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攻大理
蒙古族是我国西北强悍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到了公元11世纪末,蒙古字儿只斤部落的贵族铁木真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在公元1206年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军事奴隶政权,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形成了空前庞大的蒙古大帝国。
成吉思汗攻下伏尔加河流域之后,又收兵回朝剿灭了西夏。1227年病死军中,那时正是宋理宗宝庆三年。成吉思汗曾把占领的地区分封四子为世袭封地。长子术赤得巴尔喀什湖以西至乌拉尔山脉,次子察合台得阿姆河以东、新疆以西之地,多为原花刺子模占据之地,三子窝阔台封地中心在新疆额敏河流域,四子拖雷则按蒙古旧俗,继承克鲁伦河、鄂嫩河之蒙古本部。
成吉思汗死后,四子拖雷暂时监国。直到1229年秋,诸王贵族在克鲁伦河举行大会(忽里勒台),遵照成吉思汗生前意愿,选举窝阔台为大汗(1229—1241)。这次大会还决定继续远征,兵分三路,一支远征波斯,追击逃走的扎阑丁,一支远征俄罗斯,另一支则攻打金国,以完成成吉思汗未竟之业。
随后,窝阔台征服了中亚诸国,并于1234年灭了金国,替岳飞雪了“靖康耻”。次年窝阔台之子奉命征南宋,窝阔台亲征波兰、匈牙利、俄罗斯直至德意志。
在西征途中,窝阔台之子贵由与拔都不和,时起冲突。1240年,窝阔台下令贵由率军返回蒙古。1241年,窝阔台病死,当时贵由尚在途中,于是由窝阔台之后脱列哥那暂摄国政。脱列哥那主张由其子贵由继承大汗位。按照惯例,大汗应由诸王贵族的忽里勒台选出。这时察合台也死,蒙古诸王中以战功卓著之成吉思汗长孙拔都威望最高。可是拔都因与贵由不和,所以拒绝参加大会,致使此会迟迟不能召开,脱列哥那执政长达4年,最后于1246年召开忽里勒台,选出贵由为大汗(1246—1248),而拔都仍只派其弟代自己参加。
关于蒙古大汗位的继承,成吉思汗并未规定明确制度。一方面大汗生前可以指定某一个儿子为继承人,另一方面又保存了须经忽里勒台推选的制度。统治阶级对大汗位的争夺无时不在酝酿之中。贵由汗只执政两年就死了,谁来担任大汗又起争执。这时成吉思汗的子孙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拔都为首的术赤系诸王和拖雷系诸王。拔都为大汗长孙,战功卓著,拥有钦察草原及俄罗斯之广阔封地。
拖雷因系成吉思汗幼子,一直随侍在侧。成吉思汗死后又得其封地及大帐财产,从大汗12万兵士独得10万余人,势力强大。拖雷四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也都是著名的王公。所以这时拔都支持蒙哥在贵由死后继承大汗位,如此则大汗位将转入拖雷系的控制中。但这一意见遭到窝阔台系、察合台系的反对,他们主张大汗位由窝阔台第三子阔阔出的长子失烈门继承,即把大汗位仍保持在窝阔台系。这一争执拖延好几年,直到1251年,才由拔都定议,召开忽里勒台,选出蒙哥为大汗(1251—1259)。
蒙哥即位后,首先镇压反对自己当选的窝阔台系诸王,把他们谪迁,处死其下面的贵族70余人,并以巫蠹罪杀贵由,然后进行一些改革,限制蒙古诸王贵族随意向民间征敛,加强对权力的控制。随即又派遣大军四出侵略。
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后,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忽必烈青年时期就结识中原儒生,请他们讲解三纲五常,治国平天下之道,这时更推崇儒学,任用儒生刘秉忠等协助理政,整饬邢州吏治,用汉法治理中原,整顿河南军政,由此渐得一些汉人地主的支持,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
1252年,蒙哥为攻打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权,派其弟忽必烈率兵先征服云南,忽必烈率大将儿良台合、树合也只烈等南下,他们从宁夏出发,经甘肃、四川后又分兵三路入云南,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大军,来到金沙江边,不畏江水汹涌湍急,乘革囊渡过金沙江,入永胜、丽江,占领了鹤庆、剑川一带,开始攻大理,因上关城池坚固攻不下来,改由苍山背后,攻占大理国都城羊苴咩城。
“革囊”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对没有乘坐过的人说来,是很难想象的,其实就是羊皮筏子,好像今天的橡皮船一样,用它来载人运物、穿越急流险滩。元世祖忽必烈就是乘坐“革囊”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的,清人孙髯翁在著名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曾用“元跨革囊”4个字概括忽必烈征跟云南的壮举。善于骑马射箭的蒙古的统帅忽必烈不骑马,而是跨革囊,这可是一段有趣的事。
大理国士段兴智选列都阐
(今昆明)企图募兵抵抗。元军攻下大理后,驱兵直追,大理国布缕
(国相)高泰祥在姚州战死,国士段兴智被俘,历时300余年的大理国到此灭亡。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赞道:“吾观从古用兵,出没恍惚,不可观睨者,无如蒙古忽必烈灭大理也。自临洮径行山谷二千余里,金沙江济,降摩狄
(
纳西)人大理。”灭了大理国后,忽必烈采纳刘秉忠建议,改变了过去屠城的做法,而改为安抚,使“诸方人民遂定安”。
元世祖忽必烈灭大理后,又统一了云南37部。随后,又在云南建立了行省,并以云南作为根据地,以高屋建领之势,一举灭了南宋政权,完成了统一祖国的大业。据杨慎《滇载》记载:“元既灭段氏而有其地,得五城八府,蛮部三十有七。设大理都元帅府,仍录段氏子孙世守其土,赦兴智,封为摩珂罗嵯,管领八方。兴智死,元季乱,中原多故,段氏复据之,于是有十一总管出焉。”至今忽必烈在大理的遗迹颇多,大理城西北苍山兰峰之麓无为寺内的翠华楼,为忽必烈攻大理时下榻的地方,又叫“驻跸楼”,寺前松林繁茂,是大理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1253年,忽必烈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在这里他重用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
蒙古汗位之争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1256年,忽必烈修建开平城(今内蒙正兰旗东),作为他统治的基地,势力不断发展。
1257年,蒙哥为效法其祖父成大业而享盛名,亲自率军攻打南宋,留其弟阿里不哥守和林。一年之间,蒙古军长驱而下,宋四川各地守军,相继败降。
1259年春,蒙哥率军攻打合州(四川合川),宋合州守将王坚凭钓鱼城坚守,蒙军连续进攻数月不能破,天气炎热,军中疾疫流行。蒙哥亲自领兵到城下猛攻,为矢石所中,蒙军败退,蒙哥不久死去。此时忽必烈正在湖北作战,得知蒙哥死讯,马上渡江包围了鄂州。
这时,忽必烈妻弘吉刺氏自开平遣使臣来,密报阿里不哥在漠北图谋继承汗位。忽必烈在军前召集他的将领、幕僚商议。郝经说:“大王虽然素有人望,且握重兵,但是不知道海陵王的故事么?倘若他(指阿里不哥)自称受遗诏,便正位号,下诏中原,大王要回去还能行吗?”郝经建议:“断然班师,亟定大计,销祸于未然。”廉希宪说:“殿下太祖嫡孙,而且收召才杰,悉从人望,率土归心。愿速还京,正大位以安天下。”忽必烈命廉希宪先行,观察事变。又命他前往赐宗王塔察儿饮膳,乘机提出拥立忽必烈的建议。塔察儿赞同此议,愿首倡推戴。
1259年底,忽必烈许宋议和,自己轻车简从北返,驻燕京近郊。1260年3月,他返回开平,召集塔察儿等宗王大将,即在开平举行选汗大会。忽必烈弟末哥、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哈撒儿之子)、忽刺忽儿(成吉思汗弟哈赤温子)、爪都(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孙),西道诸王合丹(窝阔台子)、阿只吉(察合台子)等拥立忽必烈(元世祖)即汗位。
按照蒙古传统惯例,选汗的忽里勒台应在鄂嫩河、克鲁伦河之地举行,而且必须有各系宗王参加。忽必烈在汉地自行集会选汗,显然与传统不合,而且有些宗王未前来出席。这时,阿里不哥留守和林大斡耳朵,蒙哥死后监国。忽必烈自立为汗后,阿里不哥利用这一时机,也随即在和林举行大会。蒙哥诸子阿速台、玉龙答失及察合台系宗王数人,拥立阿里不哥为汗。两汗并立,随即发生战争。
蒙古国军队的主力,
小说推荐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从轩辕黄帝到辛亥革命一声吼,推翻帝制,将"帝王"皇帝"扫入历史垃圾堆,前后约5000年,中国共出了300多位帝王 前言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
- 最新章:第127章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 送你一付历史解毒剂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生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通史“赵州桥本是鲁班修”到时下已经进入最广阔的通俗文化领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词。唱词来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世世代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 作者: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作品相关 前叙·一周末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在与癌症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斗争、经历了将近二十次化疗的痛苦后,父亲已经变得异常衰老与孱弱了。看到这位躺在床上的疲惫地向我微笑着的,面色苍白而憔悴的老人,我突然感到一种异常的心痛—我实在难以接受、难以相信、难以面对为我从小遮风
- 最新章:第140章
- 帝国扩张征战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 帝国扩张征战: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作者:小学生阿萌前言“宇宙之王“马其顿雄狮“罗马无冕之王“大秦祖龙“大汉天子“上帝之鞭“信士的长官“不眠之帝“天可汗“欧洲之父“一代天骄…谁才是古代世界最雄武的铁血君王?他们是如何发动和进行那些古代史上惊心动魄的战争的?指挥各自的帝国大军东征西讨开疆拓土的他
- 最新章:第42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