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蕊折时飘蝶粉,芳心破处点猩红;
金盘华屋如堪荐,早人雕栏十二重。
张丽容怀着忐忑的心情,用一枚胡桃核裹入白绫柏中,颤巍巍地爬上
太湖石顶,用力掷人李家楼窗。李玉郎将诗读完,便了然张丽容的情怀。每
天都将头伸出窗外探视,一天正遇着张丽容也正悄悄地望着这边。四目相对,
恍若触电,原来彼此之间就略有所知。此刻更加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于是互
展笑靥,款款而谈。每当这时,女孩子就更显得大胆,更积极一些。
张丽容十分大方地问道:“以君才情,傲视一方,何以至今未婚?”
李玉郎答道:“欲得才貌如卿者方可!”张丽容满面飞红,羞羞答答地
说:“蒙君不弃,妾自当留此身以待君也。”两人于是隔壁盟誓而别。
李家为松江首富,媒婆为李玉郎提亲的络绎不绝,李父辄用门不当、
户不对为由一概拒绝。等到李玉郎心有所属,告诉父母,李父又以张家寡母
孤女,其父亲在日,只会作赋吟诗,空谈心性,腐儒世家,想必他的女儿也
必不切实际,认为并不是理想的对象。
只是迫于儿子的要求,随便答应下来,并没有认真央媒说合。
李玉郎以为好事得谐,不过是时间而已,因此常常在花晨月夕,神采
飞扬地凭栏吹笛。张丽容每天听到笛声,心中窃喜,于是诗兴大发,再写一
诗,仍借助胡桃掷上楼头:
自从闻笛苦匆匆,魄散魂飞入梦中;
莫怨粉墙高如许,心有灵犀一点通。
转瞬溽暑易过,李玉郎即将再往学馆从师问道,而婚事却了无消息,
心神惶惑不已。
于是整天斜倚楼头,一曲又一曲地吹笛解闷,心中悒郁,笛声中也呈
现出幽怨的音韵,呜呜咽咽,使人不忍卒听,面对佳人的垂询,答道:
栏干闲倚日偏长,吹笛无俚苦断肠;
安得身轻如飞燕,随风飘飞到妆台。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李玉郎白天想的是情人的举止神情,晚上便在
梦中与情人尽情欢会。于是神移情牵,学世荒废,茶饭无心,终于恹恹成疾。
父母透过玉郎的同窗好友探得实情以后,迫不得已,备齐六礼遣媒到张家订
亲。李玉郎听说婚事得成,一跃而起,沉疴不药而愈,准备冬天一到就要佳
人过门。不料事出意外,平白地拆散了一椿好姻缘。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同时将今天山
东、山西、河北等地划为直辖区。另外将全国划为十个“行中书省”,分辖
一百八十五路、三十三府、三百五十九州及一千一百二十七县。
松江府所属的“路”,总管叫阿鲁台,任满赴京候选另派职务。当时京
城独掌人事任免大权的是右丞相伯颜。伯颜一方面严刑峻法压制汉人;一方
面贪婪无度,对各级官吏多所需索,稍不如意,立即黜罢。阿鲁台心想,至
少得白银万两,否则出路不堪设想。
阿鲁台大概还不算贪官,他检点囊橐,还不足五千两白银,直觉得前
途堪忧。这时就有心腹佐吏向他献谋:“丞相府金银堆积如山,所缺者,非
财也。倘能于辖下各府、州、县,选得才色双绝之妙龄美女二三人,所费不
过千把两银子,必能博得丞相欢心。如此将可获得优差。”
阿鲁台深以为计,立即命令佐吏打着丞相的旗号,前往各府探访。几
经选择,仅得才色双绝的女子两人,首选就是张丽容。
李玉郎父子听到此事,犹如晴天霹雳。多方奔走说项,都无济于事。
经过一个短时期的习礼,易装,便坐上大船北上大都。张丽容临行托
人寄语李玉郎:“此次北行,惟死而已。”从登船那天起,就开始绝食。随行
的张母看到女儿这样,哭着说:“你死了一定牵累我,你可稍稍进食,再作
计较!”
张丽容不忍老母受累,可又苦无良策,真个是求死不得、求生不能,
进退两难,一路沿运河北上。李玉郎随船追赶,风雨无阻,为情所苦,明知
不可为而为之。白天踉跄呼号、晚上露宿堤岸,前后月余,跋涉三千多里。
从松江一直追到山东临清,脚上打满血泡,蓬首垢面,已经不像人样了。
张丽容从船窗中窥见李玉郎的狼狈模样,心如刀绞,悄悄派船夫对李
玉郎说:“妾之所以不死,都因寡母未能有所安排,抵大都前,定必有以报
玉郎。”
李玉郎听到这话,悲痛万分,一跃投水。船夫急忙救起,已气绝身亡。
张丽容眼看李玉郎已死,跟着自缢于船舱中。
阿鲁台怒不可遏:“何物女子?不爱锦衣玉食,富贵荣华,而迷恋一介
寒儒,诚贱骨也。”
下令船夫剥下她的衣裙,裸而烧之。奇迹出现了,肉身已化为灰烬,
而一颗赤心却完整无损。船夫十分惊骇,用脚猛踩,突然有一件东西从里面
挤出,大小似手指,酷似人形。用水把它洗干净,颜色象珊瑚,晶莹如玉,
质地坚硬。仔细审视,衣冠眉目样样俱备,宛然一精雕细琢的李玉郎。
船夫啧啧称奇,连忙告诉阿鲁台,并请将堤岸上的李玉郎也一样地烧
了,看看究竟。
李玉郎被焚后,果然也留下一小小人型像,颜色金黄,俨然一精雕细
琢张丽容。
阿鲁台大惊道:“异哉!精诚所结,竞一至于此呀?”接着大喜,说道:
“这两样东西实际是稀世罕见的宝贝,献呈丞相,必邀青睐!”于是用锦帛
包好,装在檀香木匣中,写上“心坚金石之室。”
到京后,阿鲁台喜孜孜地来到丞相府,将这两样宝贝献给伯颜,并将
事情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地叙述一遍。伯颜闻所未闻,更见所未见,于是眉
飞色舞地打开木匣以观究竟。谁料展开锦帛,只见酱色血肉一团,刹那间腥
味四溢,令人作呕。伯颜大怒,立刻将阿鲁台下狱,认为此事太过荒唐。简
直是有意触他的霉头,于是治以“强夺民妻,致人于死”之罪,判处死刑。
有人讲:男女之私,精坚志确,而始终不谐,衷心思念,至死不化而
凝聚成形,坚如金石。由抽象的真情,转而为具体的形体,既得合二为一,
此情得谐,此气遂伸,于是化为血肉了!于理或可解释.于情确实不可思议。
朱小姬怜才解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使姑苏城在历史上大大出名,这诗的作者是张继。元顺帝年间,
姑苏城又出了一位才女朱小姬,她的才情和风流韵事给姑苏又凭添了一段佳
话。
姑苏仓浪亭畔住着一家殷实的商人,主人往返于苏州、宛洛之间,批
发南北杂货;娘子则过着呼奴唤婢,锦衣玉食的生活。一天,朱家娘子正在
午睡,忽然梦见神人以犀钗投在她的怀中,于是感而成孕,生下一个女孩,
便取名犀生,她就是后来的朱小姬。
朱小姬自幼聪明,四岁时已能认字,朱家更是请人教读,不数年间就
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邻里都说:“朱家女儿,聪明无比,将来前途一定不可
限量。”
元顺帝时期,天下已成汹汹之势,四处盗贼蜂起。朱父在外出经商的
途路上,终于一去不返。这年朱小姬十岁,里巷豪强肆掠,朱家母女饱受欺
凌,终于在族人及豪强的强取豪夺之下,迅即家道中落,生计难以维持。在
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朱小姬的母亲狠心将她卖给了姑苏的豪富之家
俞家,更名俞葵,这年朱小姬十二岁。
俞家是姑苏的诗礼人家,可说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远近的名流
缙绅,多喜欢到俞家的园林盘桓留流。渐渐地由于俞老太爷年老体衰,几个
儿子又不能克绍箕裘,反而多由家姬俞葵代替与各位名士诗文酬应。朱小姬
可是一位有个性的女孩子,她写下来的诗都署名朱小姬,不屑于以俞葵自居。
这些诗多用浣花笺写下来,字迹纤巧,词意清丽。这时的朱小姬已出落得风
骨媚人、玉肤雪貌。可惜俞家的儿子个个都不中朱小姬的意,已解风情的朱
小姬就常常闭门焚香鼓琴,为哀凤求凰之音,听到的人没有不叹绝。
她这时留传下来的一些诗词都表露出她这种心情。
落尽棠李水拍堤,萋萋芳草望中迷;
无情最是枝头鸟,不管人愁只管啼。
这是一首题名“春归”的七言绝句,由景物更替衬托出心情的落寞。
此外,如《咏梅》诗中的:“可怜不通知音赏,零落残香对野人。”如《鹤赋》
中的:“何虞人之见获,遂羁落于轩墀,蒙主人之过爱,聊隐迹而栖迟。”还
有《?
小说推荐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
- 最新章:第66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毛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
- 最新章:第71章
- 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
- 欢迎您《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一、入主秦宫的名妓赵姬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提供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和一位巨
- 最新章:-名妓卷-第14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名妓卷
-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妓女和一位巨商造出来的。这位名妓就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宫的赵姬。
- 最新章:第74章
- 中国历代美女榜
- 第1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1 代序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文怀沙 1910年1月生于北京,号燕叟,国学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以
- 最新章:第29章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作者:林立舟 内容简介 屈原的传说 陈胜的传说 曹操的传说 诸葛亮的传说 王羲之的传说 李白的传说 黄巢的传说 方腊的传说 苏东坡的传说 包公的传说 岳飞的传说 施耐庵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 正文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
- 最新章:第16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
- 最新章:第7章
-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 作者:贺旭志、贺世庆一字王公用一字作为封号之王。辽仅封于王子,如赵王、梁王等,地位高于柳城郡王、混同郡王等二字郡王。金、元仅封于亲王。乙榜 科举制度中取中举人的别称,亦称一榜。榜即考试后揭晓名次的公告。乙与甲对立而言,中进士则称甲榜或两榜。乙字库 明官库名。属兵部。掌储存棉袄、战鞋、军士裘帽,为内库
- 最新章: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