承祐嗣位,倏经三年。起初是任用勋旧,命杨邠掌机要,郭威主征
伐,史弘肇典宿卫,王章总财赋,四大臣同寅协恭,国内粗安。惟国家大事,
尽在四大臣掌握,宰相苏逢吉、苏尚珪等,反若赘瘤。二苏多迁补官吏,杨
邠谓虚糜国用,屡加裁抑,遂致将相生嫌,互怀猜忌。适关西乱起,纷扰不
休。中书侍郎兼同平章事李涛,请调杨、郭二枢密,出任重镇,控御外侮;
内政可委二苏办理。这明明是思患预防,调停将相的意思。不意杨、郭二人,
误会涛意,疑他联络二苏,从旁倾轧,竟入宫泣诉太后,自请留奉山陵。李
太后又疑承祐喜新厌旧,面责承祐,经承祐述及涛言,益增母怒,立命罢涛
政柄,勒归私第。种种误会,构成隐患。承祐欲使母生欢,更重用杨、郭、
史、王四大臣,除弘肇兼官侍中外,三大臣皆加同平章事兼衔。二苏益致失
权,愈抱不平。既而郭威出讨河中,朝政归三大臣主持。邠司黜陟,重武轻
文,文吏升迁,多方抑制;弘肇司巡察,怙权专杀,都人犯禁,横加诛夷;
章司出纳,加税增赋,聚敛苛急,不顾民生。由是吏民交怨,恨不得将三大
臣,同时捽击。
及三叛告平,郭威还朝,今日赐宴,明月颁赏,仿佛是四海清夷,从此
无患。承祐年已寖长,性且渐骄,除视朝听政外,辄与近侍戏狎宫中。飞龙
使后匡赞,茶酒使郭允明,最善谐媚,大得主宠。往往编造瘦词,杂以媟语,
不顾主仆名分,乱嘈嘈的聚做一堆,互相笑谑。李太后颇有所闻,常召承祐
入宫,严词督责。承祐初尚遵礼,不敢发言,后来听得厌烦,竟反唇相讥道:
“国事由朝廷作主,太后妇人,管什么朝事!”说至此,便抢步趋出,徒惹
起太后一场烦恼,他却仍往寻乐去了。太常卿张昭,得知此事,上疏切谏,
……… Page 223………
大旨在远小人,亲君子,承祐怎肯听受,置诸不理。
到了乾祐三年初夏,边报称辽兵入寇,横行河北,免不得召集大臣,共
商战守。会议结果,是遣枢密使郭威出镇邺都,督率各道备辽。史弘肇复提
出一议,谓威虽出镇,仍可兼领枢密。苏逢吉据例辩驳,弘肇愤然道:“事
贵从权,岂必定授故例,况兼领枢密,方可便宜行事,使诸军畏服。汝等文
臣,怎晓得疆场机变哩!”逢吉畏他凶威,不敢与较,但退朝语人道:“用
内制外,方得为顺,今反用外制内,祸变不远了!”逢吉能料大局,如何不
能料自身?越日有诏颁出,授郭威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仍兼枢密使,
凡河北兵甲钱谷,见威文书,不得违误。为此一诏,汉社遂墟。
是夕宰相窦贞固,为威饯行,且邀集朝贵,列座相陪,大家各敬威一樽,
才行归座。弘肇见逢吉在侧,引酒满觥,故意向威厉声道:“昨日廷议,各
争异同,弟应为君尽此一杯。”说毕一饮而尽。逢吉亦忍耐不住,举觞自言
道:“彼此都为国事,何足介意!”杨镕亦举觞道:“我意也是如此!”是
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遂与逢吉同饮告干。郭威恰过意不下,用言解劝。弘
肇又厉声道:“安朝廷,定祸乱,须恃长枪大剑,毛锥子有何用处?”王章
闻言,代为不平,也插嘴道:“没有毛锥子,饷军财赋,从何而出?史公亦
未免欺人了!”真是舌战,不是饯客。弘肇方才无言。
少顷席散,各怏怏归第。威于次日入朝辞行,伏阙奏请道:“太后随先
帝多年,具有经验;陛下春秋方富,有事须禀训乃行;更宜亲近忠直,屏逐
奸邪,善善恶恶,最宜明审!苏逢吉、杨邠、史弘肇,皆先帝旧臣,尽忠殉
国,愿陛下推心委任,遇事谘询,当无失败!至若疆场戎事,臣愿竭愚诚,
不负驱策,请陛下勿忧!”承祐敛容称谢。待威既北去,仍然置诸脑后,不
复记忆。那三五朝贵,却暗争日烈,好似有不共戴天的大仇。
一日由王章置酒,宴集朝贵。酒至半酣,章倡为酒令,拍手为节,节误
须罚酒一樽。大家都愿遵行,独史弘肇喧嚷道:“我不惯行此手势令,幸毋
苦我!”客省使阎晋卿,适坐弘肇肩下,便语弘肇道:“史公何妨从众,如
不惯此令,可先行练习,事不难为,一学便能了。”说着,即拍手相示,弘
肇瞧了数拍,到也有些理会,因即应声遵令。令既举行,你也拍,我也拍,
轮到弘肇,偏偏生手易错,不禁忙乱,幸由晋卿从旁指导,才免罚酒。苏逢
吉冷笑道:“身旁有姓阎人,自无虑罚酒了!”道言未绝,忽闻席上豁喇一
声,几震得杯盘乱响。随后即闻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 最新章:第1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