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第75章


说幕ㄘ葑幽>窨道锉拍坎蛔Φ厥匚雷潘?br /> 当成吉思汗出现在布哈拉城下的消息传至撒马尔罕时,犹如晴天霹雳,摩诃末险些从椅子上滚下来。堂堂一国之君,而且是大国,怎么会有如此惊慌之举,原因很简单,撒马尔罕当时已没有兵力。那么,撒马尔罕的兵力都去哪里了?此事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半月前,锡尔河各防线溃败的消息陆续传来,摩诃末立即派出撒马尔罕一半兵力支援锡尔河防线。可几天后,一份可靠情报传来,撒马尔罕东南方300公里处出现一支蒙古兵团,如你所知,这就是实施大迂回的哲别兵团。摩诃末又派撒马尔罕的另外一半兵力去迎击这个新威胁。所以当成吉思汗兵临布哈拉城时,撒马尔罕的兵力已不到三万人。
险象已明朗,成吉思汗和哲别对撒马尔罕使用的是钳形攻势,正在慢慢包围它。他只有一条路可走,脱离包围圈,到圈外去召集军队,徐图恢复。他还是坚持原有的看法,游牧民族不能持久,饱掠之后,必然自退。而布哈拉城和撒马尔罕城都异常坚固,必能支持相当时日。于是他只带了一千名卫队,从撒马尔罕南下,退到今阿富汗北部的巴尔克。在这里,他喘息安定后,一面征调人马,一面关注情势发展。
情势发展对他和他的帝国极为不利,成吉思汗一抵达布哈拉城下就发动猛烈的攻击,昼夜不停,连续七天。所有先进的攻城器械统统上了战场,布哈拉城的人胆战心惊。
布哈拉城中守将是阔克汗,据说他是蒙古人,曾在草原争霸中参加过抵抗成吉思汗的战争,所以他对成吉思汗用兵如神和蒙古兵团的凌厉深有感触。在咬牙抵抗三昼夜后,阔克汗身心俱疲,可他没有想过投降,因为摩诃末待他不薄,给他高官厚禄,又让他防守如此重要的城市,他有蒙古人“为知己者”死的高尚情操,所以他决定死战到底。
奇怪的是,蒙古人突然停止了攻击,而且还撤走了一个城门的军队。阔克汗的将军们纷纷跑来请求跑路,而跑路的线路就是那个蒙古人撤兵的城门。
阔克汗拼命摇头说:“这是奸计,成吉思汗最擅长使用这招。”
有将军垂头丧气地说:“即使是奸计,也比在城里被围困而死强,难道您还有别的好办法?”
阔克汗没有,他更没有聚集人心的力量,所以眼睁睁看着主力部队在夜色掩护下打开城门逃跑。他本人见大势已去,则和卫队400人放弃外城,进入内城防守。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看出了问题,却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阔克汗说得没错,这正是成吉思汗“围三缺一”战术。给黑暗中的人一点光亮,那人就会向光亮处兴奋地冲过去,掉进陷阱势所必然。当得知计谋成功后,成吉思汗命令拖雷带领主力追击布哈拉逃兵。拖雷急行军追到阿姆河畔时,布哈拉城的逃兵正准备渡河,拖雷发动全面攻击,一万余花剌子模士兵被屠杀在阿姆河畔,鲜血染红了阿姆河。
拖雷对敌人屠杀时,成吉思汗被布哈拉城中的穆斯林长老们用鲜花和掌声迎进这座圣城。当他听说内城还有人负隅顽抗时,马上摆好抛石机和弓弩,就在布哈拉城居民眼前,把内城轰个稀巴烂,阔克汗和他的400人卫队死在崩塌的土墙之下,布哈拉城完全陷落。
成吉思汗确定安全后,骑马巡视了内城,随后来到大清真寺门前,他问那些穆斯林长老:“这里是摩诃末的宫院吗?”
一名胡子花白的长老回答他:“这是真主的庙宇!”
成吉思汗冷笑一声,顺着名贵的毡子骑马踏进了清真寺。在一个两米高的藏着《古兰经》的大石台旁,他跳下马来,然后快步走上长老们讲经的祭台,卫兵紧紧围住他,而那些伊斯兰长老们则紧紧围着祭台,他们不知道这位野蛮人登上圣台有何居心、要干什么。
成吉思汗扫了台下的长老们一眼,举起一只手指,指着一个长老的头巾:“为什么你在头上缠绕那么多布?”
穆斯林长老在翻译的质问下回答:“我曾到过麦加朝圣,朝拜过穆罕默德的陵墓,所以才有资格缠上这样的大头巾。”
成吉思汗笑起来,用马鞭子指着他的头:“你们呀,还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如果有心,到处可以朝拜真主。”
穆斯林长老们惊讶地张大嘴巴,默不作声。成吉思汗板起脸孔,杀气逼人,说出了流传千古的成吉思汗训谕:“你们国王摩诃末罪孽如山,我是上天的刑罚和鞭子,是来严厉惩罚他的。你们也同样如此,罪孽深重,如果你们没有罪,上天为何派我来惩罚你们?”
穆斯林长老们张大的嘴巴开始扩张,他们魂不附体,生怕这位野蛮人轻轻一挥马鞭,他们的人头就会落地。但成吉思汗没有这样做,他命令这些长老们替他的士兵喂马,当有人告诉他没有马槽时,他就命长老们把装载伊斯兰经书的箱子倒空,当作马槽。
一个时辰后,成吉思汗离开了这座城池,离开前,他下令让富人们交出财宝,然后把城中三万人驱赶到城外屠杀。同时放火烧城,只留下那座清真寺,供后人凭吊。
可能是故意羞辱那群穆斯林长老,他让蒙古士兵把城中的歌妓请到清真寺,起舞弄清影,蒙古士兵推杯换盏,让穆斯林长老们给他们当服务员。一位穆斯林长老简直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事实,说:“我这是在做梦吗?”蒙古士兵就抽了他一鞭子说:“赶快倒酒!”
成吉思汗对待布哈拉城的残忍在花剌子模引起炙热的回响。一个劫后余生的布哈拉市民逃出生天后,有人问他布哈拉城的命运,他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他们到来,他们破坏,他们焚烧,他们杀戮,他们抢劫,他们离去。”
他还应该加上一句:“成吉思汗说,我们是罪人,而他是鞭子。”
人们把成吉思汗和他的大蒙古国称为“上帝之鞭”,来源即在此。
摩诃末被活活追死
撒马尔罕在当时可知的世界里,是天堂之城。在花剌子模乃至伊斯兰世界,撒马尔罕幅员最辽阔,土地最肥沃,石头是珍珠,泥土是麝香,雨水是烈酒。环城数十里都是园林,家家都有园林,园林趣味十足,到处是飞泉池水,自然与人工在这里完美合成,中国的苏州园林和它一比相形见绌。撒马尔罕三面环山,只有一面是平原,护城河水深无比,城外有若干外堡防线。它也是花剌子模最坚固的一座城堡,古老的城墙又高又厚,攀登无疑如上青天,城门是钢铁所铸,城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有不计其数的碉堡和炮楼也在守卫着这座城池。
在撒马尔罕城中,有三万康里骑兵和二十余头形状可怖的战象,有足够城市居民五十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储备,可以说,这是个牢不可破的花剌子模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成吉思汗和他各路纵队的指挥官们带着大队人马集结于撒马尔罕城下时,都对这座伟大的城池发出由衷的赞叹。当成吉思汗得知撒马尔罕的主人翁摩诃末已逃出城中时,就分出一半兵力去追击摩诃末。他本人则用两天时间巡视该城,他观察了花剌子模的外围防御——那道没有完工的长墙和深不见底的护城河。
他问身边的人:“你们喜欢这座城池吗?”
回答:“很壮观,住在里面一定很舒服。”
成吉思汗冷冷地说道:“那就多花点时间,认真看看它吧。”
“为何?”
依然是冷冷的口吻:“因为不久后,我就让它从人间消失!”
当他在专心致志地审视撒马尔罕时,撒马尔罕最高指挥官脱该汗也在城墙上审视着他,最后得出结论:这个老头的传说色彩重于实际才能。
脱该汗给人的印象是目空一切,但却有异端的天赋,往往有出人意料的见解和行动。成吉思汗视察完撒马尔罕的防御后,就把从布哈拉带来的“哈沙儿”驱进军列,要他们充当士兵,迷惑脱该汗,让他以为蒙古的士兵成千上万,比沙子和雨滴还多。成吉思汗想用这种方法迫使脱该汗不战而降,可脱该汗却不这样想。就在围城开始的那天夜里,撒马尔罕的西城门突然打开,冲出一支千人敢死队,猛冲蒙古阵营。这一突然事件给蒙古人造成短暂的恐慌,幸好他们训练有素,终于抵住对方玩命似的进攻,然后反击,分割包围,全部歼灭。
成吉思汗还未从小惊讶中苏醒,脱该汗又出奇技。第二天中午,西门再开,一支穿着五光十色衣服、举着大刀长矛的军队如洪水般涌出城。这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