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见时机已成熟,立即派兵,凡霍氏宗族亲戚,一概拿办。霍山、霍云服毒自杀,霍显、霍禹被腰斩,霍氏女婿外孙,尽数处死,诛灭不下千家。
纵观霍光的一生,虽不能说真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尽善尽美,倒也确实能尽心尽力,秉公治国,至于许多处理不当的涉及个人的事,细细地推敲起来,倒也未必是霍光原意,实在是情势所迫,无力回天。应当说,周公辅政只是一个传说,一种理想,而到了霍光,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虽想以身作则而不得,能做到霍光这个样子,平心而论,已很不容易了。
但霍光是只知谋国,不知谋家。他完全有理由考虑到身后家族的败亡。
其一,毒死许皇后留下了祸根;其二,二十多年的执政结怨太多,且有许多越权之事;其三,妻子霍显起自微贱,欲壑难填,狂悖残忍;其四,诸子孙多是轻狂之人;其五,子婿盘踞朝廷,势力太大,极易遭忌;其六,不知收敛。这六条中的任何一条,均足以使家族败灭,霍光却未对任何一条作出具体的安排,更无任何善后措施,其败亡是无可避免的。不灭在宣帝的手里,也会灭在别人的手里。别说还要谋反,就是谨慎处世,也决计逃脱不了,只是谋反使败亡来得快一点、彻底一点罢了。霍光只知谋国,不知谋家,按中国传统观点来看,霍光不是一个上档次的人物。
9外戚与宦官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这句话是春秋末期的越国大夫文种最早说出的,没想到在其后的数千年里,竟然屡试不爽,似乎成了一条铁定的“历史规律”。
且不说那些如走马灯般变幻无穷的短命王朝,就几个大的王朝而论,西汉开国名臣大将受诛;宋朝开国后似乎温和一些,只是将一些大臣开除回家,让他们种田去了,用的是和平过渡的手段;明朝开国后似乎最为突出,连大臣带家属杀得数也数不清。
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莫非疯了吗?
其实,他们清醒得很,开国之后屠戮功臣,正是他们的清醒之举,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明智之举。这与简单地“卸磨杀驴”是大不一样的,这是开国帝王们巩固一家一姓政权的有力措施,是他们“为子孙万世计”的长远策略。那么,何以会如此呢?
道理很简单。开国帝王必定会有一群能力出众、战功赫赫而又势力很大的名臣大将,这些大臣将领未必都忠心耿耿,未必都处处合意,这样,即使在开国皇帝健在时,他们也不全都老老实实,谋反乃至起兵的事例多如牛毛。而这些大臣将领的年龄一般说来都要比开国皇帝为小,等他们享尽天年,自然死光,恐怕极不可靠,即便开国皇帝熬死了许多大臣名将,剩下几个也还是让人不放心,更不用说皇子即位之马援
后无力控制这些权势很大的开国功臣了。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借口将他们一一除掉,当然最好是杀死,即便留他们一条性命,也不要让他们有重掌大权的机会。
这实在是过于残忍。这种极不道德的行为,听起来令人感到义愤,似乎又使人觉得对功名利禄乃至人性道德都深深地失望,但是,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使国家免去了许多分裂战乱之苦。如果权力分掌在几家几姓的手中,那社会就要动荡不安了。六朝时期几十年换一个王朝的例子,就是极好的说明,那时的门阀士族各自为政,一旦有机会,他们就发难造反,所以,朝代更替如同烙饼一样,你来我去,受苦的自是黎民百姓。
这真应了那句话,历史的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
但是,也有一个例外,这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东汉的开国功臣皆得善终,并无“兔死狗烹”的事情发生,这是刘秀“以柔治天下”的结果。刘秀不愿杀戮功臣,对功臣实行笼络的方法。如果封官赏地,恐怕只能使功臣的权势越来越大,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的,唯一的方法是使功臣宿将与刘氏政权联结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只有一个办法:联姻。
刘氏的女儿多嫁给功臣宿将家的子孙,刘家的子孙也多娶功臣宿将的女儿为后为妻,纵观整个东汉,选后大致不超出窦融、邓禹、马援、梁绕等功臣家。这样看起来是铁板一块,刘氏江山是牢不可破了,但聪明的刘秀却没有想到,东汉王朝自此落入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可怕轮回之中。
皇室与功臣联姻必然造成外戚专权,依靠宦官除掉外戚又是前门送狼,后门迎虎,必然造成宦官专权。东汉王朝就在这两个畸形的轮子上转完了它的历程。
形成外戚专权局面是既容易而又简单的,其唯一的条件就是皇帝幼小。东汉自第四个皇帝起,皇帝的废立就基本由外戚一手操纵,并且故意立小孩为皇帝,自章帝以下,外汉代官吏图
官是什么?难道都是毕恭毕敬、唯唯诺诺的样子吗?恐怕并不都是这样,否则,中华民族早就亡国灭种了。
戚所立的皇帝最大不超过十七岁,最小的仅一百天。皇帝幼小,无力秉政,母后自然就要临朝听政,所谓“临朝者六后”,指的即是窦、邓、阎、梁、窦、何六个皇后。皇后又依靠谁的势力呢?自然是娘家的势力,于是,外戚专权的局面就形成了。
东汉最大的专权外戚之一是梁冀。梁冀的高祖是梁绕,曾当过新莽政权的酒泉太守,王莽被起义军杀死后,河西地方推举窦融为大将军,梁绕为武威太守,共保河西之境。刘秀逐个击败了农民起义军之后,梁绕等人见大势不可逆转,就率众投降了刘秀,刘秀把他看做开国功臣,先后封为成义侯、高山侯,任太中大夫,梁绕与窦融均与刘秀联姻,刘秀把自己的女儿午阴公主许配梁绕的儿子梁松为妻,这样,梁绕家族就取得了选配皇后的资格。
不过,梁松的侄女虽为章帝生了儿子,可惜不是皇后,未能立为太子,窦融家族出身的窦皇后却又未生儿子,于是,窦皇后就把梁妃生的儿子领养过来,梁家正在暗暗高兴,窦皇后恐怕梁家后来得势,遂设法杀害了梁氏二妃及其父亲梁竦,因而,梁家一直遭到窦家的压制。不久章帝去世,十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但不久窦太后也死了,梁家才敢告发窦家,和帝封赏了梁氏一门,但梁家仍受邓氏、阎氏、窦氏等外戚的压抑,直到顺帝时期,梁氏才算掌了实权。
公元126年,顺帝即位,立梁商女为皇后,封梁商为乘氏侯,任掌握军政实权的大将军之职,但梁商不敢十分跋扈,尚能礼贤下士,节身勤政,名声还不算太坏,不过,梁商已为他的儿子梁冀专权二十年铺设了道路。
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梁商死,顺帝立刻命其子梁冀接替父职,任大将军之职,其弟梁不疑为河南尹。梁冀为人阴鸷狡黠,极喜游戏。据记载,他长得极其丑陋,有一双豺狼般凶狠直射的双眼,耸着瘦而上挑的双肩,酷嗜女色、饮酒、赌博及各种斗鸡走狗、骑马射箭等娱乐游戏,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能。其父梁商也算是极有心计之人,为了让梁冀继承自己的职位,不被其他外戚势力压抑,他让梁冀在宦海磨炼了一番,在中郎将、执金吾及河南尹任上时,就做了许多坏事。
梁冀其人,可谓集政客之狡诈、流氓之无耻和纨绔子弟的骄横于一身。在其后的二十年大将军生涯中,做尽了坏事。
汉顺帝二十七岁时突然死亡,其死因至今无法考证。这正为大权在握的梁冀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梁冀的妹妹梁皇后无子,梁冀便选了一个美人所生的儿子即位,是为冲帝,立梁皇后为太后,垂帘听政。其实一切大权均出于梁冀。
冲帝年仅两岁,做了五个月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死去。立嗣又成了大问题,朝中大臣议论纷纷,便把几个合适的人选都找到朝廷,其中包括清河王刘蒜、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刘蒜素有贤名,太尉李固等人坚持立刘蒜为帝,但梁冀想立一个傀儡皇帝,以便自己操持大权,于是他率人拥立了只有八岁的刘缵为质帝。
刘缵虽为梁冀所拥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却并不感激梁冀,而是颇有正义感。质帝虽然早慧,但毕章年幼,了无心机,一次,他指着梁冀轻声对朝臣说:“此跋扈将军也!”这话被梁冀听见了,又恨又怕,觉得如果让质帝长大了,那自己非
小说推荐
- 5702-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
- 目录第一部分古代史部分第一章书籍的制作:印刷机纸张羊皮纸纸莎草纸-石刻和砖刻-木浆纸第二章文学的起源:书面文学源于口头文学-诗歌和散文-罗塞塔石碑字母符号第三章神秘的东方文学:中国-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第四章犹太文学:圣经-犹太法典第五章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
- 最新章: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第35章
-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 书名: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WsErr}悠悠书盟欢迎您 众家评论 字数:6361980年生于湖南隆回,200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先后担任大学教师、房地产策划师、IT项目经理;现任深圳市鸿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果你看腻了东拼西凑的大学生指南类图书,这部绝对原创的书稿一定能够让你耳目一新。没有
- 最新章:第51章
- 读大学怎么读
- 《读大学怎么读》作者:长安遥遥1比尔·盖茨: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第1节:前言前言每年六月,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开始走向社会,涌入市场"大学生遍地皆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有好事者将大学生喻为"国家的负担"社会的累赘"揣着文凭的当代民工。面对日益激烈、残酷的竞争,我们的大学该怎样读?该怎样经营?如何
- 最新章:第31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下卷(1 寂寞的孔子 他是一块温润的美玉 虽然生前郁郁不能得志,但他的思想却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他的言行,成为后世的楷模 圣人之初 孔子,字仲尼,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了伯夏,伯夏又生下了叔梁纥,叔梁纥是当时鲁国的
- 最新章:第106章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作者:司马迁 第一部分 第1节:新读史记(上卷(1 序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或135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任
- 最新章:第90章
- 趣读史记
- 作者:郭灿金《趣读史记 第一部分 阿娇:我不恨皇帝,只恨文学家“金屋藏娇”当然称得上是一段佳话。伴随这段佳话的,则是东窗之内的密谋,上流社会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刘荣和刘彻都是汉景帝的儿子,所不同的是,刘荣是太子,刘彻不是;刘荣的母亲是栗姬,刘彻的母亲是王夫人 刘荣贵为太子,当然是上层社交圈关注的焦点
- 最新章:第38章
- 李国文读史
- 李国文读史: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趣解 作者:李国文不似人君(1“不似人君,何见所畏”这话出自《孟子,是孟轲见到梁襄王后,对这位君主的一段评论 原文为“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用白话文,要费点口舌“孟子见到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人家
- 最新章:第46章
- 读史巧经商
- 作者:康贻祥第1节:序我国古代商业活动有很久远的历史《易经》上曾这样记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在商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直接从事生产而从事产品交换的社会群体—商人。到了周朝,货币的运用比较普遍,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与进步。战
- 最新章:第53章
- 大学解读
- ,三纲八目的追求-小-说.网【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 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
- 最新章: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